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大學生暑期訓練計劃感想:一次開拓眼界的NIBS之行
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5周時光真是一閃而過,當我要向這段暑期訓練時光說再見時,我的思緒卻回到了以前......
一、相識NIBS
我是大一時從我的老師那里第一次知道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吳老師是NIBS與協和醫科大學共同培養的博士畢業生,在吉林大學做博士后期間因出色的表現而留在了生科院。在與她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做實驗很棒;同時周圍的師兄師姐對老師的學術背景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畢業 真的感到很欽佩。
那時起,我就對NIBS有了向往與好奇:NIBS究竟是什么樣子?它的科研實力到底有多強?我能不能去NIBS看一看?
在隨后的一年,我不斷地從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那里得到有關NIBS的信息。通過從老師、學長學姐、網絡上得到的信息,我對NIBS漸漸地了解,這所科研圣殿的形象逐漸清晰。15年3月,我第一次寫自我陳述,第一次請教授寫推薦信,試著敲響了“學生暑期訓練計劃”的大門。15年6月1號,我收到了NIBS給我的兒童節“禮物”--我能去NIBS學習了!!
那天的心情真的是格外激動,甚至達到了喜極而泣的地步。我感覺我太幸運了,在網頁上看到的紅色大樓終于要真實的矗立在我面前!當然,還有研究所里的那些學術“大?!眰?。
二、在NIBS成長
來NIBS學習帶給我許多新體驗: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當小組長,協助老師處理summer們的生活、學習問題;第一次近距離的與曉東、敏敏、饒毅聊天、討論;第一次入住高檔賓館(年會期間);第一次當主持人(年會期間擔任卡拉OK比賽主持人);第一次高強度高密度的聽PI們的報告......正是由于這些新體驗讓我成長。
除了新體驗之外,與我周圍的summer students的交流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我感覺到他/她們都很優秀:四川大學池朋亮、山東大學于佳喜兩位同學的思考質疑能力、西安交大翁丹瑋同學對實驗的投入、中國醫科趙悅同學的勤奮與努力、武大潘維龍的英文與思辨能力等等都讓我覺得很驚嘆。在學校學習的日子里,自我感覺自己的表現已經很好了??墒堑搅薔IBS,遇見了一群“最優秀的summer students”之后,我卻發現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尤其是與我室友潘sir、鵬哥、凱悅兄的交流之中,我發現自己不僅專業課學的不好而且英文水平(尤對專業詞匯)也和他們差了一截!
學到最多知識的地方還是在實驗室。由于我的專業及課程設置略偏向于藥學與化學,我被分到了齊湘兵老師實驗室(化學中心)。在實驗室里我學到了從藥物合成到藥物篩選的一系列流程,并親自操作藥物的粗分離、核磁檢測、藥物篩選、毒理檢測等步驟。我的暑期學習分為2個階段:年會之前我跟著孫毓澤師兄學習藥物合成、純化分離(偏藥物化學);年會之后我跟著孫濛師姐學習藥物篩選、細胞培養、毒理檢測(偏藥理學,主要篩anti-tumor drugs)。
由于我還沒有接受細胞、分子、遺傳的實驗學習而把四大基礎化學課程學完了,研究生部的老師特意將我安排到化學實驗室??杉幢闶沁@樣,當自己想去合成、分離純化藥物時,書本上學的合成知識真的很蒼白!一個看似簡單的酯解反應,可是卻要考慮到保護其他活性基團(水解or醇解or其他?);基礎的硅膠柱層析里還能蘊藏著嘗試與思考(如何確定合適的洗脫劑比例?有哪些洗出液體是需要收集的?)。我很感謝毓澤師兄對我的指導與鼓勵,本來他自己的合成工作就很辛苦,可是他卻放心的讓我替他合成下一個產物(我若合成失敗,師兄要再辛苦半個月合成前體化合物)。我提出的新穎的、古怪的、簡單的,復雜的問題都得到了師兄耐心的解答!在我學習柱層析期間,齊老師很耐心的給我講解了柱層析分離成功的條件并對我的實驗操作進行指導。
開完年會回來之后,我就由孫師姐帶著學習有關藥理部分的操作。對于這一部分,動物細胞的培養我是一點不會,對細胞抑制試驗模型沒有概念,自己幾乎是從頭開始學起。當我周圍的summer 們在練習實驗操作或獨立實驗時,我是真正的“學習”實驗:學 細胞的原代傳代培養、negative/positive control、細胞模型建立、數據的處理。在那段時間,每天我都會認真的記住師姐所講的每一句有關實驗的話:**癌細胞有什么樣的“脾氣”,傳代培養時的技巧問題。來北京之前我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要懷著虔誠的心態去學習,學習實驗操作,學習“大?!眰冏隹蒲械娘L范。
三、愛上NIBS
在NIBS我能感受到不同實驗室(輔助中心)之間的協作,能體會到新型實驗室運行模式下的平等活潑,能看到不同實驗室師兄師姐疾步穿過走廊的身影,能看到高效優質的后勤保障卻沒有行政約束。
這就是我在學校時渴望見到的NIBS啊!可是,當我真正見到她時,我卻說不出話來,心中只有虔誠與膜拜。我喜歡每天繞著她走一圈,我知道她紅色的皮膚內孕育著一個有一個新發現、新成果。
在NIBS期間,我早已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在這里我可以像在家一樣easy。我在實驗室中學習著新知識,在體育館里打乒乓球、跑步,在她身后的靜思湖畔散步思考。
可是,我卻要走了!做別朝夕相伴的NIBS,揮一揮衣袖,摘一片路旁銀杏樹的樹葉,把這段記憶永遠珍藏!
感謝在NIBS期間為summer 們指導、奉獻、服務的老師、師兄師姐及后勤的叔叔阿姨們!
祝NIBS永做生命科學領域的弄潮兒!
希望明年還來NIBS!
希望能來NIBS度過5年青春!
篇2:拓展訓練感想:說做距離
拓展訓練感想:說與做的距離
三天兩夜的拓展訓練在大家的歡笑與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這次訓練中,我收獲到了朋友的支持、幫助和掌聲。但更為重要的是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上山時的高達500米的石階、十秒內的緊急集合、團隊文化創建、高空單杠、泰山過河、變形蟲尋寶、勇爬畢業墻等項目都給我從小就養成的固有思維以很大的沖擊。在這些項目中我得到了教訓,也積累了經驗,這些寶貴的財富將在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巨大的積極作用。
在高空項目中,我是單獨面對困難。當我踏上直徑僅有不到20厘米的圓柱形梯子時,心里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傆X得這個梯子是那么的脆弱,搖搖晃晃。有那么一剎那,我想到要放棄??墒强吹交锇閭児膭畹难凵?,聽到伙伴們響亮的加油聲,我鼓起勇氣向上爬去……終于,我在奮起一躍中成功完成任務。這個項目充分的鍛煉了我面對困難時所需要的勇氣,沒有這種勇于面對困難的精神也不可能成功的解決問題,只有被困難所打敗。
在泰山過河中,我多次落水,但是在伙伴們的支持鼓勵下,在教練的耐心的指導和示范下,我終于完成了這個項目。這也是我第一次做到了可以失敗但決不放棄;這同樣是我以前從未做到的。這個項目磨練了我的意志,讓我懂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面對失敗就選擇放棄,不再做努力。
在勇爬畢業墻這個項目中,我有幸擔當人梯。第一次嘗到了被人踩在腳下的感覺,以前在學校時,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所謂的“天之驕子”。從來沒有想過有人在我的生活中充當過“人梯”的角色,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給別人當“人梯”。但是,當我真真正正的單膝跪在畢業墻前,作為人梯幫助大家向上爬去時,我想到了很多人,父母、兄弟姐妹、老師、朋友……下一次,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向他們說一聲謝謝,謝謝他們的幫助。同樣在一個團隊里,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站在金字塔的上方,也需要“人梯”的存在,他們也應該是被記住的。就像一個項目順利的完成也需要很多人做著像人梯這樣辛苦而又繁重的工作,他們并不為人所注意卻是整個項目的基礎,沒有他們就沒有項目的成功,他們才是真的英雄。
這些經驗雖然寶貴,但是在這次拓展訓練中我最大的收獲是我懂得了說與做之間的關系。道理人人都懂,話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說的好不如做得好。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收獲,這就是我為什么用“說與做的距離”作為題目的原因。在每個項目結束后我們都有一個分享的環節,這是大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時刻。每次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感觸都特別深,大家也獲得了很多的經驗,懂得了很多的道理。這固然很好,但是在下一個項目中,我們又時常忘記前一個項目中我們所懂得的道理會犯同樣的錯誤,說到而沒有做到,這又有什么用呢。
我們參加拓展訓練的目標是創建高績效團隊。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積累經驗,超越自我,永不放棄,但這些并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只有真正的做到才能真正的達到訓練的目的。
三天兩夜的拓展訓練雖短,只是我們生命中的幾萬分之一,但它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會起到不可磨滅的影響。
篇3:團隊素質拓展訓練感想:我終生收藏
團隊素質拓展訓練感想:我的終生收藏
人的一輩子很有很多的收藏品,有人收集郵票,有人收集古董。大學畢業的這一年,我卻收藏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上火車的一剎那,對于長沙還絲毫沒有概念。20個小時,在車上睡了醒,醒了睡之后才知道,原來20個小時的車程有這么遠。從火車站到賓館報到,從賓館到南托培訓,從南托馬不停蹄的奔赴黑麋峰。為期3天的拓展訓練,開始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黑麋峰留下了我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爬上9米高臺,第一次睡帳篷……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大家的第一次,是所有國際部新成員的第一次:第一次的集體活動,第一次彼此認識,第一次彼此幫助,第一次擁有**八局國際部的名字,第一次為國際部的榮譽而拼搏……
簡單的分組過后,十四五個或熟悉或是剛剛認識或是陌生的伙伴組成了一個小團隊,當時還無法理解所謂伙伴的含義,只是覺得,那是像同學同事一樣的一個稱謂罷了。還來不及知道彼此的名字,我們從選隊長,隊名,隊歌,隊旗開始了團隊的合作。中午,一個名為國王和仆人的簡單的游戲給了我很大的沖擊。當今這個社會,如果你做的不夠好,就是要付出代價,走向社會的時候,這個代價會不會只有為大家服務這么簡單呢?
下午,是高空項目,我們組首先挑戰的是9米高臺上跳抓單杠。我從看見這個臺子的那一剎那開始腳軟。童年的經歷讓我有著不輕的恐高癥,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挑戰的會是這樣一個細高的柱子!一個個隊友都安然無恙的完成了這個挑戰,小小的好奇心開始膨脹,也許……終于,在隊友們的鼓勵下,我揣著一顆大無畏的心開始攀爬這9米高臺。爬到一半的時候,這根大柱子開始晃動,有人在喊加油,一低頭的時候,我腳下滑了一步,瞬間,童年的經歷和不幸的故事都涌入腦?!议_始腿軟,我真的很想爬下來,想念腳踏實地的感覺,可是隊友們的加油和鼓勵,讓我沒有就這樣灰溜溜回去的勇氣,橫豎一搏吧,反正都爬到半路了。最后,當我以蝸牛般的速度爬到頂端的時候,巴掌大小的圓盤讓我完全沒有了勇氣。我真的很想下來,不管什么灰溜溜,不管什么鼓勵,什么挑戰自己??墒顷犛褌兊募佑吐?,隊友們積極幫忙的叫喊聲,隊友們鼓勵的吶喊聲,再一次給了我勇氣。奇跡般地,我在巴掌大的圓盤上站了起來。柱子開始劇烈的搖晃,我跟著開始發抖,我越抖它越晃,它越晃我越抖。雖然后來,沒有抓住那根單杠,但是我還是對我自己有勇氣一跳而很吃驚了一下。著地之后,有種想哭的沖動,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哪怕只是軟綿綿的踩著。坐在棚子底下乘涼的時候,再次抬頭仰望這9米的高度,有點暗暗的佩服自己,雖然,和大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可是對于我自己,這幾乎是一種極限了。很感謝這次活動,給了我這樣一個挑戰自己,挑戰極限的機會,我想,這將是我記憶里抹不掉的一筆。
這次的拓展訓練,注重的是培養我們的團隊意識。作為80后的我們,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使我們共有的特質。通過這次拓展的各個環節,從訓練到游戲甚至是晚上睡覺,無時無刻不滲透著合作的精神。
最難忘的莫過于4米高墻。一直在納悶的項目終于在最后一刻,作為畢業項目曝光了。全體56個人,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翻過沒有任何輔助措施的4米高墻——正是這一項聽起來不可能的任務,給了我最深最真切的感動。當我踩著伙伴的肩膀,抬起頭,是伙伴們拉我上去的一雙雙手,那一刻,伙伴這個詞給了我全新的含義,那一刻,我真的是沒有任何恐懼的,我知道,會有很多人保護我不受傷,他們的名字叫伙伴。成功翻越逃生墻的時候,想說聲謝謝,可是一轉身,留給我的是一排背影……當所有人都成功翻越的時候,霎那間迸發出的感動讓我熱淚盈眶,6分多的成績,是我們,**八局國際部這個團隊通過短暫的拓展訓練所凝聚起來的力量。永遠忘不了,那響徹山谷的歡呼聲。
短短3天的拓展訓練,我付出了很多,同時收獲了更多。做人的道理,合作的精神,伙伴們的支持和鼓勵,都將是我終生的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