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員工《活法》讀后感范文19
記得20**年的時候,當時我還在**項目部工作,去學生宿舍項目找毛老師,毛老師推薦我看《活法》,當時覺得毛老師的書太多,整天要給我推薦書目去看,也就沒多在意,更別提去看書了。今年是集團的基礎工作鞏固年,集團提出了管理人員都要學《活法》,我斷斷續續的利用中午的時間在辦公室看,晚上回家坐在床上看,漸漸地,發現稻盛和夫先生的這本《活法》對我很受用。
其實“活法”,故名思議,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也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和價值觀。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創辦的京瓷公司和KDDI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又把一個瀕臨破產的世界性影響的大企業“日航”帶入正軌。我想是與他的“敬天愛人”的思想是分不開的?!皠訖C至善,私心了無”的哲學思想始終支配著他,這也是他能取到驚人的成績的保證。我們今天所從事的物業行業正處在蒸蒸日上的發展過程中,作為一名年輕人,要敢于奉獻,勇于擔當,可能我們還達不到稻盛和夫先生那樣“私心了無”,但是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為我們服務的企業奮斗,要知道,企業發展了,我們個人也就發展了,這是一種因果關系。
《活法》一書中,稻盛和夫先生特別強調了主宰人生的兩個看不見的手是命運和因果。稻盛先生認為,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各自固有的命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的人是富貴命,有的人是貧窮命,這個是每個人剛到世上就定型的。但是正是有了因果這只手的存在,使得一個人的命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稻盛和夫先生強調因果必報,想好事、做好事,就可以改變命運的走向,使命運朝著好的方向轉變,我們在受命運支配的同時,又可以因思善行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果必報,但是需要時間。不要因為一時不見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積德,堅持不懈。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更應該勤奮工作,應當看到企業給予我們的發展的機會有很多,要多學習、多請教,不斷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短時期內,有的人努力工作而沒有得到提拔,可能他一時時運不濟;有的人則是消極怠工而未被辭退,因為他運勢上佳或僥幸逃逸。稻盛和夫先生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狀況逐步修正,結果會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大家各得其所,進入他們應有的境遇。
《活法》一書中,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活法”去生活,即當我們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中,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在應對每一次的困難中磨練我們的靈魂和心志,同時以利他心度人生,這樣就會引導我們走向成功,會讓我們的命運變得豐富多彩。
在努力工作中修身養性 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
篇2: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存在價值
稻盛和夫《活法》讀后感:存在價值
如今生活在這樣一個高速的社會,隨著一切一切都在提速,所以經濟也在不斷的加快,我國的經濟GDP總值今年超過日本成為第二經濟實力大國,這與二十年前的環境相比,我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物質生活也豐富了許多,二十年前的平平矮矮的房子,如今逐漸在被高聳的樓盤所取代著,有人說看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就要看它的“交通”設施,交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古代的“絲綢之路”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如今的高速公路,各種高架橋,高鐵:最近我國又研制出新型的時速達到的486.1公里高鐵,可見一切的一切都跟“高速”這個詞分不開,我們加快了生活質量的進步卻往往忽視了我們內心世界心靈的發展,為何物質世界的滿足卻加重了心靈世界的空虛。
最近看了本關于企業管理的書籍,是由日本人稻盛和夫所著,其名為《活法》說是管理類的書籍,但我看來倒不如說人生哲學類的更為恰當,他讓無數在迷茫時代的我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此刻的我們處于一個‘不安的時代’,極度混沌,看不清未來。理應豐富的心靈,卻怎么也得不到滿足。衣食無虞卻少了些禮節,看似自由卻常感覺到窒息?!钡拇_我們每年有近百天的休假期,我們可以背上行囊踏上地理上的任一寸土地,卻找不到心靈上的那片田園;我們成為了行動上的強者,卻變為了思想上的弱者。曾經兒少時的夢想就像是否真的已經變成了“夢想”。
這樣的一本書的確給我了一些人生的啟示,在這復雜的社會群體,因為各自的利益關系,人與人的情感變得更加冷漠,各自為利益而活的人是否真找到人生的意義。我們追逐著各自的利益,卻忽略了我們那種人性最高尚最單純的本質,孔夫子曾經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單純、善良、為他人的一面如果都融入到社會之中這又將是一個怎樣和諧美好的世界呢。其實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社會的環境中,但是人們的心態卻各不相同,有人看到美好,有人看到壓抑,有人看到灰暗,這是因為人們各自生活在自己所創建下的擬態環境中,何為擬態環境?就是自己腦海中構造的一種現實生活狀態,社會是客觀存在的,主觀不同在與我們所建造的擬態環境接收后所轉化的信息的不同。
何謂成功人士,大家往往會認為,政壇要人,演藝明星,集團老板等地位顯赫那就是成功。但我現在并不這樣看,做自己,努力,善待他人,做有益他人之事,永遠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成功。當然我并不是圣人,我只是做好我自己正直、誠實的一面。中國是一個無信仰的人口眾多的國家,但我們有儒家思想的指引,我們崇尚以禮待人,對父母孝順,對國家忠誠。這些品質是我們所不應該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而逐漸消亡的。
稻盛哲學告訴我,每一個渺小事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即使我們身處惡劣的環境只要我們有著一顆堅韌的信念,看待事物的美好心態,其實這一切是在對我們人生的一種磨礪,只有經歷過磨礪的人們,才會找到人生的價值。我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的人生到底是為什么而活。日本這樣的一個小小島國竟然稱為世紀經濟大國,他的成長離不開他背后的一種企業文化的支撐,其實企業文化,我覺得更像是對人性的感悟。其實在這樣一個商業縱橫的時代,“利他即利己”這樣的一個理念可能多數人會認為這太過空想,其實不然,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能切身為他人著想,他人也會被你的心所感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我們有著這樣一顆簡單、謙虛、善良的心態服務大眾,我相信我們獲得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利益,更是心靈上的一種添補。
心態決定著我們的人生,有著良好的心態,不知可以帶動自己的人生軌跡,更能帶動家人、朋友,人生短短幾十年,既然都是活著為什么我們要以一種沮喪,怨恨的視角看待一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經歷呢,如果換種心態磨礪未嘗不是一種收獲,那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所辛苦獲得的成績。簡單、快樂、做利他人之事,這不只是管理經營之道,更是人生之道,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健康快樂的心態去生活,生活其實很美好,在于你是否有那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這雙“眼睛”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靈吧!
篇3:物業員工《活法》讀后感范文7
物業員工《活法》讀后感范文7
最近拜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被一句話所感動: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
工作中總會經歷大小挫折,我是個容易悲觀的人,有時會有彷徨和迷茫,不知道現在所做的是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現在想想,積極的心態才是邁向成功的起點,若總是自怨自艾,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將會是停滯不前。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工作上,感謝同事們在我們手無頓措的時候給我們施以援手,感謝領導們對我們的認可和學習環境的創造;生活中,感謝我們遇到過的或讓我們心痛過或讓我們開心過或幫助過我們或詆毀過我們的人,這一切讓我們真正成長。
在《活法》中,我也體會到了一種簡單,簡單生活、簡單工作,如果我們做事總要背負著一顆功利之心,就如同背著石頭行路,累過也不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們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該擁有一份坦然,也是就俗話說的那樣:命里若有終需有,命中若無莫強求。人生在世,我們不會得到所有想要得到的東西,但努力過不也足夠了嗎?
工作中,我們應該端正態度,要有敬業精神。作為物業公司的一員,我們更應該把這種精神無限地放大化,敬業,就要求我們要有責任心,要細心,要小心,要熱心,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為我們的業主服務,我們最終也能從自己的崗位上收獲自己的價值。
稻盛和夫的利他觀點我很是贊同,在工作中,我們應多站在業主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為他人考慮一些,我們更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更大的利益。在工作中,這是一種長遠的戰略眼光,在生活中,這是一種處世哲學。
《活法》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更好地工作、生活的良書,是一種大智慧的濃縮,我做的只是用25年的經歷來作為一個總結,但也是一個開端,它的影響將是伴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教我如何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