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復中學教師暑期研修總結
20**年7月5日上午9:00,重慶市渝中區20**年暑期教師全員集中培訓正式拉開帷幕。在教研員zz的組織下,渝中區中學數學組全體教師在重慶復旦中學本部信息樓一樓會議室參加了集中培訓。
7月5日上午,我們聆聽了黃愛華的專題講座《教育讓幸福來敲門》,為他的語言天賦,刻苦鉆研的精神,積極的人生態度所深深吸引,為他那積極上進的心態所折服。我們欣賞的不僅僅是那些精彩的案例,而且還有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
黃老師一直向我們傳遞一種信息: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反思型的教師,應該把教育事業作為一種光輝幸福的職業,應該在從教的過程中,時時處處感到幸福的所在。每位教師都應該竭盡所能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需求,多說一些學生喜歡聽的話語,讓孩子們感到快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這樣我們老師自身也就能體會到幸福。
教師的幸福無處不在,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和體會,要在與孩子們的成長中找到幸福,要在孩子們的幸??鞓分畜w會幸福。
7月6日上午,我們聆聽了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張曉斌的專題講座《數學教師應該具有教研成果意識》,通過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成果意識的重要性以及撰寫論文的一些基本要求。
張老師首先指出:成果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具體展現。作為數學教師的成果通常展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育教學方面的成果;第二,教研方面的成果。他指出,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要想獲得豐碩的教研成果,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別人和書本學習,因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一些;從寫教案與反思入手,因為這是最好的寫作練習;從自己最熟悉的方面寫起,這樣可以降低寫作難度;從做小課題開始提高,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積累科研經驗。做任何一件事必須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獲得成功,從事教育科研也一樣,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見成效,只有沿著崎嶇小路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7月7日上午,我們聆聽了重慶南開中學高級教師楊飛的專題講座《數學與生活 數學與文化》,使我們對數學有另一種認識。
楊老師講解的內容源自生活,平淡中見精奇。所舉實例多來自現實生活,有著濃郁的生活意趣,讓高度抽象的數學復歸多姿多彩的生活本身。其講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數學與燈謎》、《數學與詩歌》、《數學與測字》、《數學與讖言》等。
在《數學與燈謎》中,楊飛指出,制作燈謎的題材很廣泛,涉及到語文、歷史、地理,也聯系到戲劇、小說、體育、醫藥、外語。目前涌現出很多數學燈謎,有人根據數學符號、運算法則等知識來設計燈謎,有的在揭示謎底的過程中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他們將中國文化與數學融匯一體,既有激發數學情趣之功,也有開拓智力之效。在《數學與詩歌》中,他指出,數學是冰冷的科學,以嚴肅的理性錘煉人的思維;詩歌是火熱的藝術,以活潑的形象抒發人的情感。一個冰冷美麗,一個熱情洋溢;一個理性,一個感性;他們是人類文化領域中互相排斥的兩種文明,也可以看作人類文化領域中的一對矛盾,雖然存在差異。但是,數學和詩歌也互相依存,互相聯系。“世事洞明皆學問”,一片浮云移動,一次螻蟻搬遷,常使人聯想翩翩。對詩歌的認識和探究,不能停留在表面,如果用數學的思維和方法去認識詩歌、研究詩歌,就會發現詩歌的別樣美麗。在《數學與測字》中,他指出,數學運算中最常見的是求和運算,如數的求和、代數式求和等,即A1+A2+A3+┅+An = M。在古代的測字中常使用這一數學原理,就是將所測的字與現場的人或物結合起來,然后尋找與所測之事的聯系。
數學是有趣的,數學是文化的,數學是生活的!
7月8日上午,我們聆聽了重慶市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王躍輝的專題講座《談談如何分析數學教材》,使我們認識了為什么要分析教材?及“讀懂教材”的幾個切入點,使我們明白了不僅僅重視解題方法的教學,也要重視對教材對概念的分析,從而教會學生學習。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確定課堂教學目標的依據是:依據學段目標。在確定具體的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之前,教師要對課程標準非常熟悉,尤其是對學段目標了如指掌,否則,就會造成教學目標確定的失當。依據單元重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導語,它告訴我們該單元的教學重點與編寫意圖,而這正是確定教學目標的第二個依據。選為教材的文章,大都內涵豐厚,語言精妙,涉及的語文知識點很多,但哪些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哪些是這一課時要訓練要解決的,應根據單元重點與編者意圖來定。依據課后練習。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們還要注意課文特征與課后練習。教材的課后練習或多或少暗示給我們這篇文章該“教什么”。依據學生實際。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認知和能力水平,找準切入點,這樣的目標才切合實際,體現層次性。確定課堂教學目標的步驟是:確定目標領域;確定目標領域要達到的水平;確定達到相應水平的時候教師與學生的行為方式;選擇恰當的行為動詞表達教學目的。
7月9日上午,我們再次聆聽了王躍輝的專題講座《談談如何分析數學教材(續)》,今天的講座是對8日講座的深入。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讀懂數學知識
1.數學知識的概念
數學知識是指《課標》中規定的數學概念、法則、公理、定理、公式、數學方法,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等內容。
2.讀懂數學知識作用
明確應該“教什么”、“如何教”和“教到何種程度” 。
3.如何讀懂數學知識?
(1)弄清知識的內涵和外延,以及與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2)準確區分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知識的上位知識和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二、讀懂數學知識的地位和作用
《課標》為什么要規定某個知識教師必須教和學生必須學,這其實是由該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其中知識的地位將直接決定教師教學時應把所教知識放在何種地位看侍,而其作用則決定了教師應該怎么教。因此,教師實施教學必須讀懂所教知識的地位和作用。
三、讀懂新舊知識的聯系
讀懂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不僅可使我們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處設置問題,恰當創設問題情境,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把握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學生完善認知結構。
四、讀懂教材的安排意圖
《課標》教材與《大綱》教材由于其編寫的依據不同,在具體內容的安排上必定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也必然會導致內容安排上的科學與不科學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在內容的安排上進行分析,看看其安排是否科學,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否能很好地體現課程的理念和思想,讀懂編者的意圖,從而使自己明確為什么要在此時教,而不在彼時教。
五、讀懂教材編寫方式
讀懂教材編寫方式就是結合《課標》對教材相應的知識內容從情境的創設、知識的呈現方式和知識的應用三方面進行再解讀,弄清教材的編寫意圖,明確應該“怎么教”和學生應該“怎么學”。
六、讀懂教材的拓展點
新課程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教材為了體現課程的這一目標,從知識的呈現方式上以較為隱蔽的點狀形式反映出來,它需要教師努力地去發現并進行充分挖掘,才能發揮這些拓展點的教學功能,促使自己的教學達成《課標》的要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通過講座,我們知道了研讀教材的基本切入點,明白了對一個具體的教材內容如何去研讀,如何在較高的觀點下把握教材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能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使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五天的暑期研修活動結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思考。思考怎樣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轉化為成果,思考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課堂充滿文化氣息,思考如何才能使得自己在教材研讀方面看得更高,走得更遠,教學更有效!
篇2:我辛苦我感動我收獲我快樂--思想品德遠程研修總結
我辛苦我感動我收獲我快樂--思想品德遠程研修總結
十天的時間,沒有想到過的這么快!20**年思想品德遠程研修在我的戀戀不舍中就要結束了。
十天的研修很辛苦。每天要堅持看兩個小時的視頻,聆聽專家的講解,及時做筆記。然后瀏覽思想品德研修簡報,看研修作業,仔細推敲調動自己的思維,選擇與自己教學貼近,有言而發的作業來完成。也因為在農村,有時候白天老是停電,早睡早起的習慣被改變,有時到深夜,有時凌晨1、2點寫作業、發文章,真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雖說是累些、辛苦些,但我無怨無悔!
十天的研修很感動。作為農村教師,與城市里的老師,與專家老師和指導老師在方方面面的差距是巨大的。走進思想品德遠程研修這個平臺,我仿佛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圓”,老師們廣闊的理論視野、良好的教育教學素養、豐富實用的教育教學經驗,讓我目不暇接,不知所措。我用心聆聽、用心感悟、用心思考。好象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要蜂采百花蜜,廣納百家慧,吸收眾人長。我感謝遠程研修!給了我們普通教師一個良好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十天的研修有收獲。短短的十天的研修,為我們奉獻一頓精神盛宴。我聆聽著專家老師的專題報告,更新著自己的教學理念,學習到許多好的教育教學經驗。吸取了許多好的教育教學方法,閱讀了大量的教學案例。這些都為我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素材,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我也有不少的感悟:對于公開視頻的學習,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了一篇學習體會--學習《開啟教師職業幸福的大門》有感,也就是《做一位有“幸福感”的教師》,這篇文章被20**思想品德課程簡報第2期采用。有4篇作業被指導老師推薦。其中第二次作業《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探索》一文被省專家常興華老師推薦,第九次作業《淺談復習課板書設計的類型及實效性》被省專家林家武老師推薦,第六次作業《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做新課程的合作者、探究者》一文,省專家閆瑩老師給予很高的評價,不僅得到推薦而且還被推薦為資源。8月1日和8月5日,兩次被20**思想品德課程簡報評為“學員之星”。這些對來自農村普通老師的我真是莫大的鼓勵!
研修已經結束了,但我相信,網絡的學習平臺不會結束,我們老師的學習不會結束。榜樣在前面,理想在召喚,我將立足農村,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認認真真教書育人,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有思想的思想品德教師![曹縣大集鄉中學王愛忠]
篇3:小學數學教師校本研修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校本研修總結
一學期來,我結合教學實際,以人為本,以校為本,加強合作,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立足校本,不斷提高教育教學?,F總結如下:
一、不斷加強學習,夯實業務能力
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讓學習成為提高自己的渠道,讓學習成為我一生的精神財富,做一名學習型教師。
1.自主學習:為了讓自己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我進行了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階段和自身面臨的專業發展問題,自主選擇和確定學習書目和學習內容,認真閱讀,記好讀書筆記。
2、勤思考,多動筆
每天堅持寫教學心得:可以是備課心得,也可以是教學體會,可以寫課堂教學方法實施體會,也可以反思上節課存在的問題,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決它。善于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于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于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學常規與教學科研一起發展,往科研型教師方向發展。
1.觀摩研討:通過校本研修培訓,外出培訓學習,認真聽課、評課,虛心學習,收集別人的好的教學經驗,用于自己的教學,在教學中樂于進取,加強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課堂實踐能,轉變了我的教傳授方式,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技能和方法。
2、積極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積極訂閱對教育教學有幫助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其他的老師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尤其在教學中,我注意學習其他老師的先進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知識,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學期我善于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經過一學期的研修,深深感到自己在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攢在著不足:教育理論知識有待豐富,教學資源挖掘的不夠入,在今后的研修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力爭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