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總結報告

4744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總結報告

  (20**.08.25)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創辦于1985年。20**年1月,被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一批立項建設學校。經過兩年的建設,對照批復公布的學校示范?!俄椖拷ㄔO實施方案》和《任務書》,至20**年7月,各項建設任務均已圓滿完成。

一、項目建設總體情況

  1.辦學基礎建設

  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推動下,學校完成了對溧陽市建工學校、職工學校等多個部門辦學單位的資源整合;以政府全程代建方式,完成了三期工程建設;配套專業建設需求,加大了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辦學條件極大改善。

  表1: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學校占地面積  萬平方米  22.96  31.73  8.77  38.20%

  學校建筑面積  萬平方米  12.006  18.021  6.015  50.10%

  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萬元  3392  4428  1036  30.54%

  2.專業與課程改革建設

  學校以國示范重點專業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各重點專業的課程改革,開發與建設了系列化項目課程,并帶動其他專業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專業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表2: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省部級以上示范(重點、骨干、特色)專業數  個  6  100.00%

  校本教材數  本  20  50  30  150.00%

  教師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數  本  10  14  40.00%

  牽頭開發國家共建共享計劃課程數  個  0  5

  參與開發國家共建共享計劃課程數  個  0  29  29

  3.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積極實施《優秀教師培養發展規劃》,選送優秀教師到高校進修、到名企實踐、赴境外學習,“專業教師下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表3: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雙師型教師數  人  138  193  55  39.86%

  研究生數  人  24  53  29  120.83%

  兼職教師數  人  36  52  16  44.44%

  4.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根據示范校建設要求,學校扎實進行重點建設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實踐,著力推進配套性實踐教學環境的建設。通過兩年的建設,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表4: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校內實訓基地儀器設備數  臺(套)  11470  11800  330  2.88%

  校內實訓室數  個  44  66  22  50.00%

  校外頂崗實習(10人以上)基地數  個  36  51  9  41.67%

  5.信息化建設

  學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搭建了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平臺,并切實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配套改善了信息化教學硬件環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改造教室、實驗實訓室等,極大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表5: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多媒體教室數  個  25  145  120  480.00%

  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源總量  TB  1  1.7  0.7  70.00%

  建成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專業數  個  6  100.00%

  CAI課件數  個  2500  3700  1200  48.00%

  5  網絡課程門數  個  6  28  22  366.67%

  6  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課程比例  %  50  90  40  80.00%

  6.校企合作

  學?;I建了“溧陽市職業教育集團”,建成了3個“廠中校”和1個政校企共建的“園中校”;形成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企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

  表6: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校外實訓基地數  個  42  51  9  21.43%

  簽訂合作協議的企業數  個  72  82  10  13.89%

  合作企業投入資金及設備總值  萬元  218  359  141  64.67%

  培訓企業員工規?! ∪颂臁 ?800  7000  1200  20.69%  5

  訂單班數量  個  7  10  42.86%  6

  訂單培養學生數  人  264  352  88  33.33%

  7.辦學效益(社會貢獻)

  學校不斷開拓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渠道,畢業生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得到家長、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與人才資源等優勢,服務社區居民、合作企業和“三農”建設,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表7: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畢業生“雙證”獲取率  %  100  100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  98.2  99.5  1.3  1.32%

  學生實習滿意率  %  92  93.4  1.4  1.52%

  畢業生升入高職學院和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  %  18.1  29.9  11.8  65.19%  5

  職業培訓總規?! ∪颂臁 ?6000  80877  44877  124.66%  6

  職業培訓總收入  萬元  62  108  46  74.19%  7

  學校對外開展的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數  個  9  25  16  177.78%  8

  學校對外開展生產、咨詢、技術服務到款額  萬元  37  61  24  64.86%  9

  學校專利數  個  0

二、建設工作機制與舉措

  1.項目建設人員配備齊全

  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溧陽市人民政府唐華新副市長掛帥,政校企共同參與。項目建設辦公室、工作組、督查組等機構人員精心配備,作用發揮明顯。

  2.項目建設工作制度合理

  制定了《項目實施管理辦法》、《項目經費管理實施細則》、《項目申報和評審制度》,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學期計劃公示和成果展示制度、每周例會制度、每月月考核制度、階段性成果匯報制度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3.項目建設保障措施有力

  形成了科學合理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打造品牌項目團隊,用足用好項目建設經費,特別是地方財政和自籌資金,在保證預算金額的前提下,向國示范建設項目適度傾斜,實際投入資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三、項目建設進展

  (一)重點建設專業項目

  數控技術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計算機平面設計3個專業為國家示范校重點支持建設項目,經過2年的建設,完成了《任務書》中所預設的建設任務,完成率均在100%及以上。

  1.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僭阡嚓柺姓鲗?,成立了由溧陽中專牽頭的“溧陽職教集團”,匯集了溧陽市相關綜合職能部門、工業園區、其他職業學校及本地江蘇華朋集團、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為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谠陟柟掏晟破髽I“冠名班”與“校中廠”校企合作辦學的基礎上,建立并優化了較為成熟的“多學期、分段式”工學交替組織模式。

 ?、鄯e極將校企合作辦學由校內向校外拓展,以成立研發機構的方式,對外開展生產咨詢與技術服務項目達25個,新創建“廠中校”3個,“園中校”1個。

 ?、軆赡陙?,校企合作企業增加到82家,充分表明了學校進行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務實而富有成效。

  (2)課程體系改革

 ?、?ldquo;厚基礎、活模塊、強實踐”課程體系構建完善且富有實效:牽頭主持開發國示范建設協作組共建共享課程3門,參與開發29門,課程資源豐富,均達預期目標;制作完成了《FLASH》等多門課程的三分屏多媒體課件,《液壓氣動項目課程》等4本教材公開出版;另外,還開發了《數控機床機械安裝》等一批精品課程。

 ?、?ldquo;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推進有力,與“教師與學生評價、過程與結果評價、課內與課外評價、知識與能力評價、學校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的“五結合”評價體系相得益彰,切實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校企合作聯合開發的《迎祥在線測試系統》獲得了國家軟件著作權證書,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對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的創新。

 ?、垡劳行畔⒓夹g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步伐。完成了130個多媒體教室的建設,信息化教學課程比例提升至90%;校內實訓基地充分借助光感、傳感、物聯等新技術和虛擬、仿真、數字化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起了融教學、訓練、生產、競賽、研發和管理、控制、檢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實訓新體系。

  2.師資隊伍建設

  按照《任務書》建設項目要求,出臺了《優秀教師培養發展規劃(第三輪)》,根據“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原則,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科學考核,完善了引才、留才、用才的人才培養與發展機制,提高了工作績效。

  《任務書》所預設的有關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目標均已如期完成:王云清、周堅、任科、沈森、姜玉康等一批名師脫穎而出,周偉、麗蘇銘等老師在省、市級技能大賽中屢獲一等獎。截止目前,擁有國家級名師2人,省級名師6人;建成常州市名師工作室、導師工作室7個,“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0%以上。聘請工程師、能工巧匠任兼職教師52人。

  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

  學校依托牽頭或參與各類職教集團的優勢,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員、專業建設委員和“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工作委員會,并與溧陽南渡新材料工業園區密切合作,成立了獨具特色的“園中校”;探索并完善了“三層三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修訂了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實施對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全過程監控,探索并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新模式及考核與評價的新機制。

  通過實訓基地校企共建機制,建成或完善校內實訓功能室66個,校外實習基地51個,有力推進了工學結合與頂崗實習,提升了為學生、企業員工服務的功能與能力。

  通過研發中心校企共建機制,有3個項目獲國家專利并投入生產,一批項目應用于“三農”或投入企業生產;近兩年,學校兩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最佳組織獎”,12件作品獲等級獎,其中有3件作品獲一等獎。20**年6月,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上,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作品“學生公寓用電智能化管理系統”獲20**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一等獎,另一作品獲二等獎。

  通過培訓中心校企共建機制,切實發揮了職業培訓功能,年職業培訓規模增幅達124.66%,創造經濟效益108萬元。

  通過集團化辦學機制,對集團內企業開展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25個,相應創造經濟效益61萬元;為職教集團內兄弟學校培養骨干教師8人。

  通過訂單培養機制,進行“華朋班”“開利地毯班”、“上上電纜班”等企業冠名班實踐,豐富了合作內涵。

  (二)特色建設項目

  1.新能源開發——太陽能船的研發

  該項目主要覆蓋機械、機電、電子、電氣控制等4個專業,探索低碳背景下培養師生創新與動手實踐能力的機制與途徑等。參與研發的教師51人,合作企業5家,受益學生601人,助推了學校創新教育特色的發展。

 ?、賹I教師創高技能、創新技術等方面得到長足進步,催生了3個常州市名教師工作室,促進了4名常州市職業學校“三創”拔尖人才培養導師成長。

 ?、谛纬闪恕痘谛履茉吹碾娮蛹夹g應用》課程。

 ?、鄞蛟煲慌季S敏捷、敢于創新的學生團隊。

 ?、苄纬闪艘幌盗谢谛履茉吹碾娮蛹夹g創新實驗項目,并逐步應用于“三農”。

 ?、菖c相關企業等合作研制了“太陽能動力船”,組建了“中國龍”太陽能動力船比賽代表隊,作為中國唯一的參賽隊,于20**年7月參加了在荷蘭萊瓦頓市舉行的世界太陽能動力船比賽。

  2.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

  該項目該項目覆蓋我校所有專業,所有在崗教職工,51家友好合作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兩年來,所有在校的8559名學生受益。項目建設堅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全方位融入優秀企業文化,有力地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凸顯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樹立了具有輻射效應的品牌:

 ?、偃谌肫髽I精神,構建了“包容向善,積極進取,務實求精”的學校核心文化,豐富了校訓“德行、責任、能力”和核心價值觀“尊嚴、發展、幸福”的內涵,牢固確立了“學生的未來幸福和終身發展高于一切”和“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

 ?、谛F髢炐阄幕疃热诤?,積淀出具有濃郁“職業”特色的學校文化,確立了“締造陽光心態、構建和諧校園、建設精神家園”的學校文化建設目標。

 ?、奂哟笈c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構建了具有“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成了和諧美觀的校園環境文化。

 ?、軐悠髽I管理,打造人本有序的校園制度文化。

 ?、菘缭叫F笪幕櫆?,校企共建職業教育課程。

四、建設經費投入與使用

  (一)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按照建設任務書的預算,學校國家示范校建設項目資金計劃總投入1600萬元,至20**年6月實際到賬1715萬元,完成107%。其中:中央財政示范校建設資金預算撥款980萬元足額到賬;地方財政示范性院校建設資金預算撥款500萬元,實際撥款611萬元,完成122%;行業企業投入預算資金40萬元,實際到賬41萬元,完成103%;學校自籌投入預算80萬元,實際到賬83萬元,完成104%。

  (二)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對照項目建設任務書預算,截止20**年7月25日,國家示范校建設資金支出明細如下:

  專業  建設內容  中央預算  地方預算  企業預算  學校預算  實際支出

  中央  地方  企業  學?! 『嫌?/p>

  數控技術應用  人才培養模式  236  153  /  238.62  235.10  /  4.64  478.36

  師資隊伍  33  /  /  1  32.84  /  /  1.10  33.94

  運行機制  57  /  /  /  54.55  /  /  /  54.55

  小計  326  153  /  5  326.01  235.10  /  5.74  566.85

  電子信息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294  54  /  /  293.98  59.18  /  /  353.16

  師資隊伍  32  10  /  32.14  10.36  2.00  /  44.50

  運行機制  42  8  /  42.11  8.00  3.00  /  53.11

  小計  368  72  5  /  368.23  77.54  5.00  /  450.77

  計算機

  平面設計

  人才培養模式  194  30  /  /  196.30  30.28  /  /  226.58

  師資隊伍  33  /  /  /  32.90  /  /  /  32.90

  運行機制  59  /  /  /  56.89  /  /  /  56.89

  小計  286  30  /  /  286.09  30.28  /  /  316.37

  新能源運用

  小計  /  165  10  10  /  167.98  7.60  9.52  185.10

  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

  小計  /  80  25  65  /  99.73  28.59  67.43  195.75

  合計(取整)  980 500  40  80  980  611  41  83  1715

五、貢獻與示范

  (一)對學校整體辦學實力提升的帶動作用

  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方式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了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增強了服務社會和貢獻經濟發展的優勢,提高了服務社會能力;推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合作辦學模式創新,帶動了學校汽車運行與維修、建筑工程施工等其他專業和項目的建設與發展,提升了學校整體發展水平。

  (二)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俳?,共培養3439名合格的普通全日制畢業生,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平均達到99.5%,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和保障。

 ?、谕苿恿藢W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企業滿意率達93.4%。每年培訓企業員工達7000人次。通過技術咨詢及服務、員工職業培訓、產品代加工,為10多家企業排憂解難,創造經濟效益169萬元。

 ?、?ldquo;園中校”建設,依托園區整合分散的企業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為溧陽市政府提出的“一區三園”經濟發展框架提供了人力支撐的科學依據。

  (三)對其他地區和學校進行示范、帶動和輻射的成效

 ?、僖袁F場觀摩、經驗交流方式,為河南遷安、安徽淮南、西藏山南、浙江金華和本省金壇、武進、常州、寶應、高淳、溧水、如皋等地近二十所同類學校的辦學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借鑒。以接受掛職鍛煉、派員到對方指導等方式,對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區職業技術學校,協助其完成校園信息化建設硬件構架,建成現代化校園網,培訓其教師等。

 ?、谑痉缎=ㄔO以來,教師開設各級各類公開課165節,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73篇,編輯出版教材4本,取得國家專利3項,一批創新成果應用于“三農”建設和企業生產,充分展示了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效。常州市周堅名師工作室,通過推行導師制和項目式培訓,為兄弟學校培養骨干教師8名。學校示范校建設網站,截至20**年6月底,總訪問量突破13000人次,其上傳的建設成果及做法,得到兄弟學校及上級部門領導的充分認可。

六、典型案例概述

  案例一:“園中校建設與運行的實踐”

  “園中校”,是在政府的主導下,職業學校和地方工業園區合作共建高技能型人才聯合培養培訓基地的一種辦學新機制。有效突破了縣域級職業教育缺乏大中型支柱型企業支撐的困境,為縣域級中等職業學校提供了借鑒藍本。

  案例二:“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學校構建的“包容向善、積極進取、務實求精”的核心文化,切實增強了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逐漸內化為一種學校精神力量的軟實力,最終成為促進學校發展的推動力,彰顯為學校辦學水平的核心競爭力。在具體的文化建設實踐中,總結出的文化構建六條舉措和三個要素,可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借鑒意義。

  案例三:“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服務溧陽政府與荷蘭萊瓦頓市友好城市間的合作交流,溧陽中專以世界太陽能動力船比賽為契機,推開了中職教育國際合作的新視窗,推進了學校的創新研發,促進了與新能源應用產業對接的相關新專業的建設。這對所有職業學校的創新教育都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案例四:“校企共建研發中心的實踐與探索”

  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是我校在校企共同發展合作模式中的又一大膽嘗試,彌補了校企合作共贏機制的缺失,提高了教師進企業的實效性,解決了學校課程開發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問題,取得了多方效益。

  案例五:“創新數控實訓環境的實踐與思考”

  改革創新數控實訓環境,充分發揮老牌專業實力雄厚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實訓基地的規模,將信息化、虛擬仿真等技術真正應用于教學,構建起了融教學、訓練、生產、競賽、研發和管理、控制、檢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實訓新體系,具有典范性。

七、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盡管在示范校建設中取得了許多新成績,但與各級政府及社會各方對學校的期望、與“辦老百姓心目中的國示范、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一些深層次的難題需要破解。

  1.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縣域經濟背景下的中職學校,如何調動行業企業積極性,擴大校企合作范圍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由于目前的實驗實訓設備購置年代久遠,加之主要服務于教學工作,以培養學生的技能為主要目的,因而,設備技術含量不高,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和技術更新的速度。為此,還要進一步抓住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從提高行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層面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完善體制與機制,爭取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持,提高基地技術含量,提升技術服務層次,推進實訓基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體系開發任重道遠

  兩年的示范校項目建設,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突破還主要局限于3個重點專業,如何進一步將建設經驗在其他專業推廣,仍需繼續作出努力。就當前的辦學經費條件下,如何籌措并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仍需要探索新的辦法予以解決。此外,從專業實踐性教學需要出發,儀器設備一方面要求配套數多,另一方面因專業性強及生源減少趨向而導致利用率比較低下,投入產出問題也對辦學效益形成了挑戰。因此,降低運行成本,以信息化建設推動實訓基地建設更是迫在眉睫,但又任重道遠。

篇2:市兩型示范學校創建工作方案

  市“兩型示范學?!眲摻üぷ鞣桨?/STRONG>

  為加快推進我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著力提高廣大青少年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意識,認真落實《教育部、z省人民政府共建z城市群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驗區協議》,根據《z市“兩型社會”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制定z市“兩型示范學?!眲摻üぷ鞣桨?。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按照“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著力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普及節能環保知識、形成良好的節能環保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建對象及條件

 ?。ㄒ唬﹦摻▽ο?全市各級各類學校。

 ?。ǘ﹦摻l件 學?;A設施基本條件較好,管理科學規范,教育教學質量較高,素質教育全面開展,校園文化濃厚,近三年內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三、工作目標

  20**年完成“兩型示范學?!钡幕I備工作,啟動創建 “兩型示范學?!钡脑圏c工作,原則上每個縣(市)區、示范區要有試點學校申報。通過試點的帶動,20**年起,在全市全面開展“兩型示范學?!眲摻ɑ顒?。

  四、工作措施

 ?。ㄒ唬┙M織領導。成立z市“兩型示范學?!眲摻I導工作小組,由市教育局局長廖貽仲任組長。z市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辦公室主任陳利文、市教育局副局長齊湘雄、伍浩、鄧樂平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督學田美仁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由科長李慕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兩型示范學?!钡娜粘9ぷ?。各縣(市)區和各創建學校均應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ǘV泛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兩型示范學?!眲摻ǖ哪康?、意義、要求以及活動開展情況。各創建學校要充分利用有關媒體、校園網、校園廣播、宣傳欄、板報等形式宣傳“兩型示范學?!眲摻ɑ顒?,通過召開主題班會、演講、征文、繪畫比賽等形式大力宣傳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科學知識,動員和組織全校師生參與“兩型社會”建設。

 ?。ㄈ┞鋵嵷熑??!皟尚褪痉秾W?!眲摻ɑ顒蛹{入教育目標責任考核。各縣(市)區教育局局長為本地區“兩型示范學?!眲摻ǖ臓款^責任人,負責活動總體協調;各創建學校的校長為創建“兩型示范學?!钡牡谝回熑稳?,抓好各項任務和措施的落實。

 ?。ㄋ模┒讲榭己?。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各創建學校進行督促檢查,及時掌握有關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培育典型。年終在創建學校自評的基礎上,按照《z市“兩型示范學?!眲摻ɑ顒涌己嗽u分標準》(見附件1)進行考核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學校,授予“z市兩型示范學?!狈Q號,并給予適當獎勵。從20**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復查,不合格者,取消“z市兩型示范學?!狈Q號,且三年內不得重新申報。

  五、工作步驟

 ?。ㄒ唬┬麄髡{研階段(8月-9月中旬)。

  1、市教育局、市兩型辦召開聯席會議,研究確定20**年度“兩型示范學?!痹圏c對象。

  2、市教育局、市兩型辦深入基層學校進行調研,全面了解學校情況,聽取各學校反饋意見。

  3、市教育局、市兩型辦聯合印發《z市“兩型示范學?!眲摻ɑ顒庸ぷ鞣桨浮?。

 ?。ǘ┳栽干陥箅A段(9月中旬至9月底)

  填寫《z市“兩型示范學?!鄙陥蟊怼穲髣摻I導小組辦公室。

 ?。ㄈ﹦摻▽嵤╇A段 (10月份)。

  1、各創建學校成立工作機構,制訂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組織實施創建活動。準備各個方面的預檢材料。

  2、市教育局、市兩型辦對各創建學校進行督查指導。

 ?。ㄋ模┰u估驗收階段 (11月份)。

  1、各創建學校對照《z市“兩型示范學?!笨己嗽u分標準》進行自我評估。

  2、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根據《z市“兩型示范學?!笨己嗽u分標準》,嚴格按照“申報—初評—公示—暗訪—復評”五個程序進行評估驗收。

  3、合格后,由市教育局、市兩型辦正式授予匾牌。

  附件:1、z市“兩型示范學?!笨己嗽u分標準

  2、z市“兩型示范學?!鄙陥蟊?/p>

篇3:改擴建示范學校工程冬季施工應急預案

  改擴建示范學校工程冬季施工應急預案

  一、冬季應急預案編制依據及原則

  根據《冬季施工方案》及天津市冬季施工有關規定編制,為保證本工程及職工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工程的"冬季應急預案"。確保本工程的施工質量,強化本工程進度和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應急應變能力,有效地控制在冬施過程中人員不受到傷害和經濟不受到損失,達到工程預期的最佳效果。

  二、冬施工程概況

  天津**中學改擴建示范學校工程,工程共分主樓與食堂兩個單體工程,其中主樓包括實驗樓、圖書館、報告廳、行政樓、4棟教學樓,屬于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米;工地地址位于水產前街與養魚池路交接口;主樓圖書館、實驗樓、教學樓地上5層,建筑高度20.750m,標準層層高3.800m;主樓行政樓地上7層,建筑高度:27.800m,標準層層高:3.850m ;食堂地上3層,建筑高度為18.600m,標準層層高為4.850m;。

  本工程由天津市河北區教育局投資建設,天津市天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天津市地質勘測院地質勘察,天津市國際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監理,天津市河北區房屋建筑工程公司組織施工。

  因本工程工期緊張,需要在施工中合理組織、統一安排、做好各項工序銜接工作。

  在冬施階段主要施工基礎土方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土方回填高度為1.8m,基礎墊層砼為C15,基礎承臺、基礎地梁、柱、梁、板、樓梯砼為C30砼。

  本地區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12℃,年平均氣溫10.2℃,年降雨量約671mm,日最大降雨量紙為149mm,冬期最大凍結深度約為0.60m,最大積雪厚度約為0.37m,常年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冬季為北風,四季分明。冬期施工日期一般為本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本地區屬典型的溫帶海洋氣候。

  三、冬施應急預案機構組成

  1.針對本工程冬放特點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執行經理為副組長的冬施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事故處理、消防、保衛全面工作,具體設置如下:

  2.冬施應急預案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3.冬施消防、保衛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 z

  組員:z

  4.施工現場成立事故處理作戰機構:

  總指揮:z

  副總指揮: z

  協調指揮:z

  搶險指揮:z

  聯絡員:z

  5.指揮部制訂事故處理程序圖,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時,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應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都有明確規定。做到臨危不懼,正確指揮。重大事故發生時,各有關部位應立即處于緊急狀態,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根據對危險目標潛在危險的評估,按處置方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驚惶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大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四、事故隱患情況分析及應急處理措施

  1.混凝土采用綜合蓄熱法:澆筑后混凝土周圍用保溫材料嚴密覆蓋,混凝土表面先鋪塑料薄膜,然后鋪50mm厚防火草簾覆蓋保溫,使混凝土緩慢冷卻,并在冷卻過程中逐漸硬化,當砼溫度降至0度時可達到抗凍臨界強度或預期的強度要求。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混凝土在養護過程中,在四周用鋼管進行圍擋,用塑料薄膜或用彩條布進行圍護,項目部派專人24小時負責檢查。

  2.對其他重要結構部位施工時要做到有計劃、有準備、有準備、有數據24小溫度控制保證砼的臨界強度,對進場材料要及時檢查,對施工部位要做到三檢制,并做好冬施中的相關程序要求,嚴格執行冬施方案要求,避免事故的發生。

  3.在冬季施工現場危害最大的隱患如下:整體模板支撐體系倒塌、塔式超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倒塌、大面積漏電等。使用、貯存危險物品的品種、數量、危險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確定應急求援危險目標要做出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即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對人員設備及周圍帶來的危害及范圍。預測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途徑,如誤操作、設備失修、腐蝕、工藝失控等。在冬施過程中及時了解風向,特別是塔吊、腳手架的施工,≥6級風嚴禁施工。對各冬施重要部位的施工要有針對性,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及應急措施,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解決。

  4.出現事故后,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財產安全。對于高處墜落、骨折人員不能隨意搬動,要用擔架、模板等搬動;對于氣體中毒、窒息傷員,應盡快進行通風,讓其呼吸新鮮空氣;對發生化學中毒的病人,應在注射特效解毒劑或進行必須的醫學處理后才能根據中毒和受傷程度轉送各類醫院。

  5.確定專人負責冬施消防、保衛工作,對分包單位實行總承包責任的保衛工作制度,各分包單位應接受總承包單位的統一領導和監督檢查,雙方應簽訂責任明確的冬施消防安全協議書。

  6.各種組織建立例會制度,施工現場必須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重大會議應隨時召開,并將會議內容、決定、決策及時填入會議紀要。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專職消防保衛人員,持證上崗,統一著裝。義務消防隊每季組織學習或訓練不少于12小時。

  7.根據現場臨設及施工現場情況。預計本工程消防、保護幾處重點部位:為了使工地達到天津市文明安全工地的標準,確保不出現火災等事故,將這幾處重點危險區提名到案,加強施工的管理。

  8.本工程施工中頂板采用多層板、木龍骨支設。多次重復使用,木料與多層板用量較大,由于職工來自農村,消防知識懂的少,防火意識差,思想容易麻痹,不定時的會出現吸煙等違章現象,以及施工中的電焊火花濺落容易發生火災,在容易發生火災的地方放置滅火器材。

  9.現場臨時材料庫有易燃易爆物品較多且集中,施工中往來職工較多,加上外面運料進場非本工地人員違章吸煙等情況容易發生火災。

  10.木工加工房設在現場西北側,靠近生活區,地理位置比較危險,現場需要配置的木工加工材料需在木工房內進行加工。鋸末、刨花及作業邊角料較多,加上操作人員偶然失誤和長時間的負荷運轉及違章作業容易引起火災。

  11.滅火器材為符合國家GE12515-90標準,并經天津市消防安全部門年檢合格的產品?,F場配置高壓水泵,其揚程超過建筑物

高度,并保持消防用水必需的水壓和水量并對水管采取保溫措施。大門口設兩個消防架,食堂設置兩只滅火器,掛在門口醒目處。配電房設置干粉滅火器一只。機修房、鋼筋棚同木工棚均設置兩只。施工樓層每層掛2只,并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施工現場動用明火處按實際情況設置,施工現場不準吸煙,并掛貼禁煙牌、消防標語。

  12.職工宿舍集中統一布置,嚴禁在在廚房作業區內住人;宿舍管理由后勤部負責人張忠平主管,并開展"先進寢室流動紅旗"活動,一個月評比一次,并實行獎罰制度;宿舍內有保暖等措施;宿舍建立室長管理制度,且和宿舍人員名單一起上墻。宿舍內設置統一床鋪和儲物柜,室內保持通風、整潔,生活用品整齊,禁止擺放作業工具;宿舍內嚴禁使用煤氣灶、煤油爐、電飯煲、熱得快。

  13.冬施期間施工現場務有保健藥箱(箱內配務一些工地常用的藥品)和急救器材;施工現場配備急救人員,并經衛生部門培訓,掌握常用的"人工呼吸""固定綁扎""止血"急救措施,并會使用簡單的急救器材,施工現場經常性的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并做好記錄。

  五、冬施消防、保衛措施

  1.現場按規定要求設立消火栓,每處配水龍帶,水槍一支,并設晝夜的明顯標志。

  2.易燃物品庫門前設煙火警告標志,嚴格領料制度,照明線路符合防火要求。

  3.電氣焊、噴燈等明火作業,操作前必須辦理用火手續,開用火證, 準備可行的措施,有專人看火,清理周圍易燃物,各項措施落實后再施工。

  4.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木工棚內刨花、鋸末隨時清理,廢料清動到指定地點。

  5.建筑物內不準隨意堆放材料,不準隨意在內居住,油類、氣類等易燃物,下班時交回庫房內。

  6.乙炔瓶與氧氣瓶分開保管,使用時兩瓶與火點使用距離不得小于10m。

  7.配電室、變電室等重點部位應設立專人管理。

  8.施工現場應根據工程規模,配備消防保衛專職人員;施工現場要建立門衛值班室和巡邏護場體系,門衛人員應佩帶執勤標志,實行憑工作證出入的制度;要加強對外地民工的管理,掌握人員底數、思想動態,及時進行教育,非施工人員不能留宿,特殊情況要經保衛工作負責人批準同意;消防保衛人員應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消防保衛檢查,檢查施工現場的消防情況,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并記錄在冊。

  六、冬施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管理措施

  1.建筑物內不準作為倉庫儲存易燃、可燃材料,施工材料按施工進度和作業計劃分期分批進退場,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

  2.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的作業,必須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和滅火方案,在下達生產任務的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書面防火安全技術交底,貫徹"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

  3.施工中若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工藝時、技術、材料、消防保衛部門及施工人員進行教育學習,必須按照責任制了解材料的防火性能、規格、配比、運輸、保管和使用過程中的消防要求,在不了解時禁止使用。

  4.易燃、劇毒物品應分類專業管理,嚴格進出庫手續,進行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時,應根據施工計劃限額領料,禁止在施工工作內儲存及進行分裝與調料。

  5.進行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操作時,須保證通風良好,嚴禁明火及可能產生的火花。施工人員不得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入該場所,不得穿化纖服裝。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數量或面積較大或在地下室通風不良場所操作時,必須采取強制排風措施,防止可燃、易燃氣體在局部達到爆炸極限。

  6.施工場所安裝電氣設備和照明燈時,采用防爆等級與現場相適應的電氣設備和照明燈。

  7.易燃易爆化學品作業禁止與電、氣焊等明火作業上下,周圍交叉操作。

  8.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易燃易爆氣體揮發程度、比重分別將施工現場周圍上下孔洞、地溝、井道等封堵,防止易燃、易爆氣體擴散。

  七、冬施用火、用電管理措施

  1.電、氣焊工經專門培訓,掌握焊割消防安全技術,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進行操作,禁止非焊工進行作業。

  2.進行電、氣焊作業前,必須由現場消防保衛人員或防火負責人指定的專人辦理用火審批手續,用火地點變更時,應重新辦理用火審批手續,用火證當日有效。

  3.進行電、氯焊作業時,要選擇安全地點,認真落實有針對性的防火措施,必須派專人進行監視隨身攜帶滅火用具。

  4.乙炔發生器(瓶)發生凍結時不宜用火烤。檢查漏氣時要用肥皂水,禁止使用明火試漏。

  5.乙炔發生器(瓶)、液化石油氣瓶與氧氣瓶的工作間距不小于5m。乙炔發生器(瓶)、氧氣瓶與電、氣焊用火地點不得小于10m。

  6.氧氣瓶、乙炔瓶不得接近熱源,夏季不宜在日光下爆曬,搬運時禁止滾動撞擊,氧氣瓶不得接近油脂。

  7.電、氣焊停止作業時,應切斷電、氣源,焊鉗、焊槍使用后,不得放在可燃物上及周圍,焊條頭不得隨便亂扔。

  8.電氣焊禁止與木業、油漆、防水等同時間、同部位、上下交叉作業。如遇5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露天及高空的焊割作業。

  9.禁止在"嚴禁明火"的部位及周圍進行焊割,禁止焊割末經清洗的可燃氣、易燃氣、液體及噴漆用過的容器和設備。

  10.用電管理執行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實施細則。使用電熱器具,必須經過批準設專人負責管理,冬季施工保溫,采取大面積用電熱設備時,應制訂詳細方案,報消防保衛部門備案。

  11.施工現場內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定數量的吸煙室,貼明顯管理要求和標志,配備煙頭容器和滅火器材。

  八、冬施臨時用水及滅火準備

  1.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條件,本工程采用臨時消防給水系統。室外消火栓系統用水量為20L/S。沿基坑開挖線外圍成環形敷設室外消火栓系統給水主管、環管各處按用水點需要預甩口,并按不大于50M的間距布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規格為S*100-1.6,室外給水環管與室內消防及生產用水之間設閥門。室內消火栓用水量設計為20L/S,設臨時泵房,將市政自來水加壓后送至主樓內。加壓泵采用一臺,加壓泵可滿足室內消防及室外消防用水。從底層壓力泵引二根DN100豎管供施工及消防用,豎管每層設室內消火栓,并預留甩口,以供施工用水。室內消火栓采用19mm噴嘴,Φ65栓口,四根25長麻質水龍帶。所有外露水管必須采用保溫措施。

  2.生活區生活用水處全部砌筑水池。因施工人員多,故設置了多處水池及相應的水龍頭。在生活區、施工現場等地設有全面的排水溝,通至下水道。并在生活區內的下水道口設有污油池。

  九、冬施不定期檢查措施

  1.消防保衛人員每天都應對施工場所、生活區、倉庫區用火、用電情況進行巡視,每月參加一次文明施工檢查,做到掌握工作進度情況,總是認定準確,隱患及時整改。

  2.開用火證人員,在開用火證前,必須對施焊、用火地點周圍、上下進行檢查,并設專職看火員。

  3.檢查應采取"聽""看""問""摸""試""對照"的方法,檢查時應視情節輕重,填寫消防治安檢查記錄,發生重大火險隱患,通知書做到責任明確。

  4.對違反消防保衛規定的行為,各級消防保衛有權進行批準和勸阻。對存在重大火險隱患,嚴重違章行為,有權令其停止作業或實施經濟處罰。

  十、附圖

  1.臨水及消防平面布置圖

  2.臨電平面布置圖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