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居住小區管線工程綜合重要性工作內容

6720

  居住小區管線工程綜合的重要性與工作內容

  城市管線工程綜合,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城市管線工程種類很多,各有其一定的技術要求,一般都分別由專業單位設計或施工,如何使這些管線工程在空間的安排上,在建造的時間上,很好的配合而不發生矛盾,需要城市規劃部門,加以全面的綜合解決。城市管線工程綜合的工作內容,簡言之就是搜集城市規劃地區各單項工程的現狀資料、規劃的設計資料,加以綜合分析研究,解決它們之間在規劃設計中的矛盾。管線工程綜合的任務是分析現狀和規劃的各類管線工程資料,發現并解決它們相互之間以及與道路、鐵路、建筑設施之間在平面、立面位置與相互交叉布置時存在的矛盾,作出綜合調整規劃設計,使它們各得其所,以指導和修正各類工程管線的設計。

  管線工程的分類

  城市管線工程,按其性質用途一般可分為下列幾類:1.給水管道,包括工業給水、生活給水、消防給水。2.排水管道,包括污水(有時工業與民用分開),雨水管道。3.電力線,包括高壓線路、電車用電線路等。4.電信線、包括電話、電報、廣播電線路等。5.熱力管道,包括熱水、蒸汽管道。6.燃氣管道,煤氣管道等。在工業區和工廠內部還有一些其它的管道,如氧氣、乙炔、液化燃料管道、排灰、排渣管道,化工專用管道等。按敷設形成,一般可分為架空架設、及地下埋設兩大類。大部分管線埋設地下;電力及電信線大部分架空,也有的電纜埋設地下。地下管線還可以分為深埋及淺埋兩種,它與氣候、冰凍線深度有關。覆土大于1.5米者為深埋,如給排水管及濕煤氣管。按輸送方式可分為壓力管道,給水、煤氣、灰渣多為壓力輸送;污水、雨水多為自流輸送,后者受地形及標高的制約。

  管線工程綜合布置的原則

  1.區界、道路管線的位置都要采用統一的城市坐標系統及標高系統。小區內的管線也可以采用自己定出的座標系統,但小區界、管線進出口應與城市管線的座標一致。

  2.安排管線位置時,應考慮到發展的需要,應當為可能建設的管線預留用地范圍。

  3.盡量使管線線路短捷,縮短管線以節約投資,但應注意管線盡量埋在城市道路或小區內道路紅線以內,不要亂穿空地,造成以后對其他設施修建的不利。

  4.管線應盡量在道路紅線內埋設,也要避免過分集中在交通頻繁的城市干道下面埋設,以免施工及搶修時,開挖路面或影響城市干道。5.埋設在城市道路下面的管線,一般應和道路中心線(或建筑線)平行,同一管線不宜從道路一側轉到另一側,以免多占地和增加與其他管線的交叉。

  6.在道路橫斷面中安排管線時,首先應考慮在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下面,其次將那些檢修次數少的管線布置在機動車道下面,也可以預先規定,哪些管線在道路中心線的左側,哪些在右側。

  7.各種管線由道路線向道路中心線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要根據管線的性質、埋設深度等決定,可燃、易燃及損壞時對建筑物有危害的管道,應該離建筑物遠一些,埋設深度大的也要遠一些。

  8.在綜合時,應盡量使交叉口的管線交叉點越少越好,可減少交叉點標高的矛盾。沿鐵路的管線應盡量平行,如交叉時,盡可能直角相交。

  9.管線沖突時,要按具體情況處理,一般是:(1)還沒修建的管線讓已建成的管線;2)臨時管線讓永久管線;(3)小管道讓大管道;(4)壓力管道讓重力自流管道;(5)可彎曲的管線讓不易彎曲的管線。

  10.可燃易燃管道一般不允許在交通橋梁上跨越,如果需要敷設,應符合有關的技術規定。管線如跨越通航河流時,不論架空或在河道下通過,均需符合航運部門的規定。

  11.電力線路與電信線路,通常不合桿架設;特殊情況時,應經有關部門同意,并采取技術措施。高壓輸電與電信線平行架設時,要考慮干擾的影響。

  12.管線之間,管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間距,要滿足技術、衛生、安全等要求,還要符合備戰的要求。管線與地下人防通道要在規劃中互相協調配合。

  13.要充分利用現狀管線,不要輕易廢棄及拆遷現狀管線,基建施工的臨時管線盡可能與永久管線結合起來。

  管線工程綜合的編制內容

  規劃綜合和初步設計綜合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在規劃綜合階段,一般要編制管線工程綜合規劃示意圖,及道路橫斷面示意圖。

  1.管線工程綜合規劃示意圖,圖紙的比例尺應與城市總體規劃圖的比例相同,可以用透明紙打出坐標方格網蒙在總圖上,將道路網、建筑等位置描上,并用座標標明。根據現狀資料,將各種管線繪入圖中,然后把規劃設計的管線平面布置分別用鉛筆按坐標位置畫在圖上,這樣就可以從圖上的各種現有的、規劃的管線位置發現矛盾,然后按照前述的管網布置的原則,提出調整意見,并建議改變某些管線的線路,以免各種管線在某條路上過分集中。將這些問題解決后,可以上墨繪制正圖。

  2.道路橫斷面示意圖,圖紙比例尺可采用1/200,應標明道路橫斷面上各組成部分的尺寸,現狀及規劃的各種管線在橫斷面上的位置,參照前述的管網布置原則,及各種管線平面距離及垂直間距的規范和指標,進行檢查核對及調整。道路橫斷面上應畫上行道樹,檢查樹冠與架空線間及樹根與地下管線有無矛盾。管線工程綜合規劃示意圖與道路橫斷面圖是同時進行的,要互相修訂。由于管線過分集中于某一條路,在橫斷面上安排不下,可以對管線平面布置提出修改意見。由于道路管線布置的需要,應在綜合規劃示意圖上注明每條道路的編號。

  管線綜合圖的內容與表達

  管線工程綜合圖一般包括管線工程綜合設計平面圖和道路管線布置橫斷面圖。

  1.管線工程綜合設計平面圖。管線工程綜合設計平面圖的比例為1:500或1:1000。圖中內容包括建筑、道路、各類管線在平面上的位置、管徑或管溝尺寸、排水管坡向、管線起訖點及轉折點的標高、座標、管線交叉點上下兩管管底標高和凈距。各類管線在平面圖中可以用不同的線條圖例或者用各管線拼音的第一字母表示,管徑可直接注在線上。管線交叉點標高通常有三種表達方法,根據管線復雜程度及實際應用需要決定采用哪一種,以簡單明了,繪制、使用方便為佳。

 ?。?)在管線綜合平面圖上將各道路交叉口和管線交叉點分別編號。然后按編號順序列出各交叉點的管線垂距表。凡各類管線原規劃在交叉點發生矛盾者,均可在附注中標明,并將綜合后修正的數據填入表中。此方法雖然詳盡,但圖表分開使用不能一目了然。

 ?。?)直接在管線綜合平面圖上的管線交叉點處畫垂距簡表,簡表內容包括交叉點上、下管名稱、管徑、管底標高、凈距、地面標高及座標。此法使用方便,但交叉點多時,往往圖上很擠或畫不下垂距表。

 ?。?)將管線交叉點的上、下管線名稱及相鄰外壁(即上管底及下管頂)的標高用線引在管線綜合平面圖上。此法繪制簡便,使用靈活,但不標明管底標高。

  2.道路管線布置橫斷面圖。道路管線布置橫斷面圖常用比例1:200,圖上表明:道路各組成部分

及其寬度,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分車帶、綠化帶,現狀及規劃的管線在平面和豎向上的位置,橫斷面應標明路名、路段。

篇2:錦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

錦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的管理,適應我市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的管理。
本辦法所稱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是指城市新建、擴建、改建的各類地下管線工程,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工業等地下管線工程。
第三條 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我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工作。
市城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本市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等具體工作,業務上受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第四條 建設單位在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到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查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線工程檔案,取得該施工地段地下管線現狀資料,同時(來自:www.zonexcapitaltr.com)與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簽定《報送工程竣工檔案責任書》 。
建設單位在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向規劃主管部門報送地下管線現狀資料。
第五條 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進行挖掘、爆破、鉆探等地下施工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當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線現狀資料;施工中發現未建檔的管線,應當及時通過建設單位向建設主管部門或者規劃主管部門報告。
建設主管部門或者規劃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查明未建檔的管線性質、權屬,責令地下管線產權單位測定其坐標、標高及走向,地下管線產權單位應當及時將測量的材料向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報送。
第六條 地下管線工程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測量單位,按照《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

篇3:萍鄉市城市管線工程管理辦法(2014年)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政府令第69號

  《萍鄉市城市管線工程管理辦法》已經20**年2月14日召開的市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即日起施行。

  市 長

  20**年3月10日

  萍鄉市城市管線工程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管線工程管理,規范城市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行為,綜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確保城市管線安全運行,促進城市建設有序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江西省城鄉規劃條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管線工程,是指建設于地上或者地下的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照明、廣播電視、交通信號、公共監控視頻等市政管線工程及其附屬設施,工業管線以及綜合管溝工程。

  第三條 本市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改建和擴建各類地上、地下管線工程及相關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管線管理應當遵循科學規劃、統籌建設、協調管理、資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

  第五條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工程的規劃審批管理,組織開工前定線和竣工測量,管線信息綜合和監督管理。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線工程的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并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管線工程道路開挖許可,管線建設和維護的監督管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管線工程施工作業交通安全監督管理。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管線工程及管線信息管理的相關工作。

  管線權屬單位負責管線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第六條 管線占用的地下空間資源屬國家所有,依法逐步實行管線空間資源的有償、有期限的使用。地下管線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應當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開發,以滿足發展需求。

  第七條 綜合管溝建設可利用政府投資、社會集資、吸納民資等融資方式,遵循“誰投資、誰受益、誰維護”的原則,允許建設單位自營或者依法進行轉讓、租賃。

  第八條 鼓勵和支持采用綜合管溝、非開挖工藝等先進技術進行管線建設,所有弱電管線均須入地建設。確需采取架空方式建設的管線,應在規劃的市政專用走廊中架設,現有架空線路應當按照計劃或配合城市道路提質改造、舊城改造、地塊開發等逐步改造入地。

  第二章 規劃管理

  第九條 管線建設應當服從城市規劃和信息的集中統一管理,遵循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科學管理的原則。

  第十條 供水、污水、雨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照明、廣播電視、交通信號、公共監控視頻、工業等管線工程的行業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城市管線專項規劃,經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城市管線規劃一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應當組織論證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依據已經依法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管線專項規劃要求,對各類管線工程及其附屬設施作出綜合安排,作為管線工程設計的依據。

  與城市道路同步實施的管線工程,道路建設單位在組織編制道路工程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同時,一并編制管線工程修建性詳細規劃。道路建設單位應當會同管線建設單位進行管線綜合規劃設計,作為管線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第十一條 新建、改建、擴建橋梁和隧道,應當根據規劃要求,預留管線通過的位置。管線在橋梁上和隧道內通過的,應當符合有關的技術規范,確保橋梁和隧道的安全以及正常的維修、養護,并不得影響市容。

  第十二條 依附于道路的各種地下管線原則上應當與道路同步建設。確無條件同步建設的,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預留地下管線管位。不依附于道路的地下管線應當分別納入相關項目建設規劃,配套建設。

  第十三條 管線工程需穿越城市道路、公路、鐵路、河道、綠(林)地,或者涉及消防安全、凈空控制、樹木保護、現有建筑物安全和居民利益的,管線建設單位應當征求相關單位或者個人的意見,協商采取相應的防護或者安全措施;涉及法定許可或者審批事項的,應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四條 地下管線工程的建設在規劃上產生交叉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壓力管線讓重力自流管線;

  (二)可彎曲管線讓不易彎曲管線;

  (三)分支管線讓主干管線;

  (四)小管徑管線讓大管徑管線;

  (五)臨時性管線避讓永久性管線。

  第十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管線工程時,管線建設單位應當持有關批準文件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受理后在十個工作日內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與道路同步建設的管線工程,可以與道路工程一并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需要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一年內取得施工許可證;期滿需要延續的,應當在期限屆滿三十日前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可以延續一次,期限不得超過一年。在規定的期限內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未獲得延續批準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失效。

  第十六條 管線建設單位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江西省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二)有關建設項目批準(核準、備案)文件;

  (三)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設計的管線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及其電子文檔;

  (四)具有相應資質的測繪單位提供的地下管線現狀圖;

  (五)依據審定的設計方案出具的市政工程平面布置圖(帶坐標標注)、橫斷、縱斷面圖、管線綜合圖、節點大樣圖;

  (六)涉及橋梁、公路等的管線工程,提供相關部門的意見或與有關單位的協議書;

  (七)管線穿越其它用地,相關用地單位出具的同意材料;

  (八)規劃條件中規定需要報審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條 管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要求和核準的設計文件進行管線工程建設,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批的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十八條 管線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審批的要求進行現場放線,并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驗線,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接到書面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到現場進行驗線,經驗線合格后,方可施工。

  第十九條 管線工程竣工后,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接到書面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依申請內容對管線工程是否符合規劃條件予以核實。經核實符合規劃條件的,應當出具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合格意見單;不符合規劃條件的,應當書面要求建設單位進行整改。未經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

  第三章 建設管理

  第二十條 管線工程施工前,建設單位應按規定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受理后在十個工作日內核發施工許可證。與道路同步建設的管線工程,可以與道路工程一并辦理施工許可證。

  第二十一條 管線建設單位申請施工許可證,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了相關監管手續;

  (三)施工場地已經基本具備施工條件,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

  (四)已經確定施工企業,且施工企業具備相應資質;

  (五)按照規定應該組織招標的,已經組織招標;

  (六)具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

  (七)需挖掘道路施工的已取得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

  第二十二條 管線建設單位應當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建設單位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

  (二)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規劃、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

  (四)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五)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三條 管線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或者開挖道路的,建設單位應當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按照有關規定到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城市道路占用、開挖審批手續;需要占用公路、綠地、河道等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到有關主管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在受理建設單位的申請后,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核發有關審批手續。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內,原則上不得開挖敷設地下管線。因特殊情況需要開挖敷設地下管線的,按有關規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五條 施工過程中,管線工程建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現場應當使用統一規范的圍欄,設置醒目告示牌和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監護。

  (二)應當按照批準的位置、范圍、管徑、材質、時間段和有關要求組織施工。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開挖、鋪設、回填。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文明操作,規范作業。

  (三)地下管線建設工程中,敷設非金屬地下管線應當同步布設管線示蹤線或其他可檢測到的設備,以非開挖方式敷設地下管線應當在地面設置永久性標識。

  第二十六條 規劃、建設、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管線工程的監督管理,保障合法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管線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清理現場,恢復原狀,并在十天內通知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或園林、交通等相關部門檢查驗收。

  第四章 維護與信息管理

  第二十七條 管線權屬單位應加強管線的維護管理,保障管線安全運行:

  (一)管線運行維護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

  (二)建立管線巡查記錄,記錄內容應有巡查時間、地點(范圍)、發現問題與處理措施、上報記錄等。

  (三)編制實施管線年度維修和改造計劃,定期排查和消除管線安全隱患,并接受相關專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加強日常維護,保護地下管線檢查井井蓋完好。發現丟失或損壞,應當立即補裝、更換或維修。

  第二十八條 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制定管線事故搶修預案,落實搶修機械、設備、物資、人員等。管線發生事故應當按照本市管線搶修預案和專業搶修預案組織實施。管線搶險排危等特殊情況,可以先行施工,做好記錄,同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應在二十四小時內(非工作日順延)補辦批準手續。相關單位、部門和個人應當積極配合搶修,不得阻礙、干擾。

  第二十九條 管線權屬單位不得擅自遷移、變更或者廢棄管線。確需遷移、變更或者廢棄的,必須經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廢棄的管線應當拆除,不能拆除的管線應當將管道及其檢查井封填。

  第三十條 在管線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壓占管線進行建設;

  (二)擅自開挖、勘探;

  (三)損壞、占用、挪動管線構筑物和其他相關附屬設施;

  (四)擅自移動、覆蓋、涂改、拆除、損壞管線設施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走向示意標志;

  (五)傾倒污水、排放腐蝕性液體、氣體;

  (六)堆放易燃、易爆、有腐蝕性的物質;

  (七)擅自接駁管線;

  (八)其他危及管線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管線信息管理,建立管線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并負責做好全市規劃區內管線信息的收集、整理入庫、維護、利用和更新工作;各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建立各自的子信息系統,并通過信息系統共享的數據接口,及時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匯交信息,以保障管線信息的現實性和準確性。

  第三十二條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進行管線綜合探測,并結合各管線權屬單位上報信息,及時將管線探測資料、竣工資料和補繪資料等信息輸入系統,實行動態更新管理。

  第三十三條 對新建、改建、擴建的管線工程,各管線權屬(建設)單位應在竣工驗收合格后六個月內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竣工驗收資料。

  第三十四條 涉及管線信息的單位,應當建立保密制度,制定獲取、登記、使用、審批、銷毀管線信息等規定。

  儲存管線信息的庫存及設施應當符合保密要求,存儲、處理、傳遞管線信息應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執行。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要求進行管線建設的,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第三十七條 管線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擅自施工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改正,對于不符合開工條件的,責令停止施工,并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分別處以罰款。法律、法規有幅度規定的從其規定。無幅度規定的,有違法所得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未經批準擅自挖掘占用城市道路,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兩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九條 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后六個月內未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管線竣工驗收資料的,由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報,逾期不補報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內未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備案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管線建設和管理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有關機關依法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各縣管線管理工作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