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息技術成為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的保證》
陶麗君
“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育的制高點,誰占領了這個山頭,誰就在新世紀中處于有利位置”。社會經濟教育的深刻變革,決定了課堂教育改革必須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研究探究網絡及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新一輪課改已全面展開。新課程大力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著名課程改革專家余文森指出:“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基于此,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妙在于藝術性的激發學生的情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產生頓悟,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而不是把預先設計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盡致。
但是簡單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手段是另一種借助于高科技的“滿堂灌”,教師手不離鼠標,學生眼不離屏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無意中消失,師生之間無聲的交流被隔斷了,語文課堂上教學相長的熱烈與融洽的交流氣氛大減,學生個性、情感、態度及綜合實踐能力培養被忽視。顯然,我們需要一種新的高科技教學手段來補充。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它的特點是:信息資源廣泛開放、教學雙方多向交流、學習程序按需而變,教學手段豐富多彩;學習者的地位主體化,學習態度主動化,學習過程輻射化,學習反饋及時化。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理論要求教師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教師要為學生服務,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以人為本,以導為核心,牢牢掌握啟發點撥調控的主動權。這一理論要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學生是否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的全體性、過程的合作性、資源方法理念策略的開放性、知識習得的實踐性、學習成果的獨創性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這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不謀而合,是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的保證的重要理論依據。
基于信息技術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一方面能使學生更多渠道、更多角度地獲得信息資源,并通過網絡這個交互平臺,在課內、課外隨時發表自己的主張或提出個人的問題,最快的得到教師或其它學生的反饋、交流,從而達到交互的即時性、多向性、開放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主頁的建設,既對已有知識不斷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以獲得新的意義、新的理解,又展現學生情感、態度,發展學習個性,達到綜合發展的目的,從根本上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和風行于世的多媒體教育。那么,如何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的保證呢?
首先,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形式。
?、傩抡n堂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設施整合。為實現課題研究目標,避免以往多媒體教學弊病,必須在原有整套多媒體設備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實現學生人手一臺電腦,整體上聯通英特網和局域網,為實施網絡化教學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谘芯啃畔⒓夹g與語文教學結構策略過程方法的整合。將信息技術有機地整合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術革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合理選擇有效的技術工具,培養相應的能力,采取新的課堂教學方法手段。
其次,探索網絡教學的課堂操作形式。
在這一模式下,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操作的階段重點是:
課前,根據學習過程的設計、學習資源的準備,指導學生搜集學習資源和數據;制作基于網絡環境的學習課件;
課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組織、引導、咨詢、參與以及促進學生討論研究;
課后,主要引導學生回顧反思深入研究,開展學科拓展活動,以及為下一個周期網絡教學進行教學準備,做好收集積累。
第三、探索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而不是以預訂程序為中心的學生學習機制的構建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以學為中心的學習情境,形成積極自主、合作交流、不斷探究的學習機制。首先要以新課程理論的有關內容主導教師的觀念,確立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意識,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來點“菜”。其次,要課前作好調查研究,根據學生需要設計好“菜”,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發展要求。第三、要對上課時可能出現的情況設計“菜單”,要根據不同學生情況提供差別性“菜單”。第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避免授課過程死板化。
第四、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生情商培養研究
探索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對學生的能力、情感、心理、態度等方面的影響,以及對正面影響的利用和負面影響的避免。要設計調查問卷,對實驗學生情商前后變化進行科學調查,力避信息化教學對學生情感態度交往個性發展的不利因素,要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長處來加強學生情商的良性發展。
篇2: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20**年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信息技術發展很快,為了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我校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建設為重點,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結合我校校情,特擬定本計劃。
一、培訓目的
1.使廣大教師能夠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實用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2.使廣大教師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教育教學信息處理。
3.使廣大教師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服務。
二、培訓對象
本校全體教師。
三、培訓的內容與要求
1. 基本操作部分
?、傥募拔募A的建立、命名、保存、②文件及文件夾的刪除、移動、重命名。③文件內容的復制、剪切、修改和刪除、④查找。
2. 了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會建立新文檔,并能在硬盤和u盤上存儲、打開。
?。?)文字處理部分
?、傥淖州斎耄ㄋ俣?、準確率)、②排版、③本學科試卷排版打印。
?。?)表格的制作部分
?、倮L制表格(含中文電子表格)、②設計表格、③教案設計。
3、會使用cai軟件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的制作。
4、網絡知識部分:
?。?)怎樣申請電子信箱及收發郵件
?。?)創建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傳電子教案,參加與校內外教師的集體備課活動。
5、學會用PPT制作課件。
四、培訓方式:
以自學為主,指導為輔。
五、指導老師
網管員Z
六、本計劃由Z小學教導處組織實施
Z小學教導處
篇3:附屬學校信息技術室工作計劃
附屬學校信息技術室工作計劃
20**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很緊湊,根據學??傮w的工作規劃我們信息技術室的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配合區教育局的教育網改造工程的實施,做好總分兩校的網絡維護,如能申請批準購買網絡流量監控軟件更好的維護分配控制好網絡流量保障學校網絡使用的暢通便捷。如區教育局統一建造無線校園,我們部門將積極配合施工配置,做好后期調試維護工作。
繼續完善學校網站,及時調整網站出現的問題,與教務處緊密配合做好后期教學資源庫的開發利用,對調查問卷平臺的使用進行合理化調整,繼續充實各類目錄的內容。
與科研室緊密配合通過各類課題繼續深入推進新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切實提高各學科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在各類競賽中爭取獲得較好的成績,并通過各學科教研組推進技術普及培訓。
學校優酷網視頻專欄要延續已經取得的良好效益,學校的各類各項活動的視頻我們會繼續用高清的質量及時上傳到專欄,并對專欄做好分類調整,設想以學科為主要分類,同時也會將學生的各類活動錄像加以整理與學科教學區別開來便于搜索觀看。另外,還可以通過教研組組織學校各學科的骨干優秀教師錄制成熟的教學實錄課供全年級學生共享。
針對學校在指導學生學習設想推行教學案的背景下,我們部門要做好技術保障工作,無論是學科教學指導錄像課的攝制,還是電子文本多媒體文本的制作,我們要給與全力支持,努力開拓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豐富以及以師生方便使用的平www.zonexcapitaltr.com臺建設,為學校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做好支撐。同時,也提議可以以數字故事的模式為切入點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們掌握新理念來制作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扎實開展“機器人”的日常培訓工作,積極參加各類競賽爭取獲得良好的成績推動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在總部部分教室以及分部全部教室安裝了交互式一體液晶電視機的基礎上,做好一體機的維護工作以及使用培訓工作。在校長室指導下和總務處的配合下做好學校信息技術硬件設備的改造維護工作,定期聯系園方公司維修保養各類設備保障學校各場所的多媒體設備為教育教學正常服務,把教師筆記本電腦維修歸到園方公司統一保修,規范做好信息技術設備的維修工作。
本學期五年級和九年級英語要進行人機對話的考試,我們會配合教務處英語教研組做好機房設備的維護工作,保證訓練和考試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