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15
1確保本裝飾工程質量的要素
2建立一個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2.1項目質量目標:
工程質量目標:達到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合格標準。
2.2項目經理組織機構
本工程項目部經理由具有國家一級資質的項目經理擔任,管理人員共7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4人;所有專業管理人員均持證上崗。項目部下設施工部、質量安全部、材料供應部、綜合部。
2.3制定質量計劃、實施、監控的管理規定。
2.3.1對全體項目管理人員進行貫標培訓。
2.3.2主要材料半成品的出廠質量合格證和檢驗報告。
2.3.2.1工程所有材料、半成品均應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并按要求進行復試,按規定批量提供試驗報告。
2.3.2凡使用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應有法定單位鑒定證明,要有質量標準,使用說明和工藝要求,使用前應按其質量標準進行檢查。根據設計要求優先選用獲得我國GB/T19000-ISO9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的產品。
2.4.1甲方提供的產品進場后,由項目部材料員,根據甲方的通知資料進行質量、規格、品牌、數量及產品質量合格證、檢驗報告的驗收,并做好記錄。
2.4.2驗收材料員對該批產品專門標識,分開存貯,同時做好維護工作。
2.4.3當甲方提供產品出現不合格時,由項目材料員對該產品做專門標識和記錄,分開堆放,并必須在發現問題2天內書面通知甲方代表現場確認簽字。
2.5產品標識和可追溯
2.5.1材料、半成品的標識由項目部、材供部負責進行。
2.5.2試驗檢驗合格的材料,由項目部、材供部負責標識,并發料用于施工。對試驗不合格的原材料,由項目部材料供應部負責按規定進行標識,并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2.5.3關于隱蔽工程的標識管理。
2.5.3.1影響隱蔽工程的施工工序的產品應進行做標識。
2.5.3.2對隱蔽工程,經檢驗不合格和未檢驗的項目,質檢員應做好相應部位的圖紙、施工記錄、檢驗報告、試驗報告、質量記錄的收集、整理、保管。
2.5.4由項目部施工組根據建設單位和市規劃部門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和標高點及設計規定的沉降控制點,應以原始的數據給予記錄,并引測于不受破壞位置用砼加以固定而保護,且應按規定定期復測。
2.6過程控制
2.6.1施工進度控制
本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詳見附圖。
2.6.2施工質量控制
2.6.2.1建立完善的裝飾工程質量控制制度:放線、檢驗制度→材料審批、檢驗制度→工序流程交接制度→工藝核準制度→工人考核上崗制度→成品保護制度→質量檢查、驗收與獎懲制度。
2.6.2.2施工準備
工程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勘察,并記錄建設單位移交建筑物的軸線與水準點。
2.6.2.3圖紙會審及圖紙交底
拿到正式施工圖紙后,由項目施工部組織施工管理人員仔細看圖紙,進行圖紙自審。參加由甲方組織的圖紙會審,對施工圖紙和各方達成共識。
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會審過的圖紙向項目有關管理人員分別進行交底。
2.6.2.4施工組織設計
為了保證勞動力,機械設備的安排,以及施工工藝,質量安全措施和工序施工合理有序,在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本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公司有關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與管理要求編制的,該設計須得到公司、監理及業主的審批認可。
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審批后的施工組織設計向項目管理有關管理人員分別進行交底。
2.6.2.5施工員向班組明確當天施工任務后,應跟蹤檢查施工任務,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并將檢查結果記入施工日記。
2.6.2.6隱蔽工程的驗收應由技術負責人,質檢員檢查合格后,請監理單位(業主)共同檢查,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經參加各方簽字認可,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7檢驗和試驗
分部分項工程檢驗和試驗應依據《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批準》以及施工圖紙要求進行。
2.7.1進貨檢驗和試驗
工程材料進貨檢驗和試驗工作由項目材料供應部、質安部負責,試驗報告、材料合格證由材料供應部負責整理,裝訂并移交綜合部存檔。
未經檢驗和試驗或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不得入庫、安裝現場。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質檢員監督把關。
2.7.2分項檢驗及試驗
在工程分項檢驗和試驗工作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質檢員、施工員、班組長負責執行,檢驗記錄由質檢員負責填寫,并核定分項質量等級、檢驗方法、觀感檢查、尺量,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檢驗試驗報告。
2.7.2.1過程檢驗及試驗計劃由項目質檢員按月編制,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發放施工員、班組長。
2.7.2.2分部工程的檢驗應在下一分部工程開始之前進行檢驗。分部工程質量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驗評定,由項目質檢員寫分部檢驗評定表并進行核定。
2.7.3材料緊急放行的原則
除工程結構部位和試驗期內被覆蓋的材料以外,其它可由項目部材料員填寫緊急放行卡,注明材料使用部位,領用日期、數量、規格、領用人等內容,報項目經理批準后方可執行,同時項目部材料應做好緊急放行標識和記錄。
2.7.4本工程不得將未完成檢查,驗收的分部工程轉下一過程施工,也不允許緊急放行。檢驗和試驗記錄由項目質安部根據有關文件的規定收集、整理、歸檔。
2.8檢驗、測量設備控制
2.8.1本項目使用的檢驗、測量設備在使用之前須檢驗該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并由項目部測量放樣員送到有關單位檢定后才能使用。
2.8.2對檢驗、測量設備在使用中出現偏差狀態時,項目測量放樣員應立即停止使用,貼上“暫停使用”的標識并記錄,送修后應再次校準。
2.8.3一經發現設備失準時,應確定復核以前測試結果。
2.9檢驗、試驗狀態
2.9.1本工程檢驗和試驗狀態分為:
a)合格;b)不合格;c)待檢驗或試驗。
2.9.2檢驗、試驗狀態的標識由項目質安部和材料供應部負責。合格用綠色標牌;不合格用紅色標牌;待檢驗或試驗用黃色標牌。
2.9.3所有經檢
驗和試驗的材料、半成品工序都應進行標識或填寫《檢驗和試驗狀態記錄》,施工過程中發現不能確定其檢驗試驗狀態的材料、半成品和工序時,應待判明狀態后方可進行施工。2.10糾正和預防措施
2.10.1根據公司下發的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產品的發生。
2.10.2對本工程出現的不合格品制訂糾正措施。
2.10.3對本工程不止一次出現的不合格品,制定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發生。
2.11搬運、貯存、防護、和交付。
2.11.1成品保護要求及措施
2.11.1.1要求:對所承建、制作的成品實施保護,以確保所承建制品滿足要求。
2.11.1.2措施:凡隱蔽工程經自檢后,還需經監理單位(業主)檢驗符合設計要求,雙方簽字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并由負責此工序施工隊伍保護;
各個分部分項工程應符合規范要求,質量不合格者,必須返工,返工合格后由專業施工隊伍負責保護;
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材料、半成品的保護由項目材料員負責;
工程經內部檢驗、驗收之后的產品保護由項目部負責。
2.12質量記錄控制
2.12.1本項目將依據《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在項目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下由項目內業施工員做好質量記錄的標識、收集、編目、歸檔、保管工作。
2.12.2項目部應做好質量體系運行記錄和工程實施質量記錄的工作。
2.12.3本項目的質量記錄
2.12.3.1業主供應材料記錄,不合格及事故處理的信件資料等;
2.12.3.2檢驗及試驗記錄;
2.12.3.3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有關控制程序和使用記錄等工作記錄;
2.12.3.4工程中發現不合格處理情況資料;
2.12.3.5職工培訓記錄;
2.12.3.6項目部人員名單及考核變動情況記錄;
2.12.3.7其它質量記錄。
2.12.4工程竣工后所有質量記錄按工程技術資料檔案規定整理歸檔。
2.13建立嚴格的質量檢驗制度,即“三檢制度”。每一道工序都必須經過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作好交接班記錄,經自檢、互檢、抽檢不合格或未經檢查就作下一道工序的必須勒令返工,并對責任者做出一定處理。
2.14服務
項目部在工程竣工后交付后的保修期內按有關回訪要求進行回訪,聽取業主的使用意見,認真記錄存在問題,查看現場,落實情況,凡屬施工質量而影響使用時,項目部在接到整改通知書后15天內做好工程整改的準備工作,然后按承建該項目時施工要求組織整改施工,不能降低要求,直到完成規定的內容,并做好保修和回訪記錄,整改后提請公司驗證,由公司會同業主對工程整改效果進行檢查驗收,并會簽對整改結果的意見。
3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3.1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技術復核計劃,明確復核內容、部位、復核人員及復核方法。
3.2技術復核結果填寫“分部分項工程技術復核記錄”作為施工技術資料歸檔。
3.3凡分項工程的施工結果被后道施工覆蓋,均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驗收的結果必須填寫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內,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4技術、質量交底制度
技術、質量的交底采用書面簽證確認形式,具體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4.1當項目部接到設計圖紙后,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全體人員對圖紙及相關規范規程進行認真學習并督促建設單位組織設計交底會;
4.2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畢并送審確認后,由項目經理牽頭,項目技負責人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監控部位及監控要點;
4.3本著“誰施工誰負責質量、安全工作”的原則,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做到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
5二級驗收及分部分項質量評定制度
5.1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必須督促班組做好自檢工作,確保當天問題當天整改完畢。
5.2分項工程施工完畢后,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必須及時組織班組進行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工作,并填寫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交項目經理確認,最終評定表由公司工程監督管理部核定;
5.3項目經理每月組織一次施工班組之間的質量互檢,并進行質量講評;
5.4工程監督管理部對每個項目進行不定期抽樣檢查,發現總是以書面形式發出限期整改指令單,項目經理負責在指定限期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到工程監督管理部;
6現場材料質量管理
6.1嚴格控制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
各類建筑材料到現場后必須由項目經理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抽樣,發現問題立即與供應單位聯系,直到退貨。
6.2搞好原材料二次復試取樣、送樣工作,存放期超過3個月的水泥必須重新取樣進行物理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程質量獎罰制度
7.1項目經理部遵循“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對各施工班組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和跟蹤管理。
7.2凡各施工班組在施工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屢教不改或發生了質量問題,項目經理部有權對施工班組進行處罰,處罰形式為整改停工、罰款直至趕出本工地。
7.3凡各施工班組在施工過程中,按圖施工,質量優良且達到優質,項目經理部可對班組進行獎勵,獎勵形式為表揚、表彰、獎金;項目經理部在實施獎罰時,以平常檢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檢查,福州市質監站抽查、監理審查評定質量等形式作為依據。
8竣工圖的編制、審核、移交制度
8.1設計單位提供給項目經理部的圖紙除應有數量外,還應提供兩套圖紙給項目經理部作為編制竣工圖之用;
8.2各專業施工單位根據設計院的設計變更書面指示、技術核定單編制竣工圖后,并及時匯總到項目經理部;
8.3項目經理部根據市檔案管理文件的要求,對各專業分包單位編制的竣工圖進行審核、匯總裝訂成冊;
8.4工程竣工后,由項目經理部將竣工圖和工程技術資料一并交給發包方;
8.5竣工圖的圖面應整潔,一律采用碳素墨水書寫,字跡端正清楚,編繪者和審定者均在竣工圖上簽署蓋章。
9回訪維修制度
9.1本工程交付甲方使用后(若分階段交付,分別以分階段交付日算起),項目經理部在6個月后進行第一次工程質量回訪
,一年后進行第二次工程質量回訪征詢用戶意見;9.2工程質量回訪(在一年內隨叫隨到)凡屬于項目經理部在施工時造成的質量問題,均由項目經理部負責維修,不留隱患,一切費用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凡不屬于項目經理部造成的問題,而甲方要求維修的,項目經理部協助解決,費用由甲方承擔;
9.3在回訪維修期間,進行修理后的工程,經甲方簽字確認。
篇2:室內精裝修項目確保工程質量技術組織措施
室內精裝修項目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
1、施工準備階段
(1)圖紙會審,了解設計構思,對施工隊進行技術交底。
(2)編制和優化施工方案,積極采用技術先進的施工工藝,科學安排施工進度,合理調配使用勞動力資源。
(3)抓好進場人員質量安全意識的教育,牢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宗旨,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消防各項規章制度、獎罰規定等的交底。
(4)合理選擇施工機械搞好維護檢修,保持機械設備的良好技術狀態。
(5)材料采購力求貨比三家,擇優選用,并進行復驗,降低損耗。
(6)勞動力安排分生產線、技術線、質安線、后勤線。
(7)全面執行國家規定的現行技術規范及標準。
2、施工階段
(1)做好現場臨時設施和生產平面布置,配備消防、安全防護設備。
(2)保證施工環境安全文明。
(3)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對全過程和特殊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全過程受控。
(4)認真、連續、完整地填寫《施工日記》,如變更應及時填寫《工程聯系單》和《工程施工變更單》。
(5)特殊過程要加強工序控制,質檢員應跟蹤檢查、驗收,做好過程的自查、互查工作,經檢驗確認后再進行下一道分項工程,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理。
(6)分部分項工程完成后由質檢員進行檢驗,并填寫自檢自評資料,檢查、檢驗、試驗資料齊全,及時通知監理方對隱蔽工程的驗收,并將驗收報告提交質監部門。
(7)施工過程檢驗內容:
1)分部分項工程復核;
2)質量管理點檢驗;
3)班組自檢、互檢;
4)分項工程檢驗;
5)分部工程檢驗;
6)隱蔽工程檢驗。
(8)在工序上設置質量控制點,測量放線、試排、放樣、樣板等等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過程設立重點管理小組,以工序小組為提高工作質量管理型小組,其它三個為攻克技術難關或質量通病的攻關型小組。按樣引路,待監理確認后方可鋪開施工,防治質量通病。
(9)建立高效靈敏的質量信息反饋系統,按照單純隨機、分層隨機、整理隨機抽樣法客觀地提取產品的質量數據,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10)采用質量預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圖,質量對策表,檢查統計表等,開展質量分析,掌握質量動態,尤其對吊頂開裂,地坪空鼓等出現的一些問題,追蹤"病灶",對"癥"下藥,徹底消除。
(11)嚴格按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過程。有秩序地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作好每道工序的質量監督工作,管理人員組織協調好各種工序間的關系、配合與協作。
(12)收集、整理真實全面的內部技術資料,以便考核。
(13)加強對主要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各操作層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和質量標準施工。
(14)認真運作ISO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配各專職質量員,以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對全過程和特殊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全過程受控。
3、驗收階段
(1)分部、分項工程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經質檢員檢驗,質量合格后方可轉入下一道工序。特殊過程檢驗需經業主或監理單位簽證,檢查中發現不合格品按有關規定執行。
(2)半成品、成品的保護按有關規定執行。
(3)工程施工完畢,項目部組織竣工預驗,對存在的問題全部整改后進行正式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
(4)項目部將全部工程資料整理交資料科存檔。
4、保修階段
(1)在保修期間工程質量的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
(2)實行定期回訪,全面進行質量跟蹤制度。
5、質量檢驗技術措施
各分項工作質量嚴格執行"三檢制"、對各班組定時、定點、定部位施工,層層把關,做好質量等級的驗收工作,辦好工序交替手續。所有隱蔽工程驗收后,才能組織下道工序施工。
(1)有原材料、半成品須有合格證、檢驗報告、質量保證書。
(2)克服質量通病,確保施工質量,使分項工程質量都處于嚴格質量監控狀態中,特殊過程要加強工序控制。
篇3:綜合樓二樓裝飾工程保證質量技術措施
綜合樓二樓裝飾工程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根據工程施工的特點完善落實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加強工程上機構、人員、崗位責任的落實對工程質量實施全面的控制。
嚴格按照國家施工及驗收規范、質量檢驗平定標準及有關規程、規定對質量、方面的要求,按照施工程序施工。
1、施工人員必須認真熟悉圖紙及早發現問題,并及時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解決,而且工程變更必須有書面通知。
2、認真堅持三級技術交底制度,層層落實,特別是在各分項施工前施工員應向作業班組逐個進行技術交底,不僅要交技術要求、質量標準還要交施工方法、勞動力組合、機具使用、崗位定點定人等。交底內容要有文字記載。
3、加強質量預控對施工中的重點部位及環節設置監控點和質量管理點,實行質量預控。同時對各部位及各環節實施質量監督落實自檢、中間檢、終檢和自檢、互檢、專業檢等"雙三檢制"。
4、各種裝飾、裝修材料應根據設計要求訂貨,定貨前先取樣品交甲方等審定,確認后方可定貨。對易產生色差、規格差的材料應選擇同一廠家,一次定貨一次進場。
5、墻面、吊頂等面層施工前,應檢查各種埋管、埋線、埋件是否按設計要求準確無誤,以防止事后返工。
6、在整個裝修開始之前,即針對各部分各分項的具體實際情況,編制出施工工法和施工工藝卡。
7、對鋪、貼、裝等高級裝飾要先做樣板,經過建設單位認可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8、加強成品保護工作,且在安排上應考慮工序順序及技術間隙。
9、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以及全員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并針對施工特點開展QC活動,切實運用科學方法,全質理論來解決施工中的實際問題,以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