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心得——黃瓜
黃瓜起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熱帶雨林地區,為葫蘆科黃瓜屬1年蔓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黃瓜食用方便,富含維生素A、C以及多種有益礦物質,是我國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
一、黃瓜對環境條件要求
1、溫度。
黃瓜為喜溫蔬菜,不耐寒冷。健壯植株發育界限溫度10~30℃,根伸長最低溫8℃,最適溫32℃,根毛發生最低溫12~14℃,若地溫降至12℃以下,根系生理活動受阻,會引起部分葉偏黃。黃瓜發芽期溫度25~30℃,幼苗期白天不超過24~28℃,夜間15℃,結瓜期白天25~30℃,夜間13~15℃,晝夜溫差以10℃為宜。
2、水分。
黃瓜根系淺,喜溫怕旱又怕澇,適宜土壤濕度為85~98%,空氣濕度70~80%。幼苗期需水量最少,當土壤濕度大時,容易漚根和發生猝倒病、立枯病。初春溫度低,黃瓜前期不澆水和少澆水。
3、土壤和礦質營養。
黃瓜對土壤選擇不太嚴格,PH值6.5~7.5
比較理想。黃瓜宜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栽培,并喜歡通氣性好,保水能力強的土壤。砂土易發苗,易早衰;粘土難發苗,后勁足。
黃瓜對N、P、K吸收中,K最多,P其次,N最少。氮肥不足,植株瘦弱,下部葉片老化,脫落早;缺鉀,根系發育受抑制,生長遲緩。
二、育苗及管理
1、選擇基質
基質按泥炭∶珍珠巖∶蛭石=2: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一定量的15:15:15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混拌均勻。
2、種子處理
先用50~55℃的熱水浸種15分鐘,熱水量是種子量的5倍左右,熱水處理時要不斷地攪拌種子,使之受熱均勻。然后在常溫下再浸種4小時左右。一定的高溫有利于殺死種子所帶的病菌,同時可促進種子吸水膨脹早發芽。浸種要用干凈的水和容器,同時,結合浸種將種子揉搓,把種皮上的粘液洗凈,漂去秕籽,去掉雜質。將干種子投入55℃~60℃溫水中不斷攪拌,處理約10分鐘,待水溫降到28~30℃浸種4~6小時,淘洗干凈后進行催芽。置于29℃的恒溫箱內催芽,每天觀察,補充水分保持毛巾和紗布的濕潤。經2~3天,當多數種子露白芽時即可播種。
3、播種
將裝好的穴盤用壓穴器壓好后進行播種。壓穴時需調整好壓穴器,每穴的深度要均勻一致,穴深在0.5~0.8厘米之間。每穴1粒種子,平放在穴盤中間,播完后覆蓋一層均勻、已消毒的蛭石,噴勻、噴透水,噴至每穴滴水為宜。在種子沒有出苗前要適當補水,使育苗盤保持一定的持水量,同時適當提高棚內溫度,便于出苗整齊。
4、苗期管理
播種后應每天檢查,發現幼苗出土見綠,適當降低棚內溫度,使棚內溫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間16~18℃,防止高腳苗形成。一般穴盤表層土不發白,不需澆水,澆水較多易誘發猝倒病,需盡早預防。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煉苗。一般冷天、北風天、或霜凍天,進行保溫保苗;陰雨天,溫度不太低時,中午時分必須進行通風除濕;晴天可加大通風時間,讓幼苗在較低的溫度下緩慢生長。最終育成莖粗節密、葉深綠、根系多的矮壯苗,穴盤苗齡為45~50天,即可移栽到大田。
三、總結
通過親身體驗黃瓜的設施栽培,了解了黃瓜的生長特性、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育苗及其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術,使我增強了蔬菜栽培的感性認識,也讓我對蔬菜栽培這一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篇2:綠化花木的栽培管理
一、喬、灌木的整形、修剪
喬、灌木整形、修剪的目的是通過修剪促進樹木的生長,減少傷害,培養樹形,使其造型美觀,形態逼真。方式有自然式修剪、人工式修剪以及自然和人工混合式三種。
1.整形、修剪作業程序
?、俑鶕淠痉种Φ奶攸c、觀賞功能的需要、自然條件等因素選擇修剪方式。
?、诹私獠煌愋蜆淠镜男藜粢c及技術規范要求。
?、坌藜羟耙屑氂^察,按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的原則,做到合理修剪。
?、芗粝碌臉錀l要及時集中清運。
2.注意事項
?、倬G籬在1~3季度生長期修剪;喬木應在休眠期或秋季修剪。
?、诰G籬每年至少修剪四次,造型每年六次;喬木每年一至兩次。
?、劬爬锵?、福建茶等綠籬灌木新長枝不超過15cm,NFA77杜鵑造型新長枝不超過30cm。
二、喬、灌木的澆水、施肥
1.澆水
喬、灌木澆水的目的是防止土壤干燥,促進植物的生長。澆水的具體方法是:
?、俅竺娣e澆水采用膠管引水,單株淋水可用擔水的方法。
?、跐菜畷r間夏季在早晚為宜,冬季在中午為好,冬季早上、夏季中午不澆水;夏季應增加澆水次數和分量,冬季應減少澆水次數和分量。
?、坌略灾参锔鶞\,抗旱能力差,蒸發量大,故應保證一次澆透。
?、軡菜恳鶕酒贩N來決定,旱生植物需要水分少,深根植物抗旱強,可少澆水;萌生植物需要水分多,淺根植物不耐旱,要多澆水。
2.施肥
喬、灌木施肥的目的是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綠化、花卉的觀賞價值。具體方法如下:
?、俑鶕G化生長情況,以及所需要的肥料選定有機肥(垃圾肥、餅肥等)或無機肥(氮、磷、鉀、復合肥等)。
?、谑┓史椒?。有機肥多用作基肥,即穴施、溝施、環施;無機肥多用微施、噴施和根施作追肥。在下列情況下要多施肥:枝葉黃瘦、發芽前、孕蕾期、花落后;在下列情況下少施肥:枝葉肥壯、發芽后、開花期、雨季;下列情況下不要施肥:新栽花木、盛夏時、休眠時。
?、凼┓蕰r間。一般在陰天或傍晚為宜。
?、苁┳贩屎蠹皶r淋水,第二天早晨再淋一次。
?、菔┗蕰r,肥料應充分發酵、腐化,化肥須完全粉碎成粒、粉狀。
三、綠化補缺
1.補缺目的
綠化補缺的目的是確保植物生長成形,成活率達95%以上;裸露面積控制在總面積的0.5%以下;缺株在0.5%以下。
2.具體補缺方法
?、俅_定須補種的植物品名及地點。
?、趯氀a種地翻土或挖穴,加施基肥。
?、弁诿缁蛸徝?剪去包裝物以及部分枝葉。
?、苎a栽復土時應將土打細,新土高出地面3~5cm。
?、菰耘_灣草時土高出接口處1~2cm,栽后澆水,然后用鏟拍打草皮,使新種草根部入泥;
?、迣π路N喬木用支撐保護,澆水時一次澆透,每天早晚各澆一次。
四、識別與防治花木病害
花木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青枯病和黑斑病,下面分別介紹其識別與防治方法。
1.白粉病的識別與防治
?、侔追鄄〉淖R別。此病多發生在葉片和嫩枝上,開始時葉片有白色小點,以葉正面為多,小點向四周擴展,形成不規則圓形的霉層,霉層互相連片,覆蓋全葉。發生旺季為3~8月。如管理不當,四季都會發生。
?、诎追鄄〉姆乐?。注意透光,避免栽植過密,早期病葉即可摘除。發病期可噴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石硫合劑,50%膠體硫50~100倍液,連續三次有較好效果。
&
nbsp; 2.黑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俸诎卟〉淖R別。葉片被害初期,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5~10mm,深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斑可互相連接成大斑,葉片變黑,脫落或枝死,四季均有發生。
?、诤诎卟〉姆乐?。加強管理,施肥時注意氮、磷、鉀適當搭配,使植株健壯發育,防止植株徒長。定期噴藥保護,噴藥前摘除病葉,雨后還要用清水噴洗下層葉背泥土。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粉劑5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粉800~1000倍噴液、50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幾次,效果較好。
(3)青枯病的識別與防治
?、偾嗫莶〉淖R別。此病是因細菌侵染植株根、莖引起的維管病害。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變褐腐爛,以致倒伏。生長盛期植株感染后,通常上部分葉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腐爛,最后枯死。
?、谇嗫莶〉姆乐?。發病期可噴0.2%高錳酸鉀溶液或者100~200mg/L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并適當增施鉀肥,用10mg/L的硼酸液進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五、識別與防治花木蟲害
花木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蚧殼蟲、螨蟲。下面分別介紹其識別與防治方法。
1.蚜蟲的識別與防治
?、傺料x的識別。蚜蟲是花木的主要害蟲,多聚集在花木的嫩葉、嫩莖以及花蕾上。該蟲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生長緩慢,葉片卷曲、畸形,嚴重者脫落,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發育,甚至脫落,大大降低花木的觀賞價值。在南方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蚜蟲的發生盛期,對花木造成極大危害。
?、谘料x的防治。清潔綠化地,除雜草,減少蚜蟲棲身場所,以消滅越冬蟲源;也可在冬季用石灰水加鹽或石硫合劑涂白樹干,以消滅在樹皮內越冬的害蟲及防止爬蟲上樹產卵。秋末噴射40%樂果300倍液以作保護。當蚜蟲發生時,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進行2~3次。也可用8%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如花盆則可在根部苗埋上3%呋喃丹粒劑5g,深度為2cm大小,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蚧殼蟲的識別與防治
?、衮粴はx的識別。此蟲種類多,分布廣,主要生在植物的幼嫩莖葉上,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上取液,使葉片出現很多黃斑,長勢衰弱,嚴重時引起落葉。
?、隍粴はx的防治。以殼蟲體外有一層疏水性的蠟質外殼,一般農藥難以進入,防治比較困難,一旦發生不易清除干凈。防治辦法主要有:在卵的盛孵化期、蟲體表面尚未形成外殼時,可噴射40%氧化樂果及25%亞胺硫磷1000~2000倍液,比較容易殺死;用風油精稀釋600~800倍噴灑,也可防治蚧殼蟲,效果良好;如盆栽也可埋呋喃丹;對生長過密、蟲害嚴重的枝葉適當修剪,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來源,增強花木的抗害能力。
3.螨蟲的識別與防治
?、衮x的識別。此蟲多在葉片反面出現,致使葉片反面產生油漬狀的紫褐色斑塊,葉片無光澤,嚴重時葉片萎黃、脫落。螨蟲在24~30℃氣溫、天氣悶熱的情況下最易生長、發育。冬季嚴寒可使越冬雌蟲大量死亡,蟲源減少。
?、隍x的防治。越冬期間清除花木周圍的雜草,并及時堆放漚腐,或者噴藥,以減少越冬蟲源。殺治可用50%敵敵畏1000倍液,或用20%適滿丹可濕粉劑1000倍液等噴殺。
六、園林綠化災害預防
園林植物災害主要有以下幾種:旱災、水災、風災、滑坡、凍害。
1.旱災及預防
在炎熱夏季,當天氣長期干燥無雨,園林植物會因溫度高、蒸發量大失水而發生旱災。發生旱災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緩解:
?、偌訌妶@林植物日常養護管理,保證水源供應,確保園林植物灌溉用水得到足量保證。
?、诋敻珊堤貏e嚴重時,集中人力進行突擊抗旱,必要時應組織人力挑水或從遠處運水,確保小區重點地區園林植物不被旱死。
?、蹖τ诨净貎鹊幕?可將其搬運到大樹下、遮陽網或蔭棚內,防止太陽照射灼傷花木。
?、芎禐陌l生且人力、水源不足的情況下,應優先保證重點觀賞區的植物得到足夠的淋水,不出現干旱枯萎現象,其他地方每隔一定時間淋一次水,保證不旱死即可。
2.水災及預防
在梅雨季節,長期降雨,會導致植物經常處于水浸狀態形成水澇或被雨水沖毀。預防水澇應采取以下措施:
?、僭谥参锓N植前應做好平整場地工作,保證種植面有適當的坡度,修建排水設施,方便排水,避免積水。
?、诮洺z查排水管道及排水溝,對堵塞應及時疏通。
; ③每次降雨過后,對水浸的綠化地帶進行人工排澇。
?、軐τ诒挥晁疀_毀的綠化植物應及時進行補栽補種。
?、輰τ诨净貎然?除做好應有的排水溝等排水設施外,降雨過后還要用細木棍或細鋼筋在積水的花木盆內插孔,協助排水。
?、拊谔鞖忸A報將出現大暴雨時,應將可能被水浸的地方的花木搬到高處。
?、咴诿酚昙竟?應抓住雨停間隙,對植物噴施瑞毒霉等內吸性防腐藥劑以防腐爛病。
3.風災及預防
風暴經常伴隨著降雨襲來,刮倒樹木,摧毀建筑設施,造成極大災害。風暴來臨前應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贆z查疏通排水溝及排水管道,防止因排水不暢導致園林植物被暴雨沖刷。
?、谛略詥棠疽庸讨?~6個月以上,對高度超過10m的應支撐一年以上,在風暴來臨前加固支撐,對其他高大喬木也要加固。
?、蹖净?應經常檢查蔭棚及遮陽網骨架是否牢固,不牢固的骨架要重新綁扎及搭建;應經常巡查大植物枝葉,及時將枯黃或有可能掉下的枝葉清除。
?、茉?~6級的風暴來臨前應將架上的盆景用鐵絲固定,風力高于7級的,應將架上的盆景全部搬到地上。
?、輰τ诓糠钟^賞價值高、又易被風吹倒的室外盆栽或盆景類,應在風暴來臨前搬入室內或蔭棚內保存。
當風暴來臨時,當崗員工應至少每半小時巡查一次本崗位花木,發現被吹斷吹倒的應及時給以處理,自己無法處理的應及時匯報主管,由主管組織人力進行搶救。
風暴過后,對倒伏的植物,要在一天內扶起栽上并支護樹架,對吹折的樹枝要在兩天內全部修剪掉并清除園區外。
4.滑坡及預防
有些住宅小區內地勢起伏較大,很可能會因為雨水長期沖刷導致沙土流失,邊坡失穩,出現山體滑坡現象。
為預防山體滑坡,應采取以下措施:
?、僭O擋士墻,加固邊坡。
?、谠诙钙禄蛏襟w上面開設截水溝,不使雨水直接沖刷坡面,減小下滑力。
?、墼谄旅娣N植草或地被固坡植物加以覆蓋,防止雨水沖刷裸土面。
?、墚攳弳T工及園藝師應經常巡查管轄范圍內的斜坡,發現有滑坡跡象的地方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
當滑坡發生時,應注意:
?、偌皶r匯報,由公司對滑坡地段及塌方地段進行搶險。
?、趯碌囟渭八降囟?應立即在上面開挖截水溝,避免滑坡繼續發展。
?、矍宄嗤?防止弄臟環境。
?、軐λ交虬枷莸木G化地段應予以回填土壓實,再鋪設草坪及栽種相關植物。
?、菰诓荒艽_定安全前,不要站到滑坡滑動體上或附近,以防發生意外。
5.凍害及其預防
當原產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園林植物,突然遭受低溫影響時,將會發生凍害,嚴重時植株全部凍死。防止凍害發生,通常情況下應采取以下措施:
?、俾短煸灾驳牟荒秃貦爸参?應在低溫季節來臨前,用草繩、草墊或農膜等將樹干裹住到一定的高度,防止樹干凍死。
?、趯β短鞌[放的觀葉植物或盆景類,應在低溫降臨前搬入蔭棚或溫室內,確保植物不被凍死。
?、墼诨净?應在蔭棚及育苗床上覆蓋一層薄膜加以封閉,無法移入室內的花木,也應排列整齊用農膜加以覆蓋,提高內部溫度,防止凍傷花木。
當凍害發生后,應經常觀察受凍植物有無復活的可能,并注意:
?、賹龊乐?、沒有恢復可能的植物應即時更換,以免影響小區景觀。
?、趯﹄m受凍害,但不影響其生命生長的,應剪去凍死枝條、莖葉,加強養護管理促使恢復生機。
?、蹖τ谑軆龀潭葒乐?但仍有恢復生機可能的植物,應將其先移栽于花木基地內加以重點養護,待生長正常后再加以利用。
篇3:小區花卉植物栽培管理規程
一.日常養護方法
1.澆水
植物生長離不開水。但各種植物對水的需要量不同,不同的季節對水的需要量也不一樣,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做好澆水的工作。
?、?根據氣候條件決定澆水量
a.陰雨連綿的天氣,空氣濕度大,可不澆水;
b.夏季陽光猛烈,氣溫高;水份蒸發快,消耗水份較多,應增加澆水次數和份量;
c.入秋后光照減弱,但卻干燥,早晚各澆1次為宜,水份蒸發快,澆水次數1-2次;
d.半蔭環境可少澆水;
e.入冬澆水選在9點-15點為宜,避免植物受寒、凍傷。
?、?根據品種或生長期來決定澆水量
a.旱生植物需要水份少,深根性植物抗旱性強,可少澆水;
b.蔭生植物需要水份多,淺根性植物不耐旱,要多澆水;
c.植物的生長期植物生長緩慢,需要水份少,可少澆或不澆水。
上述澆水量和澆水次數確定的原則是:以水份浸潤根系份布層和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如果土壤水份過多,土壤透氣性差,會抑制根系的生長。
2.施肥
園林綠地栽植的樹木花草種類很多,有觀花、觀葉、觀姿、觀聚等植物,又有喬木灌木之分,對養份的要求也不同。
?、?行道樹、遮蔭樹,以觀枝葉、觀姿為主,可施復合肥,促進生長旺盛,枝葉繁茂,葉色濃綠。
?、?觀花觀果植物,花前施氮肥為主,促進枝葉生長,為開花打基礎。
?、?花芽形成,施磷鉀肥,以磷肥為主。
?、?樹木生長旺盛期,需要較多的養份,氮磷鉀肥都需要,但還是以施氮肥為主。樹木生長后期應施磷鉀肥,促進枝條、組織木質化而安全越冬。
?、?肥料份為無機肥和有機肥兩種。堆肥、厥肥、人糞是有機肥、遲效肥?;瘜W肥料屬無機肥、速效肥。園林綠地由于環境條件限制,有機肥多用基肥,少用或不用于施肥。速效肥料易被根系吸收,常用作追肥使用,在需要施用前幾天施用。遲效肥,放入土壤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根系吸收,須提早2~3個月施用。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園林栽培過程中一項重要的養護措施,樹木的形態、觀賞效果、生長開花的結果等方面,都需要通過整形修剪來解決或調節。
樹木修剪要根據樹木的習性及長勢而定,主干強的宜保留主干,采用塔形、圓錐整形;主干長勢弱的,易形成叢狀樹冠,可修成圓球形、半圓球形或自然開心形。此外還應考慮所栽植地環境組景的需要。整形修剪的方式很多,應根據樹木分枝的習性,觀賞功能的需要,以及自然條件等因素來考慮。
?、?整形修剪方式
a.自然式修剪:各種樹木都有一定的樹形,保持樹木原有的自然生長狀態,能體現園林的自然美,稱為自然修剪。
b.人工式修剪:按照園林觀賞的需要,將樹冠剪成各種特定的形式,如多層式、螺旋式、半圓式或倒圓式、單干、雙干、曲干、懸垂等。
c.自然式和人工混合式:在樹冠自然式的基礎上加以人工塑造,以符合人們觀賞的需要,如杯狀、開心形、頭狀形、叢生狀等。
?、?整形修剪時間
a.休眠期修剪:落葉樹種,從落葉開始至春季萌發前修剪,稱為休眠期修剪或冬季修剪。這段時間樹木生長停滯,樹體內養份大部份回歸發根部,修剪后營養損失最小,且傷口不易被細菌感染腐爛,對樹木生長影響最小。
b.生長期修剪:在生長期內進行修剪,稱為生長期修剪或夏季修剪,常綠樹沒有明顯的眠期,冬季修剪傷口不易愈合,易受凍害,故一般在夏季修剪。
4.除草、松土
除草是將樹冠下(綠化帶)非人植的草類清除,面積大小根據需要而定,以減少草樹爭奪土壤中的水份、養份,有利于樹木生長,同時除草可減少病蟲害發生,消除病蟲害的潛伏處。松土是把土壤表面松動,使之疏松透氣,達到保水、透氣、增溫的目的。
5.防治病蟲害
花木在生長過程中都會遭到多種自然災害的危害,其中病蟲害尤為普遍和嚴重,輕者使植株生長發育不良,從而降壓觀賞價值,影響園林景觀。嚴重者引起品種退化,植株死亡,降壓綠地的質量和綠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