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裝工人安全作業指導書--機械的安裝使用及防護
第十章機械的安裝使用及防護
10.1木工機械
木工機械種類很多,施工現場一般常用的是園盤鋸和平刨機,這兩種機械也是木工機械中發生事故較多的機械。
10.1.1 園盤鋸的作業條件和使用要求:
(1) 園盤鋸應安裝在木工間內,并按規定進行接零或接地保護。配備專用的開關箱。
(2) 設備安裝后應進行調試并組織驗收,設備應有操作牌,規定使用機械操作人員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不得隨意合閘使用,必須做到專人使用。
(3) 園盤鋸本身應裝隨機開關控制(但不得裝倒順開關和把手開關,防止碰撞誤開機),開關箱與設備的距離最大不得超過3m,以便設備發生故障時,迅速切斷電源。
(4) 鋸片必須平整牢固,鋸齒應有適當的鋸路(否則易發生夾鋸),鋸片不得有連續缺齒兩齒,不得使用有裂紋的鋸片,裂紋長度如在1cm之內,可在裂紋終端鉆一小空后方可使用。
(5) 安全防護裝置要齊全完整,分料刀的厚薄適度,位置合適,鋸長料時不產生夾鋸,鋸盤護罩的位置應固定在鋸盤上方,不得在使用中隨意轉動,操作人的位置與鋸片之間應裝設擋板,防止鋸料時遇節疤和鐵釘時彈回傷人,擋板應有防止木料鐵釘彈回的剛度,同時不能遮擋操作人員的視線。
(6) 木料接近鋸到尾端時,要由下手拉料,不要用手直接推送,推送時使用短木料頂料,應防止推空鋸手。
(7) 木料較長時,兩人配合操作。操作中,下手必須待木料超過鋸片20cm以外時,方可接料,接料后不要猛拉,應與送料配合,回料時待木料完全離開鋸片以后再送回,操作時不能過早、過快,防止木料碰鋸片后反彈。
(8) 截斷木料和鋸短料時,應用推棍,不準用手直接進料,進料速度不能過快,下手接料必須用刨鉤,木料長度不足50cm的短料,厚度超過入鋸深度的木料,禁止上鋸。舊木料上鋸前,應先清除料面砂漿,撥掉釘子后再上鋸。
(9) 需要換鋸片和檢查維修時,必須拉閘,切斷電源,待完全停止轉動后摘下轉動帶再進行工作。
(10) 下料后的木料應堆放整齊,臺面上以及工作范圍的木屑,應用掃帚清除,不要用手直接擦未臺面,木屑和廢料須及時清理。
10.1.2 平刨機的作業條件和使用要求
(1) 平刨機應固定安裝在木工間內,并按規定做好接零或接地保護。配備專用開關箱。
(2) 平刨機安裝后應進行調試并組織驗收,應明確規定,除專業木工專人操作外,其他工種人員不得操作。設備應有操作牌,規定使用機械人員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不得隨意合閘使用。
(3) 使用前應檢查刨刀的安裝是否符合要求,刨刀片緊固程度,刨刀的角度。刀口出臺面高度等。刀片的厚度,重量應均勻一致,刀架、夾板必須平整貼緊,緊固刀片的螺釘應嵌入槽內不少于10mm。
(4) 應裝隨機開關,隨機開關不得使用倒順開關及把手開關,防止誤開機。開關箱與設備距離最大不得超過3m,便于發生故障時迅速切斷電源。
(5) 使用前,應空轉運行,轉速正常無故障時,才可進行操作,刨料時,應雙手持料,按料時應該使用工具,不要用手直接按料,防止木料移動,手按空而發生事故。
(6) 刨木料小面時,手按在木料的上半部,經過刨口時,用力要輕,防止木料歪倒時手按刨口上傷手。
(7) 短于20cm的木料不得使用機械,長度超過2m的木料,應由兩人配合操作。刨料前要仔細檢查木料、鐵釘、灰漿等物要先清除,遇木節、逆茬時要適當減慢推進速度。刨料時每次吃刀深度不得超過2mm。
(8) 需要調整刨口和檢查維修時,必須先拉閘切斷電源,待完全停止轉動后進行。
(9) 臺面上的刨花,不要用手直接擦抹,周圍刨花應及時清除。
10.2 鋼筋加工機械
施工過程中一般使用的鋼筋機械有彎曲機、切斷機、鋼筋調直切斷機、對焊機、冷拉鋼筋卷揚機,在施工操作當中也是發生事故較多的機械。
10.2.1 鋼筋切斷機
(1) 切斷機的安裝應在堅實平穩的地基上,并有防止留動的措施,安裝調試后應組織驗收,專人負責使用。
(2) 按規定作接零或接地保護,裝設隨機開關和專用開關箱,規定使用機械操作人員的條件及注意事項。
(3) 接送料的工作臺面應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臺的長度應根據加工材料的長度確定。
(4) 啟動前,應檢查并確認切刀無裂紋,刀架鑼栓堅固,防護罩牢靠,然后用手轉動皮帶輪,檢查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好切刀間隙。
(5) 啟動后,應先空運轉,檢查各轉動部分軸承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6) 機械未達到正常轉速時,不得切料,應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緊握鋼筋對準刀口迅速投入,操作者應站在固定刀片一側用力壓住鋼筋。
(7) 不得剪切直徑及強度超過機械鉻牌規定的鋼筋和燒紅的鋼筋。一次切斷多根鋼筋時,其總截面積應在規定范圍內。
(8) 剪切低合金鋼時,應更換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徑應符合機械鉻牌規定。
(9) 切斷短料時,手和切刀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時,應采用套管,或夾具將鋼筋短頭壓住或夾牢。
(10) 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斷頭和雜物,鋼筋擺動周圍和切刀周圍,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員。
(11) 當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常響聲或切刀歪斜時,應立即停機檢修。
(12) 作業后,應切斷電源,用鋼劇清除切刀間的雜物,進行整機清潔潤滑。
10.2.2 鋼筋彎曲機
(1) 安裝彎曲機的地基應平整,并有防止位移的措施。安裝調試后要組織驗收,專人負責使用。
(2) 按規定作接零或接地,裝設隨機開關和專用開關箱,規定使用機械操作人員的工作條件及注意事項。
(3) 工作臺和彎曲機臺面應保持水平,作業前應準備好各種芯軸及工具。
(4) 應按加工鋼筋的直徑和彎曲半徑的要求,裝好相應規格的芯軸和成型軸、擋鐵軸,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的2.5 倍,擋鐵軸應有軸套。
(5) 擋鐵軸的直徑和強度不得小于被彎鋼筋的直徑和強度,不直的鋼筋,不得在彎曲機上彎曲。
(6) 應檢查并確認芯軸、擋鐵軸、轉盤等無裂紋和損傷。防護罩堅固可靠,空載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7) 作業時,應將鋼筋需彎一端插入在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端緊靠機身固定銷,并用手壓緊,應檢查機身固定銷,并確認安
放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動,但轉向不得開錯。(8) 作業中,嚴禁更換軸芯、銷子和變換角度以及調速,也不得進行清洗加油。
(9) 對超過機械鉻牌規定直徑的鋼筋嚴禁進行彎曲,在彎曲未經冷拉或帶銹皮的鋼筋時,應戴防護鏡。
(10) 彎曲高強度或低合金鋼筋時,應按機械鉻牌規定換算最大允許直徑并應調換相應的芯軸。
(11) 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嚴禁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12) 轉盤換向時,應待停穩后進行。
(13) 作業后,應及時清除轉盤及插入座孔內的鐵銹、雜物等。
10.2.3 鋼筋調直切斷機
(1) 料架、料糟應安裝平直,并應對準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線。
(2) 使用前應用手轉動飛輪,檢查轉動機構和工作裝置,調整間隙,緊固螺栓,確認正常后,起動空運轉,并應檢查軸承無異響,齒輪嚙合良好,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3) 應按調直鋼筋的直徑,選用適當的調直塊及轉動速度,調直塊的孔徑應比鋼筋直徑大2~5mm,轉動速度應根據鋼筋直徑選用,直徑大的宜選用慢速,調試合格后,方可送料。
(4) 在調直塊未固定,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送料,作業中嚴禁打開各部防護罩及調整間隙。
(5) 當鋼筋送入后,手與曳輪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接近。
(6) 送料前,應將不直的鋼筋端頭切除,導向筒前應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應先穿過銅管,再送入調直前端的導孔內。
(7) 經過調直的鋼筋如仍有慢彎,可逐漸加大調直塊的偏移量,直到調直為止。
(8) 切斷3~4根鋼筋后,應停機檢查其長度,當超過允許偏差時,應調整限位開關或定尺板。
10.2.4 鋼筋冷拉機
(1) 應根據冷拉鋼筋的直徑,合理選用卷揚機。卷揚機鋼絲繩應經封閉式導向滑輪并和被拉鋼筋水平方向成直角。卷揚機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能見到全部冷拉場地。卷揚機與冷拉中線距離不少于5m。
(2) 冷拉場地應在兩端地錨外側設置警戒區,并應安裝防護欄和警告標志。無關人員不得在此停留,操作人員在作業時必須離開鋼筋2m以外。
(3) 卷揚機操作人員必須看到指揮人員發出信號,并待所有人員離開危險區后方可作業,冷拉應緩慢、均勻。當有停車信號或見到有人進入危險區時,應立即停拉,并稍稍放松卷揚機鋼絲繩。
(4) 夜間作業時照明設施,應裝在張拉危險區外,當需要裝設在場地上空時,其高度應超過5m,燈泡應加防護罩,導線嚴禁采用裸線。
(5) 作業后,應放松卷揚機鋼絲繩,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10.2.5 電焊與對焊機械
焊接工接觸電的機會最多,經常要帶電作業,如接觸焊件、焊槍、焊鉗、調節電流和更換焊條等經常性的帶電作業,有時還要站在焊件上操作,可以說電就在焊工的手上、腳下及周圍。電氣裝置有毛病,一次電源絕緣損壞,防護用品有缺陷或違反操作規程等都可能發生觸電事故。尤其是在容器、管道、鍋爐內或鋼構架上操作時,觸電的危險性更大,同時易發生電氣火災、爆炸和灼燙傷事故。電焊高處作業較多,除直接從高處墜落的危險外,還可能發生因觸電失控,從高處墜落的二次事故。
(1) 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必須采取防止觸電、高空墜落、瓦斯中毒和火災等事故的安全措施。移動式電焊機應裝置二次降壓漏電防護裝置。
(2) 現場使用的焊機,應設有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焊接作業前應提前辦理動火審請手續,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3) 施焊現場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油類、木材、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易燃易爆物品。
(4) 當長期停用的電焊機恢復使用時,其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MΩ,接線部分不得有腐蝕和受潮現象。
(5) 電焊機導線應具有良好的絕緣,絕緣電阻不得小于1MΩ,不得將電焊機導線放在高溫物體附近。電焊機導線和接地線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有熱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械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架上。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嚴禁利用建筑物的金屬結構、管道或其它金屬物體搭接起來形成焊接回路。
(6) 電焊鉗應有良好的絕緣和隔熱能力。電動鉗握柄必須絕緣良好,握柄與導線連結牢靠,接觸良好,連結處應用絕緣布包好并不得外露,操作人員不得用胳膊夾持電焊鉗。
(7) 電焊導線長度二次側不宜大于30m,當需要加長導線時,應相應增加導線的截面,一次側電源線長度不得超過5m,導線截面根據焊機容量。
(8) 對承壓狀態的壓力容器及管道、帶電設備、承載結構的受力部位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嚴禁進行焊接和切割。
(9) 高空焊接或切割時,必須系好安全帶,焊接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有專人監護。
(10) 雨天不得在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作業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應穿絕緣鞋。
(11) 對焊機應安置在室內,并應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焊接前,應檢查并確認對焊機的壓力機構靈活,夾具牢固,一切正常后,方可施焊。
(12) 焊接前,應根據所焊接鋼筋截面,調整二次電壓,不得焊接超過對焊機規定直徑的鋼筋。
(13) 斷路器的接觸點,電極應定期光磨,二次電路全部連接螺栓應定期緊固,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排水量應根據溫度調節。
(14) 焊接較長鋼筋時,應設置托架,配合搬運鋼筋的操作人員,在焊接時應防止火花燙傷。
(15) 閃光區應設擋火板以防火花外飛發生火災,與焊接無關的人員不得入內。
10.3砼、砂漿攪拌機械
10.3.1 砂漿攪拌機
(1) 固定式攪拌機應有牢靠的基礎;移動式攪拌機應采用方木或撐架固定,并保持水平。行走輪要離開地面,機座要高于地面,便于出料。
(2) 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轉動機構,工作裝置,防護裝置牢固可靠,三角膠帶松緊度適當,攪拌葉片和筒壁間隙在3~5mm之間,攪拌軸兩端密封良好。
(3) 啟動后,應先空運轉,檢查攪拌葉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待機械運轉正常后,方可加料加水,進行攪拌作業。加入的砂子應過篩,要邊加料,邊加水。不能加足料后再啟動,投料不可超過規定容量。
(4) 加料時,工具不能碰撞攪拌葉,運轉中嚴禁用工具、木棒或手伸進攪拌筒內,或在出口清理砂漿,清除雜物時,必須停機進行。
(5) 作業中,當發生故障,不能繼續攪拌時,應立
即切斷電源,將筒內灰漿倒出,查找原因,不得用工具撬動等危險動作,強行機械運轉。當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使用。(6) 進料口處必須設置安全鐵柵,使用時,不能隨意拆掉,拆除清理后需及時安裝好。出料時嚴禁用開倒車的方法幫助出料,出料把手應采用圓形,不得采用杠桿式出料把手。
(7) 作業后,應清除機械內外砂漿和積料,用水將攪拌機清洗干凈,清理時,不得使電機和閘具愛潮。砂漿機周圍應有攔柵和當水措施,做到二級沉淀后排放廢水。
10.3.2 混凝土攪拌機
(1) 固定式的攪拌機要有可靠的基礎,操作臺面牢固,便于操作,操作人員應能看到各工作部位的情況。移動式的應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支架牢靠。不準以輪胎代替支撐,使用時間較長的(一般超過三個月的),應將輪胎卸下妥善保管。
(2) 使用前,要空運轉,檢查各機構的離合器及制動裝置情況,不得在運轉中進行注油、保養等工作。
(3) 作業中嚴禁將頭或手伸進料斗內,也不得貼近機架察看。運轉中嚴禁用工具或手進入攪拌筒內扒料。
(4) 運轉中途不準停機也不得在滿載時啟動攪拌機。
(5) 作業中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將筒內的混凝土清理干凈,然后再進行檢修。檢修過程中電源處應設專人監護(或掛牌),并把料斗上下離合器手柄進行保險,以防誤動手柄,使料斗上下動作,發生擠傷事故。
(6) 作業后,要進行全面沖洗,筒內料出凈,料斗降落到最低處坑內。如需升起放置時,必須用鏈條將料斗扣牢。料斗升起掛牢后,坑內才準下人。
(7) 應經常檢查料斗卷揚鋼絲繩的潤滑和斷絲情況。斷絲絲數達到規定數量后,必須立即更換。
(8) 攪拌機應搭設防護棚,除進出料口外,沿防護柵周邊應用1.8m高的鋼絲網片圍欄。排放的廢水應做好二級沉淀處理,并做好當水壩,沉淀池上面應設置活動的牢固可靠的蓋板。
10.3.3 混凝土振動機
(1) 混振動機的使用均在潮濕和帶水的砼面層上,多數發生的事故為觸電和墜落。
(2) 使用前應先檢查供電源電線是否完好,開機試驗確認其轉動方向,隨機電纜線不得有破損和接頭。
(3) 使用的電源必須經過二級漏電保護,其漏電保護器的漏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小于0.1S。
(4) 使用時電源線應有專人看管,嚴禁在鋼筋面上硬拉亂拖。
(5) 操作人員在接近邊岸作業時,人應靠里站,特別是在振搗獨立柱、挑檐、陽臺時應防止墜落。
篇2:設備防護知識:機械設備基本安全要求
設備防護知識: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
?、跈C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什么?
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主要是:
1.機械設備的布局要合理,應便于操作人員裝卸工件、加工觀察和清除雜物;同時也應便于維修人員的檢查和維修。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的強度、剛度應符合安全要求,安裝應牢固,不得經常發生故障。
3.機械設備根據有關安全要求,必須裝設合理、可靠、不影響操作的安全裝置。例如:
(1)對于作旋轉運動的零、部件應裝設防護罩或防護擋板、防護欄桿等安全防護裝置,以防發生絞傷。
(2)對于超壓、超載、超溫度、超時間、超行程等能發生危險事故的零、部件,應裝設保險裝置,如超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閥、溫度繼電器、時間斷電器等等,以便當危險情況發生時,由于保險裝置的作用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發生。
(3)對于某些動作需要對人們進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時,應安設信號裝置或警告牌等。如電鈴、喇叭、蜂鳴器等聲音信號,還有各種燈光信號、各種警告標志牌等都屬于這類安全裝置。
(4)對于某些動作順序不能搞顛倒的零、部件應裝設聯鎖裝置。即某一動作,必須在前一個動作完成之后,才能進行,否則就不可能動作。這樣就保證了不致因動作順序搞錯而發生事故。
4.機械設備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電氣安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或露銅的地方。
(2)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防護,以防直接接觸。
(3)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4)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裝置,連接的導線要牢固,不得有斷開的地方。
(5)局部照明燈應使用36V的電壓,禁止使用1lOV或220V電壓。
5.機械設備的操縱手柄以及腳踏開關等應符合如下要求:
(1) 重要的手柄應有可靠的定位及鎖緊裝置。同軸手柄應有明顯的長短差別。
(2)手輪在機動時能與轉軸脫開,以防隨軸轉動打傷人員。
(3)腳踏開關應有防護罩或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內,以免掉下的零、部件落到開關上,啟動機械設備而傷人。
(6)機械設備的作業現場要有良好的環境,即照度要適宜,濕度與溫度要適中,噪聲和振動要小,零件、工夾具等要擺放整齊。因為這樣能促使操作者心情舒暢,專心無誤地工作。
(7)每臺機械設備應根據其性能、操作順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規程和檢查、潤滑、維護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
篇3:設備防護知識:機械事故傷害原因種類
設備防護知識:機械事故傷害的原因、種類
?、贆C械事故傷害的主要原因和種類有哪些?
機械事故造成的傷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機械設備零、部件作旋轉運動時氌成的傷害。例如機械、設備中的齒輪、支帶輪、滑輪、卡盤、軸、光杠、絲杠、供軸節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轉運動的。旋轉運動造員傷害的主要形式是絞雋和物體打擊傷。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例如鍛錘、沖床、切鈑.幾的施壓部件、牛頭刨床的床頭、龍門刊床的床面及橋式吊車大、小車和升降-幾構等,都是作直線運動的。作直線運力的零、部件造成的傷害事故主要有壓傷、砸傷、擠傷。
3.刀具造成的傷害。例如車床上的車刀、銑床上的銑刀、鉆床上的鉆頭、磨床上的磨輪、鋸床上的鋸條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時造成的傷害主要有燙傷、刺傷、割傷。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傷害。機械設備在對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這類傷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傷人,例如車床卡盤夾不牢,在旋轉時就會將工件甩出傷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運和裝卸過程中,可能造成砸傷。
5.電氣系統造成的傷害。工廠里使用的機械設備,其動力絕大多數是電能,因此每臺機械設備都有自己的電氣系統。主要包括電動機、配電箱、開關、按鈕、局部照明燈以及接零(地)和饋電導線等。電氣系統對人的傷害主要是電擊。
6.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
7.其他的傷害。機械設備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種傷害外,還可能造成其他一些傷害。例如有的機械設備在使用時伴隨著發生強光、高溫,還有的放出化學能、輻射能,以及塵毒危害物質等等,這些對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