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湖南省關于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通知(2016年)

4229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通知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規范市場秩序,有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國辦發[20**]56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在全省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全面清查的基礎上,對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存在環境風險隱患和環保手續不全等問題的單位,分類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通過對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清理整治,落實違規項目單位環境責任,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原則

  (一)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各級人民政府是清理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環保、發改、經信、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要按照環境保護責任分工認真做好清理整治有關工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清理整治工作合力。

  (二)分類指導,因企施策。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考慮不同項目的污染物排放、周邊環境質量、環境容量等實際,有針對性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督促企業落實整改,確保清理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三)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兼顧政府、社會、企業各方合理訴求,正確面對歷史遺留問題,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實事求是地提出處理意見,積極穩妥推進清理整治工作開展,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共贏。

  三、清理整治范圍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建設項目,納入本次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范圍: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擅自開工建設或已建成投產的;配套環保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并投入生產的;實際建設內容與環評批復文件存在重大變動的;未經環??⒐を炇栈蝌炇詹缓细?,投入生產或使用的;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違規設立入河排污口的;其他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四、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分類處理辦法

  (一)對在2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未經環評審批或驗收的項目,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企業環保措施完善且能達標排放,周邊環境質量達標或可確保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環境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督促企業整改和強化區域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后,補辦有關手續或予以備案管理,允許企業正常生產或運行。

  1、項目建設中有重大變動的(即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環境保護措施五個因素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情形),由建設單位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保部門依法補充辦理審批手續;不屬于重大變動的,在驗收中直接予以認定,不再辦理變更環評審批手續。

  2、在技改工程審批中對防護距離提出搬遷要求的老項目,原審批時防護距離是根據計算得來,因建設單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項目環境影響明顯減輕,原防護距離經重新核算縮小,可由環評機構對項目進行現狀評價,重新核定防護距離,經公示后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可商衛生部門)出具變更意見,予以驗收。

  3、建設項目受市場行情、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只建設了部分生產線(如電解錳、鐵合金、電解鋅行業),并配套建設了污染治理設施,可按照實際生產負荷實施階段驗收,余下產能在不超過環評審批時限(五年)內可繼續建設,建設完成必須進行總體驗收后投入生產;建設項目余下產能超過環評審批時限(五年)的,如需建設必須重新報批環評文件。

  4、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降低了行業準入條件,原環評批復中所提出的產業規??筛鶕碌恼哌M行調整,按現有權限由現審批單位出具變更意見,予以驗收。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提高了行業準入條件(如提高了產能),可按原環評批復的產業規模驗收。

  5、原環評批復中提出的"以新帶老"淘汰過剩產能的問題沒有落實,導致無法驗收的項目。由產業政策主管部門(經信、發改等)出具相關意見對企業現有產能進行認可,且企業通過加大環保投入,加強管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經總量核算后,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予以驗收。原環評批復中提出的區域內淘汰任務沒有落實,導致無法驗收的項目,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予以驗收,在區域淘汰任務完成前暫停該區域同類型項目的環評審批。

  6、符合有關產業政策、按要求實施了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夠穩定達標排放、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未審批項目(如污染小、環境影響較輕、取得城市排水許可證且污染物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的項目;有利于于環境保護、減少環境風險和危害的技改工程;單獨的污染治理工程等),由現有審批權限的環保部門簡化手續辦理環評審批和驗收(涉及新改擴建入河排污口的項目由現有審批權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或進行備案管理,同意其生產或運行,納入日常監管。

  7、對于符合有關產業政策、按要求實施了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區域環境風險可控,但因為防護距離等原因驗收不了,又難以實施關閉或居民無法實施搬遷的工業類建設項目;或者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大幅度削減污染物排放,項目環境影響明顯減輕,地方人民政府已有明確搬遷方案或實施計劃,處在搬遷過渡期的工業類建設項目。按照現有審批權限,屬市、縣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同意后予以備案管理;屬國家和省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州人民政府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經省環保廳審核報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請環保部備案管理。備案后,企業必須委托有

  資質單位開展跟蹤監測,定期主動公布監測結果,關注周圍環境質量變化和民企糾紛,一旦出現排放超標、周邊環境質量顯著變化或者因此引發的矛盾糾紛問題,由地方人民政府和企業采取限產、停產、環保技術改造和搬遷等措施確保環境安全。   8、對于交通、能源、城建、醫院或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如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政府工程;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橋梁、涵洞、管網建設等民生工程),按要求實施了污染治理措施、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難以通過審批和驗收,又無法實施關閉的設施和項目。按照現有審批權限,屬市、縣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縣環保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予以備案管理;屬國家和省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州人民政府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經省環保廳審核報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請環保部備案管理。

  (二)對在2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和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的項目,按以下原則處理:

  1、不符合有關規劃、違規建設在環境敏感區、有重大環境風險而又無法就地整改但可以搬遷的項目,依法予以搬遷;

  2、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和設備,依法淘汰取締;

  3、沒有建設或者擅自閑置、拆除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放、造成生態損害或者危害群眾健康、有重大環境風險的項目,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從嚴處理,直至予以關閉;

  4、在環境敏感區內違規設立入河排污口的,依法予以搬遷或關停。

  (三)對違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越權審批但尚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未批先建、邊批邊建,資源開發以采代探的項目,一律停止建設或依法依規予以取締。

  (四)20**年1月1日后新上建設項目(含20**年1月1日前違法啟動建設,主體工程未完工的),一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管理。

  五、工作步驟和要求

  (一)摸清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底數(20**年1月31日前)。

  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環境保護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和時間進度安排,在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基礎上,再次全面清理、全面摸清項目底數,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按照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和久試不驗等違規種類,列出項目明細,結合現有審批與驗收管理權限,分類建立工作臺賬。

  (二)分類提出處理意見(20**年2月1日-3月31日)。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環境保護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分類處理辦法,按照嚴查一批、搬遷關閉一批、限期整改一批、備案管理一批的總體思路,對清理出的違規建設項目進行分類處理。

  (三)強化督查整改,嚴格管控環境風險(20**年12月31日前)。各人民級政府要根據制定的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調度通報制度,每月調度,定期通報,強化督導落實。督促各有關部門履行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督促企業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完善環保手續,按時完成清理整治任務。同時,屬地政府與企業共同施策,采取對企業所在區域進行綜合整治、對企業和區域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升級、強化環境質量監測等措施,嚴格管控環境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六、強化責任追究

  省環保廳要加強對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整改工作的督導,定期調度和通報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對工作進展緩慢、整改任務落實不到位的地區要及時提醒,必要時進行行政約談。對清理整治工作履職不到位的,發現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后查處不及時的,對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和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環境的建設項目沒有依法實施處理、處罰的,對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不受理或推諉執法等監管不作為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國家工作人員充當保護傘、縱容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或者查處不力、干擾環境監管執法,涉嫌職務犯罪的,要移送人民檢察機關處理。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年12月25日

篇2:湖南省關于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通知(2016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通知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規范市場秩序,有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國辦發[20**]56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清理整治環保違規建設項目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在全省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全面清查的基礎上,對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存在環境風險隱患和環保手續不全等問題的單位,分類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通過對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的清理整治,落實違規項目單位環境責任,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原則

  (一)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各級人民政府是清理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環保、發改、經信、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要按照環境保護責任分工認真做好清理整治有關工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清理整治工作合力。

  (二)分類指導,因企施策。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考慮不同項目的污染物排放、周邊環境質量、環境容量等實際,有針對性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督促企業落實整改,確保清理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三)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兼顧政府、社會、企業各方合理訴求,正確面對歷史遺留問題,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實事求是地提出處理意見,積極穩妥推進清理整治工作開展,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共贏。

  三、清理整治范圍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建設項目,納入本次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范圍: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擅自開工建設或已建成投產的;配套環保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并投入生產的;實際建設內容與環評批復文件存在重大變動的;未經環??⒐を炇栈蝌炇詹缓细?,投入生產或使用的;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違規設立入河排污口的;其他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四、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分類處理辦法

  (一)對在2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未經環評審批或驗收的項目,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企業環保措施完善且能達標排放,周邊環境質量達標或可確保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環境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督促企業整改和強化區域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后,補辦有關手續或予以備案管理,允許企業正常生產或運行。

  1、項目建設中有重大變動的(即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環境保護措施五個因素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的情形),由建設單位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保部門依法補充辦理審批手續;不屬于重大變動的,在驗收中直接予以認定,不再辦理變更環評審批手續。

  2、在技改工程審批中對防護距離提出搬遷要求的老項目,原審批時防護距離是根據計算得來,因建設單位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項目環境影響明顯減輕,原防護距離經重新核算縮小,可由環評機構對項目進行現狀評價,重新核定防護距離,經公示后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可商衛生部門)出具變更意見,予以驗收。

  3、建設項目受市場行情、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只建設了部分生產線(如電解錳、鐵合金、電解鋅行業),并配套建設了污染治理設施,可按照實際生產負荷實施階段驗收,余下產能在不超過環評審批時限(五年)內可繼續建設,建設完成必須進行總體驗收后投入生產;建設項目余下產能超過環評審批時限(五年)的,如需建設必須重新報批環評文件。

  4、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降低了行業準入條件,原環評批復中所提出的產業規??筛鶕碌恼哌M行調整,按現有權限由現審批單位出具變更意見,予以驗收。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提高了行業準入條件(如提高了產能),可按原環評批復的產業規模驗收。

  5、原環評批復中提出的"以新帶老"淘汰過剩產能的問題沒有落實,導致無法驗收的項目。由產業政策主管部門(經信、發改等)出具相關意見對企業現有產能進行認可,且企業通過加大環保投入,加強管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經總量核算后,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予以驗收。原環評批復中提出的區域內淘汰任務沒有落實,導致無法驗收的項目,由現有審批權限環保部門予以驗收,在區域淘汰任務完成前暫停該區域同類型項目的環評審批。

  6、符合有關產業政策、按要求實施了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夠穩定達標排放、不涉及環境敏感區的未審批項目(如污染小、環境影響較輕、取得城市排水許可證且污染物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的項目;有利于于環境保護、減少環境風險和危害的技改工程;單獨的污染治理工程等),由現有審批權限的環保部門簡化手續辦理環評審批和驗收(涉及新改擴建入河排污口的項目由現有審批權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或進行備案管理,同意其生產或運行,納入日常監管。

  7、對于符合有關產業政策、按要求實施了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區域環境風險可控,但因為防護距離等原因驗收不了,又難以實施關閉或居民無法實施搬遷的工業類建設項目;或者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大幅度削減污染物排放,項目環境影響明顯減輕,地方人民政府已有明確搬遷方案或實施計劃,處在搬遷過渡期的工業類建設項目。按照現有審批權限,屬市、縣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同意后予以備案管理;屬國家和省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州人民政府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經省環保廳審核報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請環保部備案管理。備案后,企業必須委托有

  資質單位開展跟蹤監測,定期主動公布監測結果,關注周圍環境質量變化和民企糾紛,一旦出現排放超標、周邊環境質量顯著變化或者因此引發的矛盾糾紛問題,由地方人民政府和企業采取限產、停產、環保技術改造和搬遷等措施確保環境安全。   8、對于交通、能源、城建、醫院或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如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政府工程;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橋梁、涵洞、管網建設等民生工程),按要求實施了污染治理措施、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難以通過審批和驗收,又無法實施關閉的設施和項目。按照現有審批權限,屬市、縣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縣環保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予以備案管理;屬國家和省級審批和驗收的項目,由市州人民政府提出處理意見和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經省環保廳審核報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報請環保部備案管理。

  (二)對在2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和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的項目,按以下原則處理:

  1、不符合有關規劃、違規建設在環境敏感區、有重大環境風險而又無法就地整改但可以搬遷的項目,依法予以搬遷;

  2、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和設備,依法淘汰取締;

  3、沒有建設或者擅自閑置、拆除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放、造成生態損害或者危害群眾健康、有重大環境風險的項目,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從嚴處理,直至予以關閉;

  4、在環境敏感區內違規設立入河排污口的,依法予以搬遷或關停。

  (三)對違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越權審批但尚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未批先建、邊批邊建,資源開發以采代探的項目,一律停止建設或依法依規予以取締。

  (四)20**年1月1日后新上建設項目(含20**年1月1日前違法啟動建設,主體工程未完工的),一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管理。

  五、工作步驟和要求

  (一)摸清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底數(20**年1月31日前)。

  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環境保護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和時間進度安排,在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基礎上,再次全面清理、全面摸清項目底數,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按照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和久試不驗等違規種類,列出項目明細,結合現有審批與驗收管理權限,分類建立工作臺賬。

  (二)分類提出處理意見(20**年2月1日-3月31日)。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環境保護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分類處理辦法,按照嚴查一批、搬遷關閉一批、限期整改一批、備案管理一批的總體思路,對清理出的違規建設項目進行分類處理。

  (三)強化督查整改,嚴格管控環境風險(20**年12月31日前)。各人民級政府要根據制定的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調度通報制度,每月調度,定期通報,強化督導落實。督促各有關部門履行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督促企業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完善環保手續,按時完成清理整治任務。同時,屬地政府與企業共同施策,采取對企業所在區域進行綜合整治、對企業和區域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升級、強化環境質量監測等措施,嚴格管控環境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六、強化責任追究

  省環保廳要加強對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整改工作的督導,定期調度和通報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對工作進展緩慢、整改任務落實不到位的地區要及時提醒,必要時進行行政約談。對清理整治工作履職不到位的,發現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后查處不及時的,對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和重大環境風險隱患環境的建設項目沒有依法實施處理、處罰的,對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不受理或推諉執法等監管不作為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國家工作人員充當保護傘、縱容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或者查處不力、干擾環境監管執法,涉嫌職務犯罪的,要移送人民檢察機關處理。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年12月25日

篇3:師大附中清理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工作方案

  南湖師大附中清理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工作方案

  為認真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根據《南湖師范大學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班子整改方案》的要求,現將清理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治目的

  通過清理整治,取消各種不合理收費項目,禁止亂罰款、亂攤派的現象,積極推進學校各部門依法依規辦事。

  二、清理整治對象和內容

  清理整治的對象為學校各二級單位。

  清理整治的主要內容包括:擅自設立收費項目,違規收取各種費用;繼續或變相使用廢止或修改的收費項目,向商戶收取或重復收取各種費用;違反行政許可和國家有關規定,以各種形式收取或強制收取協(學)會會費、管理費、檢查費等各種不合理費用;借職務之便吃拿卡要;其他侵害學生、教職工和商戶利益的違規行為。

  三、清理整治實施步驟

  此次清理整治工作從即日起至10月30日止,分三個階段進行:

 ?。ㄒ唬┳圆樽约m階段(10月15日之前)。各二級單位要按照方案要求,針對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填寫自查表格(詳見附件1、2)。對馬上能改正的問題,立即糾正,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自查自糾工作結束后,要形成書面自查自糾報告,于10月15日前報送財務處。

 ?。ǘz查階段(10月15日-10月22日)。監察處、審計處、財務處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

 ?。ㄈ┱尿炇针A段(10月22日-10月30日)。各單位要根據自查和抽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進行整改,有針對性地開展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防治“三亂”的長效機制,根除“三亂”問題。聯合檢查組將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對組織不力、整改不徹底、驗收不合格的,將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對檢查中發現的違紀單位和個人,按有關規定處理,涉嫌違法的個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四、工作要求

 ?。ㄒ唬┚慕M織,加強領導。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本次清理整治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嚴密部署,切實抓出成效。

 ?。ǘ┩怀鲋攸c,狠抓落實。清理整治要突出重點,與學生、商戶有經濟往來的單位是清理整治工作的重點。

 ?。ㄈ┳圆闉橹?,加強教育。此次清理整治堅持自查為主的原則,各單位要把整治工作作為全面提高素質、嚴格依法辦事的一次教育活動。

  本項清理整治工作由財務處牽頭負責,監察處、審計處等職能部門配合,為便于收集有關信息,學校在財務處二樓設立舉報箱,另設舉報電話:88873028。

  附件:

  1. 二級單位及個人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情況自查表

  2. 二級單位及個人涉及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收集意見反饋表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