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大夫》觀后感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做點奉獻。”
這是白求恩大夫所說過的一句話,他也真真切切地把生命里最耀眼的青春都獻給了中國。
1890年3月4日,一個特殊的日子,諾曼底·白求恩就在這日誕生于坐落在加拿大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鎮。1938年,又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日子,作為共產黨員,他不辭萬里,風塵仆仆地來到了中國革命根據地延安。一場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就此拉開了序幕……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大醫精誠》里提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在我看來,白求恩大夫不僅杏林春暖,更是有一番崇高的理想抱負和舍生忘死的偉大精神。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白求恩大夫知道他的醫術不僅關系到戰士們的安危,也時刻牽絆著中國的抗日戰爭。因此,他總是那么專心致志,不敢有一絲疏忽大意,蜘蛛結網一樣,不僅“織”好了傷口,還在每個戰士的心底里“織”了一份無與倫比的幸福感。他帶領流動醫療隊不辭辛苦、日夜奔波于山西、河北兩省,面對炮火連天的社會,自己朝夕不保的處境,還主動沖鋒在前線,就地施行醫療手術,病員的死亡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白求恩大夫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尊重與愛戴。同年,他還為部隊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醫護工作者,這又為展開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
我幸運觀看了電影《白求恩大夫》,因為在白醫生身上,我感受到了XX所說的“毫不利己的動機”,也深深受“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的影響。
靜靜地坐在電腦前,看著黑白交替的屏幕里白大夫天使般的身影,即使十分模糊,卻讓我身體里一下子蓄足了勁,眼睛像星星一樣閃亮。破廟里陽光的普照下,他親自用嘴吸出戰士傷口上濃濃的血;簡陋的小屋里,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崎嶇的山路上,他日夜兼程;里炮火最近的地方,他正竭盡全力搶救著每一個奄奄一息的戰士……
白求恩的革命醫學道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一路的坎坎坷坷卻從未阻擋他至死不渝的革命信仰。在我們中國人眼里,白大夫就如同扁鵲再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譜寫了一段特殊的、永恒不變的歷史,使正在被日本侵略的中華人民空虛的心靈,終于不再流淚,不安的腳步,終于可以停歇。直到那一幕的出現——
偉大的白求恩同志放棄了回加拿大的機會,毅然地選擇了留在戰場,一次的黃土嶺戰役中,白求恩正在做一個手術,突然遭到了敵人猛烈的進攻,白大夫舍己為人,不聽勸阻堅持做完了手術,不幸的是,在手術中手指卻被劃破,誰知這一劃破卻促使了一場悲劇的發生——白大夫患上了血液中毒癥。由于根據地無法提供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白求恩經搶救無效,不幸病逝,像水仙花凋零時一樣,不伶俐,不張揚……看著屏幕里白求恩原本和藹可親的面容,惡病纏身時卻肅穆得怕人,似乎可以感受得到他的鼻尖上正沁出一些汗,正油亮亮地發著光。我的心眼里不覺泛起一陣憂傷,好像有什么美好的東西從我的面前溜走了、消逝了一樣。
中國的過去經歷過那么多的風風雨雨,終于在gg開放后以醒獅之勢,震驚轟動了整個世界!
我是幸福的90后,我出生在高科技,高水平的文明年代,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在黨和親人們的哺育下,我們這批少年正羽翼漸豐。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銘記在心,以作今日之鑒。“東亞病夫”已封存于歷史,我們一定努力站在世界的峰頭浪尖!我驕傲,我自豪,只為我是一個中國人!
而今的醫學世界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逐漸壯大,許多疾病都有了治愈的方法。生活中難免生病,小到門診部,大到手術室。因此醫生護士便成了那個最親切的人,他們攜手病人一起與病魔作斗爭,讓疾病不再困擾著人們。
在這里,我想高歌,高歌白求恩大夫,高歌所有盡職的醫生,高歌那個年代為革命作出貢獻的人。“你們的崗位永不調換,你們的足跡卻遍布四方;你們的歲數逐年增長,你們的青春卻百年不衰!”這是我的心聲,也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聲。
直至今日,我依舊難忘這句話——“我在這里非??鞓?,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做點奉獻。”
教師點評:作者在觀看影片后,抓住影片中表現出來的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細節再次進行了生動的描述,謳歌了白求恩大夫的奉獻精神,并聯系現代社會實際,對像白求恩大夫一樣的醫護工作者進行了贊美。文章敘述詳細,細節刻畫生動,以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質為主線來組織材料,有力再現了白求恩的偉大形象和高尚品質。
《白求恩大夫》觀后感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F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題記一——毛*澤*東《紀念白求恩》
“我拒絕生活在一個充滿屠殺和腐敗的世界里,我拒絕以默認或忽視的態度,面對那些貪得無厭之徒,這世界只要還有流血的傷口,我的內心,就一刻不得安寧。”
題記二——諾爾曼·白求恩格言
“親愛的司令員同志,今天我感覺十分不好!或許我會和你永別了!請轉告*同志,并且給加拿大黨組織一封信,告訴他們,我在這里十分快樂!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多做些貢獻。。。
。。。”
題記三——諾爾曼·白求恩臨死前未寫完的電報
“我要告訴你一個醫生的故事,他是白求恩大夫。”
“他死在一個群星燦爛的夜晚,他知道,我們都知道他要死。”
“我們無法忍住哭泣,我們翻山越嶺,抬著他那已經很輕很輕的尸體,走了很遠很遠。”
“我們村里的鄉親都來了,他們都哭了,蒼天也哭了,我們要在群山中為他建一座陵墓……”
題記四——《從加拿大到中國:諾爾曼·白求恩的一生》片尾部分的解說詞
不記得是第幾次看《白求恩大夫》了,只知道這次看《白求恩大夫》哭了十次。。。
。。。
第一次認識諾爾曼白求恩這個人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當時老師是要求通背毛*澤*東的那篇題記一中提到的《紀念白求恩》。我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但是我記憶猶深的是*講的最后一句話: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其一,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人,對于這一點,毛爺爺就解釋了一句話:白求恩同志毫無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我當時就在想,就這兩點,我們偉大的毛爺爺就要為他寫一篇文章來紀念他嗎?其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才是做人的正道吧?為什么這里紀念的白求恩沒有遵守這個準則,反而是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呢?
也許從我第一次認識白求恩直到我20歲以前,我還是沒能夠真正地理解過白求恩。對工作的極端負責任恐怕我是姑且能夠占一點邊吧;至于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我卻也受之有愧。
六十年代的電影,寫實和藝術抽象并存,調動觀眾的感情投入和劇情的構思耐人尋味,嚼之勁道,吮之潤滑,吞之暖到胃里面。原著小說的劇本改編作者周而復和電影導演兼編劇張駿祥把塑造白求恩這樣一位抗日戰爭年代的國際友人的真實形象通過堅實有力的旁白語言和電影藝術的人物精神渲染呈現在觀眾面前,揭示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烘托出了人物性格的發展歷程,確實讓人血脈噴張,激勵振奮,感人至深。同時也讓諾爾曼白求恩這張中加友誼名片更加光輝和偉大。很多中國人、加拿大人,通過這部電影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的了白求恩的偉大精神和事跡。這部電影還在1978年意大利墨西拿電影節上獲得好評,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白求恩的任性閃光點。在去年12月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中央電視臺等主辦方媒體舉辦的主題為“中國緣·十大國際友人”
并且由5600萬中國網友投票選出的十大國際友人第一位就是上世紀30年代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為救治中國軍人而殉職的加拿大醫生諾爾曼·白求恩。
拋開這部電影的光環和白求恩個人的偉大,通過這部電影,我們還可以看到在那個革命戰爭年代里中國老百姓和中國共產黨以及領導的八路軍的堅持抗戰、不懈奮斗、努力學習和生產、無畏無懼、英勇善戰等精神。不管是堅強勇敢、舍生取義的村口站崗的小男孩,還是深明大義、慈祥仁愛的老奶奶;不管是堅強勇敢、忍痛手術的負傷戰士,還是英勇無敵、知恩圖報的“戰斗英雄”;又不管是勤奮好學、執拗堅強的方部長,還是疼愛戰士、艱苦奮斗的司令員,等等等等人物形象,都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精神的印記。猛然回想,反思當前時代我們所處的現在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質量,以及我和部分年輕人相對于電影里人物的精神面貌,不免汗顏。只是覺得,想把這部老電影以及電影里所表達出來的精神傳播和影響更多的人,希望都能領會、理解并貫徹這些精神。
回到電影的主角。關于白求恩,我還看到了他的個人魅力,這些也是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比如富有進取心,充滿激情,才華橫溢,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等等。尤其題記三中提到的白求恩死前未寫完的最后一封電報,里面有一個句子發人深省、令人反思:告訴他們,我在這里十分快樂!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樂天和無畏無懼的精神啊!
向偉大的國際友人白求恩致敬!
向偉大的時代英雄先烈們致敬!
向偉大的人民致敬!
向偉大的新中國致敬!
最后,引用電影里的臺詞,我再想對白大夫說一句:白大夫,上帝給你去天堂的路條!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蛻粲肋h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F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百|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床怀鲑|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叭帐氯债?,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