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企業培訓的主要種類
萬科企業培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節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新員工來公司報到以后上崗之前而進行的培訓。新員工到公司報到以后對公司、工作場所以及崗位職責都了解很少,如果讓員工匆忙上崗,則有可能影響公司服務品質,所以在新員工上崗之前要進行一次崗前培訓,目的在于讓新員工了解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培訓內容包括:員工手冊、應知應會、崗位職責、崗位技能以及常用的《體系文件》表格等。培訓時間不需過長,一般一天就可以。另外,授課老師最好為新員工的直接上級或請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員擔任(附1:崗前培訓計劃例圖)。
第二節入職引導
入職引導起源于19世紀德國的“師帶徒”的培訓方式,也曾經是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中最重要的培訓方式,現在有不少國有企業依然沿襲“師帶徒”的傳統。在萬科,入職引導人是新職員入司后第一任老師。傳承萬科企業文化,傳授崗位技能,幫助新職員迅速適應新的工作崗位是入職引導人的責任。他既是新員工生活上的益友,更是工作上的良師??梢詼p少新員工的離職率,也能提高工作績效。一般來說,新員工在入職一個月后就可以基本穩定下來,對工作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在第一個月時,入職引導比較重要。一個月后人力資源部應該對新員工從工作技能、企業文化認同程度、工作態度、應知應會、行為規范等方面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評估入職引導人的績效。如果該員工在入職引導期間內離職,人力資源部需要對離職員工進行訪談。訪談結果也是評估入職引導人績效的要素之一。(附2:入職引導規范例圖)
第三節入職培訓
新員工培訓是員工學習公司生活地第一步。對于剛入職新員工,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的是剛剛參加工作時遇到的領導及老員工。他們的工作方式與宣傳會直接影響員工的人生態度和生活目標。對于公司來說,每一位新員工就像白紙一樣。所以,有必要在入職后進行集中訓練,目的是要解決一些共同的問題,即對新的工作的和組織情況的作正式介紹,讓他們了解熟悉公司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計劃,了解整個組織的環境、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企業文化、績效評估制度,讓他們知道萬科公司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并讓他們認識將一起工作的同事等等,幫助員工盡快完成角色轉化,找到團隊歸屬感。我們公司目前設置的入職培訓課程有:《萬科發展史》、《物業發展公司簡介》、《物業管理基礎知識》、《有效溝通》、《團隊建設》、《萬科物業員工行為規范》、《職業道德》、《職員職務與行為準則》、《優質客戶服務》等。(附3:入職培訓規定例圖)
第四節強化培訓
新員工的培訓從分配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正式拉開了大幕。培訓的職責已大部分轉移到各工作部門。在工作幾個月后(通常為二到三個月),新員工對企業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同,對崗位也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此時,對試用期內考核合格的員工有必要再進行集中專業訓練,以進一步領會公司理念,提高工作技能,盡快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強化培訓可以使員工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全面,最終目的是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不斷提到我們的服務品質。對于物業公司來說,《物業管理法規》、《客戶服務關系管理》、《投訴處理技巧》、《品質管理基礎知識》、《職業安全》、《物業管理糾紛的處理方法》、《職業化培訓》、《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物業法規之案例分析》等都是我們選用的課程(附4:強化培訓規定例圖)。
第五節在職培訓
所謂在職培訓是指公司管理、監督人員在業務推行中,或者相關工作內容上,指導并培育員工的訓練方法,是對在職員工進行實用型的定向培訓。主要是在日常中傳授文化基礎和各專業知識,培養一般工作技能。對不同部門而言,培訓的內容與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在這個過程中,部門負責人和資深員工的作用不可忽視。人與人是有區別的,用統一的方式不可能培養出人才,培訓工作者要善于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培訓需求,積極引導,協助部門把員工培養成適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在萬科企業,除日常工作指導外,我們規定每月至少要舉行一次集中性的在職培訓。
5.1實現在職培訓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觀在工作崗位上,教導員工如何有效地執行其工作。若需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及技能時,主管提供員工學習的管道及方法,一步步使員工能深入了解工作的技巧,并能自行操作工作。
第二階段:著重工作多樣化及多能力的訓練。訓練內容并非僅限于教授專門的知識、技能而已,還涵蓋了使員工經由親身體驗而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等所謂實踐性能力。
第三階段:協助員工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激勵的境地。培訓的基本在于使員工的意識匯集于組織目標的完成上,并形成實施的動機。
5.2施行在職培訓的策略
1.領導階層的理解與認識
2.事先準備好推動在職培訓的環境和實行辦法,制定培訓手冊。
3.人力資源考核對于在職培訓的重視
4
.重視實踐性的指導方法
5.設立明晰的培訓目標和要求,把握在職培訓的適當機會。
5.3在職培訓的程序
步驟內容要點
第一步:員工自我申報培訓需求。
第二步:培訓的準備工作1.確定為了使受訓者能夠有效地、安全地、經濟地完成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2.準備好必要的工具、設備、原材料;3.安排好工作場所,使之與將來員工工作的工作場所相一致。
第三步:受訓者的準備1.讓受訓者身心放松;2.明確受訓者對于工作要求已經知道的部分;3.使受訓者有興趣和愿望學習做這一工作。
第四步:示范與發展1.說明新知識和操作程序;2.慢速地、完整地、清晰地、而心地進行講解,每次只解釋一個要點;3.檢查學習效果,對受訓者提問,并對受訓者不清楚的地方進行重復;4.確保受訓者確實掌握了所學習的內容。
第五步:實際演練1.嘗試著讓受訓者進行實際操作;2.用為什么、怎樣、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這樣的問題對受訓者進行提問;3.觀察受訓者的操作,糾正錯誤,必要時重復指導內容;4.繼續上述過程,直到培訓者確認受訓者已經掌握了所學習的內容。
第六步:鞏固階段1.經常性檢查,確保受訓者掌握了要求的內容;2.逐漸減少監督的頻率和近身指導,直到受訓者能夠在正常的受訓條件下勝任工作要求。
篇2:萬科企業培訓種類
萬科企業培訓種類
萬科企業培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節 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新員工來公司報到以后上崗之前而進行的培訓。新員工到公司報到以后對公司、工作場所以及崗位職責都了解很少,如果讓員工匆忙上崗,則有可能影響公司服務品質,所以在新員工上崗之前要進行一次崗前培訓,目的在于讓新員工了解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培訓內容包括:員工手冊、應知應會、崗位職責、崗位技能以及常用的《體系文件》表格等。培訓時間不需過長,一般一天就可以。另外,授課老師最好為新員工的直接上級或請人力資源的管理人員擔任(附1:崗前培訓計劃例圖)。
第二節 入職引導
入職引導起源于19世紀德國的“師帶徒”的培訓方式,也曾經是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中最重要的培訓方式,現在有不少國有企業依然沿襲“師帶徒”的傳統。在萬科,入職引導人是新職員入司后第一任老師。傳承萬科企業文化,傳授崗位技能,幫助新職員迅速適應新的工作崗位是入職引導人的責任。他既是新員工生活上的益友,更是工作上的良師??梢詼p少新員工的離職率,也能提高工作績效。一般來說,新員工在入職一個月后就可以基本穩定下來,對工作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在第一個月時,入職引導比較重要。一個月后人力資源部應該對新員工從工作技能、企業文化認同程度、工作態度、應知應會、行為規范等方面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評估入職引導人的績效。如果該員工在入職引導期間內離職,人力資源部需要對離職員工進行訪談。訪談結果也是評估入職引導人績效的要素之一。(附2:入職引導規范例圖)
第三節 入職培訓
新員工培訓是員工學習公司生活地第一步。對于剛入職新員工,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的是剛剛參加工作時遇到的領導及老員工。他們的工作方式與宣傳會直接影響員工的人生態度和生活目標。對于公司來說,每一位新員工就像白紙一樣。所以,有必要在入職后進行集中訓練,目的是要解決一些共同的問題,即對新的工作的和組織情況的作正式介紹,讓他們了解熟悉公司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計劃,了解整個組織的環境、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企業文化、績效評估制度,讓他們知道萬科公司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并讓他們認識將一起工作的同事等等, 幫助員工盡快完成角色轉化,找到團隊歸屬感。我們公司目前設置的入職培訓課程有: 《萬科發展史》、《物業發展公司簡介》、《物業管理基礎知識》、《有效溝通》、《團隊建設》、《萬科物業員工行為規范》、《職業道德》、《職員職務與行為準則》、《優質客戶服務》等。(附3:入職培訓規定例圖)
第四節 強化培訓
新員工的培訓從分配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正式拉開了大幕。培訓的職責已大部分轉移到各工作部門。在工作幾個月后(通常為二到三個月),新員工對企業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同,對崗位也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此時,對試用期內考核合格的員工有必要再進行集中專業訓練,以進一步領會公司理念,提高工作技能,盡快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強化培訓可以使員工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全面,最終目的是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不斷提到我們的服務品質。對于物業公司來說,《物業管理法規》、《客戶服務關系管理》、《投訴處理技巧》、《品質管理基礎知識》、《職業安全》、《物業管理糾紛的處理方法》、 《職業化培訓》、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物業法規之案例分析》等都是我們選用的課程(附4:強化培訓規定例圖)。
第五節 在職培訓
所謂在職培訓是指公司管理、監督人員在業務推行中,或者相關工作內容上,指導并培育員工的訓練方法, 是對在職員工進行實用型的定向培訓。主要是在日常中傳授文化基礎和各專業知識,培養一般工作技能。對不同部門而言,培訓的內容與側重點都會有所不同。在這個過程中,部門負責人和資深員工的作用不可忽視。人與人是有區別的,用統一的方式不可能培養出人才,培訓工作者要善于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培訓需求,積極引導,協助部門把員工培養成適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在萬科企業,除日常工作指導外,我們規定每月至少要舉行一次集中性的在職培訓。
5.1 實現在職培訓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觀在工作崗位上,教導員工如何有效地執行其工作。若需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及技能時,主管提供員工學習的管道及方法,一步步使員工能深入了解工作的技巧,并能自行操作工作。
第二階段:著重工作多樣化及多能力的訓練。訓練內容并非僅限于教授專門的知識、技能而已,還涵蓋了使員工經由親身體驗而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等所謂實踐性能力。
第三階段:協助員工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激勵的境地。培訓的基本在于使員工的意識匯集于組織目標的完成上,并形成實施的動機。
5.2 施行在職培訓的策略
1.領導階層的理解與認識
2.事先準備好推動在職培訓的環境和實行辦法,制定培訓手冊。
3.人力資源考核對于在職培訓的重視
>
4.重視實踐性的指導方法
5.設立明晰的培訓目標和要求,把握在職培訓的適當機會。
5.3 在職培訓的程序
步驟內容要點
第一步:員工自我申報培訓需求。
第二步: 培訓的準備工作1. 確定為了使受訓者能夠有效地、安全地、經濟地完成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 2. 準備好必要的工具、設備、原材料; 3. 安排好工作場所,使之與將來員工工作的工作場所相一致。
第三步:受訓者的準備1. 讓受訓者身心放松; 2. 明確受訓者對于工作要求已經知道的部分; 3. 使受訓者有興趣和愿望學習做這一工作。
第四步: 示范與發展1. 說明新知識和操作程序; 2. 慢速地、完整地、清晰地、而心地進行講解,每次只解釋一個要點; 3. 檢查學習效果,對受訓者提問,并對受訓者不清楚的地方進行重復; 4. 確保受訓者確實掌握了所學習的內容。
第五步: 實際演練1. 嘗試著讓受訓者進行實際操作; 2. 用為什么、怎樣、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這樣的問題對受訓者進行提問; 3. 觀察受訓者的操作,糾正錯誤,必要時重復指導內容; 4. 繼續上述過程,直到培訓者確認受訓者已經掌握了所學習的內容。
第六步: 鞏固階段1. 經常性檢查,確保受訓者掌握了要求的內容; 2. 逐漸減少監督的頻率和近身指導,直到受訓者能夠在正常的受訓條件下勝任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