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主題班會教案設計
題目:保護我們的家園
高一(16)班
一、德育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環保責任感和使命感。
2、讓學生認識到現在環境的破壞程度,樹立危機意識。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二、活動安排
1、課前準備板書主題內容
2、班主任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3、主持人發言
4、學生討論
5、學生發言
6、小品表演
7、學生談觀后感
8、主持人總結
9、班主任總結
三、內容與步驟
1、班主任圍繞目前的環境狀況導入主題,請出主持人。
2、主持人告訴大家一組數字,然后請大家“我知道的環境破壞”進行討論。
每分鐘損失耕地40公頃;
每分鐘土地沙漠化為11.4公頃;
每分鐘有4700噸泥沙入???;
每分鐘有8500噸廢污水排出;
每年全世界約有1500萬人口死于水污染及環境污染,每分鐘有28人死亡。
3、請學生就剛才的討論內容發言
4、小品表演
《綠色審判》
人物:
法官-----宇宙使者
原告-----森林代表、空氣代表、動物代表、河流代表
法警-----月球、火星
被告-----人類代表
第三人-----風、細菌、沙漠
地點:太空第一審判大廳
爭議事實:人類不顧其他生物的感受大肆破壞環境造成嚴重的生態失衡。
判決:依據《宇宙環境保護法》判決人類敗訴,并承擔以下責任:
A停止濫砍伐森林
B停止對動物的侵害
C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學藥品
D限人類在10年內祛除破壞環境的一切惡習
5、學生談感受
6、主持人總結本節課
7、班主任總結:保護環境,中學生首先要從自身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拋紙屑、垃圾,愛護花草、保護綠化,愛護環境,認真執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時時處處想到我們年輕一代應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篇2:國旗下演講稿:環境保護,我責任
國旗下演講稿:環境保護,我的責任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環境保護,我的責任>
大家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我并不這么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等于大家無責。如果今年高考每人都加10分,那不等于沒加嗎?所以“匹夫有責”要改成“我的責任”只有擁有這樣的思想,我們的集體才會團結,我們的國家才會強盛。保護環境也是如此,我們要從身邊點滴做起,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如果你每天早晨洗臉都為國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那么中國13億人又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電,就是節省國家資源。愛國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愛國,一種是消極愛國。積極愛國是為國家創造財富,消極愛國是為國家節省財富。國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來供你讀書,你還浪費國家的資源,你的良心何在?我們用著國家的資源,我們就該愛著這個國家,愛著國家的環境。用國家一分錢,還國家一元錢。好借好還,讓我們將一個完好的地球交給后代。
愛就是保護。當你愛上什么的時候,就想要去拼命的保護它。我們的家園也是一樣。不論你愛或不愛,你都必須要保護它,因為我們需要它,我們的子孫后代也需要它。但是,你看現在!現在的環境污染已經到了斷子絕孫的地步!
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檢查發現:中國七大水系中劣五類水體占三成左右,水體已經失去使用功能,成為有害的臟水,連農業灌溉都不行,根據國家環??偩止嫉馁Y料,我國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而不能滿足灌溉用水的要求,全國湖泊約有75%的水域受到顯著污染。這些都是多么可怕的數字啊?,F在每年因土壤污染糧食減產至少1000萬噸,造成各種農業經濟損失2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有害物質在土壤中殘留,通過食物鏈積累、放大,最終危害人類健康。地球溫度的逐漸升高,地球兩極的冰山即將融化,那時海平面將升高10余米。這些不都是人類滅亡的前兆嗎?大家總是喊著“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又有幾人把這句話真正落實到實際中來?環境是喊幾句口號就能喊好起來的嗎?不是的,絕對不是的!只有將“環境保護”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美好。
從小事做起,一人節約一滴水,13億滴可匯成一條河;洗澡盡量縮短一分鐘,10個旱區的孩子可以痛痛快快的洗一次手;充電完成后及時拔掉充電器,一年可以節約一個三峽的電量;洗手抹肥皂時關上水龍頭,一年可以節約滿滿十四浴缸的水……這僅僅只是一個人的力量,若我們俊波幾千人都這樣做;全中國13億人都這樣做;全世界都這樣做;那么我相信,我們的家園會擁有更燦爛的明天!
篇3:高級中學第6周國旗下講話: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高級中學第6周國旗下講話: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環境保護從我做起
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么人會公開反對,那么首先來聽兩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一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吃飯都要自帶一個小鋼勺??雌饋砗芷匠?,但能夠像這位老太太那樣,長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這不但要有堅定的環保信念,還需要有良好的習慣。
無可置疑,環保意識與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校園里我們最容易找到環境保護的支持者。但是,我們同樣也能夠經常在校園的食堂垃圾桶里發現大量的剩飯剩菜。
有這么一位大學生,他熱心環保事業,曾積極奔赴云南邊陲保護金絲猴,但他卻可以數次忘了關掉水房里嘩嘩流的水龍頭。
這提醒我們,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后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開學以來,通過老師,同學和保潔人員的細心工作,校園里很整潔,但是,一些不和諧的現象仍然存在:還是有人亂丟紙屑、食品包裝袋;學校的綠化帶中,不時發現有深深的腳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中午的樓道中、課間超市門口的路上總是有掃不完的垃圾。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志。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系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節約用水、不亂仍廢棄物等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校園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