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卸料平臺搭設方案及計算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征以及立面的情況和周邊環境及滿足周轉材料的要求進行布置受料平臺,以便將無法用人貨電梯運輸的材料,利用塔吊吊運到指定地點。
一、卸料平臺的布置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標準層以上每層設置一只,上下層錯開布置,以便垂直吊運方便。
1、D1幢:布置在M軸的SM3、J軸的SM2位置上,錯開設置。
2、D2幢:布置在A軸交4~8軸之間、1-K軸交1-6~1-8軸,錯開設置。
3、D3幢:布置在1-A軸交1-3~1-6軸、A軸交6~10軸,錯開設置。
二、卸料平臺的尺寸及組成
1、卸料平臺的實際使用尺寸為2500×3500。(見附圖)
2、卸料平臺主梁采用2根16#槽鋼,次梁為10#槽鋼間距為500,上鋪3mm厚的鋼板,設置防滑條。
3、卸料平臺每側設置二根13鋼絲繩斜拉下荷,鋼絲繩端部設置可調節的花藍螺栓。
4、卸料平臺每側設置高為1.2m的防護欄桿(采用Φ48鋼管)和0.3m的踢腳桿,并用內襯1mm厚鋼板圍護。圍護外側三面,底部下均用油漆涂刷分色標志。
5、卸料平臺主梁必須伸入樓層1m,并與樓層預埋件(2根22鋼筋)牢固相連。
三、卸料平臺的計算。
1、次梁計算
恒載:10#槽鋼自重100N/m
3mm鋼板235.5
N/mm2
活載:施工荷載2000
N/m
按次梁承受均布荷載考慮總均布荷載:
q=(140+235.5×0.5)×1.2+2000×0.5×0.4=309+400=709
N/m
則10#槽鋼承受彎矩:(按簡支考慮)
M=1/8×1615×2.52=1262N·m=1.26×106
N·m
10#槽鋼的抵抗矩Wn=39.7cm2
f=215N/mm2
Wn·f=39.7×215×103=8.53×106>0.71×106
則次梁10#槽鋼@500符合要求。
2、主梁16#槽鋼計算
按外側主梁16#以鋼絲繩點作支承點計算,為安全計算,按里側第二鋼絲繩不起作用考慮,只計算外側第一道鋼絲繩受力情況。
BA
F=750N
q=1478N/m
3.5m
主梁受力是次梁傳遞的恒載和施工活載,加上主梁自重,具體受力見圖。
恒載:16#槽鋼自重按198N/m
次梁傳遞荷載:709×2.5/2=886N/m
(1)、全部受力按均布荷載計算
q=198×1.2+886×1.4=1478N/m
(2)、端部集中力按站2人計算
F=1500/2=750N
Mma*=1/8ql2+FL=1/8×1478×52+750×5=8369N.m=8.4×106N·mm
16#槽鋼Wn=117cm3
f=215N/mm2
Wn=117×103×215=2.52×107
則Wn·f>Mma*
16#槽鋼符合要求。
3、鋼絲繩計算
FA=F+ql/2=750+1478×5/2=4445N
則鋼絲繩承受拉力為:FA/SinQ=4445/Sin55.77=5376N
安全系數K=8
8×5376=43008N
13鋼絲繩強度符合要求。
四、卸料平臺安裝及使用過程的注意事項:
1、本卸料平臺計算按2000N/m2,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須限量在1500
N/m2,即整個受料平臺承受重量為2T,受料平臺應掛限載牌,并由專人管理。
2、卸料平臺必須單獨設置,不得與外架連接。
3、卸料平臺使用前必須進行仔細檢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
4、塔吊在卸料平臺上起吊時,指揮信號要明確,起吊要穩定緩慢,注意力要集中,嚴禁與外架碰撞。
2.8m
6m
BA
55.77°
五、卸料平臺平面圖、節點詳圖
見附圖
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三公司
信河街-D區項目部
20**-08-15
篇2:工程接(卸)料平臺搭設方案計算
工程接(卸)料平臺搭設方案及計算
一、材料選用
選用φ48壁厚3.5MM焊接鋼管,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鋼管不得使用,扣件必須有出廠合格證、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禁止使用。
二、搭設要求:
1、料臺的立桿必須垂直,鋼管立桿必須承在金屬底座或墊板上,立桿縱、橫方向應設掃地桿。
2、料臺立桿的縱向間距應根據現場使用吊盤的寬度設置、立桿的縱向間距等于吊盤寬度每邊增加40CM,料臺橫向寬度大于100CM,不得把吊盤設在緊靠墻面的位置,以確保視線清楚。
3、料臺的總高與建筑物層高相一致,大橫桿與填芯桿應搭在小橫桿上面,小橫桿間距與立桿的縱向間距相同,大橫桿間距與立桿的橫向間距相同,并在期間設1-2根填芯桿件。
4、在料臺的靠墻一側必須設置八字撐,其側面宜設"之"字撐,以加強料臺的剛度。
5、料臺用5CM厚木板鋪設,板與板之間不得留有空隙,并一直延抻到墻邊和吊盤口處。木板按縱向沿墻鋪設,鋪板應用木條連接釘牢,使鋪板成塊,料臺鋪板應里低外高,坡高約5度為宜,料臺與吊欄之間隙不大于10CM,詳見附圖。
6、每層料臺兩側設兩道防護欄桿,欄桿高度距鋪板面60CM和30CM二道,同時用竹笆或安全網密封,料臺正面設置內開安全門,并加強電控連鎖裝置,以確保常用狀態,見附圖。
7、料臺與建筑物必須進行連接。料臺每層不少于兩處鋼性連結點,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嚴禁隨意拆除或減少連結點,以確保料臺的穩固性。
8、料臺的搭設過程中,項目部和安全處必須對料臺進行分段驗收和交底,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料臺在使用過程中應按規范經常檢查。
9、料臺立面4根立桿以及常用式安全門必須用黃黑安全警色刷漆,同時在每層料臺醒目處掛統一定做的限定荷載標牌,底層進料口醒目處掛禁止乘吊欄上下標牌。
10、料臺荷載計算:
料臺計算
一、料臺計算的簡化
1、料臺的整體穩定計算簡化為對立柱整體穩定的計算,而立柱的整體穩定計算按軸心受力格構式壓桿計算,其中格構式壓桿由內、外排立柱及橫向水平組成。
2、對基本風壓小于0.35KN/m2地區,構造符合規范規定時,驗算料臺穩定性時,可以不考慮風荷載的作用。
二、荷載的規定
1、恒載:包括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欄桿、鋪板、扣件等各構件的重量,這部分荷載在進行強度核算時應乘以1.2的分項系數。
2、活載:包括物料、推車、作業人員等重量,這部分荷載在進行強度核算時應乘以1.4的分項系數。
該工程標高14.5米,需搭16.0米高的扣件式鋼管料臺。
○1已知:
立桿縱向間距L=1.5m;立桿橫向間距b=1.05m;
大橫桿步距H=3m;內立桿距墻距離b1=0.2m;
鋪板6層;荷載2層,每層2KN/m2,QK=2×2=4KN/m2;
連墻桿布置:水平間距L1=QL=Q×1.5=1.5m
豎向間距H1=QH=Q×3=3m;
鋼管為φ48×3.5,載面積A1=489mm2,強度設計值f=205N/mm2;回轉半徑r=15.78mm。
○2計算方式:
搭設高度計算公式:
H=[KA∮AF-1.3×(1.2NGK2+1.4NQK)]/1.2NGK1×h
最大允許搭設高度計算公式,其中:
KA--與立柱截面有關的調整系數,內外排立桿為單管時KA=0.85
∮--格構式壓桿整體穩定系數
∮AF--立桿穩定承載力
A--內外排立桿毛截面面積之和
F--鋼管抗壓、抗柱、抗彎強度設計值
1.2--恒載分項系數
1.4--活載分項系數
1.3--恒載+活載乘以各自分項系數之和后附加系數
NGK1--一步一縱間距的鋼管、扣件重量(KN)查表
NGK2--一個縱間距的附件、物品重量(KN)查表
NQK--一個立桿縱距的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力(KN)查表
○3計算允許搭設高度Hma*:
由h=3m,b=1.05m,H=h,查表得∮Af=28.5KN
由b=1.05m,L=1.5m,鋪板6層,查表得NGK2=4.185KN
由b=1.05m,L=1.5m,QK=4KN/m2,查表得NQK=8.4KN
由H=3m,L=1.5m,則NGK1=0.411KN
該料臺為單立柱,故KA=0.85
將數值代入公式:
H=[KA∮AF-1.3×(1.2NGK2+1.2NQK)]/1.2NGK1×h
=[0.85×28.5-1.3×(5.022+11.76)]/0.4932×3
=(24.228-16.782)/0.4932×3=45.27m
Hma*=H/(1+0.01H)=45.27/(1+0.04527)=31.16>25m
故按此搭設料臺經驗算滿足要求
篇3:裝飾工程施工現場登高平臺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裝飾工程施工現場登高平臺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安全設施名稱:登高平臺搭設
作業部門:
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 月日至年 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平臺搭設施工方案必須經技術部門批準。
?。?平臺搭設人員必須受過專業培訓,搭設完畢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使用過程有專業人員監護對上下作業人員作安全技術交底。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