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二年級數學教學心得(5)

660

  二年級數學教學心得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

  二年級數學教學,重在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于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都聰明靈活,想象力豐富,上課思維活躍、發言積極,學習成績較理想。但也有少數幾個不足齡生和學困生基礎比較薄弱,作業臟亂,思考速度慢、書寫速度慢、對新知的理解也比較慢。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現將本人對這學期教學工作的一點思考計劃如下:

  一、夯實基礎,努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蘊藏真理:一個學生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被作業塞滿,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沒有了智力活動的時間,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學生負擔過重、學業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過重的學業負擔是對孩子的智力和體力的摧殘。但在小學低段教學中,計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對孩子的后期學習非常重要,如何讓孩子既能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又不會負擔過重呢?本學期,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1、課堂40分鐘保質保量。

  每節新授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認真閱讀教材、教案,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每個知識點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與前后相關知識聯系和銜接,觀看優秀課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起點,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思考應該選擇什么樣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設計完備的教學預案。其次是努力增強教學技能,做到每堂課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加強師生交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最后,每節新授課都注重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爭取每節課都留有一定的時間供學生練習鞏固,驗證教學效果,發現問題當堂解決。

  2、及時鞏固與定期復習相結合。

  每節課新授知識都會在當時當天及時鞏固,第二天進行適當復習,一段時間后進行第二次復習,提高復習效率。最后再來一次單元復習來分析學生還有哪些只是難點跟只是弱點沒有攻破的。

  3、作業布置與批改。

  本學期我準備了資料,精選練習,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布置作業,力求使每一次練習起到最大的效果。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認真及時地批改,并做好錯題分析及記錄,針對不同的錯誤分別采取個別輔導和集體評講的方式及時補救,同時要求學生在錯題旁進行認真更正,力求其錯誤“一次就夠”,再根據錯題記錄和分析,制定階段復習計劃和期末復習計劃,做到有的放矢。

  二、關注全體,盡可能兼顧學優生的培優和學困生的輔導。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困生創造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為學優生提供思考空間;在課堂練習中,對學優生提出有挑戰性的要求的同時,加強個別輔導,不讓學困生掉隊。

  (二)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加大對后進生的輔導,不僅是知識上補缺補差,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提高學困生的成績,首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其次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觀察、思考,增強學習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加強家校聯系,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成為個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邊教邊研,取得較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在課后輔導時發現,幾個學困生學習成績進步很大。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增長,學習越來越輕松,剛開校遇到他們學習上出現問題進行輔導時,總是費盡唇舌,啟而不發,過一段時間后基本上都是一點就通,學困生輔導一般都在課間幾分鐘內完成,很少留到放學后。

  (二)班上近一半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善于思考,學習成績良好,學習狀態穩定。

  四、自我反思,努力實現專業成長。

  (一)繼續堅持并優化一些有成效的做法,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所有的學習問題,課后只做適當的鞏固,控制好課后作業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間的聯系,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爭取家長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讓學優生充當小老師,采取“一幫一”的結對子形式來幫助學困生,力求在結對子學習中能使兩人有不同程度的學習進步。

篇2:小學數學聽課一些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聽課的一些心得體會

  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老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我有幸聽了30節左右的數學教學展示課,課后同事們精彩課堂教學點評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本學期聽課學習使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讓我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1、上課老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駱萍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老師的教學過程精致。從老師授課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學生在回答課堂提問以及課堂練習過程中,老師始終是循循善誘,笑容可掬。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完全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老師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今年我們數學組確立了“以螺旋上升”的命題為指導思想,這就加大了對老師的能力考查,為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練習、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4、老師教態自然,過渡語言很自然,鼓勵、評價學生的語言恰如其分,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同時教師道法自然數學課堂教學,忌教師和學生背道而馳。大多數老師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教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教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聽課評課是一個短暫的學習過程,我要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篇3:《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讀后感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讀后感

  近段時間,我讀了《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一書,很受啟發。

  該書中很多我所知曉的或不曾聽到過的小學數學名師們主要從“好課標準”、“問診課堂”、“數學之道”、“觀課品課”四大版塊,講述了他們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理解與實踐感悟。

  在“好課標準”中,E老師有“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文,他從我們一線老師“復制”名師的課堂流程,達不到名師課堂中所展現的教學效果談起,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他的觀點:“一堂好課,應該是數學教師全部數學素養在某個特定課堂情境中的自然揮灑,好課應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睂τ贓老師的這一觀點,本人通過這十余年的教學實踐與思考,也十分認同。其實,他所講到的“全部數學素養”也就是在數學方面的綜合素養,講得更寬泛一些,也可理解為教師全面的綜合素質。所以給我的啟示是:要提高數學教學的境界,應從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做起,這樣才能“厚積而薄發”。

  E老師對于好課也談到了他的觀點——“三字”、“十二條”。

  “三字”即“趣”、“實”、“活”?!笆l”即:(1)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2)盡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學習;(3)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4)先讓學生嘗試,鼓勵創造精神;(6)強調主動參與,擺正主體地位;(6)允許學生提問,發展學生思維;(7)組織學生討論,增強合作意識;(8)教師控制講話時間,多留練習時間;(9)及時反饋糾正,練習當堂處理;(10)加強動手操作,運用現代手段;(11)內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學節奏;(12)實施分層教學,注意因材施教。

  對于E老師的這“三字”,簡言之,“趣”即有趣,讓學生喜歡;“實”即扎實,要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學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活”即課堂氣氛活,學生思維活。這“三字”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會顧此失彼,但E老師就講到了它們三者間的辯證關系:只有課堂有趣,才能做到實在,才能激活思維;學生獲得知識,取得成功之后,又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我的感受是樸實,辯證,說得簡單做到難。因而,對我的啟示是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盡量能夠同時實現這“三字”要求,除了有這一意識之外,更應在全面了解學生、教材上下功夫,更應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上下功夫。

  縱觀這“十二條”,它告訴了我們小學數學的課堂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著眼于有些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例如,通過閱讀和反思,我發現第(2)條、第(8)條和第(11)條是我做得最差的,如我一般是在教學以后,才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看或不看教材;在日常教學中,我雖然已經有了“精講多練”、“少講多練”的意識,但為了能夠讓學生多了解、掌握一些知識,我在很多時候還是在“滿堂講”,學生的www.zonexcapitaltr.com練習時間很少等。讀了這些以后,它再一次給我的教學敲響了警鐘。

  在“問診課堂”版塊,讓我了解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誤區、如何讓錯誤價值最大化等問題。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誤區”一文中,徐斌老師將“情境創設為哪般”、“調動積極性是教學目的嗎?”、“生活味>數學味”、“算法多樣化還是形式化”、“活動越多越好嗎?”等我們老師日?!俺绨荨辈ⅰ盃幾h”著的問題,從具體案例入手,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地進行了論述,使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逐漸趨于清晰。

  在“數學之道”版塊,眾多的優秀數學教師從“什么是數學”、“數學文化”等角度闡述了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它是設計并開展“課堂教學”的理論基礎,閱讀后,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在今后的教學中,如果逐漸向學生滲透數學和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生數學以后,讓數學真正成為一門有生命的學科。

  在“觀課品課”中,我再一次閱讀了張興華老師的“重提數學教學心理學”一文,文章論述了數學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問題與學生心理規律、心理特征之間的一些關聯,以及如何根據心理學知識設計和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其實它也是我們日?!坝^課品課”中應該著眼的一個重要方面。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一書,雖然四個版塊也僅有三十多篇文章,但通過閱讀,我仿佛與這三十多位名師進行了對話,他們或教給了我知識、或給了我課堂教學的建議、亦或為我提出了課堂教學的建議……

  教學需要在實踐中思索,在對話中交流、在碰撞中提升。閱讀《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一書,令我受益匪淺。

相關文章

97精品久久久久|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资源