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社區矯正制度

5107

  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一、領導小組例會制度

  1、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應分別建立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例會,每年不小于一次,遇有重大事宜隨時召開。

  2、例會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聽取有關部門工作匯報,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在會前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確定議題。做好會議記錄,將有關決定事宜整理存檔。并負責決定事宜的督促落實。

  4、社區矯正領導小組成員,聯絡員應按時到會,遇有特殊情況不能到會的,應提前請假,并指派他人參加。

  二、請示報告制度

  1、各級社區矯正組織對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緊急情況,應在報告同級領導小組的同時,向上一級社區矯正組織報告;遇到超越現行規定的事項,必須報上級社區矯正組織批準后方可實施。

  2、各級社區矯正組織對下一級社區矯正組織的請示報告事項,應及時予以答復;超越職權范圍的,應向上一級社區矯正組織請示。

  三、學習培訓制度

  1、社區矯正組織應加強對社會矯正工作者的培訓,全面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水平,培訓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講求實效的原則。

  2、培訓內容包括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學習培訓可采取集中、以會帶訓,參觀考核等多種形式。

  3、培訓工作由各級社區矯正培訓組織分級實施。社區矯正工作者每年接受培訓的時間不少于40學時,培訓情況作為社區矯正工作者年度考核的依據。

  四、信息宣傳制度

  1、信息宣傳要嚴格遵守政法工作宣傳的有關規定,以正面宣傳為主,客觀真實,注重社會效力。

  2、信息宣傳應主要反映社區矯正工作進展情況,具有推廣借鑒價值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跡有關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活動等內容。

  3、社區矯正組織對矯正對象的宣傳報道應征得本人同意,依法維護其合同權益,宣傳報道的有關內容未經批準,不得上網。

  4、宣傳工作應注意保密。內部文件、資料不得擅自公開,違反規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監督制度

  1、社區矯正工作監督主要有法律監督、矯正組織內部監督、社區監督等形式。

  2、檢察機關予以對社區矯正工作予以監督,發現矯正工作中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3、矯正對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矯正組織未按法律規定的刑罰內容執行刑罰的,矯正對象有權向當地檢察機關檢舉反映,向上級司法機關提出申訴。

  4、上級社區矯正組織應定期檢查、指導、監督下級社區矯正組織的工作,同級社區矯正組織內部應加強相互監督,發現有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的,督促其改正。

  5、社區矯正組織應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開其職責范圍、工作程序、有關制度等,接受社會監督。

  6、社會矯正組織可從有關部門、知名人士、離退人員和矯正對象親屬等聘請執法監督員。

  7、社區矯正組織應及時處理矯正對象或群眾舉報、投訴,并反饋處理結果。

  8、舉報、投訴和處理結果應登記歸檔,并報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六、檔案管理制度

  1、基層社區矯正組織應按照規定建立矯正對象檔案和矯正工作檔案。矯正對象檔案要一人一檔,單獨立卷,指定專人保管。有條件的司法所可對檔案實行微機化管理。

  2、矯正對象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1)矯正對象的判決書、裁定書、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假釋證明書、執行通知書;

  (2)矯正對象情況登記表;

  (3)矯正對象階段考核材料;

  (4)矯正對象獎懲情況登記表和相關材料;

  (5)矯正對象思想匯報;

  (6)矯正對象參加矯正活動的材料;

  (7)協助監www.zonexcapitaltr.com督管理協議書;

  (8)依法解除監督管理和社區矯正期滿通知書;

  (9)其他應當存檔的材料。

  3、矯正工作檔案包括社區矯正工作機構、組成人員、工作計劃、工作進展情況及其他重要資料。

  七、社會志愿者聘用制度

  1、基層社區矯正組織應建立社會志愿者隊伍,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擁護憲法,遵守法律,

  品行端正;

  (2)熱心社區矯正工作;

  (3)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

  社會志愿者主要從專家學者、知名人士、離退休干部、村(居)委會人員、矯正對象的近親屬和原所在單位人員中聘用。

  2、自愿參與和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矯正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鄉鎮)司法所報名,符合條件的,由司法所報請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聘書。

  3、社區志愿者主要從事以下工作

  (1)參與制定矯正對象矯正方案;

  (2)為矯正對象提供法律及心理咨詢;

  (3)與矯正對象結成對子,幫助教育矯正對象;

  (4)對社區矯正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5)承辦社區矯正組織指派的其他工作。

  4、街道(鄉鎮)司法所負責本轄區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的聯絡和活動。

篇2:社區矯正制度

  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一、領導小組例會制度

  1、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應分別建立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例會,每年不小于一次,遇有重大事宜隨時召開。

  2、例會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聽取有關部門工作匯報,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在會前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確定議題。做好會議記錄,將有關決定事宜整理存檔。并負責決定事宜的督促落實。

  4、社區矯正領導小組成員,聯絡員應按時到會,遇有特殊情況不能到會的,應提前請假,并指派他人參加。

  二、請示報告制度

  1、各級社區矯正組織對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緊急情況,應在報告同級領導小組的同時,向上一級社區矯正組織報告;遇到超越現行規定的事項,必須報上級社區矯正組織批準后方可實施。

  2、各級社區矯正組織對下一級社區矯正組織的請示報告事項,應及時予以答復;超越職權范圍的,應向上一級社區矯正組織請示。

  三、學習培訓制度

  1、社區矯正組織應加強對社會矯正工作者的培訓,全面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水平,培訓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講求實效的原則。

  2、培訓內容包括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學習培訓可采取集中、以會帶訓,參觀考核等多種形式。

  3、培訓工作由各級社區矯正培訓組織分級實施。社區矯正工作者每年接受培訓的時間不少于40學時,培訓情況作為社區矯正工作者年度考核的依據。

  四、信息宣傳制度

  1、信息宣傳要嚴格遵守政法工作宣傳的有關規定,以正面宣傳為主,客觀真實,注重社會效力。

  2、信息宣傳應主要反映社區矯正工作進展情況,具有推廣借鑒價值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跡有關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活動等內容。

  3、社區矯正組織對矯正對象的宣傳報道應征得本人同意,依法維護其合同權益,宣傳報道的有關內容未經批準,不得上網。

  4、宣傳工作應注意保密。內部文件、資料不得擅自公開,違反規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監督制度

  1、社區矯正工作監督主要有法律監督、矯正組織內部監督、社區監督等形式。

  2、檢察機關予以對社區矯正工作予以監督,發現矯正工作中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3、矯正對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矯正組織未按法律規定的刑罰內容執行刑罰的,矯正對象有權向當地檢察機關檢舉反映,向上級司法機關提出申訴。

  4、上級社區矯正組織應定期檢查、指導、監督下級社區矯正組織的工作,同級社區矯正組織內部應加強相互監督,發現有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的,督促其改正。

  5、社區矯正組織應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開其職責范圍、工作程序、有關制度等,接受社會監督。

  6、社會矯正組織可從有關部門、知名人士、離退人員和矯正對象親屬等聘請執法監督員。

  7、社區矯正組織應及時處理矯正對象或群眾舉報、投訴,并反饋處理結果。

  8、舉報、投訴和處理結果應登記歸檔,并報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六、檔案管理制度

  1、基層社區矯正組織應按照規定建立矯正對象檔案和矯正工作檔案。矯正對象檔案要一人一檔,單獨立卷,指定專人保管。有條件的司法所可對檔案實行微機化管理。

  2、矯正對象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1)矯正對象的判決書、裁定書、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假釋證明書、執行通知書;

  (2)矯正對象情況登記表;

  (3)矯正對象階段考核材料;

  (4)矯正對象獎懲情況登記表和相關材料;

  (5)矯正對象思想匯報;

  (6)矯正對象參加矯正活動的材料;

  (7)協助監www.zonexcapitaltr.com督管理協議書;

  (8)依法解除監督管理和社區矯正期滿通知書;

  (9)其他應當存檔的材料。

  3、矯正工作檔案包括社區矯正工作機構、組成人員、工作計劃、工作進展情況及其他重要資料。

  七、社會志愿者聘用制度

  1、基層社區矯正組織應建立社會志愿者隊伍,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擁護憲法,遵守法律,

  品行端正;

  (2)熱心社區矯正工作;

  (3)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

  社會志愿者主要從專家學者、知名人士、離退休干部、村(居)委會人員、矯正對象的近親屬和原所在單位人員中聘用。

  2、自愿參與和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矯正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鄉鎮)司法所報名,符合條件的,由司法所報請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聘書。

  3、社區志愿者主要從事以下工作

  (1)參與制定矯正對象矯正方案;

  (2)為矯正對象提供法律及心理咨詢;

  (3)與矯正對象結成對子,幫助教育矯正對象;

  (4)對社區矯正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5)承辦社區矯正組織指派的其他工作。

  4、街道(鄉鎮)司法所負責本轄區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的聯絡和活動。

篇3: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一)組織制度。鄉司法所建立以政法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對本轄區社區矯正日常工作進行指導;全鄉各村居建立以村雙委負責人為站長的社區矯正工作站,協助鄉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對本村居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管理。

  (二)例會制度。鄉社區矯正組織應當至少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傳達上級社區矯正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制定本地區社區矯正工作的規劃和實施方案,聽取有關部門的工作匯報,交流工作情況和工作信息,研究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三)請示報告制度。鄉社區矯正組織要建立請示報告制度,加強組織觀念,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應及時逐級上報,不得隱瞞不報,緊急情況要邊處置邊報告。同時,對本地區社區矯正工作的經驗、做法、重要活動及典型案例等各種社區矯正工作信息,也應及時逐級報送。

  (四)建檔統計制度。司法所對社區矯正對象要逐人建檔。社區矯正對象的犯罪情況、改造表現、家庭成員、社會關系、接受教育、參加公益勞動、考察鑒定等情況要記入檔案。司法所要和市司法局建立起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制度。統計報表和統計數據分析,要保證真實、準確,不得拒報、錯報、漏報、虛報和瞞報。

  (五)業務培訓制度。鄉社區矯正組織要建立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學習培訓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對專業社區矯正工作者和志愿者進行業務培訓,確保社區矯正工作的質量。

  (六)獎懲考核制度。社區矯正工作將列入市政府對鄉社區矯正組織和部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及時予以表彰獎勵,對因工作失職或失誤而引起重大事件將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