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小學生安全問題的調研報告
學生安全問題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包括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在內的校園安全得到了政府、學校和大多家庭的普遍重視,并做出了積極響應。為了了解小學生安全意識現狀,我們就學區內小學生安全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其目的是通過調查了解小學生安全意識的強弱,找出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倡導、發揚其優點,并向家長、老師及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同時也鍛煉了我們的研究學習能力。
一、當前小學生安全意識現狀調查分析
我們經??吹竭@樣的現象:在路旁,一個個小學生手里拿著一串串小吃;學校走廊上,一群小學生在追追打打;馬路上,小學生邊騎車邊說笑……這些景象讓我們不禁心里一緊,因為這些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食物中毒”、“骨折”、“踩踏事故”這一系列名詞,真讓人心驚膽戰。調查結果顯示,15%的同學認為安全問題離自己生活較遠,可見學生的安全意識還需加強。不過可喜的是,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沒有喜歡下課追打的和騎車時還打鬧的同學,這是一個好現象。調查結果還顯示,大部分小學生都能夠掌握“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以及“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識,大部分同學在過馬路時都選擇先等車過,自己再過,或者是跟旁邊的大人一起過馬路的方式,對地震、雷擊等自然災害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對于煤氣中毒、家庭火災等方面因各人而異表現不同。此外大部分學生表示愿意聽取父母、老師關于安全知識的講解,愿意參加諸如安全疏散、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演練,并認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部分學生和家長對此項工作不理解,認為可有可無,更有一部分同學存在著知而不行的現象,因此我們身邊還會經??吹揭恍┎惶椭C的畫面。
二、對策與建議:
小學生安全問題既是一個教育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既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共同關心與重視。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1、家庭、學校聯手保平安:家庭、學校聯合開展“小手牽大手安全共擁有”活動,通過孩子影響家長,起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作用。
2、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應與相關部門聯合,發揮社會、學校教育合力,深入開展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定期邀請民警為學生作交通安全知識講座,舉辦交通安全圖片展,使學生認識遵章出行的重要,從而形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
3、逃生演練固平安:為增強學生避險自救能力,學校應不定期舉行防火、防震、防水等意外事故逃生疏散演練,做到了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同時,學校應與消防中隊聯系,請消防員作消防安全教育,讓學生懂得如何安全用火,掌握危急情況下的避險方法。
4、防控疾病求平安:學校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與醫院定期聯系,對學生進行疾病防控知識教育,教給學生防控疾病、消毒殺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護的措施。針對學生喜歡吃零食的特點,邀請相關人員為同學們介紹識別偽劣食品的方法,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
5、安全巡查護平安;為使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學校應加大學校設施安全的巡查力度,安排專人定期巡查,將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為學生在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此外老師應該讓學生掌握相應更多的安全知識;利用升旗儀式給學生傳達更多的安全信息,并適當舉辦安全教育活動;學生要多向家長、老師請教安全問題,多閱讀安全知識讀物,和同學玩提高自救技能的游戲。
相信,只要我們大家要攜起手來,密切配合,不斷健全小學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就可以為廣大小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使他們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長。
篇2:小學學生安全教育制度
> W小學學生安全教育制度一、學校要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有計劃、有制度、有教材、有課時、重實效。
二、實行安全教育責任制。為確保安全教育落到實處。要指定一位副校長主抓此項工作,使安全教育落實到年級,落實到班,責任到人。
三、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安全教育網絡。
四、實行"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月"制度。學校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圍繞當年的教育主題,采用多種形式和手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普及教育。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月為"安全教育月";期中考試后的一周為"安全教育周";期未根據季節、地域、環境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舉行集中安全教育主題活動,要充分利用這幾個時段,讓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火、防盜、防震、防病、防溺水、防中毒、防劫持以及等安全知識教育。
六、交通事故防范作為對學生教育的重點。學校要充分利用警民共建、少年警校、夏令營等形式,普及交通安全常識,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七、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使學生能夠知法守法,并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篇3:某中小學生安全常識教育
中小學生安全常識教育
1.安全橫過道路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里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安全橫過道路的要領,結果喪身與汽車輪子底下。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這是行人享有“先行權”的安全地帶。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避讓車輛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看左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才走入車行道;再看右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
橫過道路不走人行橫道,隨便亂穿,或者在汽車已經臨近時急匆匆過道路,都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2、乘車
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車時,應依次排隊,站在道路邊或站臺上等候,不應擁擠在車行道上,更不準站在道路中間攔車。上車時,應等汽車靠站停穩,先讓車上的乘客下完車,再按次序上車,不能爭先恐后。上車后,應主動買票,主動讓座給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或懷抱嬰兒的乘客。車輛行駛時,要拉住扶手,頭、手不能伸出車窗外,以免被來往車輛碰擦。下車時,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擠。下車后,應隨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橫過車行道的,應從人行道內通過;千萬不能在車前車尾急穿,這樣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戲場
道路是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們隨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戲、追逐,把它當作“游戲場”,放學以后在道路拉開“場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礙車輛的通行又會被車輛撞傷,是不允許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繩、踢毽子,會給行人的通行帶來困難,是妨礙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車前車后亂穿,甚至相互扔石子,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間攔車、追車、扒車和向汽車投擲石塊,以此為樂,這是最最危險的舉動,一旦被車撞倒,后果不堪設想。
道路不是游戲場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們要互相提醒,大膽勸阻,當一名維護交通安全的“宣傳員”。
4、避讓轉彎車輛
當汽車的方向燈一閃一閃時,告戒人們,汽車要轉彎了。我們應該注意避讓轉彎車輛。
現代汽車的轉向,都是依靠前輪來轉向的。隨著前輪的轉動,汽車車身也逐漸改變方向。汽車轉彎時所占用的空間往往大于車輛固有的寬度。前輪行駛的軌跡不與后輪的軌跡重合,也就是說,前后兩只輪子不會走在同一條弧線上,而是有一定距離差別的。這就是汽車轉彎的“內輪差”。由于這種“內輪差”,使汽車轉彎時,前輪可以通過道路的某一物體,而后輪卻不能通過。
懂得了汽車轉彎的基本原理后,我們在道路上碰見轉彎的車輛時,不能靠車輛太近,不要以為汽車的車頭可以過去,就沒有事情了。其實如果你離轉彎汽車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車尾撞倒。
5、騎自行車常識
我國十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十世界公認的“自行車王國”。
自行車輕巧靈活,車速自便,維修簡單,并且不使用燃料,無廢氣污染,無噪聲,因此特別受人青睞。但是,自行車靠騎車人用雙腳踩動踏板,由鏈條來帶動后輪向前滾動,在行進時要用雙手握住車把來掌握重心,控制方向。所以穩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傷。
從保證交通安全出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文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而當你已經達到法定的騎車年齡,準備騎車時,則必須認真地學一學有關騎自行車的規定,要掌握騎自行車的基本要領。
自行車首先應該保持機件完好,安全設施齊全,牌、證齊全。出發之前,應該先檢查一下鈴、鎖、剎車、車輪、踏腳、鏈條、撐腳、坐墊等是否完好有效。
學騎自行車時,應選擇人車稀少的道路或廣場、操場。禁止在交通繁忙地段學騎自行車。
當你已經掌握騎車技術,可以單獨騎車時,你還應該掌握一下幾條騎車規范:
一是,在非機動車車道內順序行駛,嚴禁駛入機動車道。在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應盡量靠右邊行駛,不能騎車在道路中間,不要數車并行,逆向行駛。
二是,騎車至路口,應主動地讓機動車先行。遇紅燈停止信號時,應停在停止線或人行橫道線以內。嚴禁用推行或繞行的方法闖越紅燈。
三是,騎車轉變時,要伸手示意。左轉彎時伸出左手示意;同時要選擇前后暫無來往車輛時轉彎,切不可在機動車駛近時急轉猛拐,爭道搶行;也不要彎小轉。
四是,自行車在道路上停放,應按交通標志指定的地點和范圍有秩序地停放;在不設置交通標志的支路上停放也不要影響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
五是,騎自行車載物,長度不能超過車身,寬度不能超出車把寬度,高度不能超過騎車人的雙肩。騎自行車在市區道路上不準帶人。
六是,騎自行車不準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競駛、扶身并行。
七是,不準一手扶把,一手撐傘騎車。撐傘時,要下車推行。
騎自行車的安全問題是個大問題,在各類交通事故種,自行車事故要占總事故的一半以上。自行車給人們的交通帶來了便利,自行車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幸。為此,我們應該嚴格遵守騎車規范,避免成為自行車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