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年第一學期教學管理處工作計劃

2253

  20**學年第一學期教學管理處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長提出的20**學年第一學期工作思路《在更精更細中建設和諧校園》的要求同時改進上學年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過程性管理不夠,有重結果輕過程現象;教師學術研討氛圍不夠,部分教研組、備課組工作形式相對落后,沒有完全跟上二期課改的要求;教師的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1、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要求每周進行一次備課組活動,每兩周一次教研組活動,堅持“三定一有”,教學管理處將加大督察力度,及時推廣教研組、備課組好的經驗,評選優秀教研組、備課組。(備課組活動必須包括本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作業的五個環節的落實、學生學習小組開展的情況交流、小課題的進展及下周工作等)。

  2、通過教研組對1~3年教齡教師開課的磨課過程,全組參與共同提高課堂效率及實效。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學生活動加強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4、組織開展好文化藝術節。

  三、本學期工作目標:

  1、20**年中考上線率、優秀率努力保持上學年水平,并能有所提高。體育中考成績保持良好。其他各年級拿出具體方案確保并提高合格率。

  2、各學科積極開展校級競賽,并積極參加區、市級各種競賽。保持學校藝術的競賽成績,其他學科有新的突破。辦好校第三屆文化藝術節。

  3、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營造濃厚的學術研討氛圍,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4、繼續研發校本課程及校本教材。

  四、具體安排:

  日期周次每月主要工作具體安排負責人備注

  9月第一周

  1、各教研組、備課組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

  2、各教研組或備課組制定開展學生活動的方案

  3、各年級組完成本年級學習目標的制定(如合格率、優秀率的達成)

  4、各教研組或備課組開展學生活動

  5、校本課程開展

  1、教研組長會議,主題:本學期教學管理處工作計劃及本學期重點檢查項目

  2、各教研組、備課組討論落實作業的五個環節及學生學習小組的開展的具體事項

篇2: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計算機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實施科學的規范化教學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促進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任務的執行

  1、 獲取任務。由教務人員在教務處印發的教學任務安排表中,將本系的教學任務提取出來,制成表格。

  2、 核實任務。由系辦主任對提取的任務,對照有關教學計劃和班級情況,進行核實。

  3、 分發任務。將核實后的教學任務,發送給教研室主任,再由教研室主任分發至每一位教師。

  4、 申報任務。由教師本人根據教學任務和自身情況,向教研室主任提出申報。

  5、 協商落實。由教研室主任根據排課原則和領導要求,與有關骨干教師商議,逐項研究落實。

  6、 審核上報。教研室主任將落實的教學任務安排表報給系辦主任,由系辦主任匯總并作初步審核,由系主任作審查,審查后作確認簽名,上報教務處。

  二、教學計劃的制定

  1、教務處下達教學任務之后,任課教師應在新學期開學前制定好教學進度計劃,一式三份,在新學期的第一周前經教研室主任審核,并由系主任簽字后報教務處。

  2、教學進度計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學習情境、教學安排學時分配等明確,一般以2學時為一個教學單元。

  3、教學進度計劃應留有一定學時的機動時間。

  4、任課教師學期中途不得私自改變教學進度,如果確定需要改變計劃,應向教研室主任申報,經系主任和教務處批準后,方可改變。

  三、備課

  1、鉆研教學大綱、教材和參考書,對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2、注意介紹新知識、新技術及其使用和發展情況。

  3、對學生前續課程學習情況及學生學習需求要有充足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4、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5、琢磨教學技巧、藝術。

  四、教案的編寫

  1、教案的編寫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的設計。

  2、根據教學目的和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組織和處理教學內容,每次課均需標明重點、難點。

  3、根據教學內容及其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重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教學方法應突出教學重點。

  4、教案內容要與教學進度計劃相吻合,教案應提前兩周編寫好。

  5、相同課程,不同授課老師,可根據不同專業靈活編寫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案。

  五、課堂教學

  1、按教學進度計劃進行教學,上課時必須有教案,備課充分。

  2、教學方法得體,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適當,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

  4、教學時可板書輔助教學,要求條理清楚,規范。

  5、教師上課要做到儀表大方、精神飽滿,課堂語言一律采用普通話,語言力求準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邏輯性強、速度適中、語調應有抑揚頓挫。

  6、教師上課不得遲到,早退和隨意拖堂,中間不得隨意離開課堂。

  7、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案規定的時間、內容、方法講課。

  8、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注意調動學生注意力,妥善處理課堂中出現的意外干擾,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9、教師每次課后須進行課后總結,及時總結本課經驗和教學效果,并寫入教案。

  六、作業布置及要求

  1、作業應符合教學大綱范圍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記憶、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2、規定學生完成的作業適合一般中等水平,選做作業有利于優秀生發展。

  3、作業要求明確、富有獨立思考性質,力圖結合實際問題、專業應用情況。

  七、作業批改及輔導

  1、教師應按時批閱、發回。

  2、作業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輪流批改等形式,應采用何種形式由授課教師根據不同專業有所要求。

  3、注意將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及難以理解的問題等)和共性問題應在下次課或輔導中解決,并可實行典型作業展覽。

  八、試卷命題

  1、試卷的命題應確??茖W性、正確性,并按相應課程的考試大綱編寫。

  2、試題的覆蓋面要寬要全面,同時要保證試題在所測內容上具有典型性,杜絕偏題、怪題和超綱題。

  3、試題所涉及的文字應力求簡明,語意清楚,試題所指示的答案要明確合理,無二義性。

  4、試卷難度分布要有層次性,能考出學生的不同水平,把優秀、一般、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區分開。

  九、實驗課補充要求

  1、每次學生實驗前教師應有相應的實驗要求和實驗演示。

  2、教師應注意聯系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現象、分析解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實驗的技能、規范操作,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分析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3、分組實驗時,教www.zonexcapitaltr.com師應巡回檢查,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困難;

  4、結束實驗課前,布置學生整理機房、做好清潔工作,并做小結;

  5、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實驗項目應全部完成。

  十、教學工作的檢查

  1、教師每學期制定聽課計劃,至少四次;依據聽課目的選擇聽課形式,聽課后應及時和授課教師交換意見,并填寫“聽課記錄”。

  2、教研室每學期至少兩次檢查教師授課情況,授課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情況,查閱考查登記簿,評分情況及教學效果。

  3、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授課情況,聽取意見。

  4、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教研室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學理論、鉆教材,落實學校具體要求,交流教學經驗等方面的活動。

  十一、教育教學評價

  1、 自我評價和自我檢查。

  2、 同行評價。

  3、 學生評價。

  4、 對學生的評價。

  十二、教學工作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是檢查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的方法,每學期結束前所有教師應提交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分析自己教學工作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并說明原因,擬出改進措施,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篇3:(學校)實驗教學管理制度

>  小學(學校)實驗教學管理制度

  一、實驗教學計劃

  1、各科教師對實驗教學必須制定總的和分學期的教學計劃,并于上學期末或本學期初交教導處和實驗室各一份,計劃應分年級列出實驗課題、實驗類型、實驗時間等。

  2、實驗室應根據各類教學大綱、教材和任課教師的實驗教學計劃,制訂本學期實驗室工作計劃,計劃應包括實驗室使用安排、儀器和實驗材料的購置及儀器的檢查和維護等。

  二、實驗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1、教師要按照實驗教學計劃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填寫《實驗通知單》,按規定的時間交實驗室并檢查所用儀器和器材的準備情況試做實驗,做到“胸中有數”。

  2、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原理,并劃分實驗小組,強調實驗紀律,重視安全操作教育。

  3、實驗室按照《實驗通知單》積極準備實驗,使需要的儀器處于完好狀態,備足藥品和材料,檢查通風、電源、水源及其它設施。

  4、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應巡回、耐心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發現問題給予啟發引導,及時解決,但不可代替學生去做實驗。

  5、實驗結束后,任課教師應及時小結實驗情況,對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出講評,并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

  三、實驗教學的評估和考核

  1、實驗開出率的考察統一使用規范表式,包括《年級學科實驗登記表》、(實驗教師和任課教師共同填寫);《學科實驗開出情況統計表》(實驗教師匯總);《學校實驗開出情況統計表》(實驗教師匯總)

  2、對學生實驗能力和技巧的考察以現場操作為主,并輔之筆試與口試,考核學生的理論分析與思維能力。

  3、對學生的考察應堅持實踐性、基礎性、全面性、可行性及可信度原則。

  4、對教師的考察除通過教案、實驗教學計劃和實驗登記表外,還可用表格進行調查。

  5、所有考察登記表、統計表、調查表等,都應作為實驗教學資料存入教學檔案。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