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勞動美》觀后感
5月1日,完成一天的鐵路維護后,我和工友們一起懷著期待已久的心情觀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的20**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
晚會在鳳凰傳奇嘹亮的歌頌聲——《最好的時代》中拉開贊美新時代,謳歌為國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不懈奮斗、無私奉獻的偉大勞動者的長春一汽會場和北京亞投行建設會場。在這里我看到了我國紅旗車開拓趕超的堅定決心,看到了航天事業不斷重裝亮劍的昂揚斗志,看到了航空事業展望未來的萬丈豪情。在這里我看到了老一輩勞模精神代代傳承致敬紅旗,看到了新一代勞模真抓實干為國家富強奮斗致敬祖國,看到了新時代大國工匠扎根崗位努力鉆研致敬未來。
國家的強大讓我激動不已,勞模的號召讓我熱血沸騰。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李萬君“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的呼喚,李師傅從一名鐵路基層焊接工就是靠著身上一股干勁、闖勁、鉆勁,硬是在國外技術封鎖下鍛煉出一手精湛焊接技術,為我國彌補了氬弧焊焊接轉向架環口的空白,同時奮勇前進,不斷克服焊接世界難題,成為高鐵焊接專家。同樣作為一名基層鐵路工人,我深深感到與榜樣的差距,不只是在業務上,更是在心態、在精神上,缺乏李師傅那種為國家高鐵事業嘔心瀝血的鉆研精神、拼搏精神、實干精神。要向李師傅學習,加強新時代主人翁意識,國家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工區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敢于承擔工區建設、發展的責任,憂國家之憂,想工區之想,為新時代下鐵路行業“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貢獻力量。其次我會踏實工作、認真鉆研努力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鐵路信號工。不僅做好基礎工作,如更換信號燈燈泡、調整鋼軌軌道電路等,還要鉆研深層次的信號電路原理、優化創新工作方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知道軌道電路工作原理后還要想辦法如何讓我們平時檢查處理軌道電路問題時更快更準。另一方面多了解掌握鐵路信號在國內和世界的發展,吸取先進優秀知識,明白與他人的差距,確定追趕目標,奮勇直追!
正如晚會最后閻維文所唱,這就是中國偉大的新時代,這就是我們人民的新時代。新時代更加青睞奮斗者,勞動者。正如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中所說,黨和國家對勞模群體是關懷和厚愛的。我一定要在這偉大的新時代下,響應黨的號召,誠實勞動、勤勉工作,努力成為新一代鐵路勞模。
***
中鐵電氣化鐵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興縣北信號工區
篇2:《不朽的馬克思》觀后感
《不朽的馬克思》觀后感
在英國倫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著一代偉人卡爾·馬克思。墓地上,馬克思的青銅頭像端放在花崗巖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著青年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一“墓志銘”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本質,也宣示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近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無論是在中國的傳播中,還是在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都體現了“解釋”中國的理論指導意義,體現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改變”中國的實踐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將永葆其青春活力,馬克思還活在當代世界。
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2集電視紀錄片《不朽的馬克思》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片中珍貴資料影像、實地探訪、專家訪談和藝術動畫相得益彰,珍藏的歷史記憶與鮮活的當代實際交互共鳴,為觀眾開啟一場走近偉人探尋真理、不忘初心逐夢前行的致敬之旅。我們青馬班為倡導學員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從馬克思的奮斗經歷中汲取智慧,組織觀看了該片,我在觀看完畢后被馬克思的經歷震撼到了,體會頗豐。
該片上集講述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德國西南部的千年古城特里爾,17歲的馬克思就立下了“為人類而工作”的宏大志向。為了追尋真理,與舊世界的*勢力作堅決斗爭,馬克思先后做過《萊茵報》主筆、《德法年鑒》主編。19世紀上半葉,從德國到法國,從巴黎到布魯塞爾,馬克思為了革命事業四次被*政府驅逐,甚至成為沒有任何國籍的“世界的公民”。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把正義者同盟改組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了宣告馬克思主義正式誕生的無產階級戰斗檄文《共產黨宣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成為1848年歐洲革命中無產者的革命號角。
下集講述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創辦雜志,總結革命經驗和宣傳革命理論。經過長達數十年辛勤工作,馬克思寫出了政治經濟學巨著《資本論》。片中提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畢生的革命活動中始終關注和研究中國。在《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一書中收錄了他們寫的關于中國問題的17篇論文,并預言中華民族必將重新崛起,成為“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理論成果。社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志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含著經典作家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成果,體現著經典作家攀登科學理論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艱辛歷程。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華”。在觀看《不朽的馬克思》以后,不得不被他鮮活的思想和充滿激情的文字所感染,馬克思不愧為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我深感原來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淺,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仍需要一定的“修煉”。
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使中國革命和建設在這一旗幟的指引下取得了震古爍今的成績。仍而不得不讓人感嘆世界變化的真是太快!20世紀的最后十多年至21世紀的今天,馬克思主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質疑,無論是在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或是在東方的社會主義中國都充斥著馬克思主義的“過時論”、“失敗論”、“狹隘真理論”、“宗教論”等話語。無可否認馬克思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低落和聲譽的下降是一個無需爭論的客觀事實,但是,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如果我們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不是僅憑主觀的好惡看問題的話,則不能不承認以克思主義哲學有著它永恒的魅力,正是憑藉著這種永恒的魅力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仍然具有廣范的影響。詹姆遜指出,馬克思哲學“是我們當今用以恢復自身與存在之間關系的認知方式”,它提供了一種“不可超越的意義視界”。德里達斷言:我們“都是馬克思和馬克思的繼承人”,“仍舊是在用馬克思主義的語碼說話”,“未來不能沒有馬克思”。的確馬克思哲學是當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學”,仍是我們時代的真理和良心。1999年,在人類社會邁向第三個千年之際,英國BBC公司在網上評選“一千年中最偉大的思想家”調查中,馬克思名列榜首,得票在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之上,被公認為人類社會第二個千年最有影響的思想家。這無疑表明,馬克思主義確實是我們時代不容抹殺的思想旗幟。
可以這樣總結我的感悟:觀看《不朽的馬克思》,不僅僅是思想的洗禮,認識上的升華,更是精神上的享受。在觀看過程中,細心的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思索,將會發現馬克思其實遠遠地走在我們的前面,而不是像一些無知的人們自信的以為那樣已經把馬克思遠遠的甩在身后了。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論遠遠還未過時,相反正如我們所感悟到的馬克思的一些精神必將閃耀永恒的光芒,馬克思主義在當前中國所取得的成功并被確認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無疑雄辯的印證了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預言:“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篇3:中國夢演講稿我的夢中國夢
中國夢演講稿:我的夢,中國夢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夢中國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人想像楊利偉叔叔一樣成為航天英雄,追夢太空,在天際間翱翔;有人想當老師,和藹可親又甘于奉獻,辛勤耕耘于三尺講臺;有人夢想當警察,懲治邪惡、英勇無比,視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賣火柴小女孩的眼里,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奶奶溫暖的雙臂,是人世間最美的真情;在鄧亞萍眼里,夢想就是堅定永不服輸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為祖國母親爭光。
我也有一個夢想,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還是用王安石的詩告訴大家吧!“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我就想做一個像梅花一樣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人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從古至今,中國出現了不計其數的像梅花一樣的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品德楷模雷鋒、中國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以鐵的事實敘述了一首又一首的愛國長歌,他們甚至用生命來呼吁人們心中的愛國精神愛國,就是對祖國和人民無比熱愛的情懷和忠誠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忠誠是為國奉獻和報效祖國的力量源泉像梅花一樣做人,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弘揚愛國精神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斗志。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的一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的夢,就是像梅花一樣做人我的夢,就是呼吁大家和我一起做一個有梅花品格的人,努力學習,為振興祖國母親而奮斗不息!我的夢,中國夢!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