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給水工程術語
1> 給水工程中系統和水量方面的術語及其涵度,應符合下列符合下列規定:
1、直流水系統 once through system 水經過一次使用后即行排放或處理后排放的給水系統。
2、復用水系統 water reuse system 水經重復利用后再行排放或處理后排放的給水系統。
3、循環水系統 recirculation system 水經使用后不予排放而循環利用或處理后循環利用的給水系統。
4、生活用水 domestic water 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
5、生產用水 process water 生產過程所需用的水。
6、消防用水 fire demand 撲滅火災所需用的水。
7、澆灑道路用水 street flushing demand ,road watering 對城鎮道路進行保養、清洗、降溫和消塵等所需用水。
8、綠化用水 green belt sprinkling ,green plot sprinkling 對市政綠地等所需用的水。
2> 給水工程取水構筑物的術語其涵義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井 deep well ,drilled well 井管從地面打到含水層,抽取地下水的井。
2、管井濾水管 deep well screen 設置在管井動水位以下,用以從含水層中集水的有縫隙或孔隙的管段。
3、管井沉淀管 grit compartment 位于管井最下部,用以容納進入井內的沙粒和從水中析出的沉淀物的管段。
4、大口井 dug well ,open well 由人工開挖或沉井法施工,設置井筒,以截取淺層地下水的構筑物。
5、井群 batter of wells 數個井組成的群體。
6、滲渠 infiltration gallery 壁上開孔,以集取淺層地下水的水平管渠。
7、地下水取水構筑物反濾層 inverted layer 在大口井或滲渠進水處鋪設的粒徑沿水流方向由細到粗的級配礫層(簡稱反濾層)
8、泉室 spring chamber 集取泉水的構筑物。
9、進水間 intake chamber 連接取水管與吸水井、內設格柵或格網的構筑物。
10、格網 screen 一種網狀的用以攔截水中較大尺寸的漂浮物、水生動物或其他污染物的攔污設備。其網眼尺寸較格柵為小。
11、吸水井 suction well 為水泵吸水管專門設置的構筑物。
3> 給水工程中凈水構筑物的術語及其涵義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凈水構筑物 purification structure 以去除水中懸浮固體和膠體雜質等為主要目的的構筑物的總稱。
2、投藥 chemical dosing 為進行水處理而向水中加一定劑量的化學藥劑的過程。
3、混合 mi*ing 使投入的藥劑迅速均勻地擴散于被處理水中以創造良好的凝聚反應條件的過程。
4、凝聚 coagulation 為了消除膠體顆粒間的排斥力或破壞其親水性,使顆粒易于相互接觸而吸附的過程。
5、絮凝 flocculation A、完成凝聚的膠體在一定的外力擾動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較大絮狀顆粒的過程。曾用名反應。 B、高分子絮凝劑在懸浮固體和膠體雜質之間吸附架橋的過程。
6、自然沉淀 plain sedimentation 不加注任何凝聚劑的沉淀過程。
7、凝聚沉淀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加注凝聚劑的沉淀過程。
8、凝聚劑 coagulant 在凝聚過程中所投加的藥劑的統稱。
9、助凝劑 coagulant aid 在水的沉淀、澄清過程中,為改善絮凝效果,另設加的輔助藥劑。
10、藥劑固定儲備量 standby reserve 為考慮非正常原因導致藥劑供應中斷,而在藥劑倉庫內設置的在一般情況下不準動用的儲備量。簡稱固定儲備量。
11、藥劑周轉儲備量 current reserve 考慮藥劑消耗與供應時間之間差異所需的儲備量。簡稱周轉儲備量。
12、沉沙池(沉砂池)desilting basin ,grit chamber 去除水中自重很大、能自然沉降的較大粒徑沙?;螂s粒的水池。
13、預沉池 pre-sedimentation tank 原水中泥沙顆粒較大或濃度較高時,在進行凝聚沉淀處理前設置的沉淀池。
14、平流沉淀池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水沿水平方向流動的沉淀池。
15、異向流斜管 (或斜板)沉淀池 tube(plate)-settler 池內設置斜管(或斜板),水自下而上經斜管(或斜板)進行沉淀,沉泥沿斜管(或斜板)向下滑動的沉淀的池。
16、同向流斜板沉淀池lamella 池內設置斜板,沉淀過程在斜板內進行,水流與沉泥均沿斜板向下流動的沉淀池。
17、機械攪拌澄清池 accelerator 利用機械使水提升和攪拌,促使泥渣循環,并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接觸絮凝而分離沉淀的水池。
18、水力循環澄清池 circulator clarifier 利用水力使水提升,促使泥渣循環,并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接觸絮凝而分離沉淀的水池。
19、脈沖澄清池 pulsator 懸浮層不斷產生固周期性的壓縮和膨脹,促使原水中固體雜質與己形成的泥渣進行接觸凝聚頁分離沉淀的水池。
20、懸浮澄清池 sludge blanket clarifier 加藥后的原水由上通過處于懸浮狀態的泥渣層,使水中雜質與泥渣懸浮層的顆粒碰撞凝聚而分離沉淀的水池。
21、液面負荷 surface load 在沉淀池、澄清池等沉淀構筑物的凈化部分中,單位液(水)面積所負擔的出水流量。其計量單位通常以m3/(m2.h)表示。
22、氣浮池 floatation tank 運用絮凝和浮選原理使液體中的雜質分離上浮而去除的池子。
23、氣浮溶氣罐 dissolved air vessel 在氣浮工藝中,水與空氣在有壓條件下相互溶合的密閉容器。簡稱溶氣罐。
24、清水池 clear-water reservoir 為貯存水廠中凈化后的清水,以調節水廠制水量與供
水量之間的差額,并為滿足加氯接觸時間而設置的水池。4> 給水工程中輸配水管網的術語及其涵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自灌充水 將離心泵的泵頂設于最低吸水位標高以下,啟動時水靠重力充入泵體的引水方式。
2、轉輸流量 水廠向設在配水管網中的調節構筑物輸送的水量。
3、配水管網 distribution system ,pipe system 將水送到分配管網以至用戶的管系。
4、環狀管網pipe network 配水管網的一種置形式,管道縱橫相互接通,形成環狀。
5、枝狀管網 branch system 配水管網的一種布置形式,干管和支管分明,形成樹枝狀。
6、水管支墩 buttress ,anchorage 為防止由管內水壓引起的水管配件接頭移位而造成漏水,需在水管干線適當部位砌筑的墩座。簡稱支墩。
篇2:學校給水設備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學校給水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制度
?。ㄒ唬┍WC給水水質標準
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加強給水水質的管理。
?。ǘ┍WC供水壓力
要保證給水設備的使用功能,就要保證給水系統的壓力,使其重力。并管網的阻力,在用水設備處還要有一定的自由水頭。為達此目的管網徑和加壓設備型號,須經設計計算求得。根據經驗,按建筑物層確定所需最小壓力值。
?。ㄈ┓乐够聯p壞給水管網與設備,要定期對重要地段的管網、接頭、閘閥等設施進行檢修。
?。ㄋ模┘訌妼o水設備、設施的定期檢查和巡查,如有損毀,及時更換。
篇3:師大校區給水系統管理維修制度
師大校區給水系統管理與維修制度
建筑物給水方式有多種:一般平房和多層樓均由城市供水網供水;高層建筑則需進行二次供水,因為城市管網的水壓無法滿足高層供水需要,采用加壓水泵和高位水箱向高層供水。
一、管理范圍的界定
以進校區內供水泵總計費表為界。界限以外(含計費水表)的供水管線及設備,由供
水部門負責維護、管理;界限以內(含水表井)的供水管線及設備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維護、管理。
二、給水系統的管理,應做到
1、防止二次供水的污染,對水池、水箱定期消毒;
2、對供水管道、節門、水表、水泵、水箱進行經常性維護和定期檢查,確保供水安全;
3、發生跑水、斷水故障,應及時搶修;
4、消防水泵要定期試泵,至少每年進行一次;保持供水系統正常工作,水泵正常上水,管道節門水龍帶配套完整,檢查報告應送交學校主管部門備案。
三、給水管道的養護
1、給水管道的檢查:維修養護人員應熟悉給水系統,經常檢查給水管道及閥門(包括地上、地下、屋頂等)的使用情況,注意地下有無漏水、滲水、積水等異常情況,如發現有漏水現象,應及時進行維修;
2、保溫防凍工作:在每年冬季之前,維修人員應注意做好水表箱、閥門井、消防栓、栓井及室內外的管道、閥門、消防栓等的防凍保溫工作,應根據氣溫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保溫材料,以防凍壞;
3、對凍裂事故的處理:對已發生冰凍的上水管道,采用澆溫水逐步升溫或包保溫材料的方法,讓其自然化凍。對已凍裂的水管,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電焊或換管的方法處理,馬口鐵鑄成的水嘴和閥門若被凍裂,則應予以更新;
4、給水管道的維修:漏水是給水管道及配件常見的主要毛病,明裝管道沿管線檢查,即可發現滲漏部分,對于埋地管道,首先進行觀察,對地面長期潮濕、積水和冒水的管段進行聽漏,同時參考原設計圖紙和現有閘門箱位,準確地確定滲漏位置,進行開挖修理。滲漏管道的維修,常有以下兩種方法:
?、俟驃A堵漏法。用鉛楔或木楔打入洞眼內,然后墊以2—3毫米厚的橡皮布,最后用盡寸合適的哈夫夾夾固;
?、趽Q管法。對于銹蝕嚴重的管段需進行更換,地下水管的更換有時需鋸斷管子的一頭或兩頭,再截取長度合適的新水管,用活接頭予以重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