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費用自查報告范本
根據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文件(新紀文[**]28號)的要求,將近年來我局公務費用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我局現有人員140人,機關設辦公室、計財股、污控股、開發股、法宣股5個股(室),下屬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大隊2個二級單位,現有車輛5部。
二、公務費用支出情況
1、公車使用及運行費用。按照節約公務用車費用的要求,制定了《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實行派車制度,避免公車私用,實行修車報告審批制度,杜絕修車費用漏洞,各項制度的落實,有效降低了費用。**-**年3年維修、保險、燃油、路橋等費用平均206844元。
2、公務接待管理。接待范圍、接待標準、接待方式嚴格按照文件規定精神執行。并制定接待費用報銷憑證,使接待情況更加細化明了。
3、接待經費開支。我局從嚴控制公務招待,嚴格執行招待報批程序,實行對口接待,控制陪餐人員,從嚴掌握招待標準,不存在利用公款互相宴請及請客送禮等問題。**年我局公務招待經費20**76元。
4、辦公經費及其他支出。節減辦公經費開支,精簡會議,做到提高會議質量,減少經費支出,加強辦公耗材管理,降低設備待機耗能,倡導無紙或少紙化辦公,避免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各種電腦打印機連網使用,由多人共用一臺打印機,以達到減少設備,節約紙張的目的,堅持辦公用品登記、簽字、領用制度。**年辦公經費及其他支出為18653元。
5、認真執行廉潔自律制度,無借考察、學習、培訓、會議等名義公款旅游的行為。
雖然我局認真落實有關規定,厲行節約、壓縮開支、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加強職工人員教育,狠抓落實,確保達到上級及縣委新的標準要求。
三、經費支出壓減,降低標準及措施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按照縣紀委、監察局的要求,**年運行費用支出在近三年平均數的基礎上降低15%,確保不超過175000元;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在**年基礎上削減10%,不超過180000元;電、油、水費用在**年基礎上降低5%,分別低于13800元、155000元、1300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確保完成公務費用削減目標任務:
一是進一步完善財務、車輛、招待等項制度,為節減開支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加強管理,嚴格落實派車制度,公務接待報告審批程序,嚴格招待標準,實行對口接待,控制陪餐人員數量,精簡會議,節減會議費用,加強辦公耗材管理,降低設備待機耗能,落實辦公用品領用、登記、簽字制度,杜絕借考察、學習、培訓、會議等名義公款旅*為。
三是加強財務監督,財務報銷做到手續完備,單據齊全。要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業務費用支出堅決不予核銷,紀檢組實行一月一督查,對巧立名目,弄虎作假的,由責任人承擔費用。四是加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對廣大干部職工開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使大家自覺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
篇2:某局公務費用自查報告范本
公務費用自查報告范本
根據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文件(新紀文[**]28號)的要求,將近年來我局公務費用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我局現有人員140人,機關設辦公室、計財股、污控股、開發股、法宣股5個股(室),下屬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大隊2個二級單位,現有車輛5部。
二、公務費用支出情況
1、公車使用及運行費用。按照節約公務用車費用的要求,制定了《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實行派車制度,避免公車私用,實行修車報告審批制度,杜絕修車費用漏洞,各項制度的落實,有效降低了費用。**-**年3年維修、保險、燃油、路橋等費用平均206844元。
2、公務接待管理。接待范圍、接待標準、接待方式嚴格按照文件規定精神執行。并制定接待費用報銷憑證,使接待情況更加細化明了。
3、接待經費開支。我局從嚴控制公務招待,嚴格執行招待報批程序,實行對口接待,控制陪餐人員,從嚴掌握招待標準,不存在利用公款互相宴請及請客送禮等問題。**年我局公務招待經費20**76元。
4、辦公經費及其他支出。節減辦公經費開支,精簡會議,做到提高會議質量,減少經費支出,加強辦公耗材管理,降低設備待機耗能,倡導無紙或少紙化辦公,避免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各種電腦打印機連網使用,由多人共用一臺打印機,以達到減少設備,節約紙張的目的,堅持辦公用品登記、簽字、領用制度。**年辦公經費及其他支出為18653元。
5、認真執行廉潔自律制度,無借考察、學習、培訓、會議等名義公款旅游的行為。
雖然我局認真落實有關規定,厲行節約、壓縮開支、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加強職工人員教育,狠抓落實,確保達到上級及縣委新的標準要求。
三、經費支出壓減,降低標準及措施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按照縣紀委、監察局的要求,**年運行費用支出在近三年平均數的基礎上降低15%,確保不超過175000元;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在**年基礎上削減10%,不超過180000元;電、油、水費用在**年基礎上降低5%,分別低于13800元、155000元、1300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確保完成公務費用削減目標任務:
一是進一步完善財務、車輛、招待等項制度,為節減開支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加強管理,嚴格落實派車制度,公務接待報告審批程序,嚴格招待標準,實行對口接待,控制陪餐人員數量,精簡會議,節減會議費用,加強辦公耗材管理,降低設備待機耗能,落實辦公用品領用、登記、簽字制度,杜絕借考察、學習、培訓、會議等名義公款旅*為。
三是加強財務監督,財務報銷做到手續完備,單據齊全。要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業務費用支出堅決不予核銷,紀檢組實行一月一督查,對巧立名目,弄虎作假的,由責任人承擔費用。四是加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對廣大干部職工開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使大家自覺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
篇3: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X鄉兩基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中江縣人民政府、中江縣教育局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我鄉組織了黨委、政府及學校有關領導對元興鄉中學、鄉中心小學及各村小學的初等義務教育階段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在校學生年輟學率、畢業率、完成率、殘疾人口入學率及成人教育等進行了自查。通過自查,各學校做到了數據準確,家底清楚,證據齊全,裝訂規范。各項指標、軟件資料、設備設施均符合上級要求?,F將自查結果匯報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核實評估并提出寶貴意見。
一、基本情況
元興鄉位于中江縣最南端,距縣城82公里,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35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全鄉共有居民5202戶,人口17420人,其中農業人口16610人。
全鄉共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4所(其中村3所)。全鄉有中學教學班8個,在校生419人;小學教學班17個,在校生723人。中學有教職工32人,其中專任教師29人;小學有教職工40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
二、九年義務教育自查情況
(一)普及程度
1、初等義務教育階段
?、?—12周歲正常兒童1296人,已入學1296人,入學率100%;
?、谏蠈W年初在校學生912人,輟學0人,輟學率為0%;
?、凵蠈W年初小學畢業生182人,實際畢業182人,畢業率100%;
?、?5周歲少年219人,小學畢業219人,依法免入學0人,完成率100%;
?、?—15周歲殘疾人口2人,依法免入學0人,已入學2人,入學率100%;
2、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階段
?、?3—15周歲正常人口664人,已入學664人,入學率100%;現有在校學生419人,初中階段入學率119.43%;
?、谏蠈W年初在校學生417人,沒有輟學,輟學率0%;
?、凵蠈W年初畢業生417人,實際畢業120人,畢業率100%;
?、?7周歲青年208人,初中畢業203人,完成率100%。
(二)師資水平
小學專任教師37人,學歷合格37人,合格率100%;初中專任教師29人,學歷合格29人,合格率100%。
(三)辦學條件
元興鄉中小學校園總面積2940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9636平方米,教師宿舍1887平方米,學生宿舍700平方米。
(四)教育經費
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按時劃在個人工資卡上。上級劃撥的公用經費全用于學校維修、改造及改善辦學條件。
(五)教育質量
德育:統一思想認識,樹立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觀念;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推動各學段德育與學科教育的有機結合;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創建新型學校社區協作機制,逐步開展家長教師協會試點;大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整體提高教師德育素養;建設中小學德育信息化平臺,發揮校園網絡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鼓勵德育創新,大力培育和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優秀研究成果;建立德育研究發展體系,建設新的德育工作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廣泛爭取社會支持。
智育: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育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在智育理論問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現代化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并培養科學態度,為學生奠定比較完全的知識基礎;積極發展學生的智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才能。
體育:元興鄉黨委、政府以提高全鄉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為宗旨,開展了豐富多采的體育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建設,提高了中小學體育課堂教育質量,推動了我鄉學校體育工作的新發展。一是抓好隊伍建設,體育教師素質得到提高;二是加強體育課常規管理,教科研質量明顯提高;三是深入開展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學生體質健
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四是組織體育競賽活動,推動了學校體育競技水平,每年春、冬兩季學校組織開展運動會,開展田徑、乒乓球、藍球等比賽,擴大學生參與面,有效促進了全鄉學生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