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科室規章制度
篇一:骨科工作制度
骨科醫療質量與安全工作制度
醫療質量與安全是醫院發展之本,優質的醫療質量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在科主任的領導下,特制定本科室工作制度。
1、院。
2、對新入院的病員,科室醫師及護士應根據病情及時診住院病人需憑醫師開具的住院證,完成入院手續后入治不得無故拖延,并按《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規定書寫好病歷和各種記錄。
3、對急診危重病人做到隨到隨診,對非本科室疾病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協助會診醫師進一步處理病員;對需手術的病員,術前作好醫患溝通,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利弊,由患者或家屬選擇是否手術及手術方式,術前作好解釋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懼顧慮,術后告知患者或家屬病情轉歸情況,使其安心修養。
4、科室各級人員應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堅守崗位,作好交接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每周抽查病歷(重點檢查核心制度的落實情況)一次并通報檢查結果;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定期召開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會議,并提出改進措施。
5、骨科成立關節,脊柱,創傷三個治療小組,各組組長由獲得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者擔任,負責本組病例的診治工作。
6、值班醫師接班后、交班前各查房一次,重危病人隨時查看;住院醫師上下午各查房一次;主治醫師每日查房一次;主任
(副主任)醫師每周查房一到二次;(急)會診由住院總醫師負責,及時完成他科會診請求。
7、嚴格執行醫療核心制度,重點監管術前討論制度,嚴格掌握手術指征,保障醫療安全。
8、需出院的病員,主管醫師須在當天上午12時前.開具出院醫囑,病員辦好出院手續后方可離院。
9、門診醫師嚴格執行醫院門診工作制度,嚴格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規范書寫門診病歷,處方,申請單,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按??剖罩位颊?維護骨科門診良好的形象。
10、模范執行醫德規范,堅持病人第一,文明行醫,禮貌待患,不以醫謀私的工作作風。
11、加強全科醫護人員基礎理論學習,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經常開展基本技術的訓練.使全科人員技術精益求精.各級醫師和護理人員要密切配合,加強與手術室、醫技科室等相關科室之間的密切聯系。認真搞好教學工作,提高年輕醫師的技術水平,培養教育好實習生、進修生。
12、加強對全科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教育,嚴防差錯事故發生,正確處理差錯事故,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使骨科醫療質量與安全不斷提高。
篇二:骨科制度
門診工作制度
1、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遲到早退。上班時間不得會客,出外,干私活,帶小孩。
2、就診病員先掛號后看病。急診病員優先就診。單位體檢或個人查體,需預先與主管業務負責人聯系統一安排。
3、醫生詢問、檢查病情必須認真細致,力求診斷正確,用藥合理。門診、住院的男醫技人員檢查女患者須有第三者在場。
4、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對疑難病癥,應主動邀請其他醫生會診。各科應加強協作,主動承擔診治責任,不推諉、扯皮。重?;颊咦≡?,接診醫生應親自護送。
5、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6、積極宣傳防病治病、婦幼衛生、計劃生育等衛生知識。
門診注射室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注射時做到細致、準確,對患者熱情、體貼。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戴口罩、帽子、各種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3.注射時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對過敏的藥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
4.密切觀察注射中、后情況,若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臵,并報告醫生。
5.搶救藥品、器械,放于固定位臵,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6.室內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樣細菌培養。
7.嚴格執行醫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換藥室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換藥室醫院內感染管理制度,非換藥人員不得入內。
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換藥物品均需保持無菌狀態,注明滅菌日期。
3.無菌物品一經啟開,超過24小時未用完應重新滅菌。
4.換藥時。先處理清潔傷口。后處理感染傷口,特殊感染不得在換藥室處理。
5.每天通風換氣,用消毒液擦洗物品和拖地兩遍;用紫外線做空氣消毒或用消毒液噴霧消毒一次。每周徹底大掃除一次,每月做細菌監測一次。
6.進入換藥室衣帽整潔,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得帶入室內,換藥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應專用。
7.換藥車上用物保持清潔,每天擦拭、更換,用過一般器械隨時清潔、消毒、滅菌。特殊使用物品應有消毒清潔記錄。
8.換藥室檢查床要保持清潔,床上用物應每日更換。被污染、臟污時、隨時更換。
處方制度
1、醫師、醫士處方權,由各科主任提出,院長批準,登記備案,并將本人簽字或印模送藥劑科和其他臨床輔助科室。
2、藥劑人員不得擅自修改處方,如處方有錯誤應通知醫師更改后配發,更改處方需由處方醫師簽名。處方不合規定藥劑人員有權拒絕調配。
3、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應使用專用處方。處方用藥劑量應按相應的管理辦法規定的限量執行。
4、一般處方以三日量為限,對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況可酌情適當延長。處方當日有效,超過期限須經醫師更改日期,重新簽字方可調配。醫師不得為本人及家屬開處方。
5、處方內容應包括以下幾項:醫院名稱,門診或住院號,處方編號,年,月,日,科別,病員姓名,性別,年齡,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及數量,用藥方法,醫師簽字,配方人簽字,藥價。
6、處方一般用鋼筆或毛筆書寫,字跡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醫師必須在涂改處簽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書寫。急診處方應在左上角蓋“急”字圖章。自費藥品應由劃價處在處方上填寫“自費”字樣。
7、藥品及制劑名稱,使用劑量,應以中國藥典及衛生部和省衛生廳頒發的藥品標準為準。如醫療需要,必須超過劑量時,醫師須在劑量旁重加簽字方可調配。
8、處方藥品數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碼書寫。藥品用量以克(g)毫克(mg)毫升(ml)國際單位(i.u)計算;片劑、丸劑、膠囊劑以片、丸、粒為單位,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并注明含量。
9、一般處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記后由院長或副院長批準銷毀。特殊藥品的處方按其相
應管理辦法中的規定辦理。
10、對違反規定,亂開處方,濫用藥品的情況,藥劑人員有權拒絕調配,情節嚴重者應報告院長,業務副院長或主管部門檢查處理。
11、藥劑師(士)有權監督醫生科學用藥,合理用藥。
12、查閱處方需經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病歷書寫制度
病歷記錄應用鋼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簡練、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刪改,倒填、剪貼。醫師應簽全名。
(一)、病歷一律用中文書寫,無正式譯名的病名、藥名等例外。診斷、手術按照疾病和手術分類名稱填寫。
(二)、門診病歷書寫要求:
1.簡要扼要。填寫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各種陽性體征和必要的陰性體征,診斷或印象診斷或印象診斷及治療、處理意見等均需記載,由醫師書寫簽字。
2.會診醫師應在請求會診病歷上填寫檢查所見、診斷和處理意見并簽注科別、姓名。
3.門診病員需要住院檢查、治療,由醫師寫住院證,并在病歷上寫明住院原因和初步印象診斷。
4.門診醫師對轉診病員應負責填寫轉診病歷摘要。
(三).住院病歷書寫要求:
1、新入院病員必須填寫一份完整病歷,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所和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個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經史、生育史、體格檢查、化驗檢查、特殊檢查、小結、初步診斷、治療處理意見……等,由醫師書寫簽字。
2、病歷書寫力求詳盡、整齊、準確,入院后24小時內完成。急診應應即刻檢查填寫。
3、再次入院者應寫再次入院病歷。
4、病員入院后,須于24小時內進行擬診分析,提出診斷措施,并計入病程記錄。
5、病程記錄(病程日志)包括病情變化、檢查所見、鑒別診斷、上級醫師對病情的分析及診療意見、治療過程和效果。施行特殊處理要記明施行的方法和時間。
篇2:醫院領導深入科室制度
院領導深入科室制度
一、院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調查研究,直接掌握情況,抓好典型,協助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二、深入科室檢查、醫療、護理、教學、科研、及后勤保證、職工思想工作、服務質量、病人生活等工作,聽取病員和醫務人員的意見,表揚好人好事,改進工作。
三、院領導查房每周一次,帶領有關干部深入科室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院領導要參加業務實踐,如查房、重大手術、疑難病例的會診、危重病員的搶救及其他有關業務活動等。
篇3:科室協調關系及聯席會議制度
> 科室協調關系及聯席會議制度(醫院)一、為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護理部要加強與相關科室的溝通協調,定期組織聯席會議。
二、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需與相關科室共同完成的工作,要積極主動、密切配合,保證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涉及重大事項或部門之間協調解決不了的,要及時按程序向分管領導請示匯報,不能延誤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協調要講成效,本著及早協調與連續協調相結合的原則,協調過程中按照科學的標準進行。
五、護理部與相關科室要統一思想、顧全大局,對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分歧要主動溝通協商解決。保證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實現醫院的整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