興隆縣隨班就讀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
(學科:數學)
學區:
學校:
學生姓名:
類別:
智力二級
學籍編號:
輔導教師:
20**年至20**年學年度第一學期興隆縣特殊學生隨班就讀個別化教學計劃一
(20**--20**學年第一學期)
學校:東區小學
學科:數學
年級:三
輔導教師:
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 女 出生日期 殘障 類別
智力:二級
聽力:
視力:
其他:
智力
障礙
IQ:
聽力障礙(dB)
左:/
右:/
社會適應性:
視力障礙
左:/
右:/
學習
基礎
該生由于在一年級就被安排在普通班接受教育,加上遺傳上的原因,記憶、思維、語言、計算上明顯有障礙,學習成績明顯很差,能抄寫字詞,但錯字很多。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仍十分欠缺,不善發言。
主要特點與問題
1、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仍存在很大的障礙。
2、識記能力差,前講后忘。
3、書寫能力有提高,但不能按一定的筆順書寫,容易寫錯別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按時完成書寫作業,上課認真聽講,保持作業本的干凈,整潔。
過程與方法
能積極參加課內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語文游戲來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該生喜歡看書的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采取激勵性評價和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善于發現他積極主動的一面,加以表揚。同時不僅要激發她的學習興趣、學習愛好和學習熱情,更體現為情感本身的體驗與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表現在對生活的樂觀、進取、向上的態度。
實施措施(方法手段、輔導措施、硬件設施等)
1.加強直觀教學,利用圖片、影像等比較直觀的方法幫助理解。
2、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或比較簡單的內容進行問題,激發興趣。
3、加大寫字個別輔導的力度,除課上多加以關注外,課外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4、為其配備一位認真負責的小老師兼同桌,課內、課外加以幫助。
說明(內容的調整情況、資源教室學習等)
所學知識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要求40%,每單元的知識會進行簡單的計算,且只要求會方法,書寫上放寬要求。
評估反饋
目標達成度
根據預先的目標,基本能達到40%。對于一些簡單的計算和簡單的生活問題基本能解決。
原因分析
由于措施的落實和各方面給予的支持,該生在校的表現總體不錯。但離預期目標稍有一段距離,這是由于他思維能力差、識記速度緩慢、保持不牢固、再現困難,計算能力差,靈活性、獨立性差。
家庭重視程度不夠
興隆縣特殊學生隨班就讀個別化教學計劃二
單元目標要求
學科:數學
年級: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主要困難與問題
實施措施
評估與反饋
目標
達成度
原因
分析
第一單元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記憶力差。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強化鞏固;在小老師的幫助下學會讀出更大的數;個別輔導,反復指導
認識時間
認知、記憶能力差
第二單元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自控力差
學習上有障礙
加強個別輔導;
教學上加強直觀演示
能夠進行簡單的運算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力差
第三單元
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前講后忘
理解能力差
通過動作演示、圖畫、實物、多媒體課件等較直觀的方法幫助理解
能夠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會測量
上課不能集中注意
理解能力差
第四單元
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和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口齒不清
無法計算
經常為其講解,并請小老師經常幫助一起閱讀有關知識
能夠進行簡單的筆算
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能力差
第五單元
理解“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
記憶力差
理解能力差
無法進行除法運算
加強個別輔導;
教學上加強直觀演示
能正確書寫出數字,認識倍
上課不能集中注意;
理解能力差;
基礎差
第六單元
1.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
2.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前講后忘
理解能力差
計算有困難
強化鞏固;在小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四個方位;個別輔導,反復指導
能夠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
學生記憶力、理解能力差
第七單元
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理解能力差
記憶有困難
通過動作演示、圖畫、實物、多媒體課件等較直觀的方法幫助理解
能夠認識圖形
記憶力差、理解能力不夠
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第八單元
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
記憶力差
理解能力差
經常為其講解,并請小老師經常幫助一起閱讀課本中相關內容
能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
上課不能集中注意;
理解能力差;
注:此計劃一式三份,本學校、學區、縣特教校分別存檔。
篇2:送教上門個別化教育計劃(能力描述、家長需求、長短期目標)
三、個別化教育計劃
A家長的期待及建議
1.家長對學生的期待:(請在()內打“P”表示)
基本能力的提升:()感官知覺
()粗大動作
(P)精細動作
()認知能力
(P)溝通表達
(P)社會交往能力
(P)生活自理能力
()情緒控制能力
□其他說明:
2.您希望學校提供哪些家庭服務?(請在(
)內打“P”表示)
()提供有關書籍刊物
(P)家長課程
(P)安排個別咨詢輔導
(√)協助使用社會資源
()參加家長座談會(P)參加家長互助團體
□其他:
3.就整體而言,您覺得最需要幫助的是什么?請依照需要程度,依序在(
)中填上1~5
(5)提供教育資料
(2)專業人員指導
(1)心理支持
(3)社會福利資源
(4)休閑娛樂
□其他:
被訪談人簽名
20**年9月
14日
第13頁
B送教上門工作計劃
學校送教上門工作計劃表
20
16
——
20
17
學年度
第一
學期
學生姓名:
送教教師:
學期工作計劃(長期目標)
為貫徹落實教育局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F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時間
每個服務對象每月“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送教課時1小時左右。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師要寫好了個別化計劃,針對學生殘障情況寫好輔導計劃,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等。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做到活動有跟蹤。
3、整理并收集關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統知識,幫助家長掌握輔導孩子的具體方法。
4、鼓勵家長認真學習教育殘疾子女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有干勁參與對子女的教育中來,做到不放棄、不遺棄。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教學過程資料,訓練記錄等
月
份
工
作
計
劃(短期目標)
月份
送教內容
教具準備
備注
9
月
1、入戶家訪,了解學生現狀,制定教育計劃。
2、確定送教上門授課方向
3、手指靈活度訓練
積木、不同幾何形狀的卡片、筆、紙張、球、膠棒、剪刀
10
月
1、認識常見的顏色,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建立11-15數字概念。
顏色ppt、不同顏色圖片、油畫棒、計數器、小棒、積木
11
月
1、手指靈活度訓練。
2、學習電腦的簡單操作。
筆記本電腦及相關學習軟件
12
月
1、運用不同顏色進行裝飾畫面,有規律涂色。
2、能夠辨別親屬關系,培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油畫棒、涂色卡片、游戲道具、照片、人物關系圖等
20**年9月1日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