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模板工程的拆模方案
1、嚴格建立模板塊和立柱的拆除申請、批準制度,防止為趕進度而盲目拆模。
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側模應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大于1N/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執行。
3、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
5、拆下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
6、模板塊在裝、拆、運時,均用手傳遞,要輕拿輕放,嚴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應對板面認真清理,立柱底腳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銹。
7、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按下列規定:
?。?)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予以拆除。
?。?)底模,在混凝土達到以下設計強度后,方予拆除:
板:結構跨度≤2m時,50%;
板:結構跨度>2m,≤8m時,75%。
梁:結構跨度≤8m時,75%;
?。?m時,100%。
懸臂構件:結構跨度≤2m時,75%;
?。?m時,100%。
8、側模拆模時,按合理順序進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時不得強力震動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或拉倒,對重要承重部位應拆除側模檢查混凝土無質量問題后方可繼續拆除承重模板。
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先進行核算,加設臨時支撐。
篇2:大跨度模板工程拆模方案
大跨度模板工程的拆模方案
1、嚴格建立模板塊和立柱的拆除申請、批準制度,防止為趕進度而盲目拆模。
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側模應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大于1N/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執行。
3、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
5、拆下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
6、模板塊在裝、拆、運時,均用手傳遞,要輕拿輕放,嚴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應對板面認真清理,立柱底腳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銹。
7、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按下列規定:
?。?)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予以拆除。
?。?)底模,在混凝土達到以下設計強度后,方予拆除:
板:結構跨度≤2m時,50%;
板:結構跨度>2m,≤8m時,75%。
梁:結構跨度≤8m時,75%;
?。?m時,100%。
懸臂構件:結構跨度≤2m時,75%;
?。?m時,100%。
8、側模拆模時,按合理順序進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時不得強力震動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或拉倒,對重要承重部位應拆除側模檢查混凝土無質量問題后方可繼續拆除承重模板。
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先進行核算,加設臨時支撐。
篇3:拆模安全技術交底(5)
拆模安全技術交底5
1、拆除模板應先申請,由施工員同意批準方可拆除。
2、拆除模板的順序:
先拆除承重的側模板,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的底模應根據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強度,達到強度標準方可拆除。
具體順序:拆柱模斜撐與柱箍拆柱側模樓板底模拆梁側模拆梁底模。
樓板的拆除,應分片、段進行,拆除一部分,支撐一部分,不能大面積(無支撐)拆除,以防坍塌傷人。
3、拆除模板均白天進行,采用分段整體拆除,地面解體拆出過后,拔除釘子,分類對方,保持道路暢通。
4、樓板拆除時,應設警戒線,禁止行人進出,以防誤傷。
5、拆模過程中,如發現實際結構混凝土強度并未達到要求,有影響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應暫停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