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度荊門市東寶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區現場踏勘報告
踏勘單位:荊門市國土資源局
踏勘人:李紅忠黃軍軍
踏勘時間:20**.07.11—20**.07.14
20**年度荊門市東寶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項目區現場踏勘記錄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的相關要求,荊門市國土資源局會同東寶區人民政府、仙居鄉人民政府、漳河鎮人民政府、子陵鋪鎮人民政府、牌樓鎮人民政府、東寶國土分局、各鄉鎮國土管理所、武漢愿景土地咨詢有限公司以及涉及村主要干部,于7月11日至7月14日對項目區內拆舊地塊和還建地塊進行了現場踏勘,踏勘情況如下:
一、踏勘方法
項目區現場實地踏勘與項目申報資料室內核對相結合。
二、實地踏勘
1、深入實地調查項目區范圍、現狀地類、地形地貌,項目區自然狀況、基礎設施狀況;
2、對項目區現狀進行局部拍照;
3、召開座談會,向當地干部、群眾、企業代表了解對項目申報的意見和建議。
三、室內核查
根據踏勘要求審核項目申報內容是否與項目實際情況相一致;
按申報項目區范圍查碎部圖班面積表,核實項目區涉及地塊、地類、分類面積、總面積。
四、匯總踏勘情況,認真編寫踏勘情況表(見下表)。
現場踏勘情況表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20**年度東寶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還建實施方案
項目類型
增減掛鉤
項目規劃期限
20**年8月—20**年7月
權屬情況
集體所有
項目區拆舊地塊數
393塊
項目區還建地塊
16塊
項目地點
柴黃村、礦山村、三泉村、同樂村、聯心村、子陵村、建泉村、新橋村、牌樓村、革集村、城山村、來龍村、長興村、楊沖村、荊鐘村
項目規模
拆舊區
151.0375公頃
新增地
類面積
開發(公頃)
整理(公頃)
復墾(公頃)
耕地143.6643
林地4.5875
其他2.7857
還建區29.4499公頃
占用地類面積(公頃)
耕地18.3052
林地3.3031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5264
其他3.3152
地類
圖斑地類
村莊、采礦用地、耕地、林地、溝渠、農村道路等(采用二次調查土地分類)
新增耕地二級地類
旱地
地面物狀況
地面主要有房屋、雜物、水泥路、曬谷場、廁所、燒磚窯、廠房、晾曬場、取土坑、生活區、臨時建筑物等
項目主要
工程內容
土地平整工程
農田水利工程
田間道路工程
其他工程
二、項目區基礎條件
項目區地貌類型
平原、低丘、中丘
海拔(米)
20-125
坡度
0°—35°
土壤類型
淺黃泥田、白散泥田雞肝泥田、黃土等
居民點
聚集程度
拆舊地塊大部分為獨戶、聚集程度不高
離主要水源點距離
除礦山村外,其他拆舊地塊附近均有可靠水源地
交通狀況
通達、便利
電力狀況
有專用架空線路
完全滿足施工需要和農業生產要求。
三、項目前景效益分析
(一)有利條件:
1.項目區內土地平緩、土層深厚、土地資源豐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通風條件好,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
2.項目區通水、道路、通電,具備了實施土地復墾良好的基礎條件?;A設施十分完善;
3.項目實施后,當地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耕地質量和產出率將明顯提高,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4.農村基礎設施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
(二)不利條件:
房屋結構以磚混為主,宅內復墾難度較大,磚瓦窯內取土坑土方量較大。
(三)建議:
1.以土地平整、改善農田水利和道路條件為主,同時加大對燒磚區和宅內土地進行復墾,提高土地利用率;
2.土地復墾后的耕地,全部劃入基本農田保護。
四、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一)項目實施后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
通過土地復墾,對項目區田、水、路進行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不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二)當地林業、環保、水利部門對項目的審查意見
本著環境保護、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綜合治理的原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水源、氣候、土壤、電力等有利條件,對土地進行復墾,灌溉系統、田間道路工程等綜合治理,符合有關規劃和農業結構調整布局,有利于生產及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十分顯著。當地林業、環保、水利部門同意規劃方案。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東寶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該項工作,并廣泛聽取了群眾意見;
(二)周邊群眾迫切要求實施該項目;
(三)村莊得到集中發展,各項基礎設施利用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
踏勘單位:荊門市國土資源局
填表人:黃軍軍
填表時間:20**年7月15日
篇2:工程結算審計現場踏勘確認:五查
工程結算審計的現場踏勘確認--五查
現場踏勘確認是進行工程結算審計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驟。在進行現場踏勘確認前,必須在熟悉施工合同、施工圖及竣工圖等有關資料后,對需要到現場核對的項目事先做好規劃,帶著問題去現場進行實際勘察測量,推行一線工作法,審計人員一定要做到“五查”:
一查竣工項目是否按原設計圖紙施工,有無未施工項目、未完成工程量。
絕大多數工程雖說都是按圖施工,但多少都會出現一些差異,特別是當出現有少量未施工的內容與未完成的內容時,施工方一般是不會如實反映的,他們仍然會按圖結算,而建設方對此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未能發現,就會產生高估冒算的情況。通過現場查勘確認,就能很容易地發現問題,予以改正。
二查實際變更是否與變更簽證相符、所辦簽證是否合理即與定額所包含內容是否有重復計算之嫌等。
我們知道簽證是在施工工程中產生的,其實際情況與簽證內容是否相符,是否有重復現象,這些都是必須通過現場查勘確認才能做到的,僅憑圖紙計算與簽證本身是不可能發現問題的,這是諸多有實踐經驗的工程結算審計人員都心知肚明的常識。
三查實際施工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有無偷工減料、低檔替代現象。
對于工程施工工程中有無偷工減料、低檔替代現象,也只能通過現場查勘確認來了解。必要時還必須對有些構件進行破拆,以便更加清楚其內部構造的狀況,從而更進一步確認實際施工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
四查變更工程量增減情況,看有無虛報、多報情況。
眾所周知當工程量出現增減時,往往會伴隨著虛報、多報的現象,對此只有通過現場查勘才能真正了解實際情況,有許多地方還需要現場測量,才能如實反映工程結算是否合理。
五查實際使用建設、安裝材料規格、品質、等級情況,以決算定價。
工程中實際使用材料的規格、品質、等級,在圖紙上是不可能發現的,圖紙規定與實際使用之間有沒有差別,只能通過現場查勘才能發現,許多以此充好謀取利益的行為,大多出現在這個環節上。
在現場勘察時,審計人員應要求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相關人員同時參加,并對勘察記錄簽字認可,以便固定審計證據,避免在審計過程中的不必要爭議。
任何不進行現場踏勘確認過程的工程結算審計,往往會遺漏很多與現實不相符的工程內容,也可以說這樣的工程結算審計是不合格的,如此所產生的工程結算審計結果也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