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國旗下講話第七周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國旗下講話 第七周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本周,我們即將迎來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在假期期間,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年10月22日
篇二:國旗下講話:尊老愛幼 弘揚美德
尊老愛幼 弘揚美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續中華傳統美德,宏揚尊老愛幼新風”。 后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由于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久長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爾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惜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惜別的老人和小孩。“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中冊小學的學生,我們應當發揚尊老、愛老的良好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當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知他們。固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當是在平常生活中,從每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繼續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良好傳統。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賀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
篇三:國旗下講話--熱愛勞動是傳統美德
熱愛勞動是傳統美德
大家好!
許多同學認為勞動就是指體力勞動。那錯了。它包含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無窮的知識都是勞動的結晶,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我們應付諸行動,相信只要肯刻苦勞動,那所得到的將是更寶貴的財富。對于我們小學生而言,現在正是學習階段,學習也是一種勞動,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誘惑,許多困難。請不要畏懼,不要退縮,把目光放長遠,那樣,在求學路上,你就不會那么輕易地被困難所打敗。要時刻銘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所獲得的知識都是老師誨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學習的成果。
同學們,熱愛勞動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理應將它傳承下去。在我們的校園里,每天都涌動著一群值日的同學,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掃衛生,每天都有人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是他們共同創造了整潔的校園環境,讓我們得以在清新的校園里快樂地學習。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輕輕放入筒內。認真仔細地完成每一項作業,做個真正的好學生。我們是勞動者,更是未來世界的主人,那就讓我們用心感受世界,用行動美化世界吧!
二(4)班:葉
篇2:小學國旗下講話稿: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小學國旗下講話稿: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篇3: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10月23日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