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經理承擔執行者與管理者雙重角色,地位至關重要。物業管理經理人職業化道路的羈絆是人才制度系統工程使企業難以承受培育成本;人們經濟人的特點凸現短期行為。物業項目經理職業化培養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形式,兩種途徑:由上至下與由下至上兩種模式。項目經理職業化培訓過程應注意被培訓者意識到位和考核及時。
關鍵詞:執行者 管理者 系統工程 經濟人 兩種途徑 意識到位 考核及時
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為物業管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人們需求概念、消費觀念的轉變,對物業管理內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物業管理企業要有一大批職業經理人隊伍,其中綜合素質高,服務意識強,懂管理善管理,有不斷創新意識的職業項目經理人才隊伍更是重中之重。這是由項目經理在企業中的顯要地位所決定的。
一、項目經理是物業企業的形象代言人
對一個物業管理項目而言,選擇一位合適的管理處主任至關重要,毫不夸張地講,管理處主任選好了,管理好項目就有了 50% 以上的信心。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業管理企業不斷加大外地市場的拓展力度,承接的外委項目也就越來越多,管理的風險也在不斷的加大。
首先,物業項目部好比生產企業的一個車間。在物業管理企業中,管理處既是一個直接生產產品服務這一特殊產品的基本單位,又是一個建設品牌創造社會效益的關鍵單元。
其次,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它的最終產品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要的服務,而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業主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需要,就需要每個物業項目部做好大量的營造環境氛圍等服務工作,讓業主在所居住和工作的環境里能夠得到身心的休息和陶冶,人格得以升華,從而使房地產保值增值。項目經理同樣擔任了對企業、對物業執行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其作用可見一斑。
再次,隨著物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和規范,業主對物業公司的選擇也越來越理性化,已逐漸從投標價格、物業公司資歷轉移到對直接項目管理者的考核。因為競標成功后,業主最直接、最多接觸的管理者就將是面對的答辯人,所以招標方對管理處主任的專業知識考察,管理水平摸底非常注重,而對管理處主任的認可主要靠的就是在投標現場的答辯過程。
二、物業管理經理人職業化道路的羈絆
物業項目經理走職業化道路雖然是大勢所趨,但其培養的途徑和人才儲備并未完全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此項人才制度是一個較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較長時間和付出較大成本。 物業管理是一個微利行業,而作為企業又是以贏利為最終目標,對人才的選拔培養或是使用,都有一個成本控制問題,自然地,長此以往,企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不僅對企業造成損失,也同樣給人才個人進步及其價值實現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在商品經濟社會,人的經濟人成分成為衡量自身價值新的尺度。人才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認識,他們希望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同樣期望個人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都得到提升,“跳槽”以成為困擾職業培訓的新的課題。盡管企業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仍然杯水車薪,效果不盡如人意。
所以說,注重項目經理的素質培養,成為每個物業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物業項目經理職業化培養的途徑
企業而采取什么形式,通過哪種途徑去培養項目經理,各公司之間各不相同,一般來說不外乎兩種形式,兩種途徑:一種為基層實習者 —→部門基層管理者(領班或班組長)—→部門經理—→項目經理;一種為項目經理助手實習
篇2:物業公司《員工職業化訓練》課程培訓心得
物業公司《員工職業化訓練》課程培訓心得
參加了8月通識訓練的《物業員工職業化訓練》課程,感覺受益匪淺。在講師的細心講解下,我掌握了更多物業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并感覺到作為一名合格的物業管理人員要付出很多,對自身的各項要求也要不斷地提高。
通過這場培訓,讓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要承擔管理、技術、安防、環衛、綠化等工作,是連接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的紐帶,一定要按照企業的各項指標和要求,實現合理化的經濟效益,以高質量的有償服務來保障業主能在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中居住、生活。
首先,作為一名項目經理,必須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管轄區基本情況,要具有較強物業管理知識、技能和相關的物業法律知識,要明確目標,制定每周計劃,就像老師說的,要有計劃力才能提升個人的執行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向過程要效益。
第二,作為項目經理不僅要與業主打交道,還要與社會各界的人打交道,并且有時候還要與執法機關、行政人員進行溝通。所以作為一名項目經理需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
第三,作為一名合格的項目經理,需要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對小區的發展要了如指掌,而且需要有前瞻性和預測性,要未雨綢繆,及時發現小區異常情況,化解矛盾和問題,做到妥善快速處理。
第四,作為一名項目經理,不僅要自身工作能力出色,更重要的是要帶領本服務處的員工一起積極努力地為項目工作,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業主、問題,都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五,我們要堅持公司 “業主至上,服務第一”的管理方針,要寓管理于服務,寓效益于服務。在秉持質量最優化的同時,我們也要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
因此,在今天的培訓課程上,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獲。作為一名項目經理,我會加強對小區的管理,讓員工的工作標準化,提高個人和團隊的執行力,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以后所有的困難,盡量讓小區業主感到百分百的滿意。
篇3:物業員工《職業化修練》培訓心得
物業員工《職業化修練》培訓心得
“業主至上,服務第一;寓管理于服務,寓效益于服務;遵守國家法規,持續改善體系”這是公司的物業管理方針,也是我們此次培訓的目的,那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實現或體現這一目的呢?接下來講師為大家分解如下:
1、增強物業服務的過程控制意識;
2、增強物業服務的各級檢查意識和改善意識;
3、增強物業運營成本意識。
一、在“增強物業服務的過程控制意識”版塊分享中,更明確了我們物業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過程,以及客戶滿足感的變動因素等。
在服務過程中既要有硬服務,也要有軟服務;在固有標準的服務中附加特性,賦予企業文化、理念層次的精神價值,在實現過程中是可急劇提升客戶的滿意程度的。
“業主至上,服務第一”,在實際服務中,面對客戶我們要有端正的態度、了解客戶的需求、清晰的交流、與其達成一致意見、理解確認、付出行為、以滿足需求為基礎,在過程中也要注意我們的語言、語氣、行為等,會大幅影響客戶滿意度。
二、增強物業服務的各級檢查意識和改善意識。
在加強服務過程控制的前提下,加強員工的逐級自檢意識、加強現場巡查,對不符合公司服務規定的服務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針對服務處涉及到隨時的業務巡查、每月一次的品質監督、新項目的接管驗收、工程完工的工程驗收,以及平時工作等,一一詳述,進行4級指標分解,引領我們工作更明確、更細致!更完善!如業務巡查中包括:分管領導業務巡查、品質部月度巡查、服務處每周聯合巡查、部門負責人日常巡查等,做到層層檢查,不足之處指出并及時糾正,做得好的借鑒與共享,不斷完善與提高!
全體員工要在各自工作區域內進行小規模的、更容易、更便利、更安全、更穩定、持續不斷地增值地改變,以產生積極的影響。不找借口,馬上去做,知難而進,改正錯誤,從不花錢的項目開始改善!按照PDCA理論,逐步實施、完善。
三、增強物業運營成本意識。
“寓管理于服務,寓效益于服務”,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從提高個人節能降耗意識開始,如公共能耗要建立計量臺賬并不斷完善,在日常工作中調整設施設備的啟用時間,做好運行能耗統計分析工作,管理好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浪費,等待的、協調不利的、閑置的、無序的、失職的、低效的、管理成本等,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我們要增強物業服務過程控制、各級檢查、改善、運營成本意識,不斷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提高業主滿意度,為企業輝煌的明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