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傳播人道主義精神,增強廣大群眾防災避險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推進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有關規定和省、市文件精神,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努力提高人民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為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總體目標。在全縣組織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和應急救護知識的普及工作,增強城鄉居民自救互救意識和技能,降低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傷亡率,力爭通過3年努力,使人民群眾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普及率顯著提高,全縣紅十字救護員占人口總數的比例爭取達到1%,對城鄉居民的普及性宣教比例達到4%,高危行業從業人員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40%。
三、培訓對象
應急救護培訓工作要面向全社會普遍開展,突出普及性、群眾性、實用性。重點是公安、城管、交通運輸、旅游、電力、建筑等系統(行業)的工作人員,各類學校在校師生,各鄉鎮轄區內應急管理、應急救護人員和從事高危工作的人員,規模以上企業的相關人員。
四、培訓內容
1、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心肺復蘇技能、創傷救護基本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常見急癥現場處理、現場避險逃生知識、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現場應對。培訓形式采取理論知識講授與救護技能實際操作相結合,一般集中授課18個學時,考核通過后頒發由紅十字組織統一印制的《紅十字救護員證》。
2、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現場心肺復蘇、創傷救護知識、常見急癥現場處理、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現場避險逃生與自救互救知識。培訓形式包括理論講授、現場演示、實踐操作等。
四、工作步驟
全縣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在20**年6月啟動,大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1、動員準備階段(20**年6月——20**年7月)。制定全縣應急救護培訓方案;鄉鎮和縣直單位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落實專人負責;有關責任單位初步確定好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對象。
2、重點培訓階段(20**年8月——20**年12月)。抓好縣直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應急救護師資隊伍建設;抓好公安、教育、城管、交通運輸、旅游、電力、建筑等系統(行業)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抓好對各鄉鎮轄區內應急管理、應急救護人員以及規模以上企業的相關人員的應急救護培訓,培訓應急救護志愿者。
3、完善提高階段(20**年1月——20**年6月),繼續做好高危行業、重點單位的新員工初訓和老員工復訓的基礎上,將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向縣直其他單位、普通企業、社區農村延伸。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適時對全縣應急救護培訓工作進行總結檢查、分析評估,對薄弱環節進行整改提高。建立健全信息資料數據庫,鞏固和完善縣、鄉(鎮)兩級應急救護培訓網絡體系,使應急救護培訓成為常態性工作。
五、職責分工
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進行??h紅十字會牽頭負責全縣應急救護培訓的總體工作,包括組織協調、工作計劃、具體實施等??h級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要在縣衛生局統一領導下抓好救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保證培訓救護師的授課時間??h教育局負責組織教師、職工參加應急救護培訓,組織學生開展逃生避險、自救互救知識技能教育??h公安局負責組織消防官兵、巡警、交警、看守所民警、保安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交通局負責安排公交、長途客運和出租車司機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經信委負責組織規模以上企業有關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住建局負責在建筑隊伍中積極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在建筑工地成立突發事故急救小組,做好事故現場急救工作??h旅游局負責組織相關管理人員、旅行社導游、星級酒店服務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安監局負責組織有關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供電公司負責組織本系統內的作業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城管局負責組織所屬執法人員參加應急救護培??h婦聯、團縣委要積極組織巾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參加應急救護培訓??h直其他部門要積極組織本單位工作人員參加應急救護知識培訓??h財政局要為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各鄉鎮負責組織轄區內有關人員參加紅十字救護員和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應急救護培訓工作難度大、涉及面廣,鄉鎮和縣直單位都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專人負責,抓好統籌協調,確保應急救護培訓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積極主動地與縣紅十字會做好對接工作,會同縣紅十字會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培訓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員參加培訓,合理安排培訓時間,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培訓效果明顯。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和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分系統(行業)、分鄉鎮進行。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將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和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也可以安排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或志愿者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宣傳。
(二)保證培訓質量??h紅十字會要加強相關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完善應急救護培訓工作體系;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選拔高素質的師資人員承擔救護培訓授課任務;要規范培訓管理,并根據鄉鎮和部門實際情況,開發特色培訓課程,采取多種授課形式,不斷提高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整體水平。同時,縣紅十字會要聯合相關部門加強對培訓質量、推進情況及時進行督查指導、檢查評估,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三)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宣講自救互救、防災避險知識,展示成功施救案例。要利用“世界紅十字日”、“世界急救日”、“防災減災日”等特殊時點進行宣傳,通過舉辦知識競賽、開展現場演練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人民群眾真正了解應急救護工作的重要意義,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要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自救互救的良好氛圍。
(四)做好報送工作。各鄉鎮、有關責任單位要在今年7月10以前將《應急救護培訓責任領導及聯系人登記表》、《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學員登記表》報送給縣紅十字會(見附件1、附件2)。要求縣管學校和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內規模以上企業、各建筑企業、各重點景區參加紅十字救護員培訓人數不少于2名,其他責任單位和鄉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好參加紅十字救護員培訓人數。鄉鎮和縣直單位在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前,應向縣紅十字會遞交《緊急救護培訓申請表》(見附件3),以便縣紅十字會做好相關工作安排?!铩铩锛t十字會聯系電話:2180107;電子郵箱:;地址:★★★三樓。
附:1、《應急救護培訓責任領導及聯系人登記表》
2、《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學員登記表》
3、《應急救護培訓申請表》
附件1:應急救護培訓責任領導及聯系人名單
單位名稱(蓋章):
姓名
職務
固定電話
手機
責任領導
聯系人
附件2: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學員登記表
單位名稱(蓋章):
序號
姓名
性別
身份證號
聯系方式
附件3:
應急救護培訓申請表
單位名稱
單位性質
負責人
單位地址
培訓類別(在方框內打“√”)
□紅十字救護員培訓
□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
預約培訓時間
計劃培訓人數
預約培訓地點
聯系人姓名
電話(辦)
手機
備注
篇2:保安培訓之現場救護須知
保安培訓之現場救護須知
1、撥打急救電話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1)報告人姓名與電話號碼,傷病員姓名、性別、年齡、聯系電話
(2)傷病員所在的確切地點
(3)傷病員目前最危重的情況(意識、呼吸、心跳、有無大出血)
(4)現場所采取的救護措施
注意事項
一定要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掛電話
2、如何急救受傷人員
1、人工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主要有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等。
口對口(鼻)操作方法為:病人取仰臥位,即胸腹朝天。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入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后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并用一手壓其胸部,可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候,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趯谥g,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外傷止血方法
人體遭受外來打擊時,身體的頭面、四肢最易受到損傷,血液經破裂的皮膚或粘膜流至體外,稱為外出血。因受傷血管的種類不同,外出血可分為三種: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
加壓包扎法:用敷料蓋住傷口,再用繃帶加壓包扎。
用止血帶止血:止血帶只能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的情況,靜脈、毛細血管初學嚴禁使用止血帶。一般用氣囊止血帶或粗橡皮管,急救時可用皮帶、三角巾或毛巾等代替。
3、化學傷害急救時方法
(1)在最短時間內,引導學校、幼兒園相關人員利用就近的地形、地物采取正確的防護動作隱蔽。
(2)空曠地無隱蔽時,立即俯臥,腳朝爆炸方向,臉朝下,雙眼緊閉,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額頭枕在臂肘處,盡量不讓皮膚裸露。
(3)迅速轉移到污染區的上風或偏風方向。
(4)遇有毒氣泄漏,要立即切斷毒源,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撤離污染區。
(5)如果皮膚、眼、鼻和口腔黏膜染毒時,用大量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不用手揉眼。
4、出現踩踏事故處理方法
(1)一旦發生混亂場面,保安員鎮定自若,有秩序的引導人員撤離和分散。
(2)盡量避免人群聚集,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保安員要隨時宣傳,維持好現場秩序,必要時呼叫“110”,求得外援減少事故的發生。
(3)保安員及時指導相關人員進行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