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現澆箱梁施工進度保證措施
1、確保施工質量,只有質量有保證,施工進度才能有保證;
2、成立現澆箱梁生產項目領導責任區,由項目經理負責,加強對箱梁施工的宏觀管理。
3、各負其責,責任到人,建立施工質量、進度獎罰制度;
4、鋼筋、砂石料和水泥等原材料備料充足,避免出現等料誤工情況的發生;
5、對拌合站、吊車及發電機等機械設備及時檢查,保證機械設備始終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6、加強對施工人員培訓工作,使之能快速、熟練掌握操作要領,保證工序銜接緊密。
篇2:現澆箱梁施工質量要求驗收標準
現澆箱梁施工質量要求及驗收標準
1支架
1.1、基礎施工先清除表面松碎石塊、淤泥、苔蘚,表面平整干凈;傾斜地段,將地表整平或挖成臺階。易風化的巖層基底,按基礎尺寸鑿除已風化的表面巖層。
1.2、基礎地質情況和承載力應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
1.3、支架搭設完后,節點連接牢固,整體穩定可靠。
1.4、支架預壓后,達到消除支架整體的非彈性變形,準確測出支架的彈性變形。
2模板及鋼筋
模板與鋼筋的安裝符合表1、表2的規定。
表1 模板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側、底模板全長±10尺量檢查各不少于3處
2底模板寬+5,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
3底模板中心線與設計位置偏差2拉線量測
4橋面板中心線與設計位置偏差5
5腹板中心位置偏差10尺量檢查
6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
?。纺0宕怪倍让棵赘叨龋车蹙€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
8側、底模板平整度每米長度31m靠尺和塞尺檢查各不少于5處
9橋面板寬度+10,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
10腹板厚度+10,0
11底板厚度+10,0
12頂板厚度+10,0
13隔板厚度+10,0
14模板預留預應力孔道偏離設計位置3尺量檢查
3梁體混凝土
3.1、混凝土施工的檢驗符合鐵道部現行《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相關規定。
3.2、梁體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符合下表3。
表2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序號 項目 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橋面主筋間距及位置偏差(拼裝后檢查)15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
2底板鋼筋間距及位置偏差8
3箍筋間距及位置偏差15
4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離垂直位置)15
5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與設計值偏差+5,0
6其他鋼筋偏移量20
表3箱梁體梁體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梁全長±20檢查橋面及底板兩側,放張/終張拉30天后測量
2△梁跨度±20檢查支座中心至中心,放張/終張拉30天后測量
3橋面內側寬度±10檢查1/4跨、跨中、3/4跨和梁兩端
4腹板厚度+10,-5通風孔測量,跨中、1/4跨、3/4跨各2處
5底板寬度±5專用測量工具測量,跨中、1/4跨、3/4跨和梁兩端
6橋面內側寬度≤10從支座螺栓中心放線,引向橋面
7梁高+10,-5檢查兩端
8梁上拱L/3000放張/終張拉30天時
9頂板厚+10,0專用工具測量,1/4跨、跨中、3/4跨、梁兩端各2處
10底板厚+10,0
11表面垂直度每米高度偏差3側量檢查不少于5處
12梁面平整度每米長度偏差51m靠尺檢查不少于15處
13底板頂面平整度每米長度偏差101m靠尺檢查不少于15處
14鋼筋保護層不小于設計值專用儀器每10米檢查頂板、兩側腹板和底板等部位不少于四處
15 上支座板△每塊邊緣高差≤1尺量
支座中心線偏離設計位置≤3
螺栓孔垂直梁底板
△螺栓孔中心偏差≤2尺量每塊板上四個螺栓中心距
外露底面平整無損、無飛邊、防銹處理觀察
注:表中有"△"的3項為關鍵項點,其實測偏差不得超出允許偏差范圍。
3.3、梁體及封端混凝土外觀質量平整密實、整潔、不露筋、無空洞、無石子堆壘、橋面流水暢通。對空洞、蜂窩、漏漿、硬傷掉角等缺陷,需修整并養護到規定強度。蜂窩深度不大于5 mm,長度不大于10mm,不多于5個/ m2。
篇3:現澆箱梁孔道壓漿施工方法
現澆箱梁孔道壓漿施工方法
終張拉完畢后,必須在2天之內進行管道壓漿作業。采用真空輔助灌漿工藝。壓漿時及壓漿后3d內,梁體及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
?。?)、壓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低堿硅酸鹽水泥或低堿普通硅酸鹽水泥,摻入粉煤灰應符合《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暫行技術條件》3.2.7條規定。漿體水膠比不超過0.34,不得泌水,流動度控制在30~50s之間。
?。?)、壓漿前孔道用清水沖洗,高壓風吹干,管道真空度穩定在-0.06~-0.10MPa之間;漿體注滿管道后,在0.50~0.60MPa下持壓2min;壓漿最大壓力不超過0.60MPa。
?。?)、啟動電機使攪拌機運轉,然后加水,再緩慢均勻地加入水泥,拌合時間不少于1min;然后將調好的水泥漿放入壓漿罐,壓漿罐水泥漿進口處設2.5mm×2.5mm過濾網,以防雜物堵管。
?。?)、壓漿順序:先下后上。首先由一端以0.6MPa的恒壓力向另一端壓送水泥漿,當另一端溢出的稀漿變濃之后,達到規定的稠度后,保壓2min以上,封閉出漿口,繼續壓漿到壓力達到0.6MPa,管道出漿口應裝有三通管,必需確認出漿濃度與進漿濃度一致時,方可封閉保壓,漿體注滿管道后,應在0.50-0.60MPa下持壓2min,壓漿最大壓力不宜超過0.60MPa。若無漏漿則關閉進漿閥門卸下輸漿膠管。
?。?)、壓漿用的膠管一般不超過30m,若超過30m則壓力增加0.1MPa。水泥漿攪拌結束至壓入管道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4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