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松移植養護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因為要移植的雪松有7.0至8.5 米高,所以樹穴均挖成2.5×2.5×2.0 米,去掉內部的大石塊及不良土壤,并備好足夠的回填土。
2.準備9米長的竹竿若干根,12#鐵絲若干斤及所需的工具,高壓噴霧器3臺、噴頭(帶桿)40個、輸水管若干米、噴灌機一臺。
3.提前做好場地的平整,計劃好吊車及運輸車輛的行車路線。
二、起挖、運輸
起挖前做好選苗工作,要求所選苗木樹形優美,樹干通直,無機械損傷。對于樹冠偏大、枝條偏密的雪松盡量不要選用,以增加成活率和降低運輸、栽植的費用。提前做好記錄,以利于苗木到場后對號入坑。起挖前先用支撐物撐好苗木,防止樹木歪倒,以保證安全。另外,還應標記好苗木的陰陽面,以便于栽植時定位。筆者起挖的土球為直徑1.8米,高度1.6 米,起挖后發現土球外緣均無大根(根徑超過2厘米)出現。采用軟包裝,先用草簾裹住土球,然后用草繩麻花狀纏繞,外層用棕繩再纏繞一遍。實踐證明,在土質良好的情況下,土球無一破碎。吊裝采用16T吊車,土球用鋼絲繩牽拉,鋼絲繩之間用U型扣連接,鋼絲繩與土球接觸處墊厚木板,防止其勒入土球。用主鉤掛住鋼絲繩,副鉤掛住樹干的2/3處,掛鉤處樹干均應用麻袋片層層包裹,防止繩子勒入樹皮。在樹干的1/2處還應拴一條長繩子,以利于在吊運過程中靠人力保持運動方向。苗木上車后,保持土球朝前,樹冠朝后,并用三角架撐住樹干,防止樹冠拖地。近距離運輸,要在樹干及樹冠上噴水,遠途運輸則必須加蓋篷布并定時噴水,以減少樹木的水分蒸發。
三、栽植
在每個樹穴內施有機肥20公斤,并用回填土拌勻填至土球的預留高度。栽植的吊裝方法與起挖吊裝基本一致。苗木吊到樹穴內在未落地前,用人力旋轉土球,使其位置、朝向合理,隨后將土回填,回填前應把所有的包裹物全部去除。最后分層夯實并做好水穴。
四、養護
1.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扶架,扶架完畢后再澆水。第一次澆水應澆透,并在三天后澆第二遍水,十天后澆第三遍水。為保證成活率,我們在栽植的第四天結合澆水用100 ppm 的 ABT 生根粉3號作灌根處理。三次澆水之后即可封穴,用地膜覆蓋樹穴并整出一定的排水坡度,防止因后期養護時噴霧造成根部積水。地膜可長期覆蓋,以達到防寒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
2.為增加成活率,筆者在扶架完成后,配合苗木的整形作了疏枝處理。先去除病枝、重疊枝、內堂枝及個別影響樹形的大枝,然后再修剪小枝。修建過程中應勤看、分多次修剪,且勿一次修剪成形,以免錯剪枝條。修剪完成后及時用石蠟或防銹漆涂抹傷口,防傷口遇水腐爛。
3.苗木栽植之后應立即用噴灌機做噴霧養護,以保證樹冠所需的水分和空氣濕度。為了減少勞動強度,增加養護效果,筆者自行設計了一套噴水養護系統:提前在每棵雪松上安裝3至4個噴頭,噴頭的位置以水霧能將全樹籠罩為原則。每天定時噴霧,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4.在吊裝完成后,筆者發現有2棵雪松因吊裝過程不小心被繩子勒壞,在樹的2/3處環形撥皮達1/2周。于是,筆者趁樹皮內粘膜層未干,及時用1厘米長的小釘子將脫落的樹皮按原位釘住,并在傷口處均勻的涂抹黃泥,用草繩纏繞將其裹緊,再用厚一點的塑料薄膜緊密包扎,保持濕潤。經過4個月之后檢查,樹皮已基本愈合,在正常養護下,兩棵樹長勢良好。
5.由于濟南屬內陸地區,春天風大且降水量少,苗木的水分蒸發量大,因此澆水、噴霧的次數應適當增加。當苗木安全的度過春天后,養護工作即可進入正常管理。
篇2:綠化養護應抓住的主要環節
綠化養護應抓住的主要環節
1、綠化養護應貫穿園林綠化施工的全過程。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應設法保證移栽樹木的水份平衡,就應對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應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可用浸濕的草繩繚繞樹干,采取適當的遮蔭措施,進行葉面噴灑,以減少水份蒸發對樹木造成的傷害。種植后要澆透定植水,以保證樹木根系與泥土的緊密接觸,以利于根系的恢復。
2、綠化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可起到綿上添花,這也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同時,養護要從實現滿足功能、符合人的行為習慣、創造優美視覺環境、創造合適尺度空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來對設計進行再提升,以彌補園林設計的不足。
3、綠化養護應為市民服務,應貫徹生態的理念。綠化養護應適應市民的生活習慣,為市民生活休閑提供野適的環境,特別是對病蟲害的防治、雜草的防治、樹木的整形都應做到適時適度。在園林綠化養護中貫徹生態的理念可以避免盲目的追求所謂精雕細琢的高標準,使人們崇尚自然美。
篇3:園林綠化的種植型類及養護措施
園林綠化的種植型類及養護措施
我國有園林古國之稱,園林意為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利用、改造成開辟天然山水地貌,結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從而構成供人們觀賞、游憩、工作學習、居住的環境。綠化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主體,是指除天然植被外,為改善環境而進行的樹木花草的栽植。隨著gg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家實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全國城鄉單位的園林綠化日新月異。有蘇杭園林譽滿全球,桂林天然山水美甲天下,古都北京,西安舊貌換新顏。今有gg開放特區,深圳、夏門,埔東等稱之現代化花園式城市。
園林綠化工作不斷上新臺階,園林式、花園式的單位,小區、學校層出不窮。這樣既美化了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又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今從事園林綠化養護隊伍日益擴大,這批養護大軍中,部分是農業院校畢業生擔任技術員,園藝師,而多數來自轉崗、失業人員和進城農工,提高養護隊伍整體素質,普及養護知識,掌握關鍵技術是保證鞏固園林綠化效果,使之美景常在,鮮花盛開的關鍵。
一、 園林綠化栽植類型
(一)、林木類當前我國南方的機關、學校等單位的園林綠化常見的林木種類有喬木、灌木二大類,喬木、灌木中有落葉和常綠之分。綠化喬木有柳樹、榕樹(大葉榕、細葉榕、高山榕、黃葛榕等)、玉蘭樹(白玉蘭、黃玉蘭、荷花玉蘭等)、桉樹(大葉桉、細葉桉、檸檬桉等)。此外還有陰香,人面樹、木棉、柏樹等。綠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黃心枚、山子甲、變葉木、山茶樹、含笑等。除喬、灌木外,南方城鄉不少單位把芒果、龍眼、荔枝等果樹用作綠化,一舉兩得。另外,南國風光的標志樹種、大黃椰、假檳榔、魚尾葵、槿棕等高檔亞熱帶樹種,不但公園種植,而今在機關單位學校,常作首選綠化樹種。以上各種林木,按園林規劃設計要求和結合單位的實際,按需選擇種植。
(二)草地草地植被,在單位綠化中種植面積較大,種植于平地為廣場草坪,種植在坡壁和山qiu為草qiu(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黃土裸露,綠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曠神怡。當前南方單位、學校綠化用的草種有臺灣草、大葉草、連地針葉草等。臺灣草生長速度快,葉色濃綠,葉片細嫩一致,遠近觀賞效果好,宜種植在樓前門坪和空曠地帶。大葉草耐旱耐瘠,葉片大,覆蓋好,遠視效果好,近看觀賞差。宜植于坡壁、山地、邊角地帶。連地針葉草,葉小莖硬,匍匐生長,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別強,但觀賞效果差,宜種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綠蘺綠蘺是單位庭園內不可缺少的種植類型,既有觀賞價值,又是區域間道路旁的隔離帶,綠化中常見的綠蘺有平面綠蘺,園型綠蘺和造型(或造字)綠籬三種。這些綠籬中常種植的樹種有:山子甲、福建茶、黃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長,葉色深綠,宜用于平面高大綠籬;福建茶粗生快長,葉色濃綠,宜用于近墻綠籬;黃心梅粗生,葉色黃綠,易造型,觀賞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綠籬。
(四)花卉、盆景花卉是園林綠化栽植類型中的精華,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還有陰生陽生和室內室外栽植之區別?;ɑ茴櫭剂x以觀花為主,在綠化的同時選擇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種植,也可人工調節其開花期,使單位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綠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紅綠草,顏色鮮艷,常用于種植圖案,迎春宜用于立體綠化,還有紫蘿蘭、一串紅、芍藥、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紙爆花、滿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鵑(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紅花、龍吐珠、金苞、銀苞花等。適宜室內栽培的陰生植物有:巴西鐵、綠籮、花蝴蝶、龜背竹、綠霸王、富貴竹、發財樹、金錢樹等。盆景是植物藝術之精品。在單位園林綠化中常用樹莊落地盆景為多。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植物生長特性,結合人工藝術造型而成,它是園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品種的特特征與特性,關鍵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養護管理草地養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水平情況下綠化草地(臺灣草)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種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種植至一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空地)階段,也叫長滿期。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高的養護管理水平下臺灣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5年,大葉草則早3-5年。
1、 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稀貼一般20×20厘米一方塊草皮等面積留空稀貼,全貼無長滿期,只有恢復期7-10天,稀貼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長滿,春季貼和夏季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2個月,秋貼冬貼則長滿慢需2-3個月。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2、 旺長階段的管理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翻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加,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成本有關。剪草次數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術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觀賞為6-10厘米,超過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鋒利無缺損,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低剪,秋冬高剪),勻速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3、 緩長階段的管理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長速度有所下降,枯葉枯莖逐年增多,在高溫多濕的季節易發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蟲)為害,工作重點,注意防治病蟲為害。據觀察,臺灣草連續漬水三天開始爛根,排干漬水后仍有生機,連續漬水七天,90%以上爛根,幾乎無生機,需重新貼草皮。漬水1-2天爛根雖少,但排水后遇高溫多濕有利病菌繁殖,導致根腐病發生。用托布津或多菌靈800-1000倍,噴施病區2-3次(2-10天噴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齡地老虎(剃技蟲)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斷,形成塊狀干枯,面積逐日擴大,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檢查時需撥開草叢才能發現幼蟲。要及早發現及時在幼蟲低齡用藥,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撲殺800倍潑施,為害處增加藥液,三天后清掉為害處的枯草,并補施尿素液,一周后開始恢復生長。緩長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長期要加強,可增加進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數控制在每年7-8次為好。
4、 草地退化階段的管理植后10年的草地開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嚴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濕高替,嚴禁漬水,否則加劇爛根枯死,加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鉀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葉面保,葉面肥如大豐田等根外噴施,效果很好。對局部完全枯死處可進行全貼補植。退化草地剪后復青慢,全年剪草次數不宜超過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長雜草,需及時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強管理,才能有效延緩草地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