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五)

6091

  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一、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

  (一)我院承擔責任范圍內傳染病疫情信息的監測、報告任務,我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執行首診負責制。誰發現、誰報告,疫情管理實行責任追究。

  (三)醫院在門、急診設立預檢分診點,對發熱、皰疹和腹瀉病人進行預檢、登記、分診,及時監測、分診傳染病患者。

  (四)傳染病專職員隨時通過院內信息化系統進行傳染病疫情主動監測,另設專人對疫苗針對傳染病進行主動和被動監測。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的傳染病。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的傳染病分為甲類(2種)、乙類(26種)和丙類(11種)。

  甲類: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類: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2、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開展應急監測報告的其他傳染病。

  3、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按照乙類、丙類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很浵吗?、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結核性胸膜炎等和其他爆發、流行或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4、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5、群體性疾病、疑似或確診的罕見傳染病及在同一單位、同一地點和同一家庭發現三例以上的傳染病例。

  (二)報告時限

  1.報告時限的計算:以檢驗科(或放射科)陽性結果確定時間或門診日志、病歷等記錄的診斷時間為起始時間,以網絡直報系統的錄卡時間為截止時間。

  2.甲類和乙類中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或病原攜帶者(炭疽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新發傳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群聚性傳染病患者應立即電話報告疾病預防控制科,疾病預防控制科立即向主管處室領導和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在各級會診后屬報告范圍者,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

  其他乙、丙類傳染病于診斷當時通過醫院內網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經核對無誤后上傳,疾病預防控制科24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

  (三)報告病例分類與分型

  傳染病報告病例分為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確診病例、病原攜帶者。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瘧疾、肺結核應分型報告。

  (四)專病報告

  1.肺結核病報告

  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責任報告人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根據《傳染病患者救治及轉診制度》進行上報和聯系轉院,轉院前完善相關病歷資料,填寫《結核病患者轉診單》,一聯交傳染病患者,另兩聯隨《傳染病報告卡》上傳疾病預防控制科。

  2.艾滋病報告

  HIV初篩試驗陽性者報告為“疑似病例”,初篩后確認陽性者報告為“實驗室確診病例”。

  3.肝炎報告

  乙肝、丙肝分急、慢性診斷,首次接診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傳疾病預防控制科,復診患者不再進行報告。

  4.性病報告

  發現初次確診的性病患者,首診醫生要按時限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傳。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只報告初發病例。

  (五)節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時間疫情報告

  夜間和非工作時間發現甲類和乙類中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或病原攜帶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新發傳染病、群聚性傳染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首診醫生要立即電話報告醫院總值班,總值班立即報告疾病預防控制科及區疾病控制中心,同時臨床首診醫生要立即采取就地隔離措施,防治傳染病擴散。

  其他乙、丙類傳染病應于發現當日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傳。

  (六)疫苗相關法定傳染病的報告與監測

  首診醫生發現急性弛緩性麻痹(AFP)、麻疹、乙腦等病例時,應立即電話報告疾病預防控制科預防接種門診(2351),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應前往流調。

  AFP監測內容:

  脊髓灰質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GBS);橫貫性脊髓炎(脊髓炎、腦脊髓炎、急性神經根脊髓炎);多神經病(藥物性多神經病,有毒物質引起的多神經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經病);神經根炎;外傷性神經炎(包括臀肌藥物注射后引發的神經炎);單神經炎;神經叢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鉀性麻痹、高鉀性麻痹、正常鉀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發性肌炎;肉毒中毒;

  四肢癱、截癱和單癱(原因不明);短暫性肢體麻痹。

  (七)傳染病報告卡填寫要求

  1.填卡醫生要按照傳染病報告卡所附“填卡說明”,對卡中的內容逐項認真填寫,“*”號必填。注意字跡清楚、項目齊全、內容符合邏輯,報告及時準確,不得有漏項、缺項。

  2.報告卡中的“發病日期”是指本次傳染病癥狀開始出現的日期或初檢日期,不明確時填寫就診日期。“診斷日期”應為本次診斷傳染病日期。

  3.卡片上沒有列入的診斷名稱,填寫在“其他”一欄。

  4.14歲及以下兒童要填寫家長姓名、聯系電話,并詳細填寫現住址、所在學?;蛴淄袡C構的名稱及班級。城市準確到門牌號,農村準確到鄉、村、組。

  5.對報告患者診斷變更、患者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報卡類別選擇“訂正報告”,并注明原報告病名。

  三、傳染病信息管理

  1.任何人發現傳染病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患者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首診醫務人員對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2.疾病預防控制科通過內網傳染病報告系統進行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并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疾病名稱、發病時間及診斷時間等逐一進行審核,確保上報信息準確無誤;發現問題卡片時應及時與患者首診醫師聯系,核對患者門診或住院病歷及其他相關登記信息后完善報告卡內容,同時應進行報告卡查重并剔除重卡,最終完成網絡直報工作,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3.醫護人員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將傳染病患者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和個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會公開。醫務人員要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進行傳染病疫情調查、采樣與處理。

  4.責任疫情報告人遲報、漏報、疾病預防控制科應督導相關人員在規定時限內進行補報,同時按照規定落實獎懲制度;對造成傳染病傳播和流行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5.新入院的醫務人員必須接受傳染病疫情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及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實行考核合格上崗制。

篇2:中心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某市中心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根據我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報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室。

  3、報告病種:

  甲類傳染?。菏笠?、霍亂。 (2種)

  乙類傳染?。簜魅拘苑堑湫头窝?、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25種)

  丙類傳染?。毫餍行愿忻?、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瀉病。(9+1種)

  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4、由傳染病疫情報告室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

  5、責任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甲類傳染病及乙類傳染病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責任報告人要以最快的方式向我院傳染病管理科報告(醫學檢驗人員發現上述傳染病要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疫情所屬臨床科室、傳染病管理科和疫情報告室),晚、夜班向院總值班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報疫情報告室。傳染病管理科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主管院領導報告,同時于2小時內向婁星區疾控中心報告,并按照流程上報或網絡直報。責任報告人發現其它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及時報疫情報告室。疫情報告員應于發現疫情后24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

  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志,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志,肺結核門診設立肺結核門診日志,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并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傳染病病例信息登記本,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實驗室對所有傳染病的檢查結果都應及時進行詳細登記。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范,字跡清楚。

  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10、獎罰措施:按20**年9月1日醫院下發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辦法》執行。

篇3:中心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  某中心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1、門診各科室(包括急診科)必須建立門急診日志。住院部各臨床科室必須建立“住院病人登記冊”。門診、住院各科室醫護人員應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執行首診負責制,嚴格門急診、住院工作日志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任何科室和個人均必須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

  2、接診醫師必須依接診順序在日志上認真填寫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診斷與處理情況,不得漏項,并應妥善保存備查。

  3、接診科室和醫師發現法定報告的傳染病,必須立即逐項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立即報告醫院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接到報告后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告婁星區疾病控制中心。

 ?、艑最悅魅静?、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應于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茖ζ渌翌悅魅静〔∪?、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于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菍Ρ悅魅静『推渌鼈魅静?,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疫情監測信息系統向婁星區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4、接診醫師當發現短時間某局部地區或單位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必須立即報告醫院預防保健科,醫院預防保健科必須迅速深入科室了解疫情,并在2小時內報告區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婁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5、各臨床科室主任每月必須對本科室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的登記填寫、報告質量進行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和醫院管理制度的現象和行為予以糾正。

  6、凡科室或醫生個人瞞報、緩報、謊報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輕者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并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或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主要責任人或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