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存在著許多常見的法律問題,如婚姻、贍養、維權、計生、教育、治安等,為深入貫徹落實“六五”普法規劃,加快推進依法治縣進程,繼續深化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有效提高農村公民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素質,根據上級有關通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縣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和我校實際,特制訂如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年10月26日 星期天
三、活動地點: 陽賓縣陳平鎮名山村委三聯村
四、活動對象: 三聯村及周邊村民
五、參與人員: 學校全體黨員
六、主要工作任務:著眼于富裕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建設,大力宣傳人口、資源、環境和公共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推進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七、活動過程:
1.發放宣傳材料,張貼法制宣傳標語,宣講法律知識。
2.參觀當地高科技生態農業種植基地。
八、后勤保障及其他工作:
1.總務處負責提供礦泉水和食品,中餐等。
2.攝影照相:z
3.黨政辦負責召開各支部書記會議,傳達有關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并由各支部書記通知本支部黨員同志參加活動。
九、活動流程:
8:50在食堂大樓前集合,把準備物品放到車上。
9:00出發前往活動地點
10:00到達活動地點,開展普法宣傳、走訪群眾等活動。
11:00參觀當地高科技生態農業種植基地、小名山生態園。
12:00午餐時間。
13:00集合進行活動口頭總結。
13:30 返回
出行方式:公交車往返。
十一、經費預算:公交車往返約800元。
十二、活動總結和成果展示
1、活動結束后,各位黨員相互交流并上交至活動心得體會。
2、學校黨政辦負責整理活動材料內容,收集整理活動照片。
陽賓中學黨委
20**年10月23日
篇2:社區宣傳物業管理條例及普法活動計劃
為進一步提高我區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推動我區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今年以《物業管理條例》的宣傳為主要內容,以全區的法制樓組為主要對象開展系列活動,深入社區,引導他們行使好條例賦予業主、使用人的權利,履行好條例規定的義務,依法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
整個系列活動具體如下:
一、組織一次物業管理條例培訓(4月--5月)
1、在培訓的同時,收集各法制樓組代表的電子信箱,為后續的網上送法上門、網上溝通做好準備。
2、公布《長寧房地》門戶網站網址,為以后登陸該網站提供方便。
3、培訓后組織一次討論會,對如何促進物業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物業管理條例的宣傳提出意見和建議。
4、組織一次現場開卷知識競賽。
二、在全區的每個小區張貼《物業管理條例》和《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宣傳海報。(4月底完成)
三、利用門戶網站開設網上物業管理法制宣傳專欄,并及時更新。(5月開始),主要內容包括:
1、法律法規:包括國務院、建設部、上海市有關物業管理的法規、規章、文件。
2、案例分析:近期有代表性的案件。
3、便民問答:挑選常用的問題,以問答的形式分條發布。
4、網上調查:對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調查。
5、網上競賽:邀請法制樓組居民或代表參加,其他市民也可以參加。
6、房地萬事通信箱:根據法制樓組居民或其他市民的提問,在二天內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回答。
四、在《時報》開辟專欄,宣傳物業管理條例。(5月開始)
五、通過各個房地辦事處對轄區內的物業小區經理業務培訓一次,主要內容為《物業管理條例》、《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及配套文件,并通過小區物業公司加強對小區內居民的宣傳。(5--9月底)
六、組織個別法制樓組和所在居委會同志參加違法搭建的現場執法活動一到兩次,加深對法規的理解。(6--8月)
七、組織個別法制樓組和所在居委會同志參加業委會組建現場會議一到兩次,加深對法規的理解。(6--8月)
八、每月一次送法到家,經最新的物業管理文件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送到法制樓組居民或代表的電子信箱中。
九、在《物業管理條例》實施二周年之際系列活動。(9月)
1、開設一次物業管理義務法律咨詢。地點設在法制樓組所在小區附近,并邀請部分法制樓組的居民或代表參加。
2、懸掛橫幅。
3、在長寧時報利用半個版面宣傳物業管理條例。
十、召開一次成果檢驗大會,并聘請房地法制宣傳助理員,舉行授牌儀式,為法制宣傳深入社區奠定群眾基礎。
篇3:村五五普法宣傳標語
村“五五”普法宣傳標語
一、全黨動員,全民發動,迅速掀起“五五”普法新高潮;
二、開創“五五”普法新局面,建設平安法治新時代;
三、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落實“五五”普法規劃;
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五、學法、用法、守法、護法,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六、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開展“五五”普法教育;
八、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九、全面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大力推進各項事業依法治理;
十、實施“五五”普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社會教育工程;
十一、全面落實***,推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十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進“五五”普法宣傳教育;
十三、開創農村普法新局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十四、全面貫徹落實***,努力開創“五五”普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