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市教育局
市財政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保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整體推進,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關于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財教〔20**〕337號),省教育廳、財政廳《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教計〔20**〕1號)和《關于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財教〔20**〕7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明確各級職責,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進一步調整完善改革政策,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據實核定貧困寄宿生,全面完成20**年底庫存的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任務;積極籌措改革資金,確保調整后的改革資金及時足額安排撥付到位,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省、市、縣(區)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內容和政策
(一)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有關政策和實施辦法
1、有關政策。從20**年春季學期開始,我省貧困寄宿生補助標準由原來的每生每天補助1元,提高到小學生每天補助2元,初中生每天補助3元,學生每年在校天數均按250天計算。所需經費,中央按50%給予獎勵性補助,下余部分仍由市、縣(區)按原渠道分別承擔。市、縣(區)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確定享受補助的貧困寄宿生比例,并可據實調高補助標準,但調高標準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負責解決。
2、實施辦法。春季開學后,各縣(區)要及時做好對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的摸底登記工作,按照規定程序,對照資助條件,據實核定貧困寄宿生人數,對特教學校的寄宿生原則上全部納入資助范圍,確保在3月底以前落實資助對象,足額安排各級財政應承擔的補助資金。貧困寄宿生生活費小學每生每年補助500元,初中每生每年補助750元,補助資金實行按季度打卡發放、按學期考核,縣區財政劃撥資金的時間最好在每年的3月、5月、9月、11月分4次下撥,直接打入貧困寄宿生或其家庭儲蓄卡,市、縣區每年至少組織二次督導考評,重點對貧困寄宿生的核定情況和資金落實及發放情況進行考評。
(二)擴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享受范圍,提高中央財政免費教科書補助標準,推進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
從20**年秋季學期開始,向農村、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的教科書,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從20**年春季學期起,中央財政進一步提高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的補助標準,從每年生均小學70元、初中140元提高到小學90元、初中180元。20**年春季學期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選用的地方教材,按照“誰選用、誰負責”的原則,省選用的地方教材所需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從20**年秋季起全面取消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地方教材。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由省實行政府采購,省教育廳牽頭,并會同省財政廳兩家組織實施,配發給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推進免費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工作。
(三)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提前落實基準定額
為加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力度,原定中央20**年出臺并分兩年落實到位的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前到20**年出臺、20**年落實到位,20**年和20**年,每年落實公用經費基本標準與基準定額差額的50%。
20**年,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為農村小學255元/生.年,初中375元/生.年,所需資金由中央和省財政共擔。中央和省下達的公用經費補助相對寬裕,各縣(區)在安排使用資金時,首先要保證學校正常運轉以及在教學活動和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必要開支,其次要根據不同規模學校的實際,科學合理分配中小學公用經費,并適當向辦學條件薄弱的學校傾斜,保證較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的基本需求,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縮小區域內學校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民辦學校沿用去年做法,本著“強化政府義務、減輕群眾負擔”的原則,由各縣(區)研究制定具體政策予以妥善解決,使凡是義務教育的對象,都享受到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四)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
20**年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補助標準為:小學234元/生,初中330元/生;公用經費撥款標準為:小學30元/生,初中45元/生。所需資金仍按原渠道和負擔比例由省、市(區)財政承擔。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就讀的,以及城區“農村”學生統計為“城市”的,人隨學籍走,執行所在城市同等政策。享受城市低保家庭學生,仍按以往做法同步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五)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單價標準
從20**年起,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的測算單價標準,由原來的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
元。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仍由中央和省級按照5:5比例共同承擔。各縣(市、區)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超過中央和省級安排部分由各地自行承擔。
20**年我市危房改造任務:建設項目學校63個,新建校舍3.1萬平方米,計劃投資2588元,其中譙城區新建校舍1.2萬平方米,改造項目學校32所,完成投資630萬元;渦陽縣新建校舍0.5萬平方米,改造項目學校16所,完成投資402.12萬元;蒙城縣新建校舍0.9萬平方米,改造項目學校15所,完成投資530萬元;利辛縣新建校舍0.5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026萬元。各縣區要確保20**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改造任務。
三、實施步驟
一季度,各縣區要按照新的調整內容和標準,認真測算應補助的各項義保經費,組織開展對中小學在校生的摸底登記,將全年所需義保經費據實核算到每一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春季開學前后,按不低于30%的比例撥付義保資金,確保學校正常開學。全面做好春季免費教科書工作,確保免費教科書及時發放到每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按照規定程序,據實核定貧困寄宿生人數,確保在3月底以前落實資助對象,足額安排財政應承擔的補助資金。
二季度,一是全面完成十八項民生工程中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的改造任務。二是免雜費和公用經費的撥付率不低于50%,貧困寄宿生生活費的撥付率不低于50%。并按要求兌現上半年省定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三是組織開展上半年工作自查和督導考評,及時查擺問題,解決問題,認真做好上半年工作總結。
三季度,一是各縣區、各學校要認真做好春季學期的收費結算和秋季學期的開學收費工作,及時清理結算各項義保資金,按不低于全年義保經費80%的比例撥付義保資金,確保秋季正常開學。二是各縣區教育、財政部門要重點做好義保資金結余部分的管理使用,提出分配使用方案和計劃,并注重向薄弱學校傾斜。三是繼續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免費教科書工作,進一步核定貧困寄宿生人數和所需資金,按要求撥付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費。
四季度,一是要組織開展20**年中小學預算的培訓編制工作,科學編制20**年農村中小學預算,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納入財政保障范圍。二是在11月底以前,確保20**年城鄉免雜費和公用經費、市縣區財政應承擔的省定預算內公用經費和貧困寄宿生的補助費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撥付率要達到100%。三是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清理結算各項義保資金,全面總結20**年義保工作。
四、加強領導,細化管理,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一)加強領導和協調。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我市實施十八項民生工程中投入資金最大,受惠人數眾多的一項民生工程,各縣區政府領導和教育、財政主管部門的“一把手”一定要親自抓、負總責,把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作為教育系統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各縣(區)財政、教育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工作責任制,深入細致地做好各項改革政策的落實和管理工作。
(二)嚴格預算管理。各縣區教育局、財政局要進一步組織培訓,指導農村中小學做好預算,建立健全義務教育預算編制制度。20**年,所有農村中小學都要按照規范的程序編報預算。要完善和細化預算內容,預算收支要全、數據要實、安排要細,確保各項開支按預算執行。繼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專項資金的支付制度,不得在撥付過程中擅自脫離專戶,也不能讓資金長期滯留專戶,更不能截留挪用,加快撥付進度,對經費運行的全過程實施嚴密監控。
(三)規范收費行為。免費提供教科書政策擴大到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再向學生收取任何教科書費用。堅決清理和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
(四)加強監督檢查。建立監督檢查的長效機制,市、縣(區)要制定督導檢查方案,確保各項資金分配使用規范、安全和有效,對弄虛作假、擠占挪用資金等問題,必須及時糾正、嚴肅處理。
(五)加強宣傳引導。市、縣(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廣泛利用各種媒介、采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進行深入宣傳,使黨和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為改革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篇2:A小學義保經費改革宣傳月活動總結
**小學義保經費改革宣傳月活動總結
在全面貫徹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工作中,我校嚴格按照上級的文件精神,扎實推進,做到了宣傳到位,落實到位,措施得力,得到上級領導及群眾的好評。近段時間,學校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督查和自查,現將學校貫徹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改革工作的總結如下:
一、 高度重視,強化領導
學校首先成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率先學習了國務院關于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統一了思想,強化了認識。然后又學習了《農村義保經費宣傳政策》、《埇橋區教育局至家長學校的一封信》就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書面材料,進一步認識到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確實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于是該項工作在我校形成了校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體教職工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確保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 廣泛宣傳,暢通渠道
一是認真開好了校務會 、教職工會、學生會、家長會,大力宣傳"兩免一補"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二是懸掛巨幅標語和宣傳畫,同時各班主任及時向所有學生和家長發放宣傳資料和畫冊,讓學生及家長和社會了解了今年的惠民政策,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政策的溫暖。三是學校利用展板辦了專題宣傳欄,對該政策的重大意義、具體內容等向廣大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使新機制改革的內容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制作了收費公示欄,讓學生、家長開學時明明白白交費 ,讓學生、家長、社會了解其具體內容,對學校收費工作和實施素質教育予以監督。
三、扎實推進,堅決杜絕亂收費
學校按照上級文件精神,扎實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嚴格執行收費標準,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巨幅標語、懸掛收費公示牌等,家長了解了黨的惠民政策及本期收費標準。學校嚴格按照收費標準只收取課本費、作業本費,并及時向學生出具票據。 通過督查,學校沒有老師為學生代購教輔資料現象,也沒有教師統一使用學生自購的教輔資料。各個班更無自立項目亂收費現象。
為扎實推進該項工作,學校暢通信訪渠道,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信訪接待制度和對學校收費的監督檢查制度。認真受理群眾的來信、來訪,有訪必接,有信必辦,辦必反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切實解決群眾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遏制教育違規收費。
總之,我校貫徹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由于認識到位,措施得力,嚴格按照上級精神扎實推進,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群眾的好評。九月份中心校一行來我校對進行開學工作檢查 ,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學校多形式宣傳惠民政策(巨幅標語、巨幅公示、宣傳展板、宣傳報道、宣傳單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檢查組一行一致覺得我校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扎實,真正辦成了民心工程、陽光工程 。
**小學
篇3:E初中義保經費改革宣傳工作方案
E初中20**年義保經費改革宣傳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重要思想和***為指導,根據國家和省、市、縣關于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新部署,圍繞服務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中心任務,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深入地宣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實施成效,引導全社會各方面共同關心和參與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為我校持續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
二、宣傳內容
我省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實施步驟、經費分擔和有關保障措施等。
三、宣傳方式
(一)日常工作加強宣傳
1.加強網絡宣傳。在E初中學校網站校務公開欄,及時宣傳我省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內容、以及本地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工作動態和實施成效等。
2.印發知識問答。及時印發《安徽省20**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知識問答》,發到每一位教職工和學生手中。
3. 開通咨詢熱線。向社會公布E初中義保辦咨詢電話(電話為z6),熱情解答有關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協助解決有關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方面的問題。
(二)宣傳月集中宣傳
9月份是新學年的開學月份,是宣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最佳時點。根據這一特點,確定9月份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宣傳月,開展全方位、立體式集中宣傳。
1.印發宣傳卡。統一編印《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宣傳卡》,簡單、清晰地寫明政府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免補項目,在秋季開學前印發到每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手中。
2.發布公開信。給每位家長寫一封公開信,介紹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具體內容,列出20**年秋季開學后收費的項目、依據和標準,在秋季開學前寄到每位家長手中,對通信地址不詳的外出務工家長采取發送短信的方式告知。
3.召開班會和家長會。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在開學之初專門召開班會和家長會,校長和年級組長分班包干,宣傳、告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與家長,班主任要采取家訪、電話等形式補告。
4.懸掛、張貼標語。學校要在繁華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區利用標語、橫幅、板報、專欄、簡報等多種方式,切實做好對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宣傳。
z縣E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