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裝飾工程項目質量要素分析管理措施

4745

  裝飾工程項目質量要素分析及管理措施

  依據公司《質量保證手冊》的要求,質量管理主要負責七個基本要素,我們決心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努力,提供給業主最合格的產品,不斷地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更好地完成對業主的質量承諾。

  相關要素及工作質量

  基本要素施工過程控制是確保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最為關鍵的一步,監督指導和檢查施工質量、安全、不合格品,控制材料試驗、檢測,施工過程產品試驗、檢測、計量,以每道工序環節的質量來保證整個過程的合格。

  過程控制為保證所接收的每批工程物資的質量,保證及早發現施工和安裝過程中的不合格過程,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檢測手段、一定的設施和試驗方法,對其加以檢驗和試驗。

  檢驗和試驗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檢測手段,驗證工程質量已達到《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確保向業主交付滿足合同要求的產品。

  最終檢驗和試驗對施工生產的各階段中,需經檢驗和試驗的設備、成品、半成品或過程,必須按規定方法標識,以確保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方可使用。

  檢驗和試驗狀態對施工生產的各階段中,需經檢驗和試驗的設備、成品、半成品或過程,必須按規定方法標識,以確保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方可使用。

  不合格品的控制對檢測結果達不到要求的物資或施工過程中允許偏差超過規范要求的工序,在經過退貨及整改后,重新檢驗和試驗,取得各方認可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糾正和預防措施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加強對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施工方法、環境和檢測的控制和管理。

  竣工交付完成最終檢驗和試驗后,通過單位工程四方驗收再向北京市質量監督部門申報核定,核驗后辦理竣工交付手續并實施工程產品保修。

  一、物資采購質量控制

  材料計劃、定貨合同及機械設備采購計劃由公司物資部和項目物資部負責,項目材料計劃員編制單位工程材料計劃、結合施工進度編制月、季度材料需用計劃,由項目物資部負責人審核,報項目經理批準后,由采購員會同材料供應機構負責人根據審批后的材料采購計劃與選定合格的分供方簽訂合同。合同簽訂后進行登記。

  1、采購物資時,須在確定合格的分供方廠家或有信譽的商店,所采購的材料或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和使用說明書,對材料、設備有疑問的可禁止進貨;

  1.1 水泥: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入庫必須分類堆放,掛牌標識。

  1.2 砂石: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插牌標識。

  1.3 磚: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品牌、標號等標識。

  1.4 防水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和認證書、工藝標準、復試合格報告,按包裝標識分類存放。

  1.5 其它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其包裝必須有出廠標識。

  2、公司物資部委托分供方供貨,事先必須對分供方進行認可和評價,建立合格的分供方檔案,材料的供應應在合格的分供方選擇;

  3、實行動態管理,公司物資部、公司項目工程部和項目經理部等主管部門定期對分供方的業績進行評審、考核,并作記錄,不合格的分供方從檔案中予以除名。

  4、加強計量檢測。采購物資(包括分供方采購的物資),根據國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規范或合同規定要求及按經批準的質量計劃要求抽樣檢驗和試驗,并做好標記。當對其質量有懷疑時,加倍抽樣或全數檢驗。

  二、勞務素質控制措施

  本工程運用我公司內部對施工隊伍完整的管理和考核辦法,對施工隊伍進行質量、工期、信譽和服務等方面的考核,從根本上保證項目所需勞動力的素質,從而為工程質量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工人施工作業前,由項目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安全教育,包括:

  1、材料(包括構配件)質量控制的要點

  2、質量控制的內容

  3、規范材料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三、施工機械設備選用的質量控制措施

  施工機械設備是實現施工機械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現代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設備,對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和質量均有直接影響。選擇施工機械設備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條件、建筑結構型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進行多方案比較,使之合理裝備、配套使用、有機聯系,以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效能,力求獲得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從保證項目施工質量角度出發,應著重進行以下三方面的控制:

  1、機械設備的選型

  機械設備的選擇應本著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按照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維修上方便等原則,貫徹執行機械化、半機械化與改良工具相結合的方針,突出機械與施工相結合的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適應性;具有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

  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是選擇機械設備的依據,要能滿足施工需要和保證質量的要求。

  3、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要求

  合理使用機械設備,正確地進行操作是保證項目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應貫徹"人機固定"的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出現安全質量事故。機械設備在使用中應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維餡工作,提高設備的完好率,減少設備的故障。機械設備在使用中隨時要以"五好"準予以檢查控制。即:

  3.1 完成任務好。要做到高效、合格、低耗、服務好。

  3.2 技術狀況好。要做到機械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工作性能達到規定要求,機容整潔和隨機工具部件及附屬裝置等完整齊全。

  3.3 使用好。要認真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主的各項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正確操作和原始記錄齊全準確。

  3.4 保養好。要認真執行保養規程,做到精心保養隨時搞好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

  3.5 安全好。要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傘制度,做到安全生產無機械故障。

  四、過程管理

  過程中含有:施工方法選擇;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指導等);施工階段是形成工程項目實體的過程,也是形成最終裝飾工程產品量的重要階段.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通過把好材料設備質量驗收關,做好施工中的巡回檢查,對主要分部分工程和關鍵部位進行質量監控,嚴格隱蔽丁程驗收和工程預檢,加強設計變更管理;落實產品保護,及時記錄、收集和整理施工技術資料等工作措施,以保持施工過程的工程總體質量處于穩定受控狀態。

  1、嚴格進行材料、構配件檢驗和試驗與施工試驗為了避免將不合格的原材料、構配件、設備、半成品使用工程上對進入現場的物料,包括甲方供應的物料,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半成品,如鋼材連接接件、水泥、砂漿、玻璃、磚材等,必須按規范、標準和設計的要求,根據對質量的影響程度和使用部位的重要程度,在使用前采用抽樣檢查或全數檢查等形式,通過檢驗和試驗手段,判斷其質量的可靠性。檢驗和試驗的方法有書面檢查、外 現檢驗、理化檢驗和無損檢驗等四種。書面檢驗,是對提供的質量保證資料、試驗報告等進行審核,予以認可.外觀檢驗,是對品種、規格、標志、外形尺寸等進行直觀檢查,看其有無質量問題,嚴禁將未檢驗和試驗或檢驗和試驗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半成品等投入使用和安裝。

  2、施工工序質量監控

  工程項目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工序所構成的,工序質量直接影響項目的整體質量,工序質量包含兩個相互關聯的內容,一是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投入的人、材料、機械設備、方法和環境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產品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為了工程質量從事后檢查把關,轉向事前和事中控制,達到預防為主的,必須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監控。工序質量監控的對象是對工序質量的因素,特別是對主導因素的監控,其核心是管因素工程,而不單純是管結果。工序質量監控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2.1 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即對影響工序質量的重點或關鍵部位、薄環節,一定時期內和一定條件下進行強化管理,使之處于良的控制狀態??勺鳛橘|量控制點的對象涉及面較廣,它可能是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結構部位,也可能是對質量影響人的關鍵工序、操作或某一環節。

  2.2 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2.3 控制工序活動條什的質量。主要將影響質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等,切實有效地控制,以保證每道工序的正常、穩定。

  2.4 及時檢查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通過質量檢查,及時掌握質量動態,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隨即研究處理.

  3、組織質量檢驗

  具體形式有質量自植、互檢和專業檢查

(俗稱質量"三檢")、工序交接檢查、工程隱蔽驗收檢查、工程預檢、基礎和主體工程檢查驗。

  3.1 質量自檢和互檢。自檢是指由工作的完成者依據規定的要求對該工作進行的檢查?;z是指工作的完成者之間對相應的施工工程或完成的工作任務的質量所進行的一種制約性檢查?;z的形式比較多;同一班組內操作者的互相檢查,班組的質量員對班組內的某幾個人員或全體的操作效果的復查,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檢查?;z往往是對自檢的一種復核和確認。操作者心依據質量檢驗計劃,按時、按確定項目和內容進行檢查,并認真填寫相應的記錄。

  3.2 專業質量監督。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專業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能力的專職質量監督檢查隊伍和機構,以彌補白檢,到檢的不足。企業質量監督檢查人員應按規定的檢驗程序,對工序施工質量及施班組自檢記錄進行核查、驗證,并對符合要求的予以確隊;當工序質量出現異常時,除做出暫停施工的決定外,還應向業主報告專業質量檢查人員應做好專業檢查記錄,清晰表明工序是否正常及其處理情況。

  3.3 工序交接檢查。工序交接檢查是上道工序施工完畢即將轉入下道工序施工之前,以承接方為主,對交出方完成的施工內容的質量所進行的一種全面檢查,是由專門人員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及質量檢查人員參加的一種不同于互檢和專檢的特殊檢查形式。按承交雙方的性質不同,可分為施工班組之間、專業施工隊之間、專業工程處(分公司)之間和承包工程的企業之間四種交接檢查類型。交出方和承接方通過資料審查及實體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達到設計、技術標準要求后,辦理工序交接手續,填寫工序交接記錄,并由參與各方簽字確認.

  3.4 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是指將被其他工序所隱蔽的工程,在隱蔽前進行的檢查和驗收是-項防止質量隱患,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要措施工程的隱蔽驗收項目,一般應由工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主持,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進行驗收,并簽署意見。隱蔽工程驗收后,辦理驗收手續,列入工程檔案。對于驗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要認真處理,經復核合格后寫明處理情況。未經隱蔽工程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5 工程預檢。工程預檢,也稱技術復核,是指對該分項工程,在未施工前所進行的預先檢查,是一項防止可能發生差錯造成重大質量事故的重要措施。預檢項目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請質量檢驗員、工長及有關班組長參加。重要的預檢項目請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代表參加,并簽署意見。預檢后要辦理預檢手續,列入工程檔案。對于預檢中提出的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要認真處理,經復檢合格井寫明處理情況。未經預檢或預檢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設計變更管理

  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沒有預料到的新情況,如設計與離工的可行性發生矛盾;建設單位因工程使用目的、功能或質量要求發生變化,而導致設計變更.設計變更須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包括監理單位)各方同意,共同簽署設計變更洽商記錄,由設計單位負責修改,并向施工單位簽發設計變更通知書。對建議規模,投資方案有較大影響的變更,須經原批準初步設計單位同意,方可進行修改。設計變更必須真實地反映工程的實際變更情總,變更內容要條理清楚、明確具體,除文字說明外,必要時附施工圖紙,以利施工。設計變更要注明日期,及時送交施工各方有關部門和人員。接到設計變更通知書,應立即技要求改動,避免施工管理漏項。對重要的或影響全局的,必須加強復核,避免發生重大差錯,影工程質量和使用.所有設計變更資料,均需有文字記錄,并按要求歸檔。

  5、加強成品保護

  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分項、分部工程已經完成,其他部位或工程尚在施工,對己完成的成品,如下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護。就會造成損傷,影響質量,有些損傷難以恢復而成為永久性缺陷。產品保護工作主要抓施工順序和防護措施兩個主要環節。技正確的施工流程組織施工,不顛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損壞或污染前道工序,影響質量和進度。通過采取提前防護、包裹、覆蓋和局部封閉等產品防護措施,防止可能發生的損傷、污染、堵塞.此外還必須加強對成品保護工作的檢查。

  6、施工技術資料的整理

  積累工程施工技術資料,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是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和管理活動的記錄,是實行質量追溯的主要依據,是評定單位工程質量等級的三大條件之-,也是工程檔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資料管理是確保工程質量和完善施工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反映了施工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是工程施工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實際體現。施工企業必須按各專業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和各地的實施細則,全面、科學、準確、及時地記錄施工、(檢)驗資料,按規定積累、計算、整理、歸檔,手續必須完備,并不得有偽造、涂改、后補等現象。

  五、經濟保證控制措施

  保證資金投入,是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和施工資源正常供應的前提。同時為了更進一步搞好工程質量,引進激勵機制,建立獎罰制度、樣板制度,對施工質量優秀的班組、管理人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以激勵他們的工作,遵循始終把質量放在首位的原則。對施工質量低劣的班組、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嚴重的予以除名。

  六、合同保證措施

  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加大合同執行力度,嚴格監督施工隊伍、專業分包的施工過程,嚴把質量關,同時虛心接受監理部門的監督。

篇2:圖書樓舊改裝修工程質量要素分析管理

  圖書樓舊改裝修工程質量要素分析及管理

  施工過程控制是確保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最為關鍵的一步,監督指導和檢查施工質量、安全、不合格品,控制材料試驗、檢測,施工過程產品試驗、檢測、計量,以每道工序環節的質量來保證整個過程的優質。

  為保證所接收的每批工程物資的質量,保證及早發現施工和安裝過程中的不合格過程,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檢測手段、一定的設施和試驗方法,對其加以檢驗和試驗。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檢測手段,驗證工程質量已達到《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確保向業主交付滿足合同要求的產品。對施工生產的各階段中,需經檢驗和試驗的設備、成品、半成品或過程,必須按規定方法標識,以確保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方可使用。

  工作質量不合格品的控制

  對檢測結果達不到要求的物資或施工過程中允許偏差超過規范要求的工序,在經過退貨及整改后,重新檢驗和試驗,取得各方認可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糾正和預防措施

  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加強對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施工方法、環境和檢測的控制和管理。

  竣工交付

  完成最終檢驗和試驗后,通過單位工程四方驗收再向北京市質量監督部門申報核定,核驗后辦理竣工交付手續并實施工程產品保修。

  一、物資采購質量控制

  材料計劃、定貨合同及機械設備采購計劃由公司物資部和項目物資部負責,項目材料計劃員編制單位工程材料計劃、結合施工進度編制月、季度材料需用計劃,由項目物資部負責人審核,報項目經理批準后,由采購員會同材料供應機構負責人根據審批后的材料采購計劃與選定合格的分供方簽訂合同。合同簽訂后進行登記。

  1、采購物資時,須在確定合格的分供方廠家或有信譽的商店,所采購的材料或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和使用說明書,對材料、設備有疑問的可禁止進貨;

  1、1水泥:必須有材質證明、準用證、復試合格報告,入庫必須分類堆放,掛牌標識。

  1、2砂石: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插牌標識。

  1、3磚: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合格報告,入場必須分規格、品牌、標號等標識。

  1、4防水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和認證書、工藝標準、復試合格報告,按包裝標識分類存放。

  1、5其它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其包裝必須有出廠標識。

  2、公司物資部委托分供方供貨,事先必須對分供方進行認可和評價,建立合格的分供方檔案,材料的供應應在合格的分供方選擇。

  3、實行動態管理,公司物資部、公司項目工程部和項目經理部等主管部門定期對分供方的業績進行評審、考核,并作記錄,不合格的分供方從檔案中予以除名。

  4、加強計量檢測。采購物資(包括分供方采購的物資),根據國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規范或合同規定要求及按經批準的質量計劃要求抽樣檢驗和試驗,并做好標記。

  二、勞務素質控制措施

  本工程運用我公司內部對施工隊伍完整的管理和考核辦法,對施工隊伍進行質量、工期、信譽和服務等方面的考核,從根本上保證項目所需勞動力的素質,從而為工程質量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工人施工作業前,由項目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安全教育,包括:

  1、材料(包括構配件)質量控制的要點

  2、質量控制的內容

  3、規范材料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三、施工機械設備選用的質量控制措施

  施工機械設備是實現施工機械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現代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設備,對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和質量均有直接影響。選擇施工機械設備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條件、建筑結構型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進行多方案比較,使之合理裝備、配套使用、有機聯系,以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效能,力求獲得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從保證項目施工質量角度出發,應著重進行以下三方面的控制:

  1、機械設備的選型

  機械設備的選擇應本著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按照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維修上方便等原則,貫徹執行機械化、半機械化與改良工具相結合的方針,突出機械與施工相結合的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適應性;具有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

  機械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是選擇機械設備的依據,要能滿足施工需要和保證質量的要求。

  3、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要求合理使用機械設備,正確地進行操作是保證項目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應貫徹"人機固定"的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出現安全質量事故。機械設備在使用中應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維餡工作,提高設備的完好率,減少設備的故障。機械設備在使用中隨時要以"五好"標準予以檢查控制。即:

  3、1完成任務好。要做到高效、優質、低耗、服務好。

  3、2技術狀況好。要做到機械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工作性能達到規定要求,機容整潔和隨機工具部件及附屬裝置等完整齊全。

  3、3使用好。要認真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主的各項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正確操作和原始記錄齊全準確。

  3、4保養好。要認真執行保養規程,做到精心保養隨時搞好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

  3、5安全好。要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傘制度,做到安全生產無機械故障。

  四、過程管理

  過程中含有:施工方法選擇;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指導等);

  施工階段是形成工程項目實體的過程,也是形成最終裝飾工程產品量的重要階段.應按照

  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通過把好材料設備質量驗收關,做好施工中的巡回檢查,對主要分部

  分項工程和關鍵部位進行質量監控,嚴格隱蔽丁程驗收和工程預檢,加強設計變更管理;落實產品保護,及時記錄、收集和整理施工技術資料等工作措施,以保持施工過程的工程總體質量處于穩定受控狀態。

  1、嚴格進行材料、構配件檢驗和試驗與施工試驗

  為了避免將不合格的原材料、構配件、設備、半成品使用工程上對進入現場的物料,包括甲方供應的物料,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半成品,如鋼材連接接件、水泥、砂漿、玻璃、磚材等,必須按規范、標準和設計的要求,根據對質量的影響程度和使用部位的重要程度,在使用前采用抽樣檢查或全數檢查等形式,通過檢驗和試驗手段,判斷其質量的可靠性。檢驗和試驗的方法有書面檢查、外現檢驗、理化檢驗和無損檢驗等四種。書

面檢驗,是對提供的質量保證資料、試驗報告等進行審核,予以認可.外觀檢驗,是對品種、規格、標志、外形尺寸等進行直觀檢查,看其有無質量問題,嚴禁將未檢驗和試驗或檢驗和試驗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半成品等投入使用和安裝。

  2、施工工序質量監控

  工程項目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工序所構成的,工序質量直接影響項目的整體質量,工序質量包含兩個相互關聯的內容,一是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投入的人、材料、機械設備、方法和環境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產品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為了工程質量從事后檢查把關,轉向事前和事中控制,達到預防為主的,必須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監控。工序質量監控的對象是對工序質量的因素,特別是對主導因素的監控,其核心是管因素工程,而不單純是管結果。工序質量監控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2、1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即對影響工序質量的重點或關鍵部位、薄環節,一定時期內和一定條件下進行強化管理,使之處于良的控制狀態??勺鳛橘|量控制點的對象涉及面較廣,它可能是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結構部位,也可能是對質量影響人的關鍵工序、操作或某一環節。

  2、2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2、3控制工序活動條什的質量。主要將影響質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等,切實有效地控制,以保證每道工序的正常、穩定。

  2、4及時檢查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通過質量檢查,及時掌握質量動態,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隨即研究處理.

  3、組織質量檢驗

  具體形式有質量自植、互檢和專業檢查(俗稱質量"三檢")、工序交接檢查、工程隱蔽驗收檢查、工程預檢、基礎和主體工程檢查驗。

  3、1質量自檢和互檢。自檢是指由工作的完成者依據規定的要求對該工作進行的檢查?;z是指工作的完成者之間對相應的施工工程或完成的工作任務的質量所進行的一種制約性檢查?;z的形式比較多;同一班組內操作者的互相檢查,班組的質量員對班組內的某幾個人員或全體的操作效果的復查,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檢查?;z往往是對自檢的一種復核和確認。操作者心依據質量檢驗計劃,按時、按確定項目和內容進行檢查,并認真填寫相應的記錄。

  3、2專業質量監督。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專業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能力的專職質量監督檢查隊伍和機構,以彌補白檢,到檢的不足。企業質量監督檢查人員應按規定的檢驗程序,對工序施工質量及施班組自檢記錄進行核查、驗證,并對符合要求的予以確隊;當工序質量出現異常時,除做出暫停施工的決定外,還應向業主報告專業質量檢查人員應做好專業檢查記錄,清晰表明工序是否正常及其處理情況。

  3、3工序交接檢查。工序交接檢查是上道工序施工完畢即將轉入下道工序施工之前,以承接方為主,對交出方完成的施工內容的質量所進行的一種全面檢查,是由專門人員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及質量檢查人員參加的一種不同于互檢和專檢的特殊檢查形式。按承交雙方的性質不同,可分為施工班組之間、專業施工隊之間、專業工程處(分公司)之間和承包工程的企業之間四種交接檢查類型。交出方和承接方通過資料審查及實體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達到設計、技術標準要求后,辦理工序交接手續,填寫工序交接記錄,并由參與各方簽字確認.

  3、4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是指將被其他工序所隱蔽的工程,在隱蔽前進行的檢查和驗收是-項防止質量隱患,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要措施工程的隱蔽驗收項目,一般應由工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主持,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進行驗收,并簽署意見。隱蔽工程驗收后,辦理驗收手續,列入工程檔案。對于驗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要認真處理,經復核合格后寫明處理情況。未經隱蔽工程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5工程預檢。工程預檢,也稱技術復核,是指對該分項工程,在未施工前所進行的預先檢查,是一項防止可能發生差錯造成重大質量事故的重要措施。預檢項目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請質量檢驗員、工長及有關班組長參加。重要的預檢項目請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代表參加,并簽署意見。預檢后要辦理預檢手續,列入工程檔案。對于預檢中提出的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問題,要認真處理,經復檢合格井寫明處理情況。未經預檢或預檢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設計變更管理

  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沒有預料到的新情況,如設計與離工的可行性發生矛盾;建設單位因工程使用目的、功能或質量要求發生變化,而導致設計變更.設計變更須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包括監理單位)各方同意,共同簽署設計變更洽商記錄,由設計單位負責修改,并向施工單位簽發設計變更通知書。對建議規模,投資方案有較大影響的變更,須經原批準初步設計單位同意,方可進行修改。設計變更必須真實地反映工程的實際變更情總,變更內容要條理清楚、明確具體,除文字說明外,必要時附施工圖紙,以利施工。

  設計變更要注明日期,及時送交施工各方有關部門和人員。接到設計變更通知書,應立即技要求改動,避免施工管理漏項。對重要的或影響全局的,必須加強復核,避免發生重大差錯,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所有設計變更資料,均需有文字記錄,并按要求歸檔。

  5、加強成品保護

  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分項、分部工程已經完成,其他部位或工程尚在施工,對己完成的成品,如下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護。就會造成損傷,影響質量,有些損傷難以恢復而成為永久性缺陷。產品保護工作主要抓施工順序和防護措施兩個主要環節。技正確的施工流程組織施工,不顛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損壞或污染前道工序,影響質量和進度。通過采取提前防護、包裹、覆蓋和局部封閉等產品防護措施,防止可能發生的損傷、污染、堵塞.此外還必須加強對成品保護工作的檢查。

  6、施工技術資料的整理

  積累工程施工技術資料,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是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和管理活動的記錄,是實行質量追溯的主要依據,是評定單位工程質量等級的三大條件之-,也是工程檔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資料管理是確保工程質量和完善施工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反映了施工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是工程施工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實際體現。施工企業必須按各專業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和各地的實施細則,全面、科學、準確、及時地記錄施工、試(檢)驗資料,按規定積累、計算、整理、歸檔,手續必須完備,并不得有偽造、涂改、后補等現象。

  五、經濟保證控制措施

  保證資金投入,是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和施工資源正常供應的前提。同時為了更進一步搞好工程質量,引進激勵機制,建立獎罰制度、樣板制度,對施工質量優秀的班組、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以激勵他們的工作,遵循始終把質量放

在首位的原則。對施工質量低劣的班組、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嚴重的予以除名。

  六、合同保證措施

  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加大合同執行力度,嚴格監督施工隊伍、專業分包的施工過程,嚴把質量關,同時虛心接受監理部門的監督。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