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中心小學應急疏散科目化訓練方案
警報信息發布規則:
警笛3秒后,語音播報:警示語類型集合地
請注意火警前往×××處集合
請注意地震前往×××處集合
信息發布三遍
科目Ⅰ:從教室到走廊轉移訓練
1、確定必須緊急疏散的信息后,當堂教師應迅速示意全體學生安靜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主要目的是防止因喧鬧、尖叫使學生情緒失控發生其它意外。隨后,教師發出指令示意學生:“大家注意,緊急疏散!集合地點×××!”
2、緊急疏散指令發出后,當班教師應迅速行進至近疏散安全出口的教室門口,指導隊列融合。學生得到信息后,每小組前兩個學生和后兩個學生,應迅速將課桌椅盡可能向中間靠騰出前后通道。所有學生按前后分別(偶數人數小組,前后各一半學生,單數人數組,多半人向近安全出口門靠攏,余下人走另一個門),邊靠攏邊由門疏散。注意:所有學生成列疾走向當堂教師所在方向前進,不可以奔跑。當堂教師所在門的位置決定疏散的安全樓梯(靠哪邊門,走哪側樓梯)。
科目Ⅱ:隊列編排與融合訓練
依據我校樓梯寬度,疏散時并行隊列不超過兩列,因此疏散時,各班行進隊伍數為一列,當教室前后隊列相遇時,應進行隊列融合。融合原則:一人一間,不得一次進入2人或2人以上插入主隊列,主隊列應主動接納融合隊員,不得拒絕,更不可推擠融入隊員,當堂教師在指導隊伍編排時應把握一個原則,保持每個隊員之間距離不少于0.8米,不大于1.2米(一步半到兩步),千萬不可以急于疏散,將學生編排為緊湊隊列,這是極為危險的!編排隊列時應提醒學生身體防護動作到位,不要急。
科目Ⅲ:防護姿態與路線行進路線訓練
火災:用衣袖或毛巾、抹布等捂住口鼻(紅領巾對折兩次效果也很好),另一只手前伸保證距離,彎腰,沿墻腳疾走前行。
地震:用書包或4—5本書護住頭頂,也可以雙手側環抱護頭頂,彎腰沿墻疾走前行。
出一樓樓梯口后應向大廳方向轉向前往集合點。
班級前期單獨訓練科目Ⅰ、Ⅱ、Ⅲ至熟練程度,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協作完成。
科目Ⅳ:安全協管應急動作訓練
得到緊急疏散信號后,非當班教師應自覺加入應急隊列。
校長室:及時發現應急狀況,發布警報(含財務室)。
政工處:保障廣播系統正常工作,利用廣播發布即時信息。
教務處:無課人員應迅速進入應急避難集結點維護秩序,向頂樓集合時,負責開啟西面兩個安全門。
總務處:保證后備電源維持廣播系統正常工作,利用安全帶圈劃出集結安全點。
科藝組:如果向樓下疏散,無課人員向六年級一班疏散樓梯靠攏,每拐角處一人,如果向樓頂疏散,應迅速開啟頂樓東面安全門。
圖書室:閱覽室有學生指導學生疏散,沒有則向西南樓梯三樓靠攏,填補拐角安全空位。
三年級組:無課人員向西南樓梯靠攏,1—3樓每個拐角處一人,人數不足時應先滿足樓梯口拐角。
四年級組:無課人員向西北樓梯靠攏,1—3樓每個拐角處一人,人數不足時應先滿足樓梯口拐角。
五年級組:無課人員向東北樓梯靠攏,1—3樓每個拐角處一人,人數不足時應先滿足樓梯口拐角。
六年級組:無課人員向東南樓梯靠攏,1—3樓每個拐角處一人,人數不足時應先滿足樓梯口拐角。
二年級組:無課人員向東北樓梯靠攏,1—3樓每個拐角處一人,人數不足時應先滿足樓梯口拐角。
一年級組:無課人員奔赴本班,帶領隊列向集結地靠攏。
體育組:處理各班隊列,維護秩序,攜帶急救箱包,并對傷者進行早期處理。
通道拐角工作人員工作要點:
保證同時只允許兩個隊列通過樓梯,對于臨時多出來的隊列進行融合排序,并提醒學生靠墻側行進,不可靠外側欄桿。融合不足以解決時應遵循遠隊讓近隊,同層后到讓先到進行排序。
科目Ⅴ:課間與室外課應急疏散訓練
1、報警
應急警笛長鳴3秒后,語音通報險情,緊急疏散,請前往×××地集合,警笛鳴響后應全體禁聲,等候語音播報。
2、疏散
如果向頂樓集合,各班學生應迅速在教室外走廊成兩列縱隊,等候班主任編序疏散。
如果向大操坪集合,所有一樓學生(含在外活動的學生)應直接前往緊急集合區,不得拉扯、奔跑,其余學生應在本班教室走廊集合,等候班主任編序疏散。
3、安全協管
所有工作人員應按科目Ⅳ到位履行職責。
科目Ⅵ:通道堵塞應急轉移訓練
1、警笛3秒后語音播報:“請注意,×警緊急疏散××樓梯已封閉,請往×××地集合”。
2、安全協管工作人員調配。
已封閉通道工作人員應均勻分散至其它通道
3、班級隊列分配
封閉通道附近兩個班級應轉至,遠端通道行進,如圖:
4、通道序列由兩個隊列增加到三個隊列。
全體教職工對所有訓練科目應熟記于心,在應急訓練中要求反應準確,動作熟練。
篇2:學生公寓防火應急疏散工作預案
學院學生公寓防火應急疏散工作預案
學院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學生公寓內的消防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因此,必須認真落實消防安全檢查,認真排除消防隱患。根據上級部門的指示精神,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學生公寓防火應急疏散工作預案。
一、成立學生公寓防火指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及公寓管理員
二、學生公寓內消防設施、器材配置情況
學生公寓內共有消火栓196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784具,消防應急燈127個,安全指示標志236個,消防喇叭50個。
三、處置程序
1、當遇到火災時,如是初起火災,火勢不大,在發生火災區域內的同學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火撲滅,并及時打電話報學工處***,保衛處***。
2、如火勢較大,應及時撥打119報警,報警內容必須完整。即必須報告發生火災的單位的詳細地址、起火地點,起火物品和報警人的姓名及電話。
3、同時向公寓管理員報警,接到報警后,公寓管理人員應及時切斷電源,打開疏散通道。
4、及時向保衛處、學工處報警,接到報警的有關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現場,進行火勢控制和人員物品疏散及火場秩序維持。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防止發生意外。
5、對受傷人員要及時進行救護,重傷員要及時送往醫院。
四、善后處理
對火災現場進行保護,防止損壞各類證據,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對廣大學生做好思想穩定工作,對傷亡人員家屬做好安撫接待工作。
篇3:(賓館、飯店)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 酒店(賓館、飯店)火災應急疏散預案(一)火災荷載大
賓館、飯店雖然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但內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裝飾材料以及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具。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材料燃燒猛烈,塑料制品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給疏散和撲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二)火勢蔓延迅速
賓館、飯店的火災蔓延迅猛的因素很多,其一,沒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隔阻煙火措施。如低層公共部位由于功能和空間結構的需要,常常以輕質材料進行水平分隔,因而形成大面積著火空間。其二,客房的密閉性很強,起火后不易被及時發現。其三,賓館、飯店豎井數量多而分布廣,且貫穿整座樓房。
(三)人員多,流動性大
賓館、飯店人員多且較為集中,進出頻繁,流動性大,對建筑物內的環境、出口和消防設施等情況不熟悉,有時還存在語言障礙等情況,特別是夜間,容易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四)用火用電多
賓館、飯店吸煙人多,明火難以控制;廚房、鍋爐房等固定的用火部位,液體、氣體燃料泄漏或用火不慎,都會引起火災。檢修施工中使用明火和進行電焊、氣割等安全措施不落實,易于引起火災。
(五)撲救難度大
賓館、飯店多為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存在火勢蔓延迅速、供水困難、疏散救人和控制火勢難等諸多因素,因而撲救難度大。
二、防火措施
(一)客房寫字間的防火措施
1. 客房內所有的裝飾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或難燃燒材料;窗簾一類的絲棉織品,應經阻燃處理。
2. 客房內除了原有電器和允許旅客使用的電吹風、剃須刀等小型電器外,禁止使用其它電器設備,尤其是電熱設備。
3. 凡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賓館、飯店,應及時交由服務員進行專門保管和存放。
4. 客房內應配有禁止臥床吸煙的標志、應急安全疏散指示圖和旅客須知等安全指南。
5. 服務員應對倒床吸煙、亂扔煙頭、入睡后不關音響和電視人員等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為進行勸阻,必要時可請保安進行制止。
6. 寫字間的出租方和承租方應簽訂租賃合同,其中必須明確防火責任制。
7. 按照《建筑滅火器配備設計規范》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一般每四至五個標準間配備一組ABC類干粉滅火器,并定期檢查,保證其完整好用。
(二)餐廳、廚房的防火措施
1. 餐廳內禁止拉接臨時用電線路,所有線路和電氣設備均應由正式電工敷設安裝。
2. 餐廳必須留足通道,并保持通道及進出口暢通無阻。
3. 使用蠟燭照明時,必須把蠟燭固定在不燃物制作的基座上,并不得靠近可燃物。
4. 供應火鍋的風味餐廳,最好使用電磁爐、固定酒爐,不要使用液體酒精爐、木炭爐、液化爐。
5. 樓層客房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煤氣管道應從室外單獨引入不得穿過客房和其它公共活動區域。
6. 定期檢查易燃氣體管道、接頭、儀表閥門,防止泄漏;發現泄漏時,首先要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嚴禁明火和啟動各種電源開關。
7. 廚房內的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并防止電器設備和線路受熱、受潮、腐蝕、摩擦等損毀。
8. 油炸食品時,鍋內的油不得超過2/3,以防溢鍋引起火災。
9. 廚房工作結束后,應及時關閉電源、氣源,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
10. 廚房應按有關規范配備相應滅火器材,除配備ABC類干粉滅火器外,還應配備石棉毯等簡易滅火器材。
(三)電氣設備安裝維護的防火要求
1. 所有電氣設備應按國家現行的《電力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施工驗收。
2.變配電室設在客房區內或地下室時,應用防火墻進行分隔,在各機房內,應配足相應滅火器材。
3. 增添大容量電氣設備時,應經過供電、消防等部門審核同意,禁止私自增設。
4. 建筑內應盡量使用銅芯線,線路進入夾層悶頂時,應穿鋼管保護,并使用專用接線盒。
5. 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所有接地裝置,每年要進行兩次以上的安全檢查,同時要對線路的絕緣進行測試。
6. 照明燈具等高溫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如附近有可燃物時,應加石棉或石棉瓦(板)隔熱;大功率燈具的線頭,應用耐高溫瓷套管保護;潮濕部位的燈具,應用防潮燈。
7. 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應急照明、安全疏散照明、防煙排煙設備等用電,應為消防專用電源,采用一、二級負荷供電,其線路應用金屬管保護,并敷設在不燃件上。
(四)維護的防火措施
1. 維護施工中的動火作業,應報請保衛部門批準,簽發動火證,同時必須加強防火措施。清除周圍可燃物,備好滅火器,派專人監護等。
2. 嚴禁在防火墻、樓板上任意開孔,若必須開孔時,其縫隙應用非燃燒材料封堵嚴密。如風管穿過防火墻、樓板,應在其穿過處設置阻火閘門。
(五)安全疏散設施
1. 設置電梯的建筑內應設置消防專用電梯,高層建筑應設封閉式或防排煙樓梯,必要時可設直升機停機坪。
2. 賓館、飯店的底層樓面應掛安全疏散示意平面圖。
3. 為保證火災情況下人員和物資的安全疏散,嚴禁在疏散樓梯間及其通道上設其它用房和堆放物資。
三、應急準備
(一)賓館、飯店應制定滅火作戰預案,繪制出以疏散搶救人員為中心的滅火作戰指揮圖和聯絡圖。所有保安人員均應了解
應急預案。
(二)全體工作人員應經常進行消防演練,了解和掌握火災時應采取的應急措施,以免臨時慌亂。每月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每年組織兩次包括旅客在內的消防演習。
(三)在夜間應留有足夠的應急力量,配備必要的防毒搶險工具。高層賓館、飯店應配備樓層救生器材;并用醒目標志標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四)客房宜備有專用逃生電筒、濕毛巾等,以備萬一之需。
(五)消防值班人員應熟練掌握火災報警和滅火設備的使用,發現故障及時維修、更換,使系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