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新陽鎮中心小學開展“文明禮儀進校園”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教師優良的師德形象,大力提高師生的文明素養, 切實提升我鎮小學師生文明素質, 加快構建文明和諧校園, 培育社會文明風尚, 根據教育局通知要求,特制定“文明禮儀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活動主題
“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活動目的
加強對全鎮小學師生文明禮儀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和引導全體學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他人”,幫助廣大師生提高文明意識,增長禮儀知識,遵守禮儀規范。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的文明禮儀互動活動,促進文明素質的提升。
*活動內容
*文明在校園。 教育和引導廣大小學生在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儀容儀表大方得體,行為舉止文明,不追逐嬉戲,不打架斗毆,課堂上認真聽講,不行為散漫,不交頭接耳;教育和引導教師扎實備課、充分準備,在課堂上講解透徹、師生互動良好,不無故遲到早退,不接打電話,不酒后上課。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的各個環節,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培養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師生的文明素養。
*文明在家庭。 教育和引導廣大小學生在家庭孝敬父母,不耍小脾氣,不使小性子,不做“小皇帝”,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幫助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講究衛生,生活節儉,不亂花錢。開展“今天我當家”等活動,動員小學生幫助家長料理家務,體驗做家長的艱辛。
*文明在社會。 教育和引導廣大小學生在社會奉獻他人,積極參加小志愿者活動、雛鷹爭章活動、手拉手活動,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時間走出學校,走上社會,開展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宣傳文明知識,實踐文明行為,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做文明小使者。倡導開展幫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等活動。在公共場所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耐心回答陌生人提問。積極推進教師進村居、社區等工作,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系與交流,為社區教育提供必要的師資力量。
*文明在口中。 教育和引導廣大師生管好自己的口,不吸煙、不酗酒、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不說臟話粗話。倡導言語文明,推廣使用普通話;對人熱情禮貌,提倡使用“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文明在手上。 教育和引導廣大師生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亂貼亂畫、亂牽亂掛、不損害公共設施、不亂折亂采。倡導“伸手”:對需要幫助的人,伸手扶一把;對亂丟棄的垃圾,伸手拾一把;對問路者,伸手指一下;對未關閉的水龍頭、電燈,伸手關一下。
*文明在腳下。 教育和引導廣大師生管好自己的腳,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不亂道行駛、不亂停亂放。倡導“止步”:不亂穿亂插,上車、購物等養成自覺排隊的習慣;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養成在紅燈面前止步的良好習慣。
*活動方式
*大手牽小手,共育文明花。 充分利用學校與課堂的教育主導作用,認真抓好學生及教師文明禮儀活動,把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之中。一是充分發揮教師在“文明禮儀進校園”活動中的示范、表率作用,通過開展“校園星級教師”評選活動,樹立教師中的先進典型,提升廣大教師的文明禮儀素質。二是通過“學守則、學規范”知識答卷、主題班隊會、升旗儀式、征文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三是組織學生學習各種生活禮儀、社會禮儀、交通規則等,在學校普及禮儀知識。四是圍繞“做一個文明小學生”活動,大力宣傳文明騎車、文明駕乘、文明行路、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知識,引導小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懂禮儀規范、講文明語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五是組織開展小學生“文明禮儀伴我行”遵紀守法教育活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舉行遵紀守法報告會、主題班會等,普及法律知識,讓學生學法、懂法、守法,積極爭做“遵紀守法文明人”。
*班級手拉手,文明你我他。 組織學生從“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腳下”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一是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即組織學生看一部文明禮儀專題教育片、辦一期專題黑板報、做一件講文明講禮貌的實事、寫一篇感想作文、上好一節文明禮儀課。二是開展“讀、講、學、評”活動。讀,即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閱讀有關禮儀常識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等書;講,即講學習文明禮儀后的心得體會;學,即組織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評,即對學生的儀容儀表、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范進行長期評比,建立學生個人文明量化評定制度。三是開展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人人發言,談感受體會,相互交流。四是舉行“文明禮儀之星”、“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加強文明、和諧校園建設。
*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要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通過家?;?、社校聯動,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文明素質。一是充分發揮“小宣傳員”、“小監督員”的作用,組織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時間自發走出學校,走進社區,深入家庭,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文明知識,實踐文明行為,做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和示范者。二是開展以“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為主題的不文明行為勸導活動。組織優秀少先隊員設立文明監督崗,走進社區、街道、商店等公共場所,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以少年兒童特有的朝氣和微笑,促使廣大群眾摒棄陳規陋習,糾正不文明行為,樹立文明新風尚。三是開展“美在文明,愛在禮儀”傳播活動,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校通、公開信等各種途徑,讓家長共同參與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把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社區和社會,帶動家長和群眾共同告別不文明行為。
六、活動措施
?。ㄒ唬⑽拿鞫Y儀進校園活動與德育課程相結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文明禮儀知識作為德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加強文明禮儀知識的學
習和教育,其他學科教學也要積極滲透文明禮儀教育。?。ǘ⑽拿鞫Y儀進校園活動與學校德育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隊會開展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學校通過組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書畫展、攝影展等活動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ㄈ⑽拿鞫Y儀進校園活動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相結合。進一步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強化文明禮儀教育。
七、活動步驟
三月份:宣傳動員階段
四月、五月份:強化實施階段
六月份:總結評比階段
新陽鎮中心小學
篇2:某學校文明禮儀規范
學校文明禮儀規范
禮是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理解,表示尊敬的語言和動作;儀是指人的儀表、儀容和儀式,講究禮儀也是一個人修養與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是當代青少年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校園基本文明禮儀
1.校內提倡使用普通話。
2.參加升旗儀式,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3.不穿奇裝異服,禁止穿內衣或拖鞋離開宿舍,坐正立直,談吐舉止文明。
4.穿戴整潔,勤洗頭發洗澡,勤剪指甲,臉、手干凈無污垢。
5.男生不留長發,不染發,不帶耳環;女生不染發,不燙發,不化裝,不穿高跟鞋,嚴禁佩帶首飾和迷信用品。
6.使用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7.學生標志卡(學生卡、值日章)需按要求佩帶整齊。
8.使用良好的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9.精神飽滿,舉止大方,文明禮貌。公共場合禁止搭肩行走、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10.按時到食堂就餐,飯前要洗手,飯菜要吃干凈,骨頭棄物要放在盤中,不扔在桌上、地上。吃飯時不說話,不使用餐具發出大的聲響。
11.生活簡樸,不吃零食;愛護公物,節約水電。
12.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品,不亂涂亂畫,不隨地大小便。
13.愛護花草樹木,不搖晃、不攀折花木。愛護學校公物,損壞公物要賠償。
二.尊師禮儀
1.對學校的教職員工不能直呼其名,應稱呼“老師”。
2.見好老師應呼“老師好!”。
3.進出校門、教室、上下樓梯時遇到老師,應該老師先行。
4.預備鐘響后立即進入教室,端坐恭候老師到來,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回答問題要舉手,回答問題站立要端正,大聲回答。上課遲到要在教室門口喊“報告”,得到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并主動向老師簡單說明遲到的原因,得到老師允許后方可落坐。
5.進入教師辦公室或宿舍時要喊“報告”,進入教師宿舍時還可輕叩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問老師問題要用“請問”,老師回答后要道謝,說“老師再見”后才能離開。不能隨便翻閱教師辦公桌上的東西。
6.對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的提出,要讓老師有思考和商榷的余地。不能使老師當面難堪,下不了臺。
7.與老師交談時應站好,認真聆聽,不可東張西望,兩眼應平視老師。
8.領導來校檢查工作或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時,應行尊師禮儀。
三.同學間的禮儀交往
1.同班同學間要相互問候、招呼。
2.要注意與同學說話的禮儀。與同學講話態度要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不裝腔作勢;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同學若有說得欠妥善或差錯的地方,要在不傷害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提出。
3.詢問同學問題要選擇能答復的問題對象;要在同學有空或方便的時間去詢問;詢問前要用謙語,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向您請教個問題?!痹儐柡笠鹬x;若同學回答不上,應盡快說“不要緊,打擾您了,謝謝!”
4.要主動幫助有困難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要尊重和照顧女同學,尤其不能欺侮女同學。
5.同學間稱呼應連帶姓名,也可去姓,以示隨便,不要只要名的一個字,不能叫小號,更不能取外號。
6.同學間應特別注意以禮相待,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7.男同學間彬彬有禮,女同學間應文雅大方。對異性同學的弱點、缺點或殘疾不可嘲諷,而應熱心幫助。
8.對同學容貌、衣著、身材等不應評頭論足,不應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9.同學之間不能相互綽號,不能講粗話、臟話和庸俗的傳聞。男女同學之間不能久久凝視對方,不能打打鬧鬧。
10.在體力勞動方便,男同學應主動關心、幫助和照顧女同學。
11.異性同學之間的接觸要正要正大光明、地點、時間公開。舉止文明,言談高雅,要有禮貌。談話時間不宜過長,相互不要靠得太近。
12.學生在校期間要拒絕異性同學的追求,所采用的方式要講文明、有分寸、不可譏笑對方,更不可傷害對方。
四.會議活動禮儀
1.會議活動應提前幾分鐘入場。在集合中不應隨便走動和發出聲響,報告和結局完后要鼓掌,對精彩的報告或節目要不斷得報以掌聲,切不可喝倒彩或發出噓聲。
2.*中如有安排自由發言程序,想發言也應先舉手,得到同意后方可上臺發言。
五.行走禮儀
1.抬頭、平視前方。挺胸微縮腹,雙手前后擺動。
2.行走時,不能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3.行走時,不能邊吃東西。
4.行走時,切忌隨地吐痰,亂仍紙屑。否則顯得文明程度不高,沒有涵養。
5.如果幾個人同行,不可勾肩搭背,不能橫穿馬路。
行走如果帶有東西,則應規則地提好、背好。
篇3:市民文明禮儀知識匯編
市民文明禮儀知識
市民文明禮儀知識(一)
1、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應該遵循的禮儀是:互尊互諒。
2、“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的內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3、行人的禮儀要求:(1)按照交通指示燈和標志、標線行走;(2)多人并行應主動避讓他人;(3)應當請年長者、女士和未成年人走在離機動車道較遠的內側。
4、在機場、商廈、地鐵等公共場所乘自動扶梯時應該靠右側一側站立(另一側是急行通道)。
5、在公共汽車、地鐵、火車、飛機上或劇院、酒店等公共場所,朋友或熟人間交流應該遵守的禮儀:輕聲細語,不妨礙他人。
6、幫助殘疾人時應注意:充分尊重其個人意愿,注意其情緒反映,以免傷其自尊。
7、行業禮儀的基本宗旨是:客人至上、客人至尊。
8、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應注意:要合乎常規、要照顧習慣 、要入鄉隨俗。
9、現代社會的一般交際活動要遵守的禮儀規范:女士優先、守時惜時、在公共場合不妨礙他人。
10、服務人員應遵守的化妝守則:(1)淡雅。(2)簡潔。(3)適度。(4)協調。(5)避短。(6)莊重。
市民文明禮儀知識(二)
11、乘電梯時,為挪出空間,以便讓后進入者有地方可站,在電梯內應盡量站成“凹字型”。
12、在影劇院觀看演出時做一名文明觀眾需要遵循:(1)不戴帽子;(2)不吃帶皮、殼和帶響聲的食品;(3)不大聲喧嘩;(4)不要把腳踩在前排座椅上。
13、不良的坐姿有:脊背彎曲;聳肩;癱坐在椅子上;翹二郎腿;頻繁搖腿;雙腳交叉;足尖翹起:半脫鞋;兩腳在地上蹭來蹭去。
14、國家公務員的行為規范是:政治堅守、忠于國家、勤政為民、依法行政、務實創新、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品行端正。
15、子女對父母的禮儀有:(1)孝敬父母,包括公婆和岳父母。(2)不做干涉父母權益的事。(3)要維護父母的尊嚴和名譽。
16、同事之間應遵循的禮儀是:尊重同事,行為舉止有尺有度;物質上的往來應有是非標準;對同事的困難應給予關心和慰問,對力所能及的事應盡心幫忙;不在背后議論同事的隱私;不說長道短,不搬弄是非。
17、排隊的禮儀有:(1)先來后到,www.zonexcapitaltr.com依次排列,依序而行。(2)保持間距,前后之間不應有身體上的接觸,尤其在金融窗口、取款機等涉及個人隱私的場合,前后之間的距離應適當增大。(3)不應插隊,插隊是無禮的表現。
18、探望病人時應注意:閑談話題應輕松愉快,盡量繞開病情,注意忌諱;探望時間,最好等病人病情稍好轉時再去探視,不可太頻繁;時間長短以10分鐘至半小時為宜;探望時,可帶水果鮮花,長期住院可送書籍、雜志;探望者服飾應樸素,不宜濃妝艷抹。
19、合乎禮儀的體態有:(1)站姿:兩眼平視前方,兩肩自然放平,兩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提臀。(2)坐姿:保持上身直立,雙腿自然并攏,切忌抖動腿腳。(3)走姿:抬頭挺胸收腹,雙臂自然擺動,腳步輕盈穩健。
20、文明與會應注意:(1)著裝整潔、儀表大方;(2)不和其他與會者交頭接耳;(3)不接打手機;(4)發言應征得主持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