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醫院其他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1、高壓氧治療室消毒管理制度
(1)、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日應對房間、物表、器械設備等清潔,保持通風。
(2)、進入高壓氧治療室應換專用鞋。
(3)、堅持做到一人一專用吸氧面罩,療程結束后棄去面罩。
(4)、每日上、下午治療結束后立即對高壓氧艙內空氣、物表消毒,清潔艙內地面。
(5)、需隔離的患者治療時,應設專艙治療,治療后應按患者的病種進行清潔消毒。
2、特檢科消毒管理制度
(1)、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對手進行消毒;進行無菌操作應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
(2)、感染或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盡量安排在最后檢查或操作,檢查、操作結束后應對患者接觸的物品、儀器、周圍環境作適當的消毒處理。
(3)、無菌物品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有條件的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4)、重復使用的物品使用后應按要求進行消毒或滅菌。
(5)、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標準防護措施。
(6)、建立衛生、消毒制度,定期對地面、物表清潔,有污染時應及時消毒,儀器或探頭等貴重物品的消毒應按照產品使用提供的方法進行。
(7)、醫療廢物應分類存放,禁止與生活垃圾混放。
3、檢驗科及實驗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并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后的廢棄物品,應及時進行分類放置,不得隨意丟棄。
(5)、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消毒或滅菌);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廢棄的血標本應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并及時用封口繩封口和貼標簽。
(6)、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7)、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9)、菌種、毒種按《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10)、實驗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參照檢驗科的管理要求。
4、理療科消毒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衛生、消毒制度,保持物表、地面清潔,做好室內通風。
(2)、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對手進行消毒。
(3)、每日更換檢查治療床床單,受到污染應及時更換。
(4)、使用的儀器應清潔、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5)、產生的醫療廢物應分類收集存放。
5、藥劑科消毒管理制度
(1)、上班時著裝整潔,配、發前應洗手。
(2)、建立清潔衛生制度,定期對地面、物表、發藥籃、儲藥冰箱進行清潔。
(3)、非本科工作人員禁止隨意出入工作間。
6、病理科消毒管理制度
(1)、工作室劃分清潔區、污染區,室內物表、地面、桌面應每日清潔,受到污染應及時消毒。
(2)、制片用過的吸管、試管、器械等應清洗消毒,晾干備用。
(3)、冰凍切片機臺及器械等污染后應及時消毒。
(4)、制片后的液體可直接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如為感染性的液體應加含氯消毒劑消毒后在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5)、制片剩余的標本應按醫療廢物分類存放。
(6)、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
7、被服房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潔污分開,通風良好。
(2)、在指定地點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走廊進行清點,專車、專線運輸。運送車輛潔污分開,每日清洗消毒。
(3)、認真執行衣物清洗的規章制度,分類清洗。被血液、體液污染的衣物應單獨消毒、清洗。傳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閉運輸,并做好標記,先消毒后清洗。
(4)、工作環境保持衛生,每日清潔消毒,每周大掃除。
(5)、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每日洗澡更衣,接觸污物后洗手。
8、救護車消毒管理制度
(1)、每天堅持做車內清潔處理,保持車內清潔衛生。
(2)、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擦拭車內物品兩次。
(3)、運送傳染病病人(包括疑似患者)及尸體后應立即對車內空氣和物表進行消毒。
(4)、駕駛室要保持清潔衛生,方向盤等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運送傳染病患者(包括疑似患者)時戴口罩、穿工作衣、戴手套。任務結束后洗手及手消毒(必要時沐浴更衣),徹底沖洗消毒車輛。
(5)、運送病人時駕駛室盡量保持通風。
9、營養室、食堂消毒管理制度
(1)、認真做好工作人員就業前的體格檢查和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有感染性疾病人員不能在營養室、食堂工作。
(2)、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患傳染病者應暫時或永久調離工作崗位。
(3)、應有嚴格的洗手、剪指甲的習慣,進入工作間應穿戴好工作衣帽,帽子應把頭發罩住,不留胡子,保持個人清潔衛生,,不在工作間抽煙。
(4)、開始工作前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及前臂。工作過程中手受到污染時應及時洗手。
(5)、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6)、工作中應做到:
?、俑黝愂称返膬Υ姹仨毎氤善泛统善贩珠_,生、熟食品分開;冷藏室和常溫室都必須有防毒、防鼠、防蟲和控制溫度、濕度的設施;嚴禁變質腐敗的食品入庫。
?、谂胝{用的操作面、切菜板、刀具等,應分蔬菜用、水產類用、肉食類用三種,并應做到生、熟分開,以預防食品間發生第二次污染;分發食品應用餐具,不得直接用手拿取;各種金屬機械如切肉機、絞肉機等必須有防塵罩,使用后應徹底清洗;公用食具使用后必須消毒。
?、凼称分谱鞅仨氂袊栏竦男l生制度。蔬菜應先洗后切,切后放置時間不宜過長;經過烹調的熟食品不得存放時間過長;對剩余飯菜,尤其是肉類、魚類再食前必須經過檢查,經徹底加熱后方可食用;涼拌食品及生食蔬菜,食前必須洗凈及燙洗消毒。
(7)、定期大掃除,定期抽查儲存食品的衛生質量和進行環境衛生檢測。
(8)、患者的飯菜票應一次性食用,禁止患者直接到食堂就餐。
(9)、醫務人員不得穿工作服進入食堂。
10、太平間消毒管理制度
(1)、太平間應門窗嚴密,做好防鼠、滅鼠等工作,每日進行清掃,保持清潔整齊。
(2)、運送尸體的擔架、推車等用具專用,用后及時消毒處理。
(3)、每取放一具尸體后,停放尸體的臺面都要進行消毒處理。
(4)、烈性傳染病死亡的尸體應用浸泡過消毒劑的棉球將口、鼻肛門等開口處堵塞,,并用浸有消毒劑的被單包裹尸體放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內密封。
(5)、太平間工作人員工作時應戴口罩、帽子、手套,穿膠鞋、隔離衣,進行各項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消毒。
篇2:第三醫院控制醫院感染基本守則
第三醫院控制醫院感染基本守則
1.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整齊,各項檢測達到或接近法定的衛生學標準。
2.嚴格執行《消毒管理辦法》及《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
3.一旦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及時填寫報告卡并采送標本、作病原學檢查。
4.遵守《抗生素管理暫行規定》,合理應用抗生素,減緩細菌耐藥株的形成。
5.保存各項監測資料,針對存在問題查找原因,及時采取改進措施。
篇3:第一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第一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各科醫護人員必須執行醫院感染監測、報告制度。
二、醫院發生感染流行或暴發,醫院感染管理科立即報告主管院長,并通報相關部門。
三、經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時,醫院應于12小時內報告縣衛生局。
四、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找原因,協助調查,對感染患者進行隔離并采取相應消毒措施,切斷感染途徑。
五、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病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報告。
六、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證實流行或暴發,計算罹患率,查找感染源,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制定、組織落實的控制措施及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七、調查報告及時報主管院長,以便進一步采取措施。
八、其他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院同類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