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管理自然災害防范管理辦法

7662

  1.目的:規范公司防范自然災害的流程、措施,避免、減少自然災害可能對顧客與公司造成的損失。

  2.范圍: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

  3.方法和過程控制

  (1)公共預警信息的收集與發布

  【1】公司前臺負責接收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自然災害預報信息并及時掛公司網,同時通知荔景中心和抗災救援工作指導小組成員及各片區運營組信息管理員,由運營組信息管理員負責通知本片區各部門做好防范。

  【2】公司每位員工從公共傳媒獲得自然災害、流行性疾病等預警信息后,必須通知公司前臺,前臺經核實后,方可通報。

  【3】荔景中心或有控制中心的部門收到有熱帶氣旋或暴雨天氣時,即時將臺風預警信號(白、綠、黃、紅、黑色信號)或暴雨預警信號(黃、紅、黑色暴雨信號)在《工作信息記錄本》上進行登記,并向本部門各業務負責人通報,要求在半小時內通報完畢,并每隔2小時對現場崗位通報一次,直至預警信號解除;通報時須記錄各業務部門接受信息負責人的姓名、接受時間。

  【4】各部門的信息受理人應在《工作信息記錄本》上登記信息來源、時間和內容,并將接收到的預警信號即時通知本部門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將信息傳遞給本部門所有人員。

  【5】智能化工程部在深項目組在接到預警信息后應根據實際情況,準備好自身的各項防范工作。

  【6】當各部門接到“臺風黃色預警信號”及以上或“暴雨黃色預警信號”以及“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寒潮黑色預警信號”和“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后經部門負責人同意將信息即時向顧客發布,對發布的信息必須進行登記,并通過現場崗位來加快傳遞信息的速度和廣度。

  (2)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的組織

  【1】當各部門接到“臺風黃色預警信號”或“暴雨黃色預警信號”以上預警信號后,公司抗災救援應急小組負責巡視各部門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當預示可能發生險情時應親臨現場組織協助搶險工作。

  【2】公司抗災救援應急小組組織職能部門人員成立支援小組到各業務部門支援防災抗災工作。

  【3】片區分管領導為本區域抗災救援工作責任人,負責指揮片區抗災救援工作。

  【4】各部門負責人為本部門抗災救援工作責任人,切實落實預防自然災害的有效防范措施,現場指揮救援,保持24小時開通手機。

  (3)臺風、暴雨防范應急措施:

  【1】組織搶險隊伍、準備搶險物資,如沙袋、手電、防洪閘、潛水泵。

  【2】安排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檢查給排水、供配電等機電設備,切斷霓虹燈及有危險的室外電源,停止室外工程作業。

  【3】加固戶外設施,如廣告牌、路燈架及樹木等;收回活動的公共設施,如公園椅、太陽傘、泳樂設施等;拆除臨時設施。

  【4】安排人員檢查管理服務區域內房屋的門、窗、陽臺、天臺,對家里無人而門窗未關好的房間,應用電話聯系該住戶進行預防。

  【5】安排人員檢查疏通溝、井、渠、管道、地漏是否暢通、排污設施是否完好,同時做好應急防范措施。

  【6】居住在低洼地區的員工要隨時做好防風、防暴的自救準備,預備好沙袋、潛水泵等防洪物資。

  (4)雷電防范措施:

  【1】當各部門接到“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后要及時檢測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確保有效運行;停止各類戶外作業,預防事故發生。

  【2】雷電發生時,切勿進入天臺、大樹下或在露天行走;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3】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接近其它導電性高的物體,應避免靠近防直擊雷的接地裝置和金屬構筑物。

  【4】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應離開水面以及其它空曠場地,尋找地方躲避。

  【5】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筑物內,不宜進入無防雷設施的臨時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

  【6】不宜騎摩托車、自行車,應該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

  【7】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電腦等電器。

  【8】不宜使用水龍頭,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9】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以防二次放電傷人。

  【10】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5)疫情防范應急措施:

  【1】公司前臺負責在疫情多發季節(夏季、秋季)密切關注收集媒體及衛生部門發布的疫情信息,并及時在公司內發布。

  【2】各部門應指定專人負責與防疫部門聯系、核實并獲得防疫方法,及時通知公司,并以通知的形式向顧客和員工傳達,落實防疫措施。

  【3】各部門在接到疫情通知后,應對宿舍、食堂、辦公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殺菌。

  【4】經消毒殺菌后,對現場進行徹底清洗,以保證疫情傳播得到有效控制。

篇2:鄉村衛生院防范應對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鄉村衛生院防范、應對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1 總則

  1.1 目的

  為有效預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規范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預報預警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工作機制,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1.2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預防、預報、預警信息處置、應急響應和重大事故處置。

  自然災害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

  1.3 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消除各類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加強預防、預報、預警工作;做好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預案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和工作準備。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安監局負責指導、協調自然災害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各鎮區安監分局和相關企業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落實責任,常備不懈。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可能引發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工作機制,不斷改進和完善預警、預防手段和措施,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提高防范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指導各鎮區安監分局和相關企業按照國家相關專項應急預案制訂本鎮區、本單位相關應急預案,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

  2 預防與預警

  2.1 事故預防

  各有關業務科室建立應對自然災害可能引發事故的應急工作機制,分類指導各類企業排查、消除自然災害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完善應急管理系統,通過演練提高科室應急處理能力。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督促相關科室排查、消除自然災害造成的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防范次生事故發生。

  2.3 預警信息通報部門和內容

  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向我局通報大江大河、大型水庫超保證(設計)水位警報及病險水庫、堤壩等水利工程的重大險情等預警信息;

  市林業局向我局通報森林火災等預警信息;

  市地震辦向我局通報地震監測及震情預警信息;

  市氣象局向我局通報臺風、暴雨、寒冷、大風、高溫、雷電、地質災害等橙色、紅色預警信息;

  預警信息主要包括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作用時間及發展態勢。

  2.4 預警信息處置

 ?。?)辦公室、綜合協調科(應急辦)負責自然災害預警信息處置工作。接到預警信息后,進行初步研判,根據預警級別進行預警。

  接到市政府有關部門預警通知和有關部門橙色以上預警信息,由辦公室報局領導批示,按照局領導要求,綜合協調科(應急辦)立即起草發布預警通知,同時抄送受影響鎮區進行預警并提出意見和要求。

 ?。?)辦公室接到市政府領導關于預警方面批示后,報局領導閱示,負責將局領導關于貫徹落實市領導批示件的指示轉相關科室辦理并督辦。

  3 應急響應

  3.1 啟動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根據自然災害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市局啟動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各科室按照各自職能落實相關工作,做好應對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3.2 防范次生事故應急工作

  根據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市安監局負責組織、指導各鎮區安監分局、督促相關企業排查、消除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和險情,并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應對措施。

  綜合協調科(應急辦)具體負責指導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按照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和受災地區影響的領域,提出應急處置方案建議和可調用應急救援資源,通知有關專家和應急隊伍做好應急準備。

  3.3 自然災害引發事故應急處置

  綜合協調科(應急辦)負責受災地區引發事故的調度跟蹤工作。接到事故報告后,及時報告局領導,同時轉送相關科室。較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發出后,根據事故類別,及時啟動相關事故應急預案,有關科室按照相關預案要求做好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

  3.4 應急評估

  受災害鎮區安監分局,對參加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和引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并將總結評估報告在應急工作結束后十日內報市安監局。

  參加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總結評估包括救援基本情況,救援效果及存在問題,救援工作人員、技術裝備和經費投入,救援工作建議等內容。參加引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總結評估報告包括企業和事故基本情況,救援方案制訂和實施情況,救援工作人員、技術裝備和經費投入,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等內容。

  4 保障措施

  4.1 通信信息

  市安監局與“三防”指揮部辦公室、林業局、地震辦、氣象局、海洋與漁業局等有關部門建立自然災害預警信息通報機制,明確預警信息的標準,時限、內容,建立快速、準確、全面、連續的預警信息傳送機制。

  各鎮區安監分局按照市局有關通知要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4.2 應急隊伍

  全市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以公安消防部隊為基礎,武警部隊、從業單位的應急救援隊伍、預備役部隊為重要力量,其他兼職消防力量及社會群眾性應急隊伍作為補充。

  5 附則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建設集團關于做好夏季施工安全及災害天氣防范工作的通知

  建設集團公司關于做好夏季施工安全及災害天氣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分公司、項目部:

  目前已進入夏季高溫季節,施工面臨雷雨、暴雨、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多發、易發等災害性天氣,現場作業人員易疲勞、中暑,是施工安全事故頻發季節。為切實加強季節性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各類事故發生,公司要求各單位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對夏季施工和汛期安全的領導

  各分公司、項目部責任人要牢固樹立"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的思想理念,充分認識施工安全和防臺度汛及防暑降溫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辯識本施工區域存在的危險源,落實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責任到部門、施工隊、班組,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嚴密監控重點部位、重點環節

  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切實履行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機械設備、腳手架、施工臨時用電、倉庫等重點部位和環節進行重點檢查監控;落實防護措施,杜絕事故的發生,保證公司施工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一)加強夏季防暑降溫及衛生管理工作。盛夏期間各分公司、項目部特別要加強勞動保護工作,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愛施工人員健康安全,積極采取措施降溫、消暑,不斷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確保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嚴格貫徹執行"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高溫期間每天的上午10時至下午15時實行停工休息"的規定;根據氣象報告信息,及時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時間,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生產安全。

  2.要充分做好作業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教育指導施工人員了解防范高溫中暑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積極開展培訓和演練,增強自救、互救能力;臨時宿舍要保證良好的通風,配備足夠的飲用水以及含鹽清涼飲料的供應,為施工人員準備和提供一定的防暑降溫用品、食品如綠豆湯、藿香水、清涼油、仁丹、風油精等預防中暑的藥品。

  3.食堂應加強衛生工作,盡量改善施工人員伙食,同時要保證飲食衛生。炊事人員必須持證"健康證"上崗,嚴格食品的采購、制作、供應等環節的衛生控制,嚴禁向無證攤販購買盒飯、菜肴。各項目部要確保衛生飲用水的供應,各類生活垃圾要每天按時清理出場。

  (二)加強施工現場防火安全。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完善消防制度,焊割作業前要事先清理現場周圍可燃物,防止金屬熔融、火花四濺引起燃燒事故。木工加工場所木屑、可燃物較多要禁止煙火。對油漆、氧氣瓶、乙炔瓶等物品必須按規定分類存放到危險物品倉庫,并與火源及生活區、辦公區保持安全距離,還應設置醒目的禁火標志,并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三)加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各分公司、項目部要特別加強對施工現場電工的工作責任心教育并建立考核制度,嚴禁電工違章作業。要以員工宿舍、臨時用房、設備配電及臨時照明線等為檢查重點,加大檢查力度,并做好記錄,對存在的問題,必須及時整改,責任落實到人。

  (四)加強施工現場防毒安全工作。各分公司、項目部應制訂預防氣體中毒的安全保證措施,宿舍內嚴禁放置煤氣瓶。

  (五)加強施工現場防臺度汛工作,當前已經步入雷雨、大(臺)風多變、突發性災害天氣頻發的氣象季節,各分公司、項目部要高度重視,落實防臺度汛工作,確保防臺度汛組織機構、防臺度汛資金、防臺度汛措施和防臺度汛物資四個到位,在臺風到來時,從人力、物力上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1、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臺風暴雨前,應加強對腳手架、車輛、機械設備等關鍵部位的監控,要對工地高壓線防護架、基坑支護等危險部位進行專項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2、加強臨時設施的安全管理。要對施工現場的宿舍、辦公室、倉庫等臨時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重點檢查臨時用房,對存在不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該加固的要進行加固,對不能保證人身安全的,要及時撤離人員并予以拆除,防止坍塌事故的發生。臺風來臨前,所有臨時用房內的人員必須撤離。

  3、臺風暴雨影響期間,一律停止施工作業。各分公司、項目部要嚴密監控施工機械設備等安全狀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生圍墻倒塌、基坑坍塌、山體坍塌、設備傾覆、觸電等重大安全事故。一旦發現重大險情,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時報告,防止發生"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4、加強雷雨天氣的防雷擊管理工作。做好雷雨多發季節的現場防雷工作,特別是在周圍沒有高大建筑物的區域內施工時,必須安裝可靠的防雷裝置,外腳手架必須按規定做好避雷接地,施工機械和照明裝置應做好保護接零。雷電發生時,嚴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嚴禁靠近電器設備,嚴禁人員停留空曠地帶、電線桿和高壓電線下。

  三、加強安全檢查,消除施工現場各類安全隱患

  各分公司、項目部要認真組織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整改并監督其落實。特別要對土石方運輸道路、臨時用電、起重吊裝、高處作業、倉庫、臨時設施等進行重點排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類隱患。

  加強復工之前安全檢查管理工作。臺風暴雨、險情或自然災害結束后汛期過后,必須對施工現場各個環節、部位進行認真全面細致檢查,經監理單位復查簽字后方可復工。消除安全隱患,保證施工現場各類設施設備仍處于安全狀態,確保安全復工。

  四、落實突發情況應急措施,健全機制,防范有效

  各分公司、項目部要認真組織編制符合實際和可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夏季和汛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健全安全應急組織,定期組織演練并強化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真正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資上和人員上等方面做好汛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發生險情,要立即啟動預案,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遇重大自然災害預警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停止施工、撤離人員等措施。

  健全落實防汛防臺值班制度,在汛期,各分公司、項目部應當按照防汛防臺預案的要求建立值班制度,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履行汛期值班的職責。

  對安全生產工作不重視、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將嚴格按照規定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九日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