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五)
一、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分數乘法,位置與方向,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而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數與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三個單元。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能力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的數學化的過程,理解并學會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體會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從我班學生整體看來,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學生間的學習差距較大,我班學習優秀、反應靈活的學生有,但個別學生仍存在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自主學習的情況。教學中我也發現有些學生在數學上有困難,不過學習還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將繼續放在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上,并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促使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為后面的總復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畫圓;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與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思想。
7、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熟練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如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
2、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簡單的分數應用題
3、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工具畫圓,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4、能運用比和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2、認真備課,鉆研教材,做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平時的練習和作業有針對性,對于后進生和優秀生要因材施教。
4、借助線段示意圖等數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提高分析和解題能力。重視用方程解答較復雜的分數解決問題,化難為易。
5、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端正學習態度,抓好班級學生作業書寫質量
6、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
7、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內容 備注
篇2:六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測試卷分析(2)
六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測試卷分析(2)
本次試卷命題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試卷難易適中,能比較如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試卷內容來看,試卷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綜合應用三部分組成。主要有填空、選擇、操作和解決問題等題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參考人數48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個位數。從整體成績來看,感覺不太令人滿意。明顯是優中生少,差生多一些,這是平均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我認為要想提高平均分班級必須有成績相對穩定的優生,同時還要提高中差生的成績,確保兩頭都要上,這樣才能保證及格率和平均分占優勢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培優補差的任務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補差。
二、試卷分析:
1、填空題 :著重考查了學生對圓柱、圓錐和比、比例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其中第7、9、10、13題失分較多,主要是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運用。
2 、選擇題。 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容易產生混淆或產生錯誤的相關、相近、相似的問題。但有些學生認識不夠清楚,造成失分。
3、畫圖題。學生按要求畫圖,但要計算出四邊形ABCD的面積有困難,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
4、 解決問題。都是通過學生審題,明白題意,搞清條件和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就把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認識數學與自己身邊的實際生活的關系。第一和第五題都失分較為嚴重,究其原因,一部分學生是審題較為馬虎或計算較為粗心,,還有一部分同學則是不能夠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把圓錐當做圓柱解答。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這次考查,發現了學生學習上存在有一些問題。
1、多數學生在計算中,尤其是在計算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時,存在較大的失誤。有個別計算圓錐的體積又忘了乘三分之一。
2、學生中優差程度懸殊。自從實行課改后,學生優差更加明顯,從而造成差的更差,趕不上隊子。
3、練習中,題形變換不夠;學生孤陋寡聞。
4、部分學生對比例概念沒有徹底明白,不夠熟練,不能很好的運用,造成失分多。
四、改進措施:
1、加強計算訓練力度和有效方式,重點訓練計算的技巧,提高計算速度和質量。
2、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注重閱讀、分析題目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4、從學生答題中出現的有些錯誤,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設計的提問和練習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5、繼續加大對后進生的輔導力度,本次考試,班上幾個后進生的成績都很不理想,總復習時應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及時給予補缺補漏,確保有效地提高總復習的質量。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在后半個學期的教學中,要重點針對出現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3:嶺南分校六年級5班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嶺南分校六年級5班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5班共有60人,大部分學生的聽課習慣已基本養成,同學們的思想要求比較上進,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學習有方法,學習興趣濃厚;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太明確,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作業有時拖拉甚至不做。從上學期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優等生與后進生的差距明顯。故在新學期里,我們在此方面要還要繼續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復習”三部分?!翱倧土暋卑?個單元。
?。ㄒ唬﹫A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ǘ┱壤头幢壤喊ā白兓牧俊薄罢壤薄爱嬕划嫛薄胺幢壤薄坝^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ㄈ┛倧土暎喊ā皵蹬c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展數學視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范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系,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對統計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加強計算訓練,進一步培養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能力;加強口算練習,學會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逐步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能力。
2、在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改變觀念,增強學生實踐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
12.17-2.21(一)圓柱和圓錐
22.24-2.28(一)圓柱和圓錐
33.3-3.7(一)圓柱和圓錐
43.10-3.14(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53.17-3.21(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63.24-3.28(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總復習
73.31-4.4數與代數
84.7-4.11數與代數
94.14-4.18數與代數
104.21-4.25數與代數
11 4.28-5.2數與代數
12 5.5-5.9空間與圖形
13 5.12-5.16空間與圖形
14 5.19-5.23統計與概率
解決問題的策略
155.26-5.30期末復習
166.2-6.6期末復習
17 6.9-6.113期末復習
18 6.16-6.20期末復習
19 6.23-6.27 質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