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國旗下講話--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海中校園
老師們,同學們:
禮儀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舉足輕重。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早在漢初的《禮記·曲禮》中就記載: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力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容。作為新世紀的中國人,我們應該將這些發揚光大。市民的舉止,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我們的舉止,則代表著學校的形象。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神斯基也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資本?!绷己玫亩Y儀習慣的形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那么中學生應注意哪些文明禮儀呢?
一、我們中學生要著裝得體,符合學生的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例如:現在舉行的升旗儀式,最為莊嚴。迎風飄揚的中國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才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二、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更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于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老師宣布上課時,全體學生應起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而不得已在老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三、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它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仍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主動檢起地面的每片垃圾。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的說謝謝,不小心打撓別人,要及時致歉,說起“對不起”,需要別人的幫助時,要先說麻煩、或打撓了。
四、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ハ嗬斫?,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小事。然而在校園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就不經意暴露出來的。它們不光是一張廢紙巾對地面的污染,一枝花對一棵果樹的損害,一句話對個人尊嚴的傷害,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所折射的不文明風氣讓身在文明城市的我們實在汗顏!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區別。這一漸變,即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在塑造校園形象的航船上,我們都是舵手,沒有人是看客。一件不禮貌不文明的事,對這個校園的人數來說是三千分之一,但負面的影響,卻是百分之百!正因此,小事當拘,小節當慎。我們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真希望我們每位同學在學校本周開始開展的文明禮儀進校園活動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安粚W禮,無以立”。讓我們向不文明禮儀宣戰。相信自己,文明禮儀,我們一定能行。我們需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這為將來同學們走出校園,走上社會,打上一個品格高尚的烙印。那時的你們肯定會自覺清除一個小廣告,讓墻體會變的更整潔;自覺撿起一張小紙片,讓地面會變的更干凈,贏得旁人投來的尊敬的眼神;時時給人一個微笑,會讓人感覺美好;說出一句溫暖的話語,會讓人感到春風蕩漾;讓出一個座位,公交車上就有愛心傳遞……
同學們,讓點燃文明的火炬在我們的心靈中傳遞,讓無數很小很小的文明之花開滿校園,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無負于我們海中學子和中國人的稱號。
篇2:國旗下講話:奏響文明禮儀樂章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徜徉的時候,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您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記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可以背著老師、家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藍天和白云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甪中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花落的日子,希望我們學會了文明禮儀。
文明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原則,也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協奏曲。
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尊重老師的勞動,珍惜老師的付出,師生互敬互愛,便可以打造更加文明的校園生活。
我們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朋友給了我們無數的支持和幫助,尊重他們,珍惜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
英國作家狄更曾經這樣充滿深情地說:“如果我能夠彌補一個破碎的心靈,我便不能徒然地活著,如果我能夠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個生命的創傷,或者讓一只離巢小鳥回到巢里,我就不是徒然地活著。那么,如果你是一名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我相信你的信念也一定是:不讓自己徒然的活著!”
同學們,一句真摯的話,或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能還未曾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你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從我們言行舉止的每一個細節入手,自覺遵守文明禮儀。
構建文明校園,文明社會,文明國家,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拋棄迷茫,把握航向,不懈地搖槳,文明禮儀的樂章終將奏響。
篇3: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弊鲈鯓拥娜?,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睘榇?,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p>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www.zonexcapitaltr.com氣氛?,F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p>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