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傳染病救治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5491

  傳染病救治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應急預案

  1、就診病人一旦確診為傳染病,應根據傳染病的類型和傳染防治法的規定立即送相應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同時對診療用品進行消毒、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規定時限報預防保健科。傳染病暴發和流行時,立即報告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隔離和救治措施。

  2、病房辦公室護士熱情接待病人,根據病種安排床位(同一病種住同一房間),立即通知責任護士,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制度(如消毒隔離制度、限制人員探視制度、活動范圍規定等),并通知醫生。

  3、病房應布局簡單,便于消毒,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4、

  根據不同的病種執行不同的隔離措施,立即測量體溫、脈搏、呼、血壓、體重,病情危重時積極參加搶救,必要時由專人進行監護。

  5、遵醫囑執行各種治療和護理,對用過的物品嚴格進行消毒、清洗、滅菌,必要時進行焚燒。

  6、急性期病人臥床休息,譫妄及有精神癥狀者,加床檔以防墜床。

  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病情變化時,立即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

  8、觀察藥物療效和副作用,遵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

  9、對家屬送來的食物經檢查后方可食用。

  10、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顧慮與急噪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1、做好衛生宣教,按不同病種,向病人講解預防傳染病的衛生知識。

  12、認真及時的做好各種記錄,做好個人防護,預防交叉感染,防止病菌擴散。

  13、傳染病人治愈時,應對其衣物及生活用品進行消毒后方可帶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對床單元進行終末處理。

  14、病人死亡后,應將尸體消毒后火化。甲類或乙類中的炭疽病人死亡后,必須將尸體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程序:

  確診為傳染病人----報告----送相應機構救治----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密切觀察病情----積極參加救治----做好個人防護

  傳染病疾病護理常規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保持病室安靜、整潔、空氣新鮮。

  3、盡早的填寫傳染病卡片。

  4、向新病人詳細介紹有關制度。

  5、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種安置病室,并執行不同的隔離方法,立即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6、急性期臥床休息,恢復期及輕癥者可適當活動。譫妄及有精神癥狀者,加放床檔以防墜床。

  7、密切觀察意識、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每日記錄大便次數,如有異常改變,立即通知醫師。

  8、按醫囑給飲食,嘔吐、腹瀉者鼓勵多飲水。

  9、高熱、昏迷病人,執行高熱昏迷護理常規,出疹期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

  10、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顧慮與急噪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11、做好衛生宣教,按不同病種,向病人講解預防傳染病的衛生知識。

  消毒滅菌工作中的自我防護

  因為大多數消毒因子是對人有害的。因此在進行消毒是,醫務人員要采取自我保護的措施,防止在消毒過程中發生消毒事故和消毒操作方法不當造成的人員傷害。

  1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是要防止爆炸事故,使用干熱滅菌是防止操作人員的燒傷。

  利用紫外線和微波進行消毒是,應避免對人的直接照射。

  進行化學氣體消毒和滅菌是,要防止有毒化學氣體的泄漏,環氧乙烷滅菌是,還應防止燃燒和爆炸事故。

  注意防止化學消毒劑對皮膚的傷害。

  5處理銳利器械是應避免對皮膚的損傷。

  隔離預防的護理技術

  隔離技術又稱為屏障護理。隔離的技術比較復雜,隨著對感染理解的深化,在不斷發展和充實。要做好疫員感染預防工作的關鍵是醫務人員,尤其是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并善于應用有關的各項隔離技術。隔離預防常用的措施如下。

  一、洗手

  洗手是防止病原體播散的最重要的隔離技術之一,是做好任何一類隔離的前提條件,洗手簡單易行,且省時省力,此項技術在醫院感染的預防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醫務人員都必須認真堅持洗手制度,熟練掌握正確的的洗手方法。A手心對手心;B左手心對右手背,右手對左手背

  C手心對手心,手指張口交錯;D手背、手指與另一手背、手指交錯;E左手拇指在緊握的左手心內轉動,并交換手進行;F左手指并攏在左手指內來回擦動,并交換進行。

  二、口罩及護目鏡

  口罩用于防止傳染因子通過空氣或氣溶膠的傳播。戴口罩可以防止大顆粒氣溶膠(飛沫)和小顆粒氣溶膠(飛沫粒)的吸入,前者經密切接觸,播散距離在1米以內,所以醫務人員密切接觸這類病人時才戴口罩;后著可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播散距離較遠,所以當進入這類隔離室時即應戴口罩:此外,戴口罩及護目鏡可以減少病人的體液,血液等傳染性物質濺到醫務人員的眼睛,口腔和鼻黏膜。

  三,戴手套

  戴手套的目的是保護醫務人員不受病原體的感染,防止醫務人員把自身手上的菌群傳給病人;更重要的是減輕醫務人員對病人傳播的機會。帶手套還可以預防醫務人員的手成為傳染微生物的媒介。操作時,一旦觸及病人的分泌物,滲出物等,雖然工作尚未結束,也要更換手套。

  四,隔離衣

  隔離衣通常用于護理病人時防止污染衣服,其應用取決于隔離類型。穿隔離衣的指征:1當護理病人可能接觸到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時:2進入易引起院內播散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室時。大多數情況下,用洗凈的隔離衣即可,但護理大面積燒傷或大瘡面換藥時應穿無菌隔離衣。3隔離衣要求每天更換,潮濕無效,接觸不同病種者要每次更換。提倡使用一次性隔離衣或塑膠圍裙。穿脫隔離衣要求操作正確,衣服的前身,背后腰下和袖中部均屬污染區。穿隔離衣時應污染面向里,然后放在污物袋里,做好隔離標記,送去洗消處理。

  五,設置隔離室

  設置隔離室的目的是將病人和易感染者分開,減少病原體的傳播機會,也提醒醫護人員注意執行隔離措施。隔離室可分為單人隔離室和同室隔離室,單人隔離室主要用于具有高度傳染性和毒力強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的隔離。同種病原體感染者以及嬰幼兒具有同樣的呼吸道臨床綜合征者,可同室隔離,在暴發流行時,同室隔離尤為適用。

  隔離室的設施力求簡單適用,以利減少污染和便于清潔消毒。除一般病房應有的設施外,還應有下述特殊設施;

  1入口處必須設有小房間(通過間)或放有隔離車,車上放置口罩,帽子手套和隔離衣等必須物品。

  專用的洗手設備和衛生間淋浴設備。

  空氣消毒設備。

  六敷料的處理

  污染的敷料應盡少接觸,也不要攪動,以防污染空氣與環境。用后的敷料裝如污物袋內,做好標記,送出病房,并在送去消毒前不要清點。對特殊病人用過的敷料,應裝袋,標記或用規定的特殊顏色的專用袋送去焚燒。

  七污物袋

  用過的物品要從隔離病房運出是,要裝在污物袋內,一防止與其他病人接觸或污染環境,污物袋應有防水滲出功能。袋子如果不易破損或袋外未被污染,單層即可,但若袋壁被破壞、漏水或袋外被污染,則必須再加一個袋。

  具有傳染性的物品,可按不同的種及是否回收分別裝入污物袋中封口或扎緊袋口,袋上應注明內容物或用顏色的標記,以便于識別袋中的內容物的危險性,并按規定消毒處理或焚燒。

  八醫院感染性廢棄物的處理

  感染性廢棄物包括的內容物及處理方法如下。

  1外科有關廢棄物:包括手術截除肢體,臟器,胎盤,臍帶,死產、病理標本、實驗動物尸體及臟器等,應用黃色或特定顏色并印有“感染性廢棄物”標記的塑膠袋盛裝。袋內只能裝80%,留有封緊袋口的余地。封好后的袋子送去焚燒。

  消耗性醫療廢棄物:包括紗布、棉花、繃帶等,也可用上法裝袋焚燒處理。微生物室、生化室、病毒檢驗室等所產生的標本、培養基、吸管等先經壓力蒸汽滅菌處理后在棄掉。

  塑膠類有關醫療期望: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和各種導管等,浸泡在含氯消毒劑內充分消毒后,再經毀形機處理;或經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廠家

  (必須有行政部門加蓋公章的許可證)統一回收處理。

  尖銳物品:包括手術刀片、縫針和針頭等,使用后應投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內,封閉后送去焚燒處理。

  5傳染性病人的廢棄物:包括排泄物,分泌物、血液、體液、輸注后廢血、廢水手術失血、引流物及其接觸過的一次性器物、剩余的飯菜,固體部分裝袋、密閉并標記送去焚燒;液體部分以含氯消毒劑充分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九隨時和終末消毒

  隔離室除每日常規清潔整理外,要隨時對污染物進行清洗消毒,及時送走污物袋中的污物品。隔離室的清潔工具應專用。

  病人接觸隔離或已不在排出感染物,或病人出院(轉出或死亡)以后的環境消毒稱終末消毒。消毒的對象是那些與病人接觸過的設施器物及病人的分泌物、血液、體液等。所有非一次性用品,如體溫計、熱水平等多要進行洗消處理。被污染的特殊感染的敷料裝袋標記后送去焚燒。所有一次性物品無害化處理后再棄去或焚燒。各種家具、物體表面用清洗消毒劑清洗。病室進行空氣消毒。

  做好預防性,經常性,終末處理。

  1)預防性消毒,對院內環境四周及懷疑被污染的物品都要進行消毒,門診診查室,候診室,發藥室,手術室,觀察室,注射室,治療室,功能檢查室供應室,辦公室等一切可能成為傳播感染的場所,每日工作結束或,必須做清潔消毒處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清潔用具應有醒目的標識,并分開使用,檢驗單應消毒后在流通,凡傳染病人接觸過的物品應遵循先浸泡后消毒的原則進行處理。

  2)經常性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分泌物,割脫的組織幾污染的垃圾等應盡快送離到固定的地點進行消毒處理,污水須符合國家的衛生標準后排放。便器痰盂,被單,臉盆,醫療器械使用物品等均應定期消毒或隨時消毒。

  3)終末消毒,傳染病人隔離期終了,病人轉院,出院,死亡后病人的尸體及病人用過的衣物,床鋪房間均應按病種進行終末性消毒。

篇2:第一中學傳染病流行病預防救治應急預案

  第一中學傳染病流行病預防與救治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我校的發生、流行,保障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組織領導: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全體教師及衛生防疫部門人員

  二、報告程序:

 ?。?)學校疫情報告人員2學校領導。

 ?。?)根據事件需要,經學校校長同意報告當地和上級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

 ?。?)經學校校長同意后報告縣黨委政府。

  三、處置措施

 ?。?)學生或教職工一旦出現流感、流腦、水痘、手足口、結核、風疹、麻疹、肝炎、腮腺炎、嚴重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時,應及時就醫并向學校請假,不得帶病上學、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課、上班。

 ?。?)學生或教職工在校內出現傳染病,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進行隔離室休息。學生出現傳染病癥狀,要立即送往鄉鎮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及時通知其家長,前往醫院按照要求監護管理學生。如果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立即到指定醫院進行診斷治療,防止疫情擴散。

 ?。?)出現疫情,學校領導要親臨現場指揮,落實具體工作措施,加強預控工作。

 ?。?)學校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同事前往探望。

 ?。?)學校師生員工中發現傳染病人,立即上報。

 ?。?)如傳染病烈性感染,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具體做到:

 ?、俜怄i疫點。立即封鎖患者所在班級或所在辦公室,暫停學校一切活動。停止校內人員相互往來和與外界往來,等待衛生部門和縣教育局的處理意見。

 ?、谝唿c消毒。對學校所有場所進行徹底消毒。

 ?、垡咔檎{查。學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同學進行隨訪,并采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后,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四、注意事項:

 ?。?)為防止傳染病病毒的傳播,學校將按照有關要求,停辦或延辦大型*等活動。

 ?。?)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請示上級,做出是否停課、局部停課、全部停課的決定。

 ?。?)正確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做到信息準確、公開、透明,確保校園穩定。

 ?。?)一旦發現疑似病人或傳染病病例,學校要在執行正常上報制度的同時,隨時發現隨時報告,不得放松警惕,杜絕麻痹思想。學校要隨時將病例發展情況及時上報,做到不瞞報、緩報、漏報。

 ?。?)疫情期間實行每天“零”報告制度。

 ?。?)全體師生生病被診斷為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要及時主動報告學校。

 ?。?)教務處要做好請假三天以上學生的登記制度,詳細詢問請假原因;班主任要健全常見傳染病監控信息表冊,做到發現疫情能快速、準確的向學校領導報告。

  五、檔案建設

  對發生疫情的整個過程中的各類資料進行集中完善、整理,確保檔案齊全。

篇3:醫院護理部傳染病救治應急預案

  醫院護理部傳染病救治應急預案

  一、就診病人一旦確診為傳染病,應根據傳染病的類型和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立即送相應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同時對診療用品進行消毒、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規定時限報預防保健科。傳染病暴發和流行時,立即報告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隔離和救治措施。

  二、主班護士熱情接待病人,根據病種安排床位(同一病種住同一房間),立即通知包床護士,向病人介紹有關制度(如消毒隔離制度、限制人員探視制度、活動范圍規定等),并通知醫生。

  三、病房應布局簡單、便于消毒,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四、根據不同的病種執行不同的隔離措施,立即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病情危重時積極參加搶救,必要時由專人進行監護。

  五、遵醫囑執行各種治療護理,對用過的物品嚴格進行消毒、清洗、滅菌,必要時進行焚燒。

  六、急性期病人臥床休息,譫妄及有精神癥狀者,加床擋以防墜床。

  七、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病情變化時,立即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

  八、觀察藥物療效和副作用。遵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

  九、對家屬送來的食物經檢查后方可食用。

  十、作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顧慮與急躁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十一、做好衛生宣教,按不同病種,向病人講解預防傳染病的衛生知識。

  十二、認真及時的做好各種記錄,做好個人防護,預防交叉感染,防止病菌擴散。

  十三、傳染病人治愈出院時,應對其衣物及生活用品進行消毒后方可帶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對床單進行終末處理。

  十四、病人死亡后,應將尸體消毒后火化。甲類或乙類中的炭疽病人死亡后,必須將尸體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