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10周國旗下講話:積極參與四城同創、踴躍爭做文明學生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麗的早晨。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積極參與四城同創、踴躍爭做文明學生”。
根據連云港市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全市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市文明委號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動起來,關心、支持、投身到創建活動中來,人人參與創建,人人分享創建成果,共同為提升連云港市城市文明形象,建設和諧美好家園而努力奮斗!
“四城同創”是指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城市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和城市品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包涵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的一些基本指標和基本特征,是創建工作的龍頭。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又各有側重,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撐,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涉及政務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和創建工作等七個方面的內容,全市市民只有齊心協力、上下同心才能保質保量完成創建任務。
那么我們開中學生應該怎么做呢?
從去年的7月我們扎根這里開始,我們開中的領導和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省三星級高中晉創成功,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開發區高級中學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同學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系著學校的榮辱。
做人,在不同的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被賦予不同的內容和色彩。因此,學會做人,離不開現實社會。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鞭策和約束自己。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強健的體魄,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市民。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我希望大家積極投入到“四城同創”活動中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德,努力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我們開發區高級中學的口號是:“積極參與四城同創、踴躍爭做文明學生”。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篇2:養文明習慣 做文明學生:第十周國旗下講話
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第十周國旗下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再例如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鬧,走路推推搡搡,;再例如校園內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等。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F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同學們,讓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更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篇3:國旗下講話:要做一個文明學生
國旗下講話:要做一個文明學生
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要做一個文明學生”。
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故事說,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故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一名文明學生。尤其是對于我們張甸初中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學生是經過各種途徑和努力,才得以成為了張甸初中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www.zonexcapitaltr.com、星期日教室里、校園內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隨意撞壞門窗,也不覺心疼;再例如部分同學相互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搞好學習的前提,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秩序。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會良好有序。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優良的學習環境,也才能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我們自身的素質的形成。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搞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只有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事實證明,將來要開創成功的人生并走向事業的輝煌,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德,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獲一種品德;文明已被所有人放在心里的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行為習慣養成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名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將學校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二○一○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