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春雨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句式“下吧,下吧,我要……”以及詞語“發芽、開花、長大”。
2.嘗試將春天的經驗仿照這個句式進行仿編,敢于在集體活動中。
3.感受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萌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重點:
學說句式:下吧,下吧,我要……
活動難點:
嘗試將春天的經驗仿照這個句式進行仿編,敢于在集體活動中。
活動準備:
1.兒歌內容的圖譜。
2.春雨ppt。
活動過程:
一、傾聽交流——我眼中的春天。
1.教師出示春游景色圖。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展示第一張ppt)
師:春天到了,上個星期老師還帶你們去春游了,我們看到了很多春天的景色???,這是什么?(出示第二張ppt)
師總結: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柳樹冒出了一一抹一抹的新綠,小草也把小腦袋探出來了,春天真美麗呀。
二、理解感知——學習兒歌《春雨》
1.師:春天還有好聽聲音呢,聽這是什么聲音?
(點擊第二張ppt上的喇叭)
師:對,這是下雨的聲音。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出示PPT第三張下雨圖)。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師:瞧,鉆在泥土里的是誰呀?(點擊第四張ppt,出示種子)種子寶寶可喜歡春雨了,聽聽看他說了什么?(點擊音頻)
“下吧,下吧,我要發芽。”(圖譜)什么叫發芽?對,種子吸收了春雨,他會鉆出泥土,長出嫩綠的葉子。(點擊PPT)就像這樣。
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說說種子寶寶的話吧。
如果配上動作那就更好看了,你們會嗎?
3.師:種子喜歡春雨,梨樹也喜歡春雨(點擊第五張ppt出現梨樹),看梨樹在春雨的滋潤下怎么樣了?(發散后)(點擊PPT出示開花圖)那梨樹會和春雨說什么?原來有了春雨梨樹也開花了。
現在我們都是梨樹,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說一說。
4.師:看看哪個好朋友來了(點擊第六張ppt出示麥苗),有了春雨,麥苗會怎么樣?(幼兒猜測后點擊ppt:麥苗長大)那他可能說什么呀?(圖譜)
一起來跟著麥苗寶寶念一念。
師總結:麥苗寶寶因為有了春雨慢慢的長大了。
師:你們喜歡植物寶寶嗎?那我們就來演一演,接下去老師請第一排的小朋友來做種子,第二排的小朋友來做做梨樹,第三排的小朋友來做麥苗
師:植物寶寶都喜歡春雨,小朋友那你們喜不喜歡春雨呀,有了春雨你們能干什么?那你想對他說什么?(幼兒自由發揮)
師: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分別點擊第七張種瓜ppt的圖片,幼兒嘗試說一說)聽聽看他們是不是這么怎么說的?(播放音頻驗證)
我們看著圖譜說一說這個小朋友對春雨說了什么?
誰來一邊做動作一邊說一說。
師總結:原來下春雨了,我們小朋友能干好多好玩的事情呢。
三、朗誦練習——熟悉兒歌《春雨》
師:我們把他們的話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現在我們來一起完整欣賞一下《春雨》吧。(出示第八張ppt)
師:你們學會了么?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春雨吧(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單句練習。)
師:真棒,那我請小朋友們來扮演種子、梨樹、麥苗和小朋友。
師:真好聽,現在我們都是小演員要把這首好聽的兒歌表演給客人老師看,老師幫你們配上優美的音樂,全體起立。(出示第九張ppt)
四、操作交流——仿編兒歌《春雨》
師:想一想春天還有什么植物和動物,想對春雨說說話呀?他會說什么呢?
(教師出示第十張ppt春景動態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請小朋友們兩個兩個輕輕地商量下。
附兒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活動反思:
春天來了,桃花一朵一朵地綻放枝頭,展示著它特有的風姿;小草慢慢地從泥土里探出小腦袋,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柳樹姑娘也拖著長長的辮子向我們走來,向我們傳遞著春天的各種喜訊。
《春雨》是一首活潑、充滿生機的兒歌,它給人的感覺輕盈,內容簡單多重復,讓人不禁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清新。兒歌講述了有了春雨的滋潤,小草、梨樹、麥苗紛紛發芽、開花、長大,小朋友們種起了瓜,從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春雨濃濃的愛意。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因為幼兒對春天的已有經驗還算豐富,所以當我向他們拋出了一個問題后,他們天馬行空、集思廣益,會說出許多你意想不到的答案,但是都是合理的。如在觀看完梨樹開花的動態后,教師拋出問題:梨樹可能會對春雨說什么?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你一言我一語,我邀請了孫皓琦,皓琦說:“梨樹會說謝謝你。”當時我就懵了,這句話沒錯了,春雨幫助了梨樹,梨樹是應該說謝謝你啊,但是這個答案離我所想要的答案相距甚遠啊。這該如何是好?是表揚還是忽視?
我應該選擇贊許,或許可以這么說:“梨樹寶寶真有禮貌,可是呀我們要像種子寶寶一樣用上好聽的句式呢。”這樣一來不僅肯定了幼兒的禮貌,又能讓幼兒與種子進行類比,自然而然地引導到老師想要的答案上去。
語言活動要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當然也不存在什么正確答案,只要有理即可,對于小班而言,就只要開口說即可。作為教師,我們要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對于幼兒的回答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找到語言表達的樂趣,讓他們在毫無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暢所欲言,將想說的欲望一直延續下去,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篇2:第一幼兒園小班語言教研組活動計劃
第一幼兒園小班語言教研組活動計劃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小班語言教研組有五名成員。工作經驗豐富而且工作能力上各有所長。韓志果老師是孩子心中的朋友兼老師,做事耐心認真??芫昀蠋煂Υぷ饕唤z不茍。紀曉梅老師有思想,活動中創意無限。大家齊心協力、優勢互補,通過園本教研定能獲得一些有益的經驗。
二、工作目標與措施
教研組成員研究討論后一致認為:邊學習邊實踐,理論聯系實際,積極開展教研探索活動,以教研促教學,從點到面、由淺入深地開展探討活動,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在實踐中邊摸索邊改進,逐漸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水平。
為此,我們從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把本學期園本教研的側重點定位于《有效挖掘多種提問策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從優化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提問入手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并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從問題入手,及時捕捉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問題。通過組員間的互動來解除困惑,更好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
2.學習、分析課例,正確認識、理解、把握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之間的關系。
三、各月工作重點提示
八月
1.制定計劃,在此基礎上結合本組實際情況確定本學期教研組特色及研究重點。
2.統攬教材
九月(發現問題)
1.學習文章《有效挖掘多種問題策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檢視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提問的誤區,反思交流。
2.課例:分析應彩云老師的語言教學活動。
十月(實踐中反思調整)
1.教師故事會。
2.學習文章《小班幼兒語言活動中教師提問策略的研究》,反思交流。
3.學習文章《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回應》。自己教學活動中提問與回應是如何把握的。
十一月(經驗交流,共同進步)
1.研討區域中如何激發幼兒語言活動熱情。
2.分享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典型個案。
3.學習文章《用問題板架起幼兒思維的橋梁》。
十二月(歸納提升)
1.學習文章《讓教學活動中的師幼對話有意義》。
2.針對教研計劃以及實施情況進行學期小結,對下學期的教研活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