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暑期遠程研修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六天的集中研修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緊張而又充實的學習生活當中,我收獲頗多。身為研修組長參加此次培訓,感到無比的自豪與榮幸,感謝領導對我的肯定與信任,但同時也感受到身上的責任與壓力?;厥走@次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有一線教師的專題講座,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行動學習。這次的培訓學習,對我們一線教師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豐收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感謝課程專家通過這樣的平臺給我們傳金送寶,對我們教師的專業成長起了很好的引領作用,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成長空間與喜悅。
每年的遠程研修我都參加,前兩年我們研修的是課例,今年較往年有所不同,研修主題是“新技術改變教學”,在網絡技術飛速發達的今天,信息技術教學給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技術更新的加快,使我們感覺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點措手不及。
這次我們研修組選擇的是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微課程對于我們這個地方的教師來說是個很陌生的代名詞,在剛進入課程學習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把微課程的設計認為是ppt的制作,把微課程誤認為是一節課的濃縮、課堂的電子化,存在很大的誤區,所以第一次設計性作業漏洞很多,通過專家的點評,指導教師的輔助使一線教師徹底走出了誤區。
從8月2號開始我們進入技術篇的學習環節,我們組選擇的課程是一些常見的辦公軟件e*cel、word、ppt等一些常見的辦公軟件,通過這次的培訓組內所有老師們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對于第三次作業的提交,由于學習內容很充實,一聽說微視頻就又迷失的方向,不知如何著手,通過在一起切磋、學習終于有了門路,找到了制作微課程的方法與路子。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獲是充實的、快樂的。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們的教學,使我們對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培訓之后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及技術深入的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和同事們一起投入到微課程的學習、制作與應用當中,為學生搭建一個好的學習平臺,為孩子們幸福的成長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篇2:我辛苦我感動我收獲我快樂--思想品德遠程研修總結
我辛苦我感動我收獲我快樂--思想品德遠程研修總結
十天的時間,沒有想到過的這么快!20**年思想品德遠程研修在我的戀戀不舍中就要結束了。
十天的研修很辛苦。每天要堅持看兩個小時的視頻,聆聽專家的講解,及時做筆記。然后瀏覽思想品德研修簡報,看研修作業,仔細推敲調動自己的思維,選擇與自己教學貼近,有言而發的作業來完成。也因為在農村,有時候白天老是停電,早睡早起的習慣被改變,有時到深夜,有時凌晨1、2點寫作業、發文章,真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雖說是累些、辛苦些,但我無怨無悔!
十天的研修很感動。作為農村教師,與城市里的老師,與專家老師和指導老師在方方面面的差距是巨大的。走進思想品德遠程研修這個平臺,我仿佛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圓”,老師們廣闊的理論視野、良好的教育教學素養、豐富實用的教育教學經驗,讓我目不暇接,不知所措。我用心聆聽、用心感悟、用心思考。好象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要蜂采百花蜜,廣納百家慧,吸收眾人長。我感謝遠程研修!給了我們普通教師一個良好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十天的研修有收獲。短短的十天的研修,為我們奉獻一頓精神盛宴。我聆聽著專家老師的專題報告,更新著自己的教學理念,學習到許多好的教育教學經驗。吸取了許多好的教育教學方法,閱讀了大量的教學案例。這些都為我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素材,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我也有不少的感悟:對于公開視頻的學習,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了一篇學習體會--學習《開啟教師職業幸福的大門》有感,也就是《做一位有“幸福感”的教師》,這篇文章被20**思想品德課程簡報第2期采用。有4篇作業被指導老師推薦。其中第二次作業《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探索》一文被省專家常興華老師推薦,第九次作業《淺談復習課板書設計的類型及實效性》被省專家林家武老師推薦,第六次作業《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做新課程的合作者、探究者》一文,省專家閆瑩老師給予很高的評價,不僅得到推薦而且還被推薦為資源。8月1日和8月5日,兩次被20**思想品德課程簡報評為“學員之星”。這些對來自農村普通老師的我真是莫大的鼓勵!
研修已經結束了,但我相信,網絡的學習平臺不會結束,我們老師的學習不會結束。榜樣在前面,理想在召喚,我將立足農村,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認認真真教書育人,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有思想的思想品德教師![曹縣大集鄉中學王愛忠]
篇3:暑期遠程研修總結
20**年暑期遠程研修總結
在這繁花燦爛、落英繽紛時節,我們迎來了**年暑期遠程研修,走過每一個花開的日子,追尋我們有聲的足跡……
今年的研修又多了新研修任務和一些新的術語,什么混合式課例研究、磨課、預設、觀課、研討等等。在這紛雜的新名詞下,對于我們這種網絡教研接觸少的中老年教師來說真的有無處下手的體會,總有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電腦應用技術不夠,學習知識理解不透,第一天上午盡管是天公作美,久旱逢甘霖,但我們也是忙得焦頭爛額、暈頭轉向。
好在多年的職業素養,讓我們慢慢沉寂下來。觀看視頻中的專家講座,課堂實錄,瀏覽課程簡報、學習園地,讓我對本次研修有了漸學漸情晰認識:明確了我們三年研修的總體思路:課標(**)---中觀設計(**)---課例研究(**)。
而今年的研修重在課例的研究學習。它包括磨課活動的設計,第一次備課上傳教案,備課研討修改教案,上課聽課,課后評議,總結評價等步驟。崔**老師指出:我們將從中觀設計走向課堂。其主題是,在課標的指引下,基于問題的課例研究。今年的研修,有四個走向:
1.走向“中觀設計”導引下的“課時設計”。
2.走向以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為主線的研究模式。
3.走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
4走向以“網絡集中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持續研修模式。
由此可見專家對我們的遠程研修是進行縝密的總體規劃和長遠設計。有專家老師的前瞻引領和細致的指導,我們學員更應該從積極的角度出發,以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研修。
經過五天虛心的網絡學習,耐心的點評作業,靜心的反思總結,讓我在研修的平臺上逐漸的成長起來:評論更加中肯有借鑒性,少了無關痛癢的廢話;感悟更加質樸有關注度,每一篇都是情感的最真流露;問答更加清晰有明確性,多了學術方面的探討;作業更加充實有實效性,每次作業都與研修教師共同研究作業的設定,不斷交流各自看法,可以說每次作業都是一次磨課的過程。不僅僅是三備兩磨的問題,而是多備多磨多改的過程。盡管很多瑕疵,但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過程。通過不斷的網絡研修,讓我確立了終身學習的目標?;畹嚼蠈W到老。因為青春無極限,學術無終點。讓知識打扮自己,點亮青春。
每天的研修都讓我不斷的成長,在學習的領域里,我永遠都是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孩童。在這夏花爛漫之際,我仿佛聽到了梔子花開的拔節之聲?;ㄩ_有聲,走過留痕,博學修身,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