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主要設備安裝工藝及技術標準
除按設備安裝的一般規定外仍應按設備本身的技術文件要求進行。
1、熱泵機組安裝:
1.1安置前合格證和隨機文件、設備安裝等情況是否完好。
1.2基礎尺寸是否與設備要求相符。
1.3設備的安裝方向。
1.4設備安裝標高、中心、水平、垂直度均符合規定要求。
1.5設備表面清掃、保護和附件安裝。
1.6設備與管道連接符合要求。
1.7系統試漏、吹掃、排污,用0.5-0.6Mpa壓縮空氣吹掃時,應分段進行,達到清潔為止。經18小時無顯著增加為合格。
1.8真空試驗:利用真空泵,抽空標準壓力≤332Kpa,經18小時無顯著增加為合格。
2、風機安裝
2.1開箱檢查,按裝箱單核對葉輪、機殼和其它部位(地腳螺栓孔中心距、進排氣口法蘭孔徑和方位及中心距、軸的中心標高等)主要安裝尺寸是否與設備相符。
葉輪放置方向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進排氣口嚴密遮蓋,防止雜物進入。
外露加工面防銹情況,轉子是否變形、碰傷等。
2.2搬運與吊裝
搬運和吊裝時,繩索不得捆在轉子和機殼、軸承裝置等應有單獨支撐,不能支承在機殼上。
2.3風機安裝要求:進排氣管及閥件、調節裝置等應有單獨支撐,不能支承在機殼上。
2.4傳動裝置外露部位應加護罩。
2.5風機軸與電動機軸的不同軸度,向位移≤0.05mm,傾斜≤0.2/1000。
2.6風機座按設計要求放減振裝置,減振器與基礎風機緊密連接,受力均勻。
2.7試運轉:
2.7.1試運轉時,經過一次啟動,立即停止運轉試驗,檢查轉子與機殼是否有磨擦,無異常響動,才能繼續運轉。運轉時檢查軸承溫度。
7.2.7.2離心軸流風機運轉達到額定轉速后,調到最小負荷進行運轉至規定時間,然后逐步調到設計負荷,無異常再運轉至規定時間。風機在低負荷運轉0.5小時,滿負荷運轉2小時。風機運轉完畢,將有關裝置,調到起動狀態。
3、泵類安裝:
3.1檢查設備,不應缺件、損壞、銹蝕等,盤車靈活,無異常。
3.2泵的基礎、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3.3泵安裝,縱、橫向水平度≤0.1/1000在加工面上測量,設備不能偏斜。
3.4泵的不同軸度,應符合技術要求及規范。
3.5數臺泵安裝排列整齊。
3.6有減振要求時,應在機座裝設減振器。
3.7泵類試動轉:
3.7.1水泵啟動前必須充滿液體,、排凈空氣,不得空泵啟動。啟動前,應盤車靈活,閥門處于下列位置:入口閥門全開,出口閥門除離心泵全閉外,其余泵全開。
3.7.2泵的運轉應在各獨立的附屬系統運轉正常后進行。
3.7.3泵在設計負荷下連續運轉不得小于2小時。
3.7.4動轉時,泵的填料函壓蓋松緊適度、無水泄漏、溫度不過高、無明顯振動、各連接部位不松動為合格。
篇2:中央空調管道工程施工工藝方法主要技術要點
中央空調管道工程施工工藝、方法及主要技術要點
1.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主要包括技術準備、物質準備、組織準備以及作業條件的準備等,其具體內容是:
1.1熟悉與本工程有關的建設文件,了解工程重點和總體要求。
1.2研究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和適用規范,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工作,施工圖上存在的問題要商定解決辦法,并在施工會審紀要中反映出來。
1.3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圖預算。
1.4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和施工總設計的要求,本專業工種的臨時設施和施工現場的布置。
1.5根據土建施工進度情況組織勞動力進場施工。
1.6按施工要求組織勞動力、機具、材料進場
1.7由工程項目經理和有關技術負責人組織進場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施工圖,明確設計意圖和質量要求,并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其內容包括工程特點、設計要求、施工工藝、質量標準、技術措施、安全措施、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實施方法等,并做好技術交底記錄。
1.8注重現場施工管理,對已進場的勞動力和機具、材料,根據施工條件進行合理有效的調度使用,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建立起文明施工秩序,完善施工資料積累和傳遞機制。
2.管道安裝工程施工程序:
現場繪制
繪制加工草圖
支吊架制作管道預制需鍍鋅無縫鋼管預組裝
支吊架安裝--安裝準備預組裝管道拆除--管道鍍鋅
管道安裝
系統試壓
系統清洗吹掃
系統油漆、保溫
系統調試
說明:管道系統安裝調試與空調設備安裝密切配合
如管道安裝及設備接口應等設備安裝好后才可進行,系統調試應等設備單機試車合格后才可進行。
3.管道預制加工場地布置:應根據管道預制加工的順序,再結合現場場地的情況,做到各道工序不交叉進行,使材料搬運,人員起動的距離最短??蓞⒄杖缦虏贾脠D:
4.施工工藝方法及主要技術要點
4.1空調系統Dg≤100采用鍍鋅鋼管,采用絲扣連接;Dg>100采用無縫鋼管,采用焊接和法蘭連接。用螺紋連接時,加工的螺紋應連續、整齊,不得有斷絲和缺絲,連接時的配件應上緊上齊,外露絲扣上的油麻絲等應處理干凈。焊接時必須確保焊透,焊縫的破口形式、對口錯邊量寬度、加強高度等均應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的質量要求。采用法蘭連接時,法蘭應垂直于管子中心線,其表面應相互平行。采用無縫管預制后鍍鋅的,二次安裝法蘭連接,不得再施焊。
4.2管道預制前對所用的管材、配件、附件應按設計選用并認真核對檢查,應符合質量要求。
4.3管道、部件安裝前必須清除內部污垢和雜物,安裝完畢或停頓時的敞口處,應及時封閉。
4.4閥門安裝前,應按規范規定的比例要求作耐壓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安裝時的型號、方向等不得有錯。
4.5管道下料前應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實測,采用無縫管預制(預裝)后鍍鋅的管段,預制(預裝)后要進行復查,確認無誤后還應打鋼印進行編號標識,以備安裝時對號入座。
4.6管道穿過墻和樓板應預埋套管,套管直徑應能夠穿越保溫后管道;樓板套管應采用防水套管且上端高出地坪200mm,墻面套管采用普通套管,長度應與墻面兩邊的粉刷層相平,穿屋面外另設防雨罩。
4.7管道安裝應做到橫平豎直,橫管的坡度應在3‰左右,坡向立管或設備。排凝結水管線坡度應大于5‰,且與設備排水口連接時,最后能有150-200mm的落差,確保排水通暢。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相互平行,曲線部分也應保持相等的曲率半徑或保持等距。在安裝過程中要做到合理布置管道,不僅做到自身美觀,還要給下道施工工序留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4.8管道支、吊、拖架的安裝,位置應正確,間距符合規范要求且平整、牢固,無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垂直安裝,有熱伸長管道的吊桿,應向熱膨脹的反方向偏移。冷凍水管道與支吊、拖架之間應墊好木拖隔離,不得有遺漏,以免形成冷橋在支、吊拖架上產生凝結水和損失冷量。
4.9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后應按規范規定或設計規定進行水壓試驗,為保證試壓工作的順利進行,試壓前應另編制試壓方案。試壓合格后方可進行保溫。在系統試運行之前,應用水沖洗,直到各系統的排出水潔凈無污物為止。
5.管道系統的防腐與保溫
5.1管道的支吊拖架和不保溫的管線,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除銹,并涂二道紅丹防銹和兩道面漆進行防腐。
5.2冷凍水供回水管、冷凍水膨脹管及凝結水管均需進行保溫。保溫材料為橡塑。保溫時應核對保溫材料、質量等。管道保溫時,保溫瓦塊的接縫應錯開,保溫層應粘貼緊密,接縫處要用保溫材料填補。對該保溫的管子不得有漏,應全部包齊,且應確保嚴密、平整,保證質量,系統的閥門、法蘭也應進行保溫,保溫后各單位、各工種應注意對保溫工程的保護,以免造成返工和試車運行時產生凝結水下滴,造成冷量的損失和對其它工程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