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的講話:談談學習的苦與樂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談談學習的苦與樂。
很多同學都認為“學習是痛苦的”。之所以這樣想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比如: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課外作業,要背許多難記的英文單詞,要記許多枯燥無味的公式、定理,要背古代的歷史年號,要記憶從來沒有去過的外國地名及其相關產業等等。所有這些表面看起來確實是很痛苦的事情。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之所以會快樂,是由于人的某些需要得到滿足。而當人去做一些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時,人就會覺得痛苦。足球場上、籃球場上許多同學生龍活虎、揮汗如雨,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精力,為什么沒有人叫苦?國為他們喜歡這些運動;有些同學為了準備節目,犧牲了休息時間進行排練,熱情很高,沒有人叫苦,為什么?因為他們喜歡這些活動;喜歡玩電腦的同學,也是不愿意離開電腦,有時忘記了吃飯與休息,也不覺得苦,原因何在?也是因為他們喜歡玩電腦。由此可見,為什么有相當部分同學覺得學習辛苦,我認為最本質的原因就是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因而對學習缺乏興趣與熱情造成的。
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剛剛出生時,是一無所知的,到今天,我們為什么有了一定的智慧和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出生以后在不斷地學習;地球上剛剛開始有生命時,人類與其它生物是完全平等的。直至今日,人類之所以能夠超乎于所有生物之上,成為有智慧的超級動物,靠的也是不斷學習;觀察一下當今世界每一個國家,凡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無一不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公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具備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的國家。也正因為學習是如此重要,我們國家也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決策,目的就是通過提高全體公民的文化素質,實現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因此我認為:學習應該是每個人一生中最有營養價值的東西。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挫折,甚至是打擊,但只要我們不忘記學習的重要,就可以把學習過程中的苦看成是鍛煉和考驗自己的機會。就如同農民種田,先耕耘,才有收獲,這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耕耘總是辛苦的,收獲則是甘甜與快樂的??v觀古今中外,大凡有杰出成就的人,每一個都是通過自身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取得成功的。
同學們,學習可以讓人明智,學習可以讓人精神富有,學習可以讓人在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提高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且在學習中感受越來越多的快樂吧!
篇2:國旗下演講:學習十七大精神
國旗下演講: 學習十七大精神
Good morning dear teachers and fellow students. It's my great honor to stand here and give you a speech.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nded successfully on October 21st,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in our country's history.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spirit of the Congress, we students should both be willing to study hard and be eager to make progress.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7)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十七大精神,做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深外學子。
上個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在隨后的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學習十七大精神的熱潮,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我們,應該認識多少,學習什么呢?
我覺得首先要深刻領會十七大的主題。這個主題就是:高舉***主義偉大旗幟,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繼續解放思想,堅持gg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我們要認識到:在國家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道路中,必須高高舉起***主義偉大旗幟,這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
其次,我認為學習十七大精神必須加強對***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的理論學習。
何謂***?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進而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其核心是以人為本。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則充分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并把生態建設上升到生態文明的高度,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再次,我認為學習十七大精神,還必須結合自身特點,關注和了解十七大報告中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報告中,*xxx著重強調了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把教育更加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報告中這樣一句話: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青年學生的發展,學校也為同學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了優質的學習條件,而我們,則更應該積極響應十七大精神的號召,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最后,我認為,學習十七大精神還需要把握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精神。常言道:只有腳踏實地,才能頂天立地?!墩撜Z》中說:學而時習之。我認為這就是在學習方面的腳踏實地,把每個知識點都理解透徹、認真完成各科的課后作業并積極探究學科知識;在生活方面,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待人真誠友善、和樂于幫助同學是踏實態度的另一種一種體現。而銳意進取、突破自我、迎接挑戰是新時代學生最重要的品質。作為一名深外學子,我們一定要樹立遠大理想同時積極加入到社會實踐中,努力磨練自己,使自己能夠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材。真正做到今天我以深外為榮,明天深外以我為榮。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奮發圖強,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的指引下,萬眾一心,群策群力,共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篇3: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學習成長伴侶
世界讀書日國旗下的講話--學習成長的伴侶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并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征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至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世界讀書日”紀念活動。每年的4月23日,世界五大洲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做著同樣的事情——讀書。
有關部門20**年做了一項調查,我國城鎮個人消費圖書5.11冊,農村1.69冊且主要是教材。大多數農村學校圖書館面臨三大不足:首先藏書數量不足,大多只能達到國家要求的最低標準。其次圖書陳舊過時,幾乎是捐贈圖書且從未剔舊。三是藏書結構不合理,多是試題、解題、題庫等輔導類圖書,真正的“課外書”幾乎沒有。
美國實施“美國閱讀計劃”,發動100萬志愿者幫助閱讀有困難的學生,并推出“必讀書目”。以色列從小向青少年倡導三句話:“書本是甜的;知識和智慧是搶不走的;學者是最受尊崇的?!比毡驹谇嗌倌曛虚_展“每天晨讀10分鐘”活動。中國教育部頒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要求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必須有2000萬字的閱讀量,即每個學期要閱讀100多萬字,但要持續推動。
據有關部門發布的《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兒童閱讀現狀令人憂慮,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才開始閱讀活動;美國兒童4歲后進入獨立的、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小學二年級)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孩子的年閱讀量是3萬字,中國孩子的閱讀量是5000字,只為他們的1/6。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p>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p>
凱勒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p>
培根說:www.zonexcapitaltr.com“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p>
同學們,老師們:
讀書吧!我們需要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走向文明與進步的階梯。在知識的大海中遨游,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才智,并充分享受快樂與愉悅。讀書將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讀書吧!我們需要讀書。因為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終身的事業。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孜孜不倦、始終不渝地學習,才能不斷吸納精神營養,與時俱進。
讀書吧!我們需要讀書。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根據自己的興趣、職業與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參加到讀書活動中來!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讀書吧!我們需要讀書。讓我們在讀書中吸納先進的現代思想和科技知識;在讀書中弘揚優秀的文化精神;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讓我們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豐富知識;讓讀書為我們進步與成功奠定基礎,為開拓與拼搏注入活力。
請告訴親人和朋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快樂”。
請走進圖書室,看一本雜志,借閱一本書。請登錄一個讀書網站。
請向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推薦一本書。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就是校友王雪松向母校捐贈的作家米舒主編的《百位名家談讀書》。
請對你周圍的人談論書以及關于書的故事。請從現在開始,確立一種信仰:閱讀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閱讀成就幸福、快樂、精彩、高尚的人生,要使工作生活成為閱讀學習的過程,讓終身學習、畢生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讓讀書成為我們學校的風景與文化。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