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清明文明殯葬祭掃倡議書
為倡導文明殯葬祭掃新風尚,造福子孫后代,保護家鄉秀美山川,提出如下倡議:
一、綠色、文明、低碳祭掃。提倡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社區公祭、網絡追思等文明祭掃方式,不在街頭燒紙,不在野外用火,不進行封建迷信活動。倡導移風易俗、慎終追遠、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的殯葬文化,黨員干部要嚴格執行我市殯葬改革有關規定,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
二、錯峰、錯時、安全祭掃。根據以往情況,預計3月25日、26日,4月2日、3日、4日為祭掃高峰日,高峰日每天的8時至10時為祭掃高峰時段。請盡量錯開祭掃高峰日和高峰時段,車輛出行要安全駕駛,規范停放,實現錯峰、錯時、安全、快捷祭掃。4月1日至4日,**市殯儀館(電話:**)、南山公墓(電話:**)提供24小時祭掃預約服務。
三、節地、生態、惠民殯葬。倡導節地生態安葬,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對采取骨灰撒散、花葬、樹葬、草坪葬、深埋不留墳頭等葬法的,給予喪事承辦人補貼。對低保、低收入、重度殘疾人、百歲老人、城鄉特困人員、優撫對象、失獨家庭成員身故后,給予接運、存放、告別廳租賃、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等6項殯葬費用補貼。
文明服務監督電話。**市:**
**市民政局
**市精神文明辦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篇2: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
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又是一年清明到,祭掃先人表哀思。隨著清明節的臨近,為了充分體現清明節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功能,把秉承傳統、弘揚文化與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結合起來,倡導現代感恩理念、文明緬懷方式和實踐社會新風,使文明祭祀觀念深入千家萬戶,讓“和諧清明、文明過節”成為廣大師生的自發追求和自覺行動。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祭奠緬親友,健康過清明。
我們倡議,應當改革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提倡文明祭奠,賦予祭掃活動以新的時代特色。如:送上一束鮮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綠樹,表達緬懷;點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書寫思念……
2、網上祭英烈,文明過清明。
我們學校將開展“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的主題活動,請同學們積極參加中國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中國日報網、國際在線、中青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和中國廣播網等重點新聞網站搭建的“網上祭先烈”互動平臺,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
3、安全意識強,平安過清明。
大家要積極確立安全和諧的意識,倡導平安出行、文明祭掃。
同學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擯棄殯葬舊習、推行祭掃新風,用文明、健康、和諧的祭祀行動,成為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殯葬的帶頭人,讓“和諧清明、文明過節”這一活動理念深入人心。
篇3:金灣社區文明過清明節倡議書
金灣社區“文明過清明節”倡議書
**鎮金灣社區居民:
清明節是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為讓文明過清明節成為廣大公民朋友的自發追求和自覺行動,使今年的清明節成為一個文明健康、內涵豐富、節儉環保、安全有序的節假日,我們倡議:
1.過一個健康的清明節。積極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緬懷與追思中增強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倡導參加郊游、踏青和放風箏等民俗活動,迎春健身,陶冶情操,培育科學健康的節日生活方式。
2.過一個節儉的清明節。積極弘揚莊重、簡樸過清明的良好傳統,倡導“簡祭”、“薄祭”和“居家祭奠”、“網上祭奠”、“社區公祭”、“集體公祭”等新的祭奠形式,反對鋪張浪費、奢侈揮霍,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掃陋習和封建迷信活動,使清明節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節日。
3.過一個綠色的清明節。積極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倡導通過植樹、種草、獻花和詩賦、寫祭文、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環保的祭掃形式來寄托哀思,共同保護清潔衛生、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還清潔明凈于清明節。
4.過一個平安的清明節。積極確立安全和諧的意識,倡導平安出行、文明祭掃,遵守治安管理秩序,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和路線,不違規用火,避免各類安全事故,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有序的節日環境。
z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鎮金灣社區
20**年3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