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加固搭設及拆除措施
1、工藝流程
鋪底部墊木→逐根樹立立桿并隨即與第一步橫桿扣緊→裝第一步小橫桿并與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小小橫桿→第三、四小大橫桿和小橫桿→加設剪刀撐。
2、構造要求
1)腳手架構架
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材料堆放區現澆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為600×600,梁底的立桿間距為300×300;施工道路的現澆梁、板底的立桿縱橫向間距均600×600;水平桿步距均為不大于1500,實際搭設時根據搭設高度進行選擇。
2)縱橫向水平桿
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應連續設置渾身是膽間斷;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各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大于400mm的中間縱向水平桿,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
3)立桿
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腳手架立桿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地下室頂板的頂撐加固立桿與負一層現澆板頂撐加固的立桿必須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證上、下層的立桿同心。鋼管立桿頂部應采可調節U型托,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使用長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錯接。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材料堆放場地及施工通道的頂撐加固的架體縱向剪刀撐跨越立桿5~7根,應連續設置;橫向每隔6~10m設置一道剪力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不大于9m 。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其搭設示意如下圖所示:
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嚴禁將外徑A 48與A 51的鋼管混合使用??奂幐癖仨毰c鋼管外徑(A48或A51)相同;螺栓擰緊扭力距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3、腳手架拆除
1)腳手架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道扣件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拆除程序事先報項目部安全主管審查通過。
3)作業主管負責人出據作業安全交底,詳細將拆除順序、臨時拉結加固措施等交代給每名作業工人。
4)架體必須由上至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5)架體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過兩步。
6)拆除中注意事項:
?、俨鸪奈锛p拿輕放,嚴禁拋擲。
?、诓鸪奈锛S拆隨運,避免堆至樓面,造成吊運困難。
?、鄄鸪奈锛皶r清理、分類集中堆放。
篇2:鋼管加固支撐檢查事項
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事項
1、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
1)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
3)達到設計高度后;
4)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
2、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相關規定;
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專項方案)及變更文件;
3)技術交底文件。
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