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區環境規劃建設創新理念與思考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陳滄杰
一、我國住區規劃建設發展的進程及環境要素
1、發展過程概述
住宅建設代表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住宅是城市中數量最多的建筑類型,在整個城市中是配角,但卻對城市風貌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人民的居住水*映了國家與城市的發展程度。
.技術觀(工程)──社會觀
.住得下(生存)→住得好(生活)→環境需求:功能需求、審美需要。(以人為本)→“綠色生態”(以自然為本)──尊重、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生活態度。
2、住區環境構成要素
住區環境:
地形地貌的利用
植被的維護和保留
自然環境 水體的改造與應用
大氣的凈化
物化環境 建筑空間塑造
交通環境的組織
人工環境 綠色景觀環境設計
活動場地環境的布局
市政設施的完善
物業管理制度的建立
土地利用法規的控制
社會環境文化、教育設施的配置
人際交往空間的建設
交通和休閑設施的規范
建筑風格和傳統
居民參與意識的培育
人文環境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居住生活習慣的變革
文化禮儀與教育水平保持
經濟造價、環境質量評估
居民收入及支付能力
經濟環境 商業活力、文化背景程度
社區經濟建設
二、室外環境建設
1、住區舒適環境的要素
①空氣清新
②寧靜、沒有噪音
③豐富多樣的綠化
④親水、水環境
⑤街、路美麗而整潔
⑥有文化內涵:歷史文化、氛圍、人文氣息
⑦有步行休閑的場所與空間
⑧有游樂健身設施
“安靜”、“空氣”、“綠化”最為關注
2、室外環境建設的主要任務──完善住區生活環境的使用功能
①戶外活動要求
②觀賞功能
③生態與環保功能
──戶外活動需求:場所感、鄰里歸屬感
.健身場所
.少兒活動場所和設施
.文化活動場所和設施
.散步、納涼、交往場所
.便民商業、服務設施、醫療站、公廁
──觀賞功能:審美、視覺效果、心理感受
.景觀環境賞心悅目、恬靜、舒適
.要有文化內涵、要有親和力、地區特征、文脈、品位、杜絕粗制濫造
.避免抄襲,簡單克隆,缺少生活情趣
.多層次需求,文化背景,年齡,功能性
越貼近自然的環境、越能長久地適應居民的需要,功能性(休閑、交往、健身)應放在景觀環境的首位
──生態環保功能
.充分的綠量,減少人工構筑物
.喬、灌、花草、合適比例
.綠視率
.綠地率
3、需要提倡和完善的若干理念
①需求第一
.不增加購房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不增加不必要的物管費用
②因地制宜
自然親和力,與自然協調和諧,尊重山水地貌
花、草、樹、灌皆相宜,“綠色生態”
③就地取材
保護原有地貌、樹木、水系、地產建材利用
④景用結合
盡量減少只能單純作為觀賞的內容,孤立的景觀主題既不生態,也不實用。
⑤粗材細作
天然材料、樸實、精致、避免刻意追求高檔豪華。
4、規劃建設中應避免的幾種傾向
①綠地公園化,活動綠地觀賞化
.圍欄,告示,為綠化而綠化,可望不可及
.應強調人與環境互動、柔化、自然化
.避免環境藝術化,觀賞性提高,實用功能性降低
.植物造景可采用孤植、叢植、群植等,合理保持地形特征,允許無害動物生存。
②鋪地廣場化、公共空間簡單化
③小品城市化
設大尺度廣場、噴泉(多數情況下不噴),雕塑、亭樓不協調
④道路隨意化
.小區
.道路追求美感、無序、交叉口鋪地圖案化
⑤景觀鳥瞰化
重視模型效果,屋面裝飾構架繁瑣
不重視現實空間環境感受,不關注“近人尺度”“人性化”處理
⑥ 物業管理粗放化
.服務不到位,應樹立高質量管理能提高社區房產價值的觀念
.智能化管理,應注重硬件設備投入,更重要應抓軟件服務管理
.應提倡服務社會化、公共服務、專項服務、特色服務
.服務半徑250~300米,3~5分鐘步行距離
三、住宅設計趨勢
1、提倡綠色生態住宅,應體現一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健康的居住方式。摒棄純技術觀點,僅僅停留在高新技術的更新,熱衷于諸如人工造光,人為通風,人工制冷和供熱等技術的不斷進步,而輕視甚至拋棄農業文明時期人類利用自然光、熱、通風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肯定是誤入歧途。
2、強調住宅外觀與周圍自然環境協調性。
3、注重房屋外觀設計和內部設計的連貫性。
4、強調住宅外觀設計具有鮮明的“主題”。
5、住宅局部設計與住宅前部設計同等重要。
6、低價位住宅的室內裝飾和建筑材料也需講究。
7、室內自然空間設計更加注重舒適而不僅是好看,意味著有特色的室內裝飾和更多的生活空間。
四、住宅建設應避免和注重解決的問題
1、樓盤設計概念化
風格歐美化,“美式”“歐式”“小區E化”
“Town House” “SOHO”等
實際上建成后難以達到要求,照搬國外理念,不中不西,立面繁瑣化,色彩過分,今天標新立異,若干年后會“礙眼”。
2、平面布局,體型隨意化
.弧形組合單體:墻面不平行,邊角難以利用,設置雙墻。
.“三明”凹凸又多又深:浪費土地,視線干擾。
3、錯層濫用化
追求室內空間層次感,錯層從低層──高層轉換。
“左錯右錯”,“前錯后錯”,“二室一廳”走道上設踏步,高低錯落不安全,結構不合理。
4、生活陽臺房間化
“陽臺大而不當”,封閉后影響采光,雜物堆放,尺度不當,陽光、空氣的自然調節功能下降。
5、設計貴族化
.大戶型:1居室80~90m2,二居室110~120m2,不實用。
.裝修賓館化:應提倡實用、經濟、個性化,“簡約主義”。
6、儲存空間不足
一戶只有一個壁廚,或一個儲藏室。
應考慮每個房間,過道設置壁櫥,要考慮布局多樣性、巧妙性。
7、晾曬空間兩難
晾衣架影響整體美觀,家家主陽臺“萬國旗”飄揚,客廳功能受影響,可考慮安排與主陽臺分離的相對隱蔽的專用晾曬空間。
8、園藝空間忽略
缺少專用的家庭園藝空間,陽臺擺放──雜亂、擱板放置花盆不安全,有干擾。
9、機動空間匱乏
“*+1”式戶(即在每戶的常規房間外,增加小面積功能的機動空間)體現能適應不同家庭或同一家庭的不同生活階段對空間的不同使用需求。既可以作為保姆房,臨時客房,小書房,健身房,雜物間等,面積不大功能大,強化居家的功能。
10、組合戶型罕見
可分可合戶型款式。既可一分為二,又可合二為一。
一般是“一房”與“二房”的組合。業主可自用、出租、父母住,子女分戶等??捎行岣咦》康氖褂眯屎褪褂脙r值,體現不動產具有的使用與投資的雙重功能。
篇2:住宅項目環境規劃藝術風格提示
住宅項目環境規劃及藝術風格提示
一、項目總體環境規劃及藝術風格構思
建筑和園林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有個性的情感訴求方式。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種建筑風格包括中式園林和各種西式園林撲面而來,雨后春筍般亮相于大江南北。但真正能把其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卻少之又少。而把園林建設成一個用美夢紡織成的地方,風景雋永發畫,處處充滿藝術的驚艷,舒服得邊骨頭都想放假,空氣里飄浮的都理悠閑、恬靜、優雅的因子,到過這后,連心都找到了停泊靠邊岸的地方。這正是我們要為昆明人帶來的"庭院水景"園林。
此外,采用"庭院式水景"園林,也有著深刻的市場背景。一方面,由于城市中心化的突飛猛進,由于人口聚集和商品化突然加速,城市中央區域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現代綜合癥,環境惡化、交通擁擠等都讓城市人心浮氣躁;另一方面,現代化是一把"雙刃劍",它讓城市人享受便利、舒適,也令城市人產生隔閡、壓力,令傳統、樸素、本真似水逝去,城市人在思索:我們究竟在追求一種什么樣的居住方式?我們真的能像海德格爾說的那樣"詩意地居住"嗎?城市人渴求回歸--對自然自由生存狀態的回歸。
本項目正是針對現代城市人對這種生活和生存狀態的渴望,將對人性的尊重予以極致傾情的演繹。在豐富多彩的世界居住文化長廊里,庭院水景園林居住文化堪稱其中的經典篇章。
1、對地塊內現有的樓房的環境規劃
由于項目所處地段內已有三棟建好的樓房,并且都有住戶,其生活通道和未來小區的主道是同一條路,由于這幾棟樓沒辦法和本項目隔離,這就對項目的自身形象有一個很大的影響。為了把這種影響降至最低點,我公司建議在這幾棟樓的外面,臨近主道部分建一排綠色的有通透感的籬笆,在籬笆上種上類似爬山虎類的綠色植物,這樣即可以把舊樓和本項目有機的分離開,又增大了綠化,并使主道兩邊充滿綠色,使之成為了一條生態的通道。
2、主題園林
針對本項目的特點和目標消費群的生活形態,項目的中心花園在有限的空間必須創造出更具有層次感、植被豐富、園林景點具有鮮明的個性。結合昆明氣候以及特征,項目的園林設定為:
夏威夷風情互動園林
夏威夷,一個夢想者的勝地。她不僅僅是旅游的勝地,而且是地球上地理環境種類最豐富,最具有特色景色。在夏威夷,高山、河流、山谷、瀑布、溪流、海灘、叢林、熱帶植被等等構成了一道景色奇特的環境鏈接。正是由于夏威夷先天的優越條件和迷人的景色,全世界各地來到這里的在充分享受一種美麗景色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受優越環境帶來的浪漫的氛圍,享受內心的一種超然的心境。
項目的園林以"夏威夷風情"為主題,更多考慮園林整體的植被的豐富、層次感,集多樣的的植被、溪流、瀑布、人造沙灘于一體。同時,巧妙融入"泛會所"的各種休閑設施,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夠享受"夏威夷"的美麗風光,感受一種具有情調的社區氛圍,真正享受居住的樂趣。
3、開放式的中庭造景
小區采用"大社區、小組團"式布局,將主要的景觀如花架、小品等置于一個共享的社區空間內,營造主題水景如:"水的故事"等。同時,每一個獨立的組團又有相對獨立的庭院景觀。讓盡可能多的住戶能欣賞到園景。
4、全方位造景
將景觀滲透到小區各個角落,如架空層,拐角處,圍墻外側,窗臺等處,以環境突破原有的空間限制。各景區之間亦有聯結,以便增強整體感。
5、園林、景觀的過渡與滲透
項目的園林、景觀是昆明自然景觀的延伸,在小區內經過豐富的內涵賦予后形成一個個獨立而又有聯系的景觀統一體,在保持環境規劃和景觀設計有較強的獨立性。
二、項目各組團環境概念設計
總體思路及規則、功能分區
在項目的各個組團中,在強調景觀的同時,必須引入"泛會所"的概念--社區就是會所充分挖掘會所功能,將會所設施散步于庭院、架空層、空中花園等處。小區景觀與健康休閑設施相融合,"會所"無處不在。更強調開放、參與、增強鄰里之間的溝通。
1、平緩溫柔的地形
本項目為溫柔平緩的地形。項目中心花園和中央部分的形成項目的象征識別物,使來訪者在入口處時,心中產生好奇或征服的心理,并在走至象征識別物賞景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由融入到這片生態、自然的環境中。
2、表現水力蝕雕形成的風景
水景是項目重要的主題。山中秘密涌出的泉水,在流程中水量逐漸增加,最后流入象征大海的湖面,訴說水一生的故事,并引入與水有關的風景名勝都在水的故事中展開。通過有關與水故事的巧妙銜接,賦予水景的生命與活力,體現項目的水文化和審美價值。
3、綠化的巧妙過渡
亞熱帶花木導入植栽計劃成為項目立體綠化的指針,在住戶有花園走過鋪設的彎曲休閑小路,路邊種植四季花卉,并伴隨變曲的水體到達住宅大堂。在花園到居住空間,設置通透的門廳,成為住戶與花園的銜接點,讓自然的綠色滲透到居住空間。
4、共享空間設計
在項目營造全方位立體化綠化的同時,透過景觀元素的提供與空間使用單元的結合,創造出一個有藝術文化、個性化、共同活動性的符合居民需求的機能性空間。
空間意境--一個收四時之爛縵的人文庭園
"春日綽約、夏日清朗、秋日凄楚、冬日又蓄勢待發",配合四時節令、氣候與季節植物,項目需要構筑一個與大自然運行相映照的人文庭園。注重細部調整園景襯托四時變化、規劃賞心悅目的季節性游園活動,在與氣候的真實存在感,感受四時之爛縵。
大地由土石草木解讀,文化則以人的存在形態來解讀,在這期待21世紀里,項目提出另一方向的生命思考。在您想走出汲汲營營環境的同時,邀請您走入一個可"閑閑即景,寂寂探春"的空間。
例:森林童話迷宮
"森林童話迷宮"之構想系利用人工林矩陣排列植樹的特性,規劃建設而成的一矩陣式的森林迷宮,并賦予迷宮具有一吸引游烙,尤其是小朋友游客的主題,于是便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編入迷宮的游戲規劃中。
3、水景及景觀布局
主題水景
水作為一種元素可以融入到任何風格的園林和環境設計之中。水元素的運用有多種形式,巧妙地運用"中央流水"、"中央水景廣場"、"疊泉瀑布"、"霧噴泉廣場"以及"兒童涉水園"等景觀就頗具代表性。
公共廣場式
無論是健康主題還是異國風情,更不要說各式各樣的親水園林,一個不變的真理是:社區需要一個居民共享的空間,而水往往可以成為這個空間的"點睛之筆"。大型噴泉與廣場恰到好處地結合,可以為居民提供一個休憩與交流的輕松環
境。4、社區水系的構成
專門為小區設計的園林水景更容易與社區協調、與人親近。畢竟環境不單是用來看的,更是用來享受的,而融于小區環境設計中水景既是景觀,又是園區休憩空間的必要補充。在注重單個水景的設計的同時,需要的不僅僅是單個景觀的存在,而是將社區的水景有機的建立一種關聯,不單有一條彎彎的小河,而是社區的一種整體水系,使水景能夠融入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中,。
5、公用設施的設計提示
公用設施設計原則:
1、造出一流的活動性空間:利用廣場、步道串連各個空間。
2、活的空間區隔:以簡單的幾何造型、花臺、鋪面變化和植栽綠化的方式,塑造出不同機能的活動空間??紤]到人的使用行為:提供多樣的社區性休閑場所。整體設計上均考慮其安全性,如游泳池岸的警示地磚,并注意人的盡度應用于設施設計之中,如花臺高度、休憩座椅等。
6、首層架空
項目U形首層第一個單元(靠近車道)作架空,用來做住戶的休閑地方,使小溪流水貫穿其間,栽植花木,設置桌椅,以小景為點綴,與中庭園林景觀相呼應,其主要的優點體現在:
增加生活配套
擴大住戶的休閑空間
增強了住宅的采光、通風效果
架空層休閑設施考慮:
在架空層設置乒乓球臺,供業主空余時間鍛煉身體。
布置石桌、石凳,為業主提供下棋,聊天的出處。
三、項目公共建筑設定及環境設計
項目需要有較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體系。小區應擁有超市、菜場、美容等生活配套設施,有會所、托幼、體育、書店、網吧等文化性配套設施,有醫療、生活健康保養設施所組成的生命保養設施體系。
1、主入口環境設計
項目的主入口處利用退縮空間處理手法,留設廣場空間,同時利用廣場鋪面、雕塑及大門警衛室整體設計塑造入口空間意象。
2、燈光、背景概念設計
作為生態、水景園林社區,因而在燈光選用上必須考究,除了小區公共建筑的燈光外,小區的水景的燈光顯得更加重要。讓小區白天與夜晚的水文化氛圍更有另一種情調和品位。
小區的內部背景音樂系統,樂曲選用著名的中外名曲為主,讓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
3、項目環境概念總體設想
可以想象,你將在項目??梢钥吹降木跋笫牵簛磉@里的朋友忙著找景拍照,大人們高聲談論著未竟的都市點滴,小朋友肆無忌憚地擾動自然的安息;但總也會發現有小朋友指指點點訴說著眼前他們所了解的自然奧秘,或者有個朋友已經找好位置同擁大自然的氣息酣然入睡,使我們對未來既是擔心又是滿懷希望。面對外界景觀,有多少土地開發業者蒙著眼睛大興土木,移植那與本土體系不符的舶來品、而不尊重與破壞自然景觀的結果,隔斷的不只是這一代與自然為友的基本權利,更是斷絕下一代與這塊土地的文化臍帶。因此生活在這里,我們要的是一個摹擬的假象還是一個可以深耕內心的真實生活世界。
四、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是提升整個小區的重要指標?,F在,大眾化、普遍的服務已遠不能滿足現代家庭的需求,必須將傳統的"物業管理"向深層次的"服務"過渡,以私人化、個性化、完善的服務,徹底讓業主從生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從容享受悠閑的生活。
項目的物業服務包括兩個部分:
1、規劃化、標準的物業服務體系,保證業主日常生活的高度舒適。
2、私人化、個性化的物業服務體系。需要設立業主服務中心,開通24小時設立"一線通"呼叫服務措施業主與住客服務中心設置熱線電話,24小時全天候提供服務。全面提升物業服務的質量,形成良好口碑的傳播。
篇3:上林湖生態環境規劃設計
上林湖生態環境規劃設計
清源·上林湖山水地形
清源·上林湖地居銀湖上風上水之地,陽坡柔谷,暗溪明湖,山水呼應,對景成色。
山與谷:清源·上林湖連依午潮山系,三面環山,南山為景,西山為屏,北山為枕。原始地貌自然起伏形成山麓、山谷、山坡,谷中有坡,坡上連谷,為銀湖罕見的自然山景。
湖與池:清源·上林湖基地含山藏水,山溪縱橫,澗泉遍布,池湖相應。西擁5萬方水面的上林湖,東有傳奇逸事的七星池,自然天成之水源清澈純凈,石上流水之清音輕暢悅耳。
清源·上林湖草木植被
樹是年華開始的記憶,清源·上林湖山林蔥郁,花草斑斕,風景秀麗,步入其間,一幅獨具田園風情的水彩畫鋪展而來。千年銀杏,百年香樟,梓樹,修竹,蘆葦,茶園……猶如一個珍藏在銀湖的自然博物館。
無可比擬的原生態環境,使這片土地生靈紛繁,綺麗動人。區內白鷺成群,飛鳥靈越,夏蛙鳴田,秋蟬叫蟄。清晨有小鳥輕鳴喚醒,夜了有蛐蛐低吟伴睡,置身其間,晃若回到"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田園意境。
清源·上林湖生態氣質
清源·上林湖身居銀湖腹地,山水相繞,山林相環,和風麗日,和境悠生。
光:清源·上林湖東面向陽出口,谷內坡地由東南向西北自然緩抬,視野開闊,日照充分,徜徉薄云華日之下,領略光影散落大地的壯麗和諧。
水:清源·上林湖南山北坡,東池西湖,風生水,水藏氣,豐富的植被與原生的地質,孕育著天然純凈水源,將靈魂凈化為圣潔的明鏡臺。
氣:清源·上林湖基地千傾森林氧吧涵養無限清新空氣,溫潤的泥土芬芳,沁心的山間花香,風起而塵不揚,讓人沉醉在久違的深呼吸中。
聲:清源·上林湖后退九龍大道700米景觀林蔭道,避去車流人聲,同時幽處山谷,靜謐恬隱,超凡脫俗,似銀湖境內的桃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