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校傳染病管理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

2077

  傳染病管理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人群聚集,流動性大,接觸面廣,是傳染病的易發場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種傳染病的能力較弱,是多種傳染病的好發年齡,一旦發生,極易傳播和流行,并可擴大到家庭和社會。必須高度戒備地重視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現將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有關要求規定如下:

  一、落實組織領導,強化單位及一把手責任制

  1、健全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學校主要領導負總責,確保認識到位、職責到位、經費到位、檢查到位、獎懲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蓋邊沉底”的工作網絡,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員工參與學校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的積極性。

  二、落實健康教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學校要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利用專題教育課開設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和社會公共衛生的責任感。

  3、教育學生做到“四勤”、“四不”、“一報告”。即:勤洗手臉、勤通風、勤曬衣被、勤鍛煉不隨地吐痰、不喝酒抽煙、不共用毛巾、不要過度緊張和疲勞;發現傳染病可疑者立即報告。

  4、根據傳染病流行季節的特點,開展以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病為重點的衛生宣傳教育。學校還應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告家長書等形式,宣傳傳染病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三、落實學校衛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學生晨檢及定期體檢制度;重要場所定期消毒制度;課堂、公共場所衛生清掃制度;個人衛生清潔制度;體育活動衛生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2、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和疫情管理臺帳制度。

  四、落實“四早”措施,確保疫情預防和控制無漏洞、無死角

  1、早發現。堅持晨檢制度并保持經?;?。晨檢應在校醫的統一組織和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特別是請病假的學生應及時查明病因。在傳染病流行季節,還可增加午檢。對可疑者應由當地醫護人員做進一步檢查、確認。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學校應以年級、班級為單位,采取相應的排查措施,發現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督促其立即到醫院就診。

  2、早隔離。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癥狀者,應立即采取隔離措施,確保其他學生不與之接觸。根據傳染病類型和傳染性強弱,必要時對與病人接觸的人員進行相應隔離。

  3、早報告。在確認疫情的第一時間內報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并按照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記、分析和整理工作。對報告的疑似病例被確診或排除,要向上級機關發出更正報告。發生大面積疫情時必須按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的要求實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對不報、瞞報、漏報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早治療。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癥狀者,應根據不同類型傳染病,及時將病人送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或在家隔離治療,同時在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病人所在場所進行終末消毒。發生大面積疫情時,可對與病人接觸的其他人員進行預防性投藥,對所在場所定期消毒。

  五、落實經費保障,改善學校衛生條件

  1、學校衛生條件好壞,直接影響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教學用房要通風良好;設備及環境要求應符合《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廁所清潔衛生;為學生提供符合標準的飲用水。

  2、保證疫情發生時有足夠的消毒、防護用品以及應急工作所需的經費。

  六、落實應急預案,確保突發事件處置有序高效

  學校對疫情發生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并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疫情,要有人指揮,有人值班,有隔離、消毒、防護、救護等具體措施和物質保證,確保在第一時間內控制疫情的發展。確保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七、落實學校衛生機構,加強日常管理

  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規定。努力建立健全校衛生室,負責師生的衛生保健工作。

  八、落實督查、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1、制定嚴格的督查、檢查制度,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大檢查。

  2、學校領導要熟悉學校衛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經常了解學校師生對學校衛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見,經常查看學生教室、宿舍等人員集中場所的衛生狀況,經常檢查督促有關處室和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并將其工作實績納入考核與獎懲中。

  3、學校對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責任不到位的情況要予以通報,并責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視情節輕重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疫情報告人:

篇2: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未開設食堂,不提供課間餐,要教育學生不購、不吃“三無”變質食品,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

  2、由校醫室帶頭,根據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教育工作,各班要按劃分的衛生包干區和衛生清掃制度,搞好衛生清掃、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學校要根據需要添置必要的衛生設施和預防藥物,發現傳染病病例,要按規定及時上報,同時采取正確的隔離、觀察、洗消措施,及時就醫,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蔓延。

  3、學?;瘜W試劑(品),由化學實驗室的專人實施安全管理,建立化學試劑(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試劑(品),失效試劑(品)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外流;化學教師應認真組織開展化學實驗,指導學生正確安全的進行實驗操作。

  4、學校醫用藥品,由校醫實施安全管理,建立醫用藥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藥品,失效藥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藥品外流,正確安全使用藥品。

篇3:學校傳染病管理制度(2)

>  學校傳染病管理制度(二)

  第一條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傳染病,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師生健康嚴重損害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健康的疾病。

  第三條 傳染病管理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把學校衛生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之中,制定應急預案、崗位責任制,確保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四條 一旦傳染病發生,學校即刻啟動預案,由校長擔任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組長,負責對傳染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組員由總務、政教、工會等有關部門組成,負責上報、接待、聯絡、跟蹤等事項。

  第五條 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充分發揮健康教育的基礎與先導作用,充分利用學校櫥窗、課外活動、主題班(隊)會、黑板報、廣播等形式普及衛止知識,提高師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特別在組織集體性活動之際,教育學生不購買無證攤販食品,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包括指導、督促等),并做好記錄。

  第六條 針對季節特點、疫情動態、校內實際及時向學校師生進行疾病預防、飲食飲水的衛生安全教育以及其它健康教育等知識的宣傳,并舉辦家長會、家長學校,向家長講解預防傳染病的有關要求,對家長進行營養知識的教育等。

  第七條 將傳染病的預防納入長效管理。在疫情高發期前,強化相關防病知識及技能的教育。一方面要加強建設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隊伍、班主任隊伍,進行有關健康知識、技能的培訓;另一方面,向學生家長發放《告家長書》,增強學校師生及家長對傳染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第八條 做好傳染病的專冊登記,統計好患病學生的具體情況(班級、人數、發病人數、發病閂期、離校時間、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目前情況等)主動與街道聯系,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進行突發事件的調查,同時必須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社區的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第九條 聽從衛生部門的專業指導,對學校的環境尤其是教學區、食堂、廁所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掃和消毒:經常開窗,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學校、班級教室、及有關食堂等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并根據實際重新調整教學活動和各項日程安排。

  第十條 學校發生傳染病后應按規定每日統計師生的出勤人數,及時發現可疑病例,做好病例登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第十一條 全程跟蹤,做好醫學觀察,除予患者及時隔離外,應根據不同類型的實際情況做好對學校師生的醫學觀察,對在家休息的所有學生,學校要與其保持電話聯系,以便隨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密切關注學生的健康狀況。在醫學觀察期內,傳染病發病學生所在班級的同學應適當限制其活動范圍,教學作適當調整?;颊呖祻秃蠓敌?,必須經學校保健教師復查,確認其隔離期滿且痊愈,做到登記后,方可進入教室上課。

  第十二條 建立健全傳染病責任追究制度,在傳染病應急處理工作中,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隱瞞、緩報、謊報、玩忽職守、疏于管理,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